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雯
摘 要: 新課程改革期待教師的教學行為實現轉變的同時,幼兒教師的角色也在思想觀念領域和課程實施過程中發(fā)生了轉變。本文從家長、導師、朋友三個方面闡述了幼兒教師角色定位多元化。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教師角色 角色定位
幼兒園教師的角色定位呈現多元化。首先,教師是孩子的家長。從孩子們第一次離開父母的雙臂進入校園的那一刻起,便是孩子們第二“父母”,教師應該用無微不至的愛關懷這些孩子。其次,教師是孩子們的導師。在成為孩子們的“家長”后,才能真正成為孩子們的老師,讓孩子在信任我們的基礎上一起學習與成長。最后,我們應該成為孩子們的朋友。要融入孩子的內心,只有成為他們的朋友,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一、幼兒園老師是孩子們共同的家長
幼兒教師是一所愛的港灣,她給予每個孩子以母愛、溫暖和歡樂,真心實意地關愛孩子,才能讓孩子們信任你。
我班有個叫子軒的小朋友,每天上學的時候都會給我?guī)深w糖果。有一天放學的時候,他的奶奶拉著我的手對我說:“老師,你知道嗎?我們家子軒可喜歡你了?;氐郊依餆o論做什么事情總會提起你。無論買什么東西都會想到要給你帶一份?!痹诤湍棠痰拈e談中我知道,原來子軒的父母做工程常年在外面,很少回家。平時我無意間給孩子的關懷或者一個擁抱,都能讓子軒想起自己的媽媽。孩子把我當成媽媽了,我可以帶給他依賴和信任感,這也許就是子軒為什么這么喜歡我的原因。
從這件事情中我感悟到,只有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把老師當成自己的家長,才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讓孩子們真正喜歡上老師。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孩子的照顧,每天都在教室門口微笑地迎接孩子們的到來,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擁抱;根據天氣情況時刻關注孩子的冷熱,從而幫助他們增減衣物;午睡的時候有個別難以入眠的孩子,會靜坐在他身邊輕拍他入眠;放學前,我會仔細檢查孩子們的衣服鞋子是否穿戴整齊,把孩子干凈整潔交還給他們父母的手里。
我班有個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的孩子,這個孩子最令人心焦的是他不會自己吃飯。原來他在家一直是由媽媽喂著吃飯的,久而久之,他不會自己吃飯。在幼兒園讓他自己吃飯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我開始有計劃地鍛煉他自己吃飯的能力,每次在他吃飯的時候,我都蹲在旁邊耐心地說:“張大嘴吃!”最終,在我循序漸進的訓練與精心照顧中,他終于能跟其他小朋友一樣會自己吃飯。對于孩子的這個轉變,家長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后來還經常感謝我?guī)椭⒆尤〉眠M步。事情似乎普普通通,不足為奇,但把孩子的困難為憂、以孩子的進步為喜,我想這是每一個幼兒園老師最基本的職責。
我們將每一個來到我們身邊的孩子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成為他們的“家長”。這樣孩子們才能健康成長,家長們才會放心。
二、幼兒園老師是孩子們共同的老師
成為孩子們的“家長”之后,我們最重要的身份就是孩子們的老師,通過教育讓孩子們逐步走上美好的未來之旅。那么怎樣才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呢?
(一)用細心觀察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雖然他們的成長有一定規(guī)律性,但并不是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和速度都一樣,有的快些,有的慢些,而在能力表現上也有各種傾向,有的擅長抽象思維,有的則富于形象想象力。教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細心觀察和發(fā)現孩子多元智能的發(fā)展狀況,為孩子選擇欣喜接受的學習和成長方式,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合適的指導和幫助,讓孩子在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充分開發(fā)潛能,享受學習的快樂,成就自信、精彩、與眾不同的生命奇跡。
(二)用耐心改變孩子
耐心是教師的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是一種良好的對待幼兒的態(tài)度,是一種熱情。教師有了良好的心態(tài),才能靜下心耐心教育幼兒。當孩子在游戲時,需要老師靜下心仔細觀察,用良好的心態(tài)——“耐心”地觀察他們的行為,教師在靜心的觀察中能發(fā)現許多可教育的良好契機。教師若以童言無忌理解孩子的幼稚、天真,以平常心態(tài)看待孩子的問題,靜下心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話,那么“耐心”就自然而然出來了,就能耐心地幫助幼兒勇敢地面對錯誤,克服困難,找出對和錯的原因。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有責任心、愛心和敬業(yè)精神,并做到持之以恒,每一位幼兒教師就會更有耐心。
(三)用愛心感動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我們應努力把所有愛給予他們,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做到不偏不愛,讓他們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機會。幼兒園的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著他們體驗愛的獨特方式,只有將你的愛說出來,告訴她,讓她聽到,她才能感受到。孩子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財富,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我們應該怎樣愛孩子呢?那就是把愛說出來,把愛的種子深深埋在孩子心中,讓孩子懂得愛、回報愛,那么孩子將成為社會上最有用的人。
三、幼兒園老師是孩子們共同的朋友
幼兒教師與孩子之間應該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在游戲活動時,老師是孩子共同玩耍的朋友,在生活活動時,老師是孩子們可以信賴的母親,在學習活動時,老師是與孩子們共同探索世界的引導者,在運動活動時,老師是孩子們的保護者和伙伴。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苯處熍c幼兒應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關系。因此,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應尊重幼兒、信任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教師應該“蹲下來說話,抱起來交流,牽著手教育”。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鼓勵,孩子便會在鼓勵的動力下更加努力,增強自信,和老師越走越近,老師和孩子的關系會越來越像朋友一樣。
總之,老師要盡量多地給予孩子愛心、誠心、耐心和信心,以自己可親、可敬、可愛和可信的人格魅力感染、影響孩子。與孩子真誠相待,尊重孩子,經常鼓勵,有時能幽默一些,就能夠成為一名走進兒童內心的教師,成為孩子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