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濤
略論馬丁·路德翻譯《圣經》的偉績
尤濤
《圣經》是基督教文化的支柱,它不僅是一部宗教經典,更是一部內容豐富,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圣經》對于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均產生了重要影響。然而縱觀整個中世紀,教會一直把持著對《圣經》的解釋權,廣大信徒只有無條件的服從。宗教改革爆發(fā)后,馬丁·路德曾用德語翻譯了《圣經》,此舉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本文力從多個角度分析,意在向讀者闡明這種歷史意義。
馬丁·路德 《圣經》 翻譯 影響
宗教改革最早在德國爆發(fā)是必然的。十六世紀德意志新興的市民階級不斷壯大,商業(yè)和貨幣經濟很發(fā)達,然而德國經濟發(fā)展很不平衡,全國分裂為數十個諸侯國和領地,各自為政,關卡林立,幣制和關稅均不統(tǒng)一;全國名義上的皇帝沒有實權。廣大平民飽受教會欺壓,他們希望通過改革來脫離壓迫。
1521年沃姆斯帝國會議召開之后,馬丁·路德遭到羅馬教皇敕令的威脅和德皇查理五世的壓制,同年5月8日,查理五世發(fā)布了對路德的帝國驅逐令,路德幸而在薩克森選侯的保護下移居到瓦德堡,從此開始了對圣經的翻譯。這項工作始于1522年,根據的是著名人文主義家伊拉斯謨的拉丁文譯本。路德認為德國必須擺脫羅馬教會的控制,建立屬于德意志民族的教會,為此,將《圣經》譯成德語是必要的,讓廣大群眾了解其中的內容,此事稱得上是他一生中最為光耀的貢獻。“據統(tǒng)計,1516—1546年期間,僅馬丁·路德一個人的著作發(fā)行量達到310萬冊,這還不包括路德所翻譯的德文版《圣經》在內”[1]……,這足見路德的影響力之大。
翻譯是一項極其艱辛的工作,路德的后半生幾乎全部投身于此。直至1525年,馬丁·路德翻譯的圣經新約出版,但是立即遭到封殺。全部圣經于1534年譯完,這其中時間跨度長達12年。直到路德去世前的前一年,他還在反復審閱當年出版的德語譯本,德語版《圣經》在德國以及整個歐洲廣為流傳,“按照當時的出版率計算,平均每17個人就有譯本他譯的《圣經》”[2]。
馬丁·路德無愧于一位出色的語言翻譯家,其所提出的翻譯原則和技巧至今仍有實用價值。路德認為,《圣經》的讀者對象主要是普通百姓,對于文化不高,語言功底不深的群體而言,應該采取能夠為他們所接受的語言。他常與各階層的人民接觸,詢問家中的老嫗、大家小巷中的頑童、集市上的老百姓?!奥返峦ㄟ^翻譯《圣經》給不少德語詞匯新的釋義,使不少慣用語和成語成為全國所接受,他成了統(tǒng)一的書面德語的開拓者和奠基人”[3]。
路德認為,翻譯需要合力,集思廣益尤為重要。他更傾向于集體智慧,甚至組成了一個翻譯委員會,定期會面,集中討論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并統(tǒng)一大家意見。路德在翻譯過程中一直遵循著認真和負責的態(tài)度,反復校對,力爭做到每一個詞準確無誤。
“路德文章,除去生動、易懂等特點之外,還兼有音韻之美。因為路德或翻譯或撰文都對視、聽覺的美感尤為重視。他經常將譯文誦讀,力圖使他的譯本不僅作為教友們的讀本,而且作為頌本,朗誦起來瑯瑯上口,像優(yōu)美的散文詩一般”[4]。路德認為翻譯本身是一種藝術,譯詞在生動易懂的基礎上,須加以潤色,盡量做到完美。此外,馬丁·路德也提出了七條重要的翻譯原則:“(1)可以改變原文的詞序;(2)可以合理運用語氣助詞;(3)可以增補必要的連詞;(4)可以略去沒有譯文對等形式的原文詞語;(5)可以用詞組翻譯單個的詞;(6)可以把比喻用法譯成非比喻用法,把非比喻用法譯成比喻用法;(7)注意文字上的變異形式和解釋的準確性”……[5]
路德此舉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不可忽視的是譯者自身的學識素質。路德是神學院的教授,知識功底深厚,無論在哲學、史學、神學還是邏輯學甚至詭辯學等領域都有建樹,學術造詣遠高于同類人。
首先,路德翻譯《圣經》推動了宗教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宗教改革從本質上而言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新興資產階級和市民早已對教會的高壓政策產生了不滿情緒。自教皇國產生以來,教皇權利不斷膨脹,天主教會從多個方面控制著廣大人民。教會壟斷了《圣經》解釋權,羅馬教廷隨意解釋教義來封殺他們的反對者,而路德翻譯《圣經》,標志著基督教經典的解釋權不再為教會所獨有,人人可以閱讀《圣經》并進行自我反省,不再迷信于教皇。
