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林沈丹, 張 維
(華中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
新加坡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的法治實踐
李芳, 林沈丹, 張維
(華中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北 武漢430079)
摘要:新加坡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不是一時的應景之作,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復雜的國際政治原因。新加坡政府為了使核心價值觀得到民眾廣泛認同并保持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十分注重把核心價值理念納入到憲法或法律性文件之中,并運用法治的強制力量促進人們對核心價值觀的遵守和踐行。在當今多元文化價值觀沖突、融合、發(fā)展的全球化背景下,大膽地吸收借鑒新加坡以法治保障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經驗,理性審視其局限性和不足,對于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法治實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既要靠思想教育、實踐養(yǎng)成,更要用體制機制來保障。新加坡作為世界上首次以國家白皮書形式提出核心價值觀的國家,20多年來,通過各種手段和措施,尤其是借助法律的力量,保持了其核心價值觀的至上性和權威性,實現了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的遵循和貫徹,為新加坡的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中國與新加坡同屬儒家文化圈,兩國有著相近的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觀,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都遇到了如何正確處理傳統(tǒng)文化與多元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與碰撞等問題。因此,在當今多元文化價值觀沖突、融合、發(fā)展的全球化背景下,大膽地吸收借鑒新加坡以法治保障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經驗,理性審視其局限性和不足,對于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新加坡核心價值建構的歷史背景
1991年新加坡政府提出“國家至上,社會為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社會關懷,尊重個人;協商共識,避免沖突;種族和諧,宗教寬容”的共同價值觀作為國家的核心價值觀。新加坡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不是一時的應景之作,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復雜的國際政治原因。
1.長期殖民統(tǒng)治導致國家意識淡漠
新加坡建國以前,長期處于不同宗主國的殖民統(tǒng)治之下。新加坡1824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二戰(zhàn)期間一度被日本占領,經受了為期三年的軍事獨裁的殖民統(tǒng)治,在這之后,又一次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歷經曲折抗爭,于1959年擺脫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1963年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自治州。1965年被逐出馬來西亞聯邦,“硬生生地被推上獨立道路”[1]。長期的殖民統(tǒng)治,使得新加坡國民“缺乏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國家意識淡漠,價值觀念混亂”[2]。從國民構成上看,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外來移民及其后裔占大多數,他們?yōu)殚_發(fā)、建設新加坡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這些移民對新加坡懷有濃厚的“異鄉(xiāng)情結”,對新加坡的認同感極低,并沒有在新加坡扎根的打算,回歸故土是他們最真實的意愿。雖然隨著新加坡經濟實力的增強,國民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歸屬感,但是遠未產生對新加坡發(fā)自內心的國家認同。因而,構建本國核心價值觀,培育國民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淡化移民及其后裔對故國的依戀,強化對新加坡的國家認同,樹立“我是新加坡人”的主體意識和自豪感,是新加坡建國后面臨的緊迫任務。
2.復雜社會結構導致多元價值觀沖突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新加坡在社會結構上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多元性”。從種族來看,新加坡既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主要種族,也有歐洲人、猶太人、阿拉伯人、泰國人、日本人、菲律賓人等少數種族[3];從語言來看,新加坡既有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和英語等主要語言,還有各式各樣的方言;從宗教信仰上看,既有最古老的猶太教、拜火教的信仰者,也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錫克教等的追隨者?!岸嘣浴睂е虏煌诮獭⒉煌N族、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之間不斷發(fā)生沖突和糾紛。為此,新加坡政府認為必須通過核心價值觀建設,傳授給年輕一代“共同的基本行為準則、社會價值觀以及道德教條”,以“塑造完整的未來新加坡人”[4]391,實現民族間的融合。
