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嘯
3月12日,由兩岸木雕大師共同完成的紅木雕刻《富春山居圖》在臺灣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展出,成為兩岸文藝交流界的一大盛事。
《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蘭亭”,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作之一。300多年前被焚燒為兩段,前一段《剩山圖》由浙江省博物館收藏,后一段《無用師卷》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分藏于海峽兩岸60余年。
此次,木刻版《富春山居圖》完整地展現(xiàn)于世人面前。作品由江蘇常熟市東方紅木家具有限公司承制,臺灣三義木雕協(xié)會雕刻藝術(shù)家與常熟當(dāng)?shù)?0多名木雕工藝師歷經(jīng)半年時間,采用透雕、鏤雕、陽雕等傳統(tǒng)手法,精心雕刻完成。
據(jù)悉,木刻版《富春山居圖》使用長11.15米、寬0.45米的緬甸花梨木制成,框架為大葉檀,重約3砘,價值約300萬元人民幣。
據(jù)了解,《富春山居圖》的作者黃公望是元四大家之首,生于常熟,卒后葬于常熟虞山。虞山鎮(zhèn)紅木雕刻歷史悠久,是當(dāng)?shù)氐姆俏镔|(zhì)文化項目,而臺灣的苗栗三義木雕也名揚四海。
這次《富春山居圖》通過兩岸傳統(tǒng)技藝的合作,以紅木雕刻的形式合璧展示,不僅再現(xiàn)了珍貴的畫作,也印證了海峽兩岸同根同祖,有利于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增進(jìn)兩岸人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