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喧嘩與騷動》中凱蒂形象的塑造

2016-03-29 00:04沈進宇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班吉喧嘩與騷動意識流

沈進宇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400715)

?

論《喧嘩與騷動》中凱蒂形象的塑造

沈進宇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400715)

在《喧嘩與騷動》中,凱蒂這個人物一直處于缺場狀態(tài),??思{通過其兄弟的意識流回憶來塑造凱蒂形象,結果卻十分成功。文章認為,在《喧嘩與騷動》中敘述技巧呈現(xiàn)出的“非線性”“音樂性”以及“潛意識”等特點不僅完美地呈現(xiàn)了凱蒂形象,而且反映了??思{在小說藝術上的獨特創(chuàng)新,為他后期創(chuàng)作和在194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基礎。

《喧嘩與騷動》;凱蒂;意識流技巧

《喧嘩與騷動》是福克納的巔峰之作,也是公認的20世紀英美意識流小說的杰出典范。福克納在繼承英國意識流小說傳統(tǒng)的同時成功地進行了技巧上的創(chuàng)新,《喧嘩與騷動》成為美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意識流小說,一部現(xiàn)代經典作品。這部小說一直頗受中國文評家和學者的青睞,他們從多種視角對該小說進行多種解讀,尤其對小說中的凱蒂形象不乏女性主義解讀和神話原型批評,如:武月明的《天使/妖婦:〈喧嘩與騷動〉中的凱蒂形象解讀》①、宗蓮花的《男權意識的解讀:〈喧嘩與騷動〉中的凱蒂》②、李幸的《天使與惡魔——〈喧嘩與騷動〉中的凱蒂形象解讀》③、李爭的《試析〈喧嘩與騷動〉中凱蒂人物形象的夏娃原型》④。也有學者涉及福克納的意識流技巧,如:冷艷麗的《論〈喧嘩與騷動〉中的凱蒂形象的復調性》⑤、劉偉的《意識流創(chuàng)作技法管窺——試析凱蒂的人物形象塑造》⑥等。上述文章大都從情感態(tài)度、社會地位、價值意義等方面探析凱蒂的人物內涵與外延。雖有評論者注意到這部小說的復調意味和意識流技巧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但對凱蒂形象的分析還是落入探討人物角色與身份歸類的窠臼之中。

《喧嘩與騷動》是??思{的首部實驗之作,也是一部設計精品。在其隨筆中,他曾透露:“我動筆時就有意把它寫成一部精心之作。在我把筆放到紙上寫下第一個字之前就已經知道全書最后一個字將是什么,也大致清楚最后一個句號會落在哪里?!盵1]232小說所蘊含的強烈情感張力、沉重的道德感、精湛的寫作技巧以及豐富多樣的主題等都是它受人推崇的原因。筆者認為,《喧嘩與騷動》藝術技巧上的“非線性”“音樂性”“潛意識”等特色實質上反映了??思{對柏格森的“心理時間”理論、巴赫金的“復調”概念和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的接受,他成功地將它們運用到對凱蒂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因而這部小說也成就了??思{“美國意識流大師”之美名。

