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于藍,是電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是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首任廠長,也是著名導演田壯壯的媽媽。于藍今年已經(jīng)95歲高齡,除了行動略微不便,依然精神矍鑠,講話底氣十足,思維清晰敏捷。
滿頭銀發(fā)的于藍,已與癌癥抗爭了38年。1978年,于藍籌拍電影《陳毅出山》時,有一天覺得左側(cè)肋骨處有點痛,順手往下一摸,發(fā)現(xiàn)一個棗核大小的腫塊。她檢查后得知,患的是乳腺癌。住院后,醫(yī)生給她做了兩次乳房的全切術(shù)。第二次手術(shù)后,無論冬夏忙閑,她始終堅持鍛煉,她說:“每日不懈地舞劍(太極劍)令我獲益匪淺,健康狀況大為改觀。”現(xiàn)在,95歲的于藍還能輕松自如地彎下腰以手觸腳面。
運動養(yǎng)生是于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每天早上6點準時醒來,開始坐在床上敲打身體,按摩身體關(guān)節(jié),這是她自己摸索出來的一套“活動體操”,對頸椎、腰部和腿部很有鍛煉效果。她堅持每天寫字、畫畫,在寫畫中手腦相互配合協(xié)調(diào),才會防止大腦衰老。晚飯后,泡腳、看電視,9點半就寢。每個月會有一兩次聚會,老朋友或者親屬來打打麻將,聊聊天。
日常飲食方面,于藍遵循的是現(xiàn)代養(yǎng)生理念,每天只吃八分飽。她說,年老了吃得過多不易消化,會成為身體的負擔。飯菜葷素搭配,以清淡為主是于藍晚年的飲食習慣。她從不吃動物內(nèi)臟,因為她發(fā)現(xiàn),愛吃動物內(nèi)臟的,晚年都容易生病,只是偶爾吃一點紅燒肉。
于藍回憶,自己的種種見識和毅力,很多都是從多年的閱讀中領(lǐng)悟、培養(yǎng)出來的。于藍平時看的書大多是歷史與現(xiàn)實性較強的書籍,特別是與自己過去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而自己又不十分清楚的,于藍都有興趣找來讀,“好書能使演員開闊視野,豐富生活。”這就是于藍的晚年生活,簡單、樸素、樂觀、向上。于藍多次說:“我主要(就是)心態(tài)好,沒什么發(fā)愁的事兒?!?/p>
105歲“第一代股民”:就是看得開
文/姚麗萍
大盤飄紅,105歲的徐仁卿看著紅彤彤的大盤,只是淡淡地點點頭。你問他激動嗎?算了吧,讓這位滬上“第一代股民”跟著大盤傻哭或傻笑,這是不可能的事,他老人家可是見過世面的呢。
老人家長得不高,但很壯實,動作利索,思路清晰。夏天的時候,他常常是一件短袖白襯衫,手搖折扇,悠然自得的樣子,折扇上寫著:身心輕安。他住在老公房,室內(nèi)掛著一幅上海徐匯區(qū)老齡辦贈送的彩色條幅,條幅上的題字很有意思,題字有兩行:思維敏捷,身體健康,看書讀報,炒炒股票;買菜燒飯,以素為主,瘦肉為輔,喜歡面食。
看了這特別的題字,徐老壽星的健康狀況、生活習慣、行為愛好,客人也就知道得八九不離十了。客人也忍不住要笑,有哪家老壽星的條幅這么“寫實”的,他老人家真是個“實在人”。這位“實在人”,可是滬上第一代股民,股票炒到一百歲,不炒了。股票行情好,他“熬不牢”,又下海炒了。后來,他買過一只股票,剛開始賺了,后來大盤翻綠,他又虧了,可他不在乎。
老人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兒女都很孝順,可老人愛自己住,一日三餐,自己打理,請了個鐘點工,每天服務(wù)一小時,主要是洗衣服。老人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溫開水,用搪瓷杯滿滿地喝一大杯,補充水分,清潔腸胃,有助于提神、生津,促進新陳代謝,幾十年雷打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