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边@話一點(diǎn)兒也不假。不信就來看看下面這些在童書界小試過牛刀的文豪。
詹姆斯·喬伊斯
詹姆斯·喬伊斯創(chuàng)作了20世紀(jì)最具影響力、最晦澀難懂的文學(xué)作品,除此之外,他還寫過關(guān)于貓的故事。1936年,喬伊斯給他的孫子斯蒂芬寄了兩個故事。這兩個故事日后作為兒童讀物出版了:《貓與魔鬼》和《哥本哈根的貓》?!敦埮c魔鬼》改寫自一則法國寓言,在喬伊斯去世后,于1964年出版,是其第一本圖畫故事書。書中講述了一位市長雇用魔鬼來造橋,魔鬼同意了,但是有一個條件:第一個過橋人的靈魂要?dú)w他。當(dāng)魔鬼把橋造好時,市長將一只貓扔到橋那頭,由此完成了交易。喬伊斯的第二個故事《哥本哈根的貓》于2012年出版。
E.E.卡明斯
E.E.卡明斯創(chuàng)作了約2900首詩、兩部小說和無數(shù)篇散文,他還為女兒南希寫了4個故事。這4個故事于1965年結(jié)集出版,書名為《童話故事》,包括《說“為什么”的老人》《大象和蝴蝶》《吃蚊子派的房子》和《名叫“我”的小女孩》。這幾個故事中,最有趣的可能要數(shù)《名叫“我”的小女孩》——一個通篇都在玩文字游戲的故事。在故事的結(jié)尾,名叫“我”的那個女孩遇到了一個名叫“你”的女孩。
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
1951年,《假日》雜志(美國著名旅游雜志)刊登了海明威僅有的兩篇兒童故事:《好獅子》和《忠貞的公牛》。這兩篇寓言故事很可能都是海明威寫給阿德里安娜·伊凡契奇(他的威尼斯戀人)和她的侄子的。
《好獅子》圍繞一只長著翅膀、吃意大利面的獅子展開。它去非洲旅游,因?yàn)榕c眾不同而遭到其他獅子的欺負(fù)。不過,這只“大貓”卻從來不會還擊。它一直都高高興興的,最后離開了那些欺負(fù)它的家伙,遠(yuǎn)走高飛,頗具海明威的風(fēng)格。
列夫·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喜歡孩子,21歲時,這位貴族在自己的莊園里辦了一所農(nóng)夫?qū)W校。在寫《安娜·卡列尼娜》的同時,他開始為自己的學(xué)生編寫教材。托爾斯泰寫了自己童年的故事,改編了《伊索寓言》和印度神話,還寫了《傻子伊凡》和《農(nóng)夫和黃瓜》這樣幽默的童話故事。學(xué)校里的孩子們是這些故事最嚴(yán)格的評審員,托爾斯泰每寫完一個故事之后,都會把故事念給他們聽,向他們征求意見,然后進(jìn)行修改,直到這些挑剔的小家伙滿意為止。托爾斯泰后來將這些故事匯編成兩本啟蒙讀物出版,分別是《識字課本》和《新識字課本》,它們后來成了當(dāng)年俄國學(xué)校里主要使用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