一、“非線性”敘述下的凱蒂

“意識流”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擔出,他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一股切不開、斬不斷的“流水”。該觀點一出現(xiàn),柏格森就十分支持,隨后提出了他的“心理時間”理論。“所謂‘心理時間’,就是用直覺去體驗或內省的方式感悟到自我內在生命的流動。”[2]91詹姆斯的思想流只具有單純的心理學意義,而柏格森的心理時間則包含了哲學家從數學家那里借來的空間限定時間概念的意義。柏格森認為,心理時間相對于精確、客觀、不可逆(線性)的物理時間來說,更具有綿延、主觀、非線性的特點。通常人們都以簡單的線性方式來敘事,許多故事都是這種程式:從A點開始,然后跟隨一連串有邏輯關聯(lián)的時限性的事件,最終將故事引到B點終結。在伯格森主張的心理時間理論影響下產生的非線性敘述又稱為不連貫敘述或分裂敘述,這是一種自我精神的存在和復雜生命的展開方式,是一種脫離時間順序來描述事件的敘事技巧,它模仿并召回了人類的記憶結構。非線性敘事拼接了單一邏輯順序之外發(fā)生的許多場景,往往包含倒敘和多條或多級故事。在《喧嘩與騷動》中,??思{放棄了線性的秩序,對敘事時間進行了實驗,使得綿延的心理時間成為敘事框架,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小說的線性時間敘述結構。也正是由于這種文體風格,該小說一直以來深受國內外評論家們的青睞。小說的前三章分別由康普生家的三個兒子以自白的方式展開敘述,他們以一種跳躍的、時空錯置的、破碎的、可逆性的方式講述了凱蒂的遭遇。

從《喧嘩與騷動》的開頭可以看出,福克納力圖完全遵循白癡的感知方式和白癡特有的思維邏輯、敘事邏輯及心靈秩序。班吉所有的思緒都和感覺、嗅覺、飲食、睡眠和聲音的調子有關,這一部分的意識流敘述呈現(xiàn)了文學感性的具體性和原初性。當他的衣服被釘子掛住,他的思緒就會從當下(1928年)跳轉到1900年衣服在柵欄缺口處被掛住的情景;當他想到1900年凱蒂對他說“你不想讓你的手被凍壞吧”[3]5,他的思緒又會飄飛到1905年威爾許說“外面太冷了”[3]5那一天的情景;當他一走進水里,馬上就想起他小時候(1898年)和凱蒂在小河溝玩水的情形;當班吉和勒斯特走到牲口棚前時,他又想起了1910年4月25日凱蒂結婚那天的場景……在班吉的敘述中,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場景混為一片,難以分清,過去與當下的事件毫無時序,無從區(qū)別。過去和現(xiàn)在交融在他心中,他從不沉思,從不計劃,他只會感受。福克納通過他的這種本真感受刻畫出了一個善良、有愛心又活潑的小凱蒂形象?;靵y是班吉的意識流部分最突出的特征,也是“非線性”敘述的典型實驗。因為,“班吉的敘述突出表現(xiàn)了意識流的特征:一是時空和記憶的場景切換,二是所有的流程都是由當下的某種感覺和事物觸動”[4]33-34。柏格森主張人的主觀精神是一種內在的綿延狀態(tài),是一種不斷變化的意識流,于是??思{在綿延的“心理時間”狀態(tài)下表現(xiàn)白癡的敘事流程就打破了傳統(tǒng)的線性結構,實現(xiàn)了“共時性”與“現(xiàn)實性”的統(tǒng)一。

班吉的意識流部分之后是昆丁的意識流敘述。昆丁本是一個心智正常的人,但由于他正處在準備自殺的亢奮狀態(tài),所以他的意識偶爾也不受控制,總會因為旁人的一句話,或看到相似的場景、聽到相似的聲音思緒就穿梭于不同的時空之間。他的意識流動總是與凱蒂失身、凱蒂結婚,以及因凱蒂失身事件與父親交談、因凱蒂結婚與凱蒂交談等內容相關。從他破碎化的意識流敘述中,我們可看到少女時期敢愛敢恨、勇于追求、美麗天真的凱蒂形象。他所敘述的部分,時間跨度為1898年到1910年6月,從他們小時候一起玩耍到他上哈佛大學一年以后,共12年的時間。昆丁的敘述在作品中的物理時間上是一天,但在其心理時間上卻綿延了12年,這正是作者把握心理時間進行意識流敘事的技巧實踐。意識流小說因為擺脫了鐘表時間和物理空間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制約而遵從心理時間,從而成功地構建了新的時空秩序,達到了用有限的時間展示無限的空間,或在有限的空間內無限地擴展心理時間的效果。在??思{之前,喬伊斯和伍爾夫對此種技法也運用得相當嫻熟,不過在運用時空跳躍和表現(xiàn)混亂意識方面,??思{比兩位先驅略勝一籌。

