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興發(fā)+曾永平
【摘 要】從要素構成、機制協(xié)調、機制運行、機制反饋與評價等相關環(huán)節(jié),對高校輔導員與高校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構成原理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思政教師 交流機制 構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2C-0091-03
高校輔導員隊伍和思政教師隊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兩支重要力量。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充分整合兩支隊伍的優(yōu)勢,構建二者長期有效的交流機制,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是由其不同要素構成的總和,是相關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有規(guī)律運行的動態(tài)過程。
一、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的要素
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是交流主體圍繞特定的目標,借助相應的載體而構成的統(tǒng)一有機整體。兩支隊伍交流機制要素構成是研究機制有效運行的前提。具體來講,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要素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交流機制主體。《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提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敝行俊⒔逃俊蛾P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陛o導員隊伍和思政教師隊伍都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交流機制目標。高校輔導員隊伍和思政教師隊伍都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力量,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建立輔導員隊伍和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的目標在于通過雙向交流,以互借、互用、互補等形式克服兩支隊伍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各自存在的劣勢,達到兩支隊伍合力育人的目的。
(三)交流機制載體。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載體是指在教育實踐過程中,能夠承載或傳導兩支隊伍的各自優(yōu)勢、特點以及相互作用的各種有效的交流活動形式。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可以通過交流機制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各種信息、經驗傳達給對方,交流雙方將收到的信息、經驗進行處理、分析,內化為隊伍思想,外化為交流行動,進而加強雙邊互動活動。
二、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中的協(xié)調關系
“機制”源于希臘文machine,其英文是mechanism。最初,“機制”常常用來描述出現(xiàn)自然現(xiàn)象的物理過程或物理學中的機械運動,之后又被廣泛應用于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和教育學等多門學科之中?,F(xiàn)在我們理解的機制往往是由若干要素組成,圍繞特定目標所形成的要素內部之間作用方式。從機制的概念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更強調要素之間的協(xié)調關系。因此,協(xié)調關系是高校輔導員隊伍同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的根本。具體來說,兩支隊伍交流協(xié)調關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工作目標相一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二者總的目標完全一致,都是為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yǎng)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教育內容相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在教育內容上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配合,緊密配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強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培養(yǎng)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以輔導員為主體開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則側重于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開展的各項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學科理論知識指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學情分析和實踐平臺,二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三)教育過程相銜接。我們通常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看成是“第一課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第二課堂”。二者本質就是“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關系。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第一課堂”更加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授,作為“第二課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則更加注重行為養(yǎng)成。如果說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對于大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發(fā)展側重于認知環(huán)節(jié)的話,那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則是以活動為主要載體,重點引導學生實現(xiàn)從認知到行為的轉化,培養(yǎng)他們品德踐行的能力。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是“知”與“行”的銜接關系。
三、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的運行
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運行,是實現(xiàn)兩支隊隊伍合力育人的關鍵。兩支隊伍交流機制的正常運行需要保持一種穩(wěn)定的推進狀態(tài),并且必須依據(jù)一定的步驟有條不紊地展開。要實現(xiàn)交流機制的高效有序運行,就必須不斷加強運行機制建設,使機制結構和要素功能不斷得以優(yōu)化。