3.西方價值觀沖擊加劇年輕一代價值觀危機
李光耀總理曾將新加坡短短幾十年迅速躋身發(fā)達國家的最主要的原因歸結為老一輩新加坡人“肯為家庭和社會犧牲”、“勤勞儉樸和履行義務”[4]418的文化價值觀。但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在優(yōu)厚的物質條件下成長起來的新加坡年輕一代,早已無從體驗父輩建國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沖擊下,西方價值觀在新加坡泛濫,個人主義、消費主義、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等西方思潮不斷沖擊著國民的傳統(tǒng)思想,國民的價值觀念急劇變遷,“從儒家倫理的克儉和為群眾犧牲的精神轉為自我中心的個人主義?!盵5]更讓新加坡領導人感到恐慌的是,“不僅僅是新加坡人慢慢地變成‘偽西方紳士’這種行為文化上的變遷,更重要的是西化帶來的或者說與西化有關系的‘現代社會病’”[6]。因此,為了消除西方價值觀所帶來的社會危機與弊病,消除其對新加坡年輕人的侵蝕,新加坡政府亟需建立一套符合新加坡發(fā)展要求的價值觀,以凝聚全民共識,增強國民凝聚力。
4.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呼喚價值體系重構
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其本質是實踐的,根植于社會物質生活實踐。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經濟迅速發(fā)展,人均GDP從6000美元攀升到10000美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新加坡利益格局分化明顯,產生了不同的階層,尤其是涌現了大量中產階層。中產階層既要求獲得物質財富的有力保障,又要求分享其政治權力。因此,建立一套與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相適應的核心價值觀是擺在新加坡政府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1988年10月,新加坡第一副總理吳作棟提議并號召全體新加坡國民開展關于構建新加坡共同價值觀的探討和研究。經過各方商討和斟酌,新加坡政府于1991年正式發(fā)表《共同價值觀白皮書》,提出了新加坡特色的核心價值觀。
二、新加坡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法治實踐
為了使核心價值觀得到民眾廣泛認同并保持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把核心價值理念納入到憲法或法律性文件之中,并運用法治的強制力量保障核心價值觀的遵守和踐行,使核心價值觀的軟性要求轉化為法律的剛性約束,實現了核心價值觀和法治實踐的良性互動。
1.核心價值觀的精髓蘊含于詳實縝密的立法中
新加坡立法詳實、具體,到目前為止,新加坡的法律已超過500多種,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大到政府管理的體制機制、經濟文化的規(guī)章規(guī)則,小到普通公民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幾乎無所不包。法令詳實具體,一目了然,無需研究解釋,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都蘊含了核心價值觀的精髓。
為了保障“國家至上,社會為先”的價值理念,新加坡通過立法對新聞媒體進行嚴格的調控,先后制定了《報章與印刷法令》、《誹謗法令》、《煽動法令》、《內部安全法令》、《官方機密法令》、《媒體發(fā)展局法令》等多部調控傳媒的法律。新加坡雖然沒有建立新聞檢查制度,但有專門人員負責審讀報紙,一旦“發(fā)現有違反政府指示或國家利益的報道和言論,輕則提醒有關報章的負責人,重則由部長、部長授權的人向有關報章的負責人發(fā)出警告?!盵7]當國家和個人尊嚴受到侵犯時,李光耀和新加坡其他領導人敢于拿起法律武器與侵犯國家和個人利益的行為作斗爭。1994年,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先后發(fā)表名為《所謂的“亞洲價值觀”往往是經不起考驗的》、《亞洲部分地區(qū)上空的煙霧遮住了一些令人非常關注的問題》等文章,攻擊新加坡政府及其有關領導人,新加坡內閣執(zhí)政李光耀、總理吳作棟、副總理李顯龍的律師以誹謗罪起訴《國際先驅論壇報》,從不向亞洲人屈服的美國新聞媒體,最終以賠禮道歉及支付名譽賠償金向新加坡政府及其領導人低下了頭。
為了推行“家庭為根,社會為本”的價值理念,新加坡成立了臨時的家庭委員會,制定了經過全國討論而形成的以“愛、敬、孝、忠、和”為主要內容的家庭價值觀,鼓勵家庭成員“恢復正確的稱呼”,以促使人們“顧名思義、循名責實”[8]218。為了讓家庭價值觀落地生根,頒布了《贍養(yǎng)父母法案》,贍養(yǎng)父母者,可獲得退稅等獎勵。違反該法案者,將被判處一萬新加坡元的罰款或一年有期徒刑,并設立了由律師、社會工作者和普通公民等組成的贍養(yǎng)父母仲裁法庭。為了鼓勵國民維持三代同堂的家庭結構以及更方便地照顧長輩和老人,新加坡建屋發(fā)展局規(guī)定,年輕的單身男女不得購買組屋,但與父母同住或者三代同堂的除外。建屋發(fā)展局還設計了一種三間一套和一間一套相連的新住屋,滿足子女和老人毗鄰而居的實際需求。新住屋要住滿5年后方能到市場出售,但若是為了三代同堂居住需要而變賣住屋則可不受此規(guī)定限制。新加坡還注重通過家事法庭規(guī)定父母撫養(yǎng)子女的責任和義務,要求任何人申請離婚時,必須把育子方案連同離婚申請書一同入稟法庭,以便法官作出最有利于子女的判決。