杰生部分的意識流,相較于班吉和昆丁部分的混亂和跳躍稍微顯得有序些,但也同樣屬于“非線性”敘述。杰生看似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但他卻始終把自己置于仇恨之中。??思{甚至通過省去標點符號來傳達杰生那喋喋不休的憤怒。從杰生的敘述中,我們看到成年后的凱蒂淪為一個風塵女子、漂泊的母親。最后一部分是作者借用迪爾西的視角進行的敘述,這一部分的敘述較為平常,仿佛把讀者從混亂、破碎、無序的時空拉回到現(xiàn)實里??偟膩碚f,整部作品的敘述是“非線性”的,“全文的時序是按照CABD的方式錯置的,這些事件前后相連,互為因果,緊密聯(lián)系”[5]56。這種“非線性”的敘述就像拼圖一樣,班吉掌握的是凱蒂幼年部分,昆丁敘述了凱蒂的少女時代,杰生敘述的則是凱蒂的成年部分,迪爾西對三兄弟敘述的遺漏之處進行補充和完善。班吉、昆丁、杰生和迪爾西四人的敘述最終拼出一個完整的凱蒂形象。所以,看似“非線性”的敘述卻成功塑造了一個形象鮮明的主角,那就是凱蒂。

二、“音樂性”敘述中的凱蒂

音樂有其音階形式和調性,意識流狀態(tài)在展開時就與音樂結構或調性相似。愛德華·迪雅爾丹認為,音樂能為文學提供技巧,這對作家的創(chuàng)作很有啟發(fā),意識流作家對此可能比大多數作家更有意識,他們通過時態(tài)的轉換能在同一段里寫出好幾種能同時聽到的聲音。這在后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中得到了很好的證實,巴赫金把這種小說的敘事特點命名為“復調”,“復調”本身就是一個音樂術語,這一概念的提出很好地證明了文學的“音樂性”。

1946年,福克納在談到《喧嘩與騷動》的創(chuàng)作時說:“這部作品我先后寫了五次,試圖講一個故事,直到小說完成后我才擺脫了這個不斷使我感到痛苦的噩夢。”[6]195而在??思{反復講述的這個故事中,核心人物始終是康普生家的女兒凱蒂,但是??思{卻別出心裁地不讓她出場,而讓她的三個兄弟把她的故事敘述三遍,然后自己再補充一遍,最后還用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再敘述一遍。梅·弗里德曼認為:“作家的描寫能達到接近于琶音的和弦效果,通過一系列主題,讓它們在嚴格的時間里同時出現(xiàn),甚至還可能超越這一效果?!盵7]120這就是作家借鑒音樂結構的效果。也就是說,在寫作中作家讓好幾條伏線同時展開,表面上雜亂無章,但實際上條理清晰。伏線就像音樂中的和弦,而主線就是音樂中的主旋律。