(一)明確合力育人目標。實現(xiàn)高校輔導員與思政教師合力育人是建立兩支隊伍交流機制的根本目的。合力育人的目標也為兩支隊伍交流機制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礎。由于輔導員隊伍和思政教師隊伍在工作目標、工作內容、教育過程等方面存在很多相關或相似,因此,加強輔導員隊伍和思政教師隊伍交流,可以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共同協(xié)調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通過二者的交流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重理論教育,又重生活養(yǎng)成;既注重集中學習,又注重日常訓練;既注重學理引導,又注重實踐陶冶的良好局面。這種結合既符合符合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生活實際,也符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規(guī)律,對于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大有裨益。
(二)克服兩支隊伍自身存在的劣勢。當前我國高校還存在輔導員分工不明確、專業(yè)化水平不高的情況。輔導員的工作經常地陷于經驗性和事務性的困擾之中。輔導員常常忙于開會布置、匯報、檢查工作等日?,嵤拢幱谑聞諔稜顟B(tài),缺乏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專業(yè)支撐。這樣暴露出輔導員在解決大學生深層次的思想認識問題上呈現(xiàn)出能力上的不足,較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感,并且隊伍不夠穩(wěn)定。思政課教師往往注重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思想特點和行為特征、價值觀念不是特別了解。建立高校輔導員與思政教師交流機制就是要克服兩支隊伍在育人過程中自身存在的劣勢,積極實現(xiàn)二者在身份上的融匯與轉換。
(三)積極搭建兩支隊伍交流載體。構建高校輔導員隊伍和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離不開交流載體的涉入,載體是兩支隊伍交流機制主要媒介和承擔者。搭建高校輔導員隊伍同思政課教師隊伍交流機制載體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輔導員和思政教師可以互相兼職,即高校輔導員可以兼任思政課教師,思政課教師也可以兼任輔導員的工作。輔導員兼任思政課教師不僅可以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授課能力,而且可以借助課堂教學的平臺完成輔導員的本職工作。思政課教師兼任輔導員可以更加提升思政教師組織管理能力,了解日常教育和課堂教學的差異、學生思想特點和行為特征,使得課堂教學更好地走進大學生的頭腦,為大學生所接受。
其次,即使高校輔導員隊伍和思政教師隊伍不進行互相兼職,二者也可以實現(xiàn)交流合作。輔導員可以作為思政課教師課堂教學的特殊“課代表”,是學生“第二課堂”的組織者,也可以成為思政教師課程教學的“參謀”。輔導員要熟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大綱、內容體系、課程標準,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供學生思想狀況調研情況,了解和分析學生對課程教學的建議或意見。思政教師要做好課外活動特殊的“輔導員”,作為思政課教師要了解所在院系的學科背景,學生所在班級、年級情況,熟悉學生干部情況。一旦學生被思政課教師人格魅力感染,常常會將自己的思想困惑向思政課教師坦誠吐露,這時思政教師要及時向輔導員反映,共同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與此同時,思政課教師往往還承擔了學生黨團組織生活、理論社團、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指導者和“顧問”。
除此之外,學??梢越⑤o導員和思政教師聯(lián)席會議制度、定期舉辦工作沙龍、集體備課、科研項目交叉、協(xié)同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綜合實踐課模式、利用微信、易班建立輔導員與思政教師網上交流平臺等都是兩支隊伍交流很好的載體形式。
四、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的評價與反饋
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的機制評價反饋,總體來說就是要用交流機制形成的結果來檢驗交流機制的目標,檢查或者驗證交流機制效果問題。高校輔導員和思政教師應及時收集有效信息,對機制要素間關系進行協(xié)調,校對運行偏差,保證交流機制合乎目標。具體而言,兩支隊伍交流機制的機制評價反饋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內容。
(一)以提高輔導員和思政教師工作效率為基礎。建立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就是要克服兩支隊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重復開展的工作,最大限度發(fā)揮交流機制的合力育人優(yōu)勢,以此來節(jié)約教學資源,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部分教學內容完全可以借助輔導員開展的“第二課堂”完成,這既可以為學校節(jié)約教學成本,也可以為學生節(jié)約時間。
(二)以提高兩支隊伍工作的積極性為保障。建立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要充分體現(xiàn)出高校輔導員和思政教師主體作用,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熱情,在工資福利、職稱評聘等方面體現(xiàn)出優(yōu)勢。輔導員或者思政教師要善于總結這種機制建立、完善、功能發(fā)揮過程中做得好的案例或者經驗并形成教學成果。
(三)以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提升整體育人水平為根本目的。在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構建的過程中,兩支隊伍只有充分利用機制的評價反饋功能不斷地從教師、輔導員、學生及教育實踐中取得反饋信息,才能及時有效地檢驗所建立的交流機制的科學性、可靠性,從而使交流機制自身得以不斷完善和發(fā)展。機制的構建要不斷地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讓學生確實感受到兩支隊伍交流機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效果,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實現(xiàn)兩支隊伍整體協(xié)調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EB/OL].(2006-07-31)[2015-11-02].http://www.gov.cn/flfg/2006-07/31/content_350701.htm
[2]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EB/OL].(2008-09-25)[2015-11-0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380.html
[3]客洪剛.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交流機制研究[J].教育科學,2011(6)
【基金項目】2012年度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立項研究課題(2012LSZ032);2015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2015JGZ162)
【作者簡介】曾永平(1984— ),男,江西金溪人,梧州學院機械與化工學院輔導員;杜興發(fā)(1991— ),男,廣西玉林人,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