為了保障“社會關懷,尊重個人”的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新加坡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制度,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中央公積金制度。中央公積金由雇員和雇主共同繳納,公積金不得抵押或被扣押,只有當雇員退休、永久離開新加坡或終身殘疾時方可領取。公積金制度除了用于會員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還可協助會員置業(yè)購房、支付醫(yī)藥費等,幫助新加坡人實現了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居有其屋。為了保障民眾的民主權利,新加坡選舉法規(guī)定了十分嚴格的選舉制度,一人一票、全民選舉議員,投票、計票都有人在場監(jiān)督,充分保證選舉人和被選舉人的合法利益。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多種語言構成的國家,樹立“協商共識,避免沖突”的價值理念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樹立國家意識,實現求同存異,促進民族融合,新加坡政府提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新加坡”的口號,要求全體國民淡化種族意識,同在新加坡國旗下效忠,并從小學開始著意進行國家認同與統(tǒng)一國民意識的教育。在語言政策方面,為了避免語言差異帶來的沖突,華語、馬來語、印度語(泰米爾語)和英語均被新加坡憲法確定為官方語言,學校實行英語加母語的雙語教育,國會議員的發(fā)言、新聞出版通信等均可自由使用任何一種語言,“政府所有文告都同時用4種語言文字發(fā)布?!盵9]另外,為了消除國內的內部矛盾,營造和諧社會的氛圍,新加坡采取“軟硬兼施”的辦法,一方面頒布《內部安全法令》、《煽動法令》、《誹謗法令》等懲戒性法律,另一方面又提出《新加坡21世紀》,“以宣導全民團結,共建和諧家園的愿景”[1]11,以此營造社會和諧的氛圍,對“協商共識,避免沖突”的核心價值理念予以保障。
為了傳播“種族和諧,宗教寬容”的價值理念,新加坡政府通過立法,禁止媒體發(fā)布宣揚種族歧視、宗教仇視、血腥暴力等方面的言論,鼓勵媒體宣揚國家團結、種族和諧相處、宗教寬容等積極向上的內容。新加坡制定了《宗教和諧法令》以“確保各宗教互相尊重,不得揚己抑彼;成立‘少數種族總統(tǒng)理事會’以確保任何法令不會對少數種族不利;促成‘宗教和諧組織’,由九大宗教團體領導組成,促進彼此間互相了解,共同維護新加坡的宗教和諧。”[1]118同時,新加坡政府還通過組屋政策推動種族融合,嚴格規(guī)定組屋的人口構成比例,“每個組屋區(qū)必須按照與全國種族比例相同的人數居住?!盵10]這一政策極大地促進了種族間的融合與溝通,種族矛盾從源頭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2.核心價值觀的保障依賴于嚴實公正的執(zhí)法
有了蘊含核心價值觀的詳實、縝密的立法,還必須將其切實落到實處,核心價值觀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坝蟹ū匾?、執(zhí)法必嚴”在新加坡得到了充分體現。新加坡被稱為“A Fine City”,一方面謂其美好,另一方面也謂其以“罰款”著稱。比如,副總理的廚師炒菜抽煙也要被罰款,在植物園游玩亂丟垃圾被罰款更是司空見慣。為了防止違法行為逃脫制裁,新加坡廣泛采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嚴密監(jiān)視:執(zhí)法人員經常站在不顯眼的地方,一碰到違法現象立即出現,輕者罰款,重則送警察局;視野開闊的高樓里有執(zhí)法人員用望遠鏡監(jiān)測,那些在高樓上拋垃圾者,更是難逃懲罰;公共廁所有專人管理,便后不沖洗者,便處以罰款,甚至在電梯內也安裝有尿液探測器,當有人在電梯里小便時,傳感器就會觸動攝像機拍下實情,并將肇事者及時困住,等候警方處理;交通管理方面有完備的電子監(jiān)控系統(tǒng),如果車輛闖紅燈,監(jiān)控儀便立即顯示,并如實記錄、拍照,作為懲罰的證據[8]564。
既要執(zhí)法嚴實,更要執(zhí)法公正,所謂執(zhí)法公正,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普通百姓,一旦犯法,就要嚴厲懲罰,絕不手軟,沒有任何人可以超越法律之上?!胺擅媲叭巳似降取痹谛录悠碌玫搅顺浞值捏w現,比如,深受李光耀器重的新加坡國家發(fā)展與建設部部長鄭章遠雖為“政府組屋”建設立下大功,但因貪污受賄50萬新元,自知難逃法網,最終選擇自殺;新加坡商業(yè)事務局的創(chuàng)立者格林奈局長,因“說謊罪”被判坐牢3個月,開除公職,失去了每月2萬新元的職位津貼,50萬新元的公積金和30萬新元的退休金也被沒收;一名在監(jiān)獄工作的警員,只因幫犯人買了條香煙收受15元“好處費”,被解職并被判3個月徒刑。
3.核心價值觀的鞏固依賴于獨立公正的司法
司法是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公正的司法有賴于獨立的司法,為此,新加坡建立了獨立的司法系統(tǒng)。新加坡實行三權分立,國家機構分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法院獨立行使司法權。新加坡各級法官的領導和任期都由大法官負責,高等法院的法官任職到65歲,除非他們自己選擇離職。法官還享有民事訴訟豁免權等多項有利于其保持獨立的法定權利。任何針對法庭或法官的無根據的指控、影射、誹謗,甚至攻擊,都會被冠以“藐視法庭罪”而遭起訴。法庭或法院的判決是神圣的,必須無條件地執(zhí)行。任何試圖影響判決執(zhí)行的行為,都將受到懲罰。