“意識流小說以兩種不同方法運用主導旋律。一種是普魯斯特的用法:在最初幾頁里暗示一個主題,然后一次又一次回到這個主題,直到線型展開的感覺被破壞。另一種是迪雅爾丹的用法:在內心獨白中重復簡短的句子?!盵7]123為了突顯凱蒂這一主旋律,福克納在寫法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將這兩種方法融合起來?!缎鷩W與騷動》有四大部分,每個部分的敘述都圍繞著凱蒂展開,所以每個部分都充斥著重復的語句。比如,班吉總說“凱蒂有一股樹的香味”,因為凱蒂在他心目中永遠是一個像樹一樣清新、干凈、美好的形象。昆丁部分經常重復的句子是“父親,我犯了亂倫罪”。昆丁因接受不了凱蒂失身的事實而荒唐地反復向父親承認是自己奪走了凱蒂的貞操;“她一下就站在了門口”,昆丁始終忘不了凱蒂失身那天出現(xiàn)在門口的情景;不斷重復的“你有妹妹嗎”“達爾頓·艾密斯”等句子表達了昆丁內心的憤與恨,因為達爾頓·艾密斯不僅奪走凱蒂的貞操,而且還在凱蒂委身于他后又拋棄了她。昆丁敘述中的凱蒂是一個倔強卻不幸的凱蒂,杰生話語中出現(xiàn)的則是一個下賤的凱蒂,連凱蒂的女兒小昆丁在他眼里也是個賤貨。小說第四部分的敘述跳出意識流混亂的時序回到了現(xiàn)實,迪爾西反復念叨著“我看到了初,也看到了終”,不僅暗指了康普生家族的衰敗,也預言了凱蒂的命運。反復出現(xiàn)的語句就像音樂中的“小樂句”,既能助人記憶,又表明結構上的鮮明劃分,從而更好地表現(xiàn)主旋律。小說中重復出現(xiàn)的語句,起初會產生時空觀念上的混亂,但正因為它們反反復復地出現(xiàn)讀者才敏感起來,并在時空觀念上建立新聯(lián)系,進而把握作品的主旋律。凱蒂的形象也在這些“小樂句”式的“音樂性”敘述中逐漸鮮明生動起來。

所以,音樂程式或手法用于小說創(chuàng)作不會抑制藝術效果的呈現(xiàn),而文學創(chuàng)作借鑒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已然成為現(xiàn)代小說的一個基本方面。意識流小說家譬如福克納尤為喜歡通過音樂技巧來表達人物意識,甚至產生“復調”意味。在《喧嘩與騷動》中,杰生秘密跟蹤小昆丁時有這樣一段內心獨白:“我來到大街上……別人自然會這樣想:這家人一個是傻子,另一個投河自盡,姑娘又被自己的丈夫甩了,這么來說這一家子別的人也全都是瘋子,豈不是順理成章的嗎?”[3]249這其實是杰生在想象鄰居們的議論,同時他好面子且自私的個性一覽無遺,無需作者贅述。

這種“復調”敘述有時還表現(xiàn)為不同話語糅合在一起?!叭绻覀冋娴母沙黾浅?膳碌氖戮湍茏屓藗兲又藏?,光剩下我們倆在地獄里。我犯了亂倫罪我說父親啊是我干的不是達爾頓·艾密斯。當他把槍放達爾頓·艾密斯。達爾頓·艾密斯。達爾頓·艾密斯。當他把槍放在我手里時我并沒有?!盵3]88這段混亂的意識流敘述包括了三個時空和對象:凱蒂婚前昆丁與她的談話,凱蒂失身后昆丁向父親認罪,昆丁找艾密斯算賬時的情景??傊?,“復調”似的“音樂性”敘述無損于對缺場主人公凱蒂的形象刻畫。正如迪雅爾丹所說,“意識流動通過音樂主題的不斷插入得到表達”。凱蒂雖沒有作為敘述者出現(xiàn),但她總出現(xiàn)在他人的意識里,不可避免地成為主角。

三、“潛意識”敘述里的凱蒂

意識流小說和弗洛伊德釋夢過程中研究的意識領域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弗洛伊德的釋夢理論為小說家揭示小說中人物的意識活動提供了一種借鑒。意識流小說中使用內心獨白、感官印象的手法,或用不斷轉換的視角來表現(xiàn)流動不息的意識狀態(tài),這樣的敘述可以稱之為“潛意識”敘述。因此,意識流小說家總是讓人物用符合其精神狀態(tài)的語言來表達自己。

