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路 范力云
探討漢繡藝術的文化內涵*
文/夏路范力云
刺繡是一種民間美術,文化內容決定著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決定人民大眾對民間藝術的訴求,而扎根于荊楚文化土壤的漢繡藝術,在不同歷史發(fā)展時期,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通過其藝術表現(xiàn)形式綻放出動人的風采。
漢繡;楚文化;戲劇服飾;宗教文化;市井文化
漢繡藝術作為地域文化特色的繡種,在其不同的發(fā)展歷史時期,都與荊楚地區(qū)諸多文化因素相互影響、滲透,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入研究漢繡與楚文化、戲劇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市井文化等之間依存關系,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認識漢繡價值。
文化是抽象的,并且是復雜的。然而,我們可從文化現(xiàn)象來探討刺繡與地域文化,什么是文化現(xiàn)象呢?在《文化社會學》里司馬云杰是這樣描述的:生活中到處可以看到文化現(xiàn)象,禮教、家風、古訓、德行是文化;牌坊、鼓樓、胡同、四合院、蘇州園林是文化;茶館、戲院、酒鋪是文化;宣紙、瓷器、雜技、皮影戲、古典家具、地域小吃等,無不是文化現(xiàn)象。這樣,我們就會形成對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比如:提到“四合院”會想到北京,提到“蘇州園林”就聯(lián)想到煙波浩渺、如詩般的江南風光,宣紙、瓷器、地域小吃等現(xiàn)象讓人浮現(xiàn)某一地域,其中也包含著對地域文化的認識。
漢繡在歷史文化長河中和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地刺繡有著密切的淵源,流行地域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一帶,以武漢、荊州、洪湖等為主的廣闊地區(qū),楚地刺繡輝煌的工藝水平也得益于東周時期楚文化的強盛,楚文化一向以頑強的生命力和堅韌的意志而著稱,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也為荊楚文化的發(fā)展不斷注入新的血液,濃郁的浪漫主義情調更是根植于楚文化的精神之中。
楚人先祖是黃帝的后代,他們立足荊楚大地,兼收并蓄,廣采博集,創(chuàng)造了融合“夏、夷”為一體的楚文化。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使其長期立于不敗之地,而念祖忠君、愛國戀鄉(xiāng)與恤民尚武等思想,奠定了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漢繡藝術中,蘊含著具有生命意識和浪漫主義情懷的楚文化基因,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楚人對自然和生命有著強烈崇拜,如出土文物,楚絲綢品、雕刻品的動植物紋樣,生動展示出古代的生活理想和一種蓬勃的生命力。古代楚國工藝品中,常常以弧線和曲線組成紋樣造型,流動活潑、富于變化,象征著自由生命的符號。這些符號在數(shù)千年后的漢繡中依然得以保留,最常見的是祈福祈壽、消災納吉的紋飾,其中,魚、鳥、鳳表達的是陰陽相合、繁衍萬物的觀念,除此之外,還有三魚旋轉、三鳥旋轉象征著天地宇宙生生不息之意。
楚藝術還有另一個文化特質——浪漫主義情懷,主要源于楚人所生活的環(huán)境中的原始宗教與巫風巫術,引用李澤厚先生所說:“是一種充滿浪漫激情、保留著遠古傳統(tǒng)的南方神話。”這種情懷喚起對創(chuàng)作的極大熱情和智慧。古楚國造型藝術的瑰麗浪漫、充滿大膽的想象,他們擅于將傳統(tǒng)的怪獸、龍鳳形象肢解打散,給予變形,然后根據(jù)象征、裝飾等需要重新組合,創(chuàng)造出活潑灑脫的藝術形式,并賦予全新的藝術境界和神韻。
戲劇服裝把漢繡與漢?。ㄇG楚地方戲劇)這兩個不相關聯(lián)的事物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我國的古典戲劇服裝又名“戲衣”,俗稱行頭,傳統(tǒng)戲曲中扮演角色在演出時穿的服飾,先輩們漸漸把舞臺表演服裝和日常生活服裝不斷加以融合,在樣式色彩和圖案紋樣上,結合表演要求進行美化、夸張,逐步符號化、舞蹈化。