有了獨立的司法系統(tǒng)及其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項法律原則在新加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新加坡,無論是本國公民還是外國公民,無論是職位顯赫的高官顯貴,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一旦犯罪,都享有同等的訴訟及辯護權利,司法機關也一視同仁、平等地審理。1994年,轟動全球的新加坡高等法院懲處18歲美國少年邁克·菲“涂鴉和破壞公物案”,盡管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屢屢致函新加坡總統(tǒng)和總理,申辯邁克·菲未成年,要求赦免;美國國會與媒體也都向新加坡政府不斷施壓,但不管美國如何阻撓、干涉,新加坡的司法部門不受干擾,仍根據新加坡的法律,判其坐牢并施以鞭刑。新加坡通過獨立公正的司法,有效防范了違法犯罪行為對核心價值觀的侵蝕,鞏固了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地位,讓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
4.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有賴于民眾法治精神的培育
新加坡崇尚法治,以詳實縝密的立法、嚴實公正的執(zhí)法以及獨立公正的司法保障核心價值觀的遵循,但并沒有把嚴刑酷法當作治國的“萬能藥方”,而是十分注重對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引導民眾崇尚“法律之上沒有權威,法律之內最大自由,法律之外沒有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把法律融入生活,以法律作為判斷是非曲直最基本的標準,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使民眾從被動的守法轉變?yōu)樽杂X的遵守法律。
新加坡十分注重通過法治教育,從小給孩子心靈播下“規(guī)則第一”的種子。新加坡各學校都制訂了嚴格的校紀校規(guī),對學生的日常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進行了詳實規(guī)定,且賞罰分明,保障了規(guī)則的絕對遵守。比如上課不得遲到、早退,不得打架、罵人,不準抽煙,不準隨地吐痰,不準損壞樹木,不準亂丟垃圾……初犯或輕微的違紀者,會受到訓話、通知家長、公開道歉、參加特定輔導課學習、為社區(qū)義務服務等懲罰;累犯或違紀嚴重者,會受到鞭笞、停課直至開除的處罰。各學校的校紀校規(guī)都寫在學校的最醒目處,時刻提醒師生遵守規(guī)則。通過一系列日常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的學習和強化,學生樹立了“規(guī)則第一”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懂得要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及公共場所放眼可見“禁止吸煙”、“不得隨地吐痰”、“禁止橫穿馬路”等提示,旨在將國家與民眾、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置于法律規(guī)范之下,以便事事有規(guī)可循,營造一種全民守法、護法,事事依法處理,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新加坡的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深入每一個新加坡公民心中,核心價值觀成為國民普遍的行為準則。
三、啟示與借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一項根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終極價值是價值體系的核心,“是社會的文化價值權威,規(guī)定著人與社會的深層精神面貌,統(tǒng)攝、范導著其他價值觀念?!盵11]中國與新加坡在核心價值觀建設上雖然存在諸多差異,但新加坡依靠法治推動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用法律權威增強人們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的做法,對我國當前以法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有益啟示。
1.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于科學立法中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何為“良法”?所謂“良法”就是蘊含了這個社會或國家核心價值觀精髓的法律,是以這個社會或國家的核心價值觀為思想指引和基本遵循的法。核心價值觀是全社會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所達成的價值共識,是全國各族人民價值認識的“最大公約數”,體現了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建立在核心價值觀理念基礎之上并以此為指導思想而構建的法律,是最能反映這個社會人民的心聲,是最能銘刻在人民的內心里的,也是最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自覺服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絕大多數法律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得到了人民的擁護,但也有極少數法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所背離,影響了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因此,在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立、改、廢、釋工作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和標準,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于科學立法中。