??思{曾經提到過,《喧嘩與騷動》這部小說起源于他心底一個動容的畫面:“一個小女孩趴在樹梢向屋內窺探,她的兄弟在樹下仰望著她因游戲而弄臟的褲衩。”[8]195在其隨筆中他也提到:“我,一個從來沒有妹妹而且命中要喪失襁褓中的女兒的人,便動手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美麗而悲慘的小姑娘?!盵1]325所以,小說的最初原型應源于作者潛意識中某個難以忘卻的畫面,在意念的驅動下他決定將一個小故事敷衍成一部大作品。??思{心目中的凱蒂是美好的,以至于他覺得將她的故事述說一遍并不夠。他為此安排了不同的人來講述她的故事,而且盡量用符合各自人物精神狀態(tài)的語言來敘述。班吉只能憑借感官印象來完成他所謂的敘述;昆丁則憑借其復雜的情感對周圍世界做出自己的反應;杰生始終嚴格按照合乎邏輯的方式來處理世間的一切事物,可康普生家唯一一個看似正常的男性比心理不正常的哥哥和生理不正常的弟弟更可怕,因為他是人性本質上的不正常。

??思{運用意識流小說中最常用的技法,即內心獨白和自由聯(lián)想來完成這部作品。前三章采用直接內心獨白,第四章用間接內心獨白。直接內心獨白既無作者的介入,也無假設聽眾,只是讓小說人物作為第一人稱直接傳達內心活動,人物心理和意識完全不受作者的干預和控制,是一種極其自然的袒露,充分反映了人物的內心原貌,讓讀者仿佛置身于人物內心世界。柏格森指出:“在表面上,我們的意識狀態(tài)遵守聯(lián)想規(guī)律。在較深的層次,它們互相滲透,它們是我們自己的構成部分。”[9]100所以,前三章的直接內心獨白還滲透了自由聯(lián)想,表現(xiàn)在班吉和昆丁的敘述中,呈現(xiàn)在時空錯置和不停跳躍的記憶片段上。伍爾夫也指出:“如果你一旦開始分析意識,你就會發(fā)現(xiàn),意識是被千百種微小的、不相關的意念所擾動著,這些意念中充斥著夾七雜八的信息?!盵10]271??思{精心打造的這部意識流小說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雜亂無章,因為人的意識會受雜念擾動,像河流一樣綿延流動。不過,在顛倒混亂的表象下,故事卻遵循著內在的秩序,主人公凱蒂的形象隨之越來越突顯。

在這部作品中,班吉、昆丁和杰生的第一人稱敘述和迪爾西的第三人稱間接敘述都圍繞一個人物,那就是凱蒂。班吉雜亂的感官敘述里有一個純真的童年凱蒂;昆丁的苦悶和憤怒中有凱蒂的失貞和家族的衰落;杰生嘮叨著他不如意的生活和對家人的仇恨,不時透露凱蒂被拋棄后的艱辛與墮落。所以作為主人公的凱蒂,她始終是存在的,她被隱藏起來成為貫穿全書的一條潛在主線?!半S著敘述角色的不斷變化,小說逐漸從朦朧轉向清晰,透明度不斷增強,最終使讀者從隱秘的內心世界步入公開的外部世界?!盵6]199被作者有意隱藏的凱蒂形象在他人的“潛意識”敘述中逐漸明朗起來。亨利·詹姆斯主張“小說家退出小說”,要求作家放棄直接的全知敘述而選擇一個感受力強的人物來充當敘述者,這樣能達到一種超驗的真實,它比物質真實更重要、更真實。而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中隱含著最真實的自我。潛意識是全部人生經驗的存儲之處,必須通過回憶才能使各種往昔的內心體驗重新浮現(xiàn)到意識之中。福克納為了擺脫他心中那個小女孩的影子,選擇退出,不干預作品,從四個感受各異的角度來塑造他心目中的凱蒂,這便是藝術家所追求的“蘊含于潛意識之中的內在真實”,有血有肉的凱蒂形象可謂證明。

