郭紅琳
馬口陶的民俗文化基因
郭紅琳
馬口陶是湖北地區(qū)著名的近代民間陶,窯口分布在湖北漢川的馬口鎮(zhèn)一帶,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是江漢平原這片沃土上滋生的極具地域特色的民間陶。幾百年前的馬口鎮(zhèn)周邊陶工就有數(shù)千人之多、薪火不斷、代代相傳,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這里窯火已不在閃耀,唯有馬口陶器卻依然廣泛留存于民間。曾經的窯火陶工淡出了人們視野,馬口陶卻以其獨特的民俗文化的品質,從未曾失去它的光輝。
馬口窯始于明代隆慶年間,清朝末年達到相當規(guī)模,鼎盛時期陶瓷生產的從業(yè)人員達到近三千人。民國時期隨著陶瓷產品在生活中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馬口鎮(zhèn)周邊的龍窯已達36條、作坊108家之多。上世紀五十年代,公私合營組建成漢川馬口鎮(zhèn)陶瓷廠,生產日用陶及工業(yè)陶,品種達二百多個,成為當時湖北陶器制造業(yè)規(guī)模較大的工廠之一。
馬口陶,采用當?shù)靥赜械募t黏土制作,常見器型有缸、壇、罐、壺、盆、枕、烘爐等。從現(xiàn)今留存下來的大量實物中可以看出,當年的陶工們由于長期從事陶瓷的手工制作,技藝嫻熟,在涂有白色化妝土的坯面上飛快地刻畫出傳統(tǒng)人物、吉祥圖案等。刀法隨性自然、筆法簡練大氣、虛實相生,刀未到意猶到,是馬口陶裝飾繪刻最為傳神之處?!鞍讼伞薄熬琵垺薄笆藢W士”等成為數(shù)百年馬口陶的經典紋飾。從存世的器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馬口陶有它獨特的造型習慣與裝飾風格,有最接近自然的陶質釉色,在粗陶上以最直白的方式繪制或刻畫著人們的愿望與喜好。這一地域民間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悄然滲透在陶器之中,組成特定的歷史時段的民俗生活氣象。
如果我們把馬口窯的民間陶藝僅僅歸入民間藝術或民間美術一類是不夠完整的,當涉及到這些具體的民間陶瓷器物的研究時,單一用工藝、藝術或美術的標準是不能準確詮釋的。民俗對馬口陶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思考角度,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馬口地區(qū)民間陶藝與民俗文化之間的關系。
陶,本是一種自然物質,經過人的造物行為,即成為附著人類諸多習性和情感的器物。馬口窯歷經五百多年歷史,由源起到輝煌,直至消失,對一個地域性窯口的探究,筆者認為既要從歷史文化的主線進行研究,又要兼顧該區(qū)域人文特點來分析。
馬口陶非常獨特,泥料的粗選及草灰釉質樸的光澤,使其保留了民間陶的原汁原味。但最打動人的地方卻是那些能凸顯地域民俗文化的一些細節(jié),不論在功能上,還是裝飾上,都帶有明顯的民俗特征。
(一)從“鎖壇”看民俗風情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江漢平原盛產水稻,這里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人們可以把多余的糧食拿出來釀酒。馬口窯燒制的酒壇子成了每家每戶不可缺少的實用器物。酒壇器型普遍較大,肩部較高,肩下呈直筒型,頸部較高且?guī)w,在頸部外側對邊各穿一孔,孔洞有方有圓,可用銅鎖鎖住,因此,民間稱為“鎖壇”(圖1)。江漢平原一帶的鄉(xiāng)鎮(zhèn)有一種風俗,女兒出嫁前男家要送一壇酒,只要家境尚且殷實,女兒出嫁酒壇也是必備的嫁妝。裝滿酒的馬口酒壇用銅鎖鎖上,隨新嫁娘到婆家,待到重大節(jié)慶時夫婦倆開鎖取酒暢飲?!版i壇”成為這一地區(qū)民間生活中人們表達情感與祝愿的重要載體。陶壇上一個小小孔洞將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追求幸福的情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從“八仙”看精神信仰
在中國,八仙是家喻戶曉的得道仙人,最早的八仙傳說可上溯至漢代。唐代與五代都出現(xiàn)過八仙,但人物指向不同,直到明代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中將八仙確定為七男一女,湖北地區(qū)的八仙以此為范本,流傳至今。道教中的八仙在人物設定上代表著人世間的男女老幼、貧富貴賤等角色,歷經千辛萬苦得道成仙,有關八仙的傳說多圍繞打抱不平、懲惡揚善的故事展開,所以在老百姓看來八仙形象非常親切,值得尊重,尤為愛戴,成為平民百姓的理想與寄托。“八仙”是馬口窯的陶器上最常見的人物紋樣(圖2)。從明中期馬口開窯燒制陶器起,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一題材的陶壇都有制造。以八仙紋樣繪制的壇子被直接稱為“八仙壇”,在當?shù)靥岬桨讼蓧瘞缀鯚o人不知,知名度極高。八仙壇是馬口陶的代表,明清時期八仙已經成為平民百姓最易接受的民間藝術形象,如皮影、剪紙、年畫、刺繡等各類民間藝術、民俗文化中都有表現(xiàn)。在浩如煙海的民俗事象中,“八仙”成為民眾信念支撐、情感慰藉乃至心理依賴的最好載體。
