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晨
【摘 要】詩歌在英國文學體裁中的地位之高堪稱泰斗,浪漫派詩人柯爾律治的作品《古舟子詠》便是一部典型的引發(fā)無數(shù)評論的經(jīng)典作品。筆者試通過比較分析柯爾律治本人對該作品的言論與其他文學家首次針對該作品的嚴肅評論,從而探討文學評論的變化與發(fā)展,剖析歷史與文學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柯爾律治;文學評論;歷史;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294-01
在談到一些較大的主題諸如歷史和文學時,有兩點需要我們深入探討:縮小主題范圍,并在文學作品中對每一件事都有深入的了解。歷史便是由這些微小而重要的細節(jié)所構成。然而,在歷史長河之中,我們幾乎不可能收集全這微妙的一切。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深入其中一點,將手頭所有材料都撿起來,仔細進行梳理和分析,透過書籍和文檔獲得歷史與文學之間的關系。
一、早期評論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神話和詩歌應該被稱為第一代的文學作品,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逐漸演變?yōu)楦鞣N豐富的現(xiàn)代文學風格。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神話的宗教色彩太過濃重,相比之下,詩歌由于其內容上的緊湊性和所呈現(xiàn)圖像的多樣性,成為中國人更為青睞的對象。作為一種最早的文學風格,詩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維持著一枝獨秀的地位。于是,當我們一提到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時候,詩歌簡直成為了這些地區(qū)的符號。
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隨著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浪漫主義盛極一時,這一繁榮孕育出了許多優(yōu)美的辭藻以及狂野的思想。其中,住在蘇格蘭湖區(qū)的浪漫主義詩人們寫下了無數(shù)恢弘篇章。作為湖畔詩人之一,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作品The Ancient Mariner(《古舟子詠》)隨著Lyrical Ballads的出版,引來了無數(shù)評論。它曾被一些人嘲笑,又被其他人熱烈地贊美。但不管是好是壞,都應該被世人重視,因為它的作者曾在文學的最高枝頭摘采過桂冠。本文作者將柯爾律治本人以及其同時期文學家給出的批評進行對比,在歷史中深入挖掘他們的觀點,期望能在歷史上抓住一些文學視角,從而窺視兩者之間的關系。
二、柯勒律治本人的觀點
1830年,Samuel Taylor Coleridge針對Barbauld夫人對《古舟子詠》的理解,進行了回應。后者認為,這部作品中存在這兩個致命錯誤,這兩個錯誤脫離事實并且毫無道德感??聽柭芍伪救嘶貞f:“如果要說有錯誤的話,唯一的、或者說主要的錯誤,在于讀者對于作品的公然而莽撞的道德綁架,而絲毫沒有意識到這只是一部純粹想象出來的作品。”他聲稱,“天方夜譚的故事里,一個商人在井邊坐下來吃棗,將棗核丟棄在一邊,突然從井里冒出來一個精靈,聲稱棗核戳瞎了他兒子的眼睛,揚言殺死商人。而相比之下,《古舟子詠》并沒有那么強烈的道德感”。這段話語是針對《古舟子詠》的里程碑式的批評,后來經(jīng)常被后世評論家們引用。他承認詩中有太多的道德說教,后世評論家以此為出發(fā)點進行了的各種解釋與揣測。
三、深度批評的開始
在Samuel Taylor Coleridge就《古舟子詠》關于他的“純想象”定義進行澄清的四年之后,他的侄子Henry Nelson Coleridge(娶了柯爾律治的女兒并將柯爾律治的作品集進行了編輯),在1834年的一篇文章中,首次針對柯爾律治的詩歌進行了深度評價。他稱贊柯爾律治的寫作技藝,并強調了柯爾律治將形而上學與對詩歌的追求的內在關系。他說,《古舟子詠》“不僅在我們的語言中,但在整個歐洲文學中將永遠是,一個最完美的富有想象力的詩歌作品?!?/p>
筆者認為,Henry Nelson Coleridge針對《古舟子詠》展開的關于真理和可能性的討論屬于史無前例的深度考慮。他指出,水手本人是世外奇觀與婚禮賓客之間唯一的聯(lián)系,除了詩本身不再有其他見證者。在理解可能性方面,他預見到了一個沒有人能夠逾越的深淵。他認為:“敏感的讀者會有一種與世隔絕的感受,如同那艘被詛咒的漁船一般,他們被無數(shù)神秘與奇跡所環(huán)繞,難以脫身?!笨聽柭芍蔚倪@位侄子將其視為一名想象派詩人。
談到對于詩歌的理解,Henry Nelson Coleridge說,“所有思路微妙的思想家,要么試圖用人類語言表述他們頭腦中轉瞬即逝的靈感(但是人類語言似乎不足以充分表達這些靈感),要么能夠精準表達出一些想法,然而卻非尋常讀者所能理解”。Henry Nelson Coleridge這一觀點在當時也是前所未有的,因為在他之前的針對《古舟子詠》的文學批評從來沒有從讀者的角度出發(fā)。Henry Nelson Coleridge之后,評論家們才針對《古舟子詠》開始了嚴肅徹底的分析,在他之后興起了諸如新批評主義等創(chuàng)造性的文學批評。
四、總結
文學的發(fā)展即是歷史的發(fā)展,而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文學又在不斷前進。如果沒有文學批評,前人的作品只能孤寂地躺在時間里,甚至會逐漸消失。我們不僅要研究作品本身,更要研究作者的觀點,并將其與其他評論家的觀點進行對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歷史長河里看到文學的發(fā)展和歷史的前進。
參考文獻:
[1]Coleridge.Samuel Taylor,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M]. Boston: Bedford/ St. Martins, 1999.
[2]Schoenberg.Thomas J,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Criticism, Vol. 9 [M].Detroit: Gale Research Co., 1981.
[3]范文瑚.外國浪漫主義文學三十講[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
[4]羅鋼.浪漫主義文藝思想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