四、結語

《喧嘩與騷動》講述了康普生一家四代人的故事,通過四個不同人物的意識屏幕向讀者提供了一些零碎材料和模糊事件,并將三股意識流匯聚成一體,在紛亂與混沌的敘述中透露小說的基本情節(jié),從而塑造了一個缺場人物——凱蒂的完整形象。讀者必須憑借自己的理解力方能從紛繁雜亂的生活鏡頭和支離破碎的語言片段中理清來龍去脈,掌握小說的大致輪廓。在這部小說中,柏格森的“心理時間”理論、“音樂性”敘述手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皆被??思{所用,他不愧為一位意識流小說創(chuàng)作的集大成者。

注釋:

①武月明:《天使/妖婦:〈喧嘩與騷動〉中的凱蒂形象解讀》,《外國文學》,2002年第1期,第171-172頁。

②宗蓮花:《男權意識的解讀:〈喧嘩與騷動〉中的凱蒂》,《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第73-77頁。

③李幸:《天使與惡魔——〈喧嘩與騷動〉中的凱蒂形象解讀》,《理論界》,2005年第11期,第171-172頁。

④李爭:《試析〈喧嘩與騷動〉中凱蒂人物形象的夏娃原型》,《太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第171-172頁。

⑤冷艷麗:《論〈喧嘩與騷動〉中的凱蒂形象的復調性》,《現(xiàn)代交際》,2014年第5期,第67頁。

⑥劉偉:《意識流創(chuàng)作技術法管窺——試析凱蒂的人物形象塑造》,《安徽文學》,2014年第10期,第55-59頁。

[1]威廉·??思{.??思{隨筆[M].李文俊,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227-235.

[2]夏臘初.論伯格森的心理時間對意識流小說的關鍵性影響[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7(4):89-95.

[3]福克納.喧嘩與騷動[M].李文俊,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4]吳曉東.20世紀外國小說專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25-35.

[5]劉偉.意識流小說創(chuàng)作技法管窺:試析凱蒂的人物形象塑造[J].安徽文學,2014(10):55-59.

[6]李維屏.英美意識流小說[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195-209.

[7]梅·弗里德曼.意識流:文學手法研究[M].申麗平,王少麗,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70-131.

[8]陶潔.福克納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189-197.

[9]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M].吳士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4:55-165.

[10]弗吉尼亞·伍爾夫.論小說與小說家[M].翟世鏡,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267-278.

責任編輯:趙 青

10.3969/j.issn.1673-0887.2016.06.010

2016-07-02

沈進宇(1992— ),女,碩士研究生。

I106.4

A

1673-0887(2016)06-0048-05

猜你喜歡
班吉喧嘩與騷動意識流
中國古代“飛翔”意象審美意識流變史建構
《喧嘩與騷動》的嗅覺敘事研究
當邊緣遇上意識流——寫在呂紅《美國情人》發(fā)表十周年之際
對超文本版《喧嘩與騷動》的解析
由《喧嘩與騷動》窺見凱蒂的悲劇形象
解讀《喧嘩與騷動》中凱蒂的悲劇命運
《喧嘩與騷動》中首章非線性敘事分析
論英美文學的意識流文本的現(xiàn)代批判
心理掃描認知觀下的意識流小說的隱性語篇連貫新解:以伍爾夫小說《達洛維太太》為例
班吉的感恩
苍梧县| 怀仁县| 吉安市| 西平县| 突泉县| 富平县| 社旗县| 凤冈县| 巴林左旗| 溆浦县| 六盘水市| 白城市| 资溪县| 理塘县| 巴中市| 清远市| 天等县| 横峰县| 安平县| 策勒县| 云南省| 新宁县| 云霄县| 鄂托克旗| 碌曲县| 湖南省| 巴林左旗| 八宿县| 乌拉特中旗| 文水县| 泰安市| 晋中市| 黔西县| 大洼县| 津市市| 民乐县| 太仆寺旗| 许昌市| 泉州市| 来安县|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