(三)從“吉言文字”看世俗人情
民間文化喜歡以直白、熱鬧的方式來表達。比如中國各地婚嫁中喜歡用飾有“喜”字的陶瓷罐、壇作為實用和裝飾的器物。在湖北的民俗習慣中人們也有這樣的喜好。從現(xiàn)存可見的馬口陶中,大量發(fā)現(xiàn)刻有吉言、俗語或詩詞句賦的陶罐(圖3)。所刻文字多為:狀元及第、五子登科、三陽開泰、六合同春、福壽雙全、龍鳳呈祥、連年有余等字樣,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所刻文字甚至出現(xiàn)了“抗戰(zhàn)勝利”“人民公社好”等與時俱進的字樣。民風民俗中對吉言俗語的運用確實非常普遍,不僅是日常生活,人們在婚喪嫁娶、禮尚往來中都會大量使用或贈送馬口陶器。于是在社會情境的需求下,在人們美好愿望的驅動下,文字被直白地刻劃在陶器上。體現(xiàn)了民間藝術在表達情感方式上的間接性與直接性。民間陶工因自身審美修養(yǎng)的局限性,直接將文字與其他裝飾圖式混合刻劃,這種不經太多思量的、隨意性較強的構圖及制作手法也正好將馬口民間陶的本色顯現(xiàn)出來。民俗成為陶瓷裝飾風格形成的原動力,催生出個性獨特民間陶藝。
(四)從“狀元打馬游街”看社會生活
“打馬”是近代湖北黃梅戲《女駙馬》里出現(xiàn)的一個詞,民間流傳很廣,是揚鞭騎馬的意思。過去中了狀元要被賜騎馬游街,老百姓俗稱“狀元游街”或“打馬游街”。在劉成禹的《民國筆記小說大觀》一書中,就記載了在湖北武昌城內的一次狀元游街儀式的盛況。[1]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清代咸豐年間,馬口窯在故事的同一時期以此為題材,創(chuàng)作出民間陶藝的精品。“狀元打馬游街”是在民間陶器上直接描繪社會生活及風俗面貌的經典圖式,是將民間共同關注的極具代表性的生活場景提升到民俗文化的認知高度(圖4)。同樣在湖北民間藝術的其他形式中,如民間床板木雕、窗欄木雕中對這一社會生活題材也有精彩表現(xiàn)。由此可見,是民俗文化賦予了馬口陶無比生動的表現(xiàn)題材。
民間陶瓷都是源于生活的需要。對使用功能的追求,以適用性為目標是陶瓷造型的緣由,即適用產生造型。[2]在實用、適用的基礎上,地域民俗促成馬口陶獨特的造型個性。器物造型之外,民俗習性的物化轉移影響著民間陶藝的審美。馬口陶器通體裝飾上畫面飽滿,多以我們常見的民間故事、民間傳說、祥瑞紋飾、吉言俗語為內容,與陶質器物的造型保持著高度的一致,它的審美價值和歷久彌香的民俗文化氣息是其他民間陶藝不可企及的。馬口陶從誕生初期到幾百年后的消逝,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容上,它都展現(xiàn)出與民間陶業(yè)、民俗文化共存相生、不可分離的關系。其所蘊含的民俗文化基因,使它完美鏈接著民間制陶的傳統(tǒng)工藝與民間生活的習俗需要。
馬口陶是近現(xiàn)代湖北地區(qū)民間陶瓷藝術的典范,既沿襲了其他各地民間陶瓷的本質屬性,又不可忽視民俗事象對其的深刻影響。將馬口陶定義在既兼顧民藝陶瓷發(fā)展脈絡中,又將視野提升到民俗文化基因的遺承中來研究馬口陶,對馬口陶的研究才具有更廣闊和深遠的意義及價值。
馬口陶宛如一株田間奇葩,自生自滅,需要保護。馬口陶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民間陶,是以自然經濟為主的農耕社會的產物,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民間陶瓷如何發(fā)展,民俗文化基因將植根于其中,烙印于其上。文化尚在,民俗猶存,窯火不滅,下一曲湖北民間陶歌如何去唱響,是我們該認真思考的課題。
注釋:
[1] 劉成禹.民國筆記小說大觀·世載堂雜憶[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2] 楊永善.中國現(xiàn)代民間陶瓷與其文化內涵[J].中華文化論壇.1998(11)
* 本文系作者2015年主持的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成果之一。課題名稱為“湖北民俗陶瓷的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為“QSY15012”。
郭紅琳: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