2.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于嚴格執(zhí)法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落實到立法上,更要落實到執(zhí)法中。由于我國法律法規(guī)已經蘊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因此,嚴格執(zhí)法本身就是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嚴格執(zhí)法的過程中,要正確地行使自由裁量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準繩,體現價值導向,使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肯定與鼓勵,使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譴責與懲罰。唯其如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能因法律制度的穩(wěn)固配給而長久地浸潤人們的內心。
3.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于公正司法中
“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是司法活動的核心價值。融核心價值觀于公正司法中,一方面意味著在司法過程中,要嚴格按法律辦事,杜絕“金錢案”、“關系案”、“人情案”等傷害人民群眾感情,損害人民群眾權益的司法不公現象,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另一方面,當現實社會生活遭遇法律空白,或法律條文本身存在適用上的模棱兩可甚至相互抵牾時,要求司法工作者要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正確地行使司法裁量權,既尊重法律的客觀性,又考量現實生活的特殊性,做出既符合法治精神又符合社會善良風俗的公正判決,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及時消除社會緊張關系,引導民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增進民眾對法律的信仰、尊崇和擁護,實現司法活動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的有效統(tǒng)一。
4.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于全民守法中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法律不被遵循,就是一紙空文,毫無威懾力。我們現在正處于轉型時期,公眾守法意識除了市場經濟的自身培育外,主要依靠普法教育進行引導和培育。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教育讓民眾認識感受到我國法律法規(guī)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的一致性和統(tǒng)一性,使民眾親近法律、認同法律、依賴法律、信仰法律,逐步實現法律從工具性向價值性的轉變,在守法活動中內化與活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吳元華.新加坡良治之道[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113.
[2]唐曉燕.多元價值觀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初探——兼與新加坡共同價值觀相比較[J].麗水學院學報,2010(1).
[3]凌翔.李光耀傳[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4:203.
[4]新加坡《聯合早報》.李光耀40年政論選[M].新加坡報業(yè)控股華文報集團,1993.
[5]吳作棟.儒家基本價值觀應升化為國家意識[N].聯合早報,1988-10-29.
[6]李保英,高奇琦.“亞洲價值觀”與新加坡民主政治[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4(1).
[7]趙瑞琦,李明娜.新加坡媒體政策評析[J].中國出版,2010(6).
[8]呂元禮.亞洲價值觀——新加坡政治的詮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18.
[9]王晉.新加坡的民族政策及其運作[J].東南亞縱橫,2010(2).
[10] 陳巧燕.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種族融合政策及啟示[J].民族與宗教,2009(6).
[11] 劉宇.論當代中國價值虛無主義精神狀況及其超越[J].道德與文明,2014(3).
[責任編輯:趙秀麗]
中圖分類號:D 73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6219(2016)02-0025-05
作者簡介:李芳,女,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林沈丹,女,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張維,男,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華中師范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項目資助項目“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中國化研究”(CCNU15Z02008);教育部2014年全國高校優(yōu)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yōu)資助計劃項目“堅定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自信研究”(14JDSZK087)。
收稿日期: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