德國是宗教改革的發(fā)源地,受路德的影響最深,德意志民族性格深受路德的影響?!奥返路g《圣經》也大大加強了德國的民族意識,也使得德國教會走向了民族化的道路,推動了民族意識的覺醒,完成了宗教獨立的壯舉”[6]。德文《圣經》的大量發(fā)行,也成為了中產階級、低級騎士和下層人民的有力武器。路德翻譯《圣經》的壯舉大大提高了下層人們的教育意識,這時文藝復興思想運動在歐洲尚未結束,它們一起構成了近代歐洲文明的開端。
其次,路德翻譯《圣經》最大的貢獻在于促進了德國語言統(tǒng)一和德國文學的發(fā)展。路德翻譯圣經對德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路德譯本《圣經》,使德語取得了一種標準話的地位。需要指出的是,路德并不是第一個把《圣經》翻譯成自己民族語言的人,但是路德的譯本大體上確定了標志未來德國文學的語言形態(tài)。路德創(chuàng)新的德語如此被人推崇,以及他翻譯《圣經》對德國文學語言作出如此成效的貢獻,以致令人驚嘆,假如沒有路德語言,德國古典文學的優(yōu)秀杰作的產生是不可想象的,這也是他的名字足以被載入文學史冊的原因。德語的發(fā)展,不可不歸功于路德,盡管當時德意志仍處于四分五散的狀態(tài),但是這種語言很快被提升為共同的書面語言,這種書面語言今天仍通行于德國,給了德意志各邦以語言上的統(tǒng)一。路德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和戲劇,直接地促進了教育的發(fā)展并且向著世俗化的方向轉化。
再次,路德翻譯《圣經》有助于德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完成。及16世紀時,英法民族國家都已形成,而德國卻仍處于分散割據的狀態(tài),這極不利于德國的發(fā)展。如果說19世紀時德意志統(tǒng)一是歷史必然趨勢的話,那么16世紀德意志語言初步統(tǒng)一則是其獨立的開端,語言的統(tǒng)一對民族意識的形成至關重要,而且有利于全國各邦的認識和交往。
最后,路德對《圣經》的翻譯也為翻譯學作出了極大貢獻。兩千多年來,西方對翻譯的思考一直采取一種死板模式,對于諸如《圣經》這樣的宗教經典時,就必須采取直譯,譯者絕不能加入自己的看法,這種思維在歐洲流傳了幾百年,造成了人們思想僵化,不利于文學作品的傳播的局面。路德所譯《圣經》的手法則拋棄了這一陳腐觀點,他充分考慮到了廣大群眾的教育水平和接受能力,主張使翻譯語言通俗化,這無疑是一種進步的翻譯思想。同時,路德也提出了一些寶貴的翻譯原則和技巧并且貫穿于翻譯《圣經》的始終,這點前文已談,故不贅述。
綜全文所述,路德以過人的膽魄敢于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認為人人皆可以自己解讀圣經,這無疑是時代的進步。同時路德親自耗費十余年翻譯了《圣經》,并且取得了空前絕后的成功,邁出德國統(tǒng)一的第一步,在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路德在翻譯過程中表現出獨立思考,不盲從于權威的寶貴精神,同時又與眾多學者合作,力使譯文精益求精,即使在德文版《圣經》出版后,路德仍然不斷的核對,表現出一位翻譯家的優(yōu)秀品質。正是因為路德具有這些優(yōu)點,才使得他所譯德文《圣經》成為一部不朽的著作,為宗教改革、德語的發(fā)展乃至德國的統(tǒng)一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1]周施廷:路德新教宣傳的策略及其作用[J]北京:史學月刊,2012(3)。
[2][6]杜美:德國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余匡復:德國文學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
[4]李文哲:論馬丁·路德對德語的歷史貢獻[J]西安:外語教學,1994(4)。
[5]李文革:西方翻譯理論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作者介紹:尤濤,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歐洲中世紀史、基督教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