江漢平原是漢繡和漢劇共同成長的土壤,其刺繡文化源遠流長,在《中國戲曲志·湖北卷》中記載“荊繡戲衣比漢繡戲衣的歷史更為悠久,在針法上保持戰(zhàn)國刺繡遺風,如辮子針、人字針等”。荊沙漢繡傳人張先松先生曾說“荊楚一帶許多老藝人及祖輩們大都從事戲衣制作”。漢劇在清朝中期開始蓬勃發(fā)展,同時也刺激戲衣行業(yè)的興旺,隨著漢口鎮(zhèn)崛起,吸引周邊漢繡藝人紛紛前往萬壽宮一帶聚集,發(fā)展出上百家繡鋪,打造了繡房林立的刺繡一條街。繡鋪繡坊大量承接漢劇演員戲衣制作,不僅滿足市場需求,也促進了漢繡技藝的提高。
漢繡戲衣是漢劇角色扮演的重要道具,受其影響漸漸形成和漢劇風格相映的楚風楚韻,戲衣具有色彩富麗、造型古樸、線條挺拔、層次分明的特色,最突出表現(xiàn)手法是“夸張變形”“裝飾修邊”,將抽象的條紋、圓格組合用于衣領、衣袖、衣擺等邊緣部分,呈現(xiàn)出富于韻律、敦厚古樸的視覺美感,許多繡品常采用連續(xù)紋樣的構圖方式,彰顯強烈的節(jié)奏感,比如蘆席片、萬字錦、冰竹梅等圖案。同時,漢繡獨特針法經常借鑒戲衣中的“齊針法”,并以階梯式分層的技法,層層套色讓色彩逐漸散開,且邊緣繡得整齊均勻,保持圖案清晰的輪廓。
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戲劇服裝始終都是漢繡的第一大宗繡品,從這個意義上說,同其他地域繡種相比,漢繡與戲劇的密切關系更加突出,也是漢繡藝術區(qū)別其他刺繡藝術的文化內涵表現(xiàn)。
自漢代以來,本土的道教和外來的佛教開始傳播并逐漸深入到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表現(xiàn)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刺繡在宗教上的運用,推動藝術類型的拓展;二是讓刺繡品從高端走向民間,宗教用品是其過渡形式。
19世紀60年代后,武漢三鎮(zhèn)大大小小的寺廟觀庵有400多處,就需要大量的刺繡類用品使用于廟宇和宗教場所,如道教、佛教寺觀里的刺繡神像、道士僧人們穿的服裝、裝飾佛寺殿堂器物等。
佛像是宗教繡品的重要內容,為滿足民眾對佛像頂禮膜拜,常常用金線在梅紅底色上繡制,呈現(xiàn)一種富麗堂皇、佛神閃耀的氣氛,佛像作為尊貴神圣的象征,其莊重肅穆的藝術效果也給人敬畏之感。著名漢繡師任本榮以擅長繡佛像而聞名,所繡的《釋迦牟尼像》,紅色緞底上繡制佛祖身披金色袈裟,神情肅穆地盤坐在蓮花寶座上,繡用平套針、平針為主,采取關門針對衣褶皺處理,畫面完整、立體。
市井文化是伴隨著封建商品經濟逐漸萌發(fā)起來的,漢繡崛起在明清時期的“漢口鎮(zhèn)”,一直就是九分商賈一分民,彌漫著濃厚的市井文化。
漢口“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條件,成就了頻繁的貿易與發(fā)達的經濟,隨著繡品使用量越來越大,品種和類型也更加豐富,要滿足不同階層、不同行業(yè)市民的需求,如繡衣、繡枕、繡鞋、頭巾、圍裙等,還有裝飾用的壁掛、中堂、屏風等,甚至商船旗幡有漢繡繡品。多樣豐富的繡品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市井文化是一種生活化、自然化的市民文化,同現(xiàn)實的一粥一飯、一絲一縷緊密相連。發(fā)達的經濟讓人們更加注重生活里衣食住行、節(jié)日風俗、信仰禁忌等。
市井文化表現(xiàn)出一種“落俗”的審美心態(tài)。當時人們追求金錢富貴,繡品選擇上強調視覺沖擊,喜歡艷麗濃烈的色彩,用高明度五色線在深色繡地上繡制圖案紋樣,產生鮮明對比色,因而漢繡形成多用重色作底的習慣。一般來說,趨利和避害兩者互為補充,當趨利無法滿足時,避害就成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市井文化是一種最實在的生存文化,納吉祈福是老百姓對日常生活的美好向往,如龍鳳、鴛鴦、牡丹、蓮花仙鶴等有著美好寓意的吉祥圖案,用各色絲線繡制在枕套、帳簾、被面、頭巾上,構建一幅都市民俗風情畫。
刺繡是一種民間美術,文化內容決定著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決定人民大眾對民間藝術的訴求,而扎根于荊楚文化土壤的漢繡藝術,在不同歷史發(fā)展時期,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通過其藝術表現(xiàn)形式綻放出動人的風采。
注釋:
*本論文為2014年湖北師范學院人才引進項目(項目編號:2014F032)。
[1]馮澤民.荊楚漢繡[M].武漢:武漢出版社,2012.
[2]童蕓.刺繡[M].合肥:黃山書社,2012.
【夏路范力云,湖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