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錦,滿雪倩(河西學院 外國語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
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個人英雄主義解讀
張 錦,滿雪倩
(河西學院 外國語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摘 要】《肖申克的救贖》自上映以來廣受歡迎,一舉斬獲了奧斯卡七項大獎,被評為“美國十大最經(jīng)典影片”之一,其中個人英雄主義的取向和體現(xiàn)功不可沒。以語言和行為為切入點,剖析貫穿整部電影中主人公的個人英雄主義,旨在彰顯個人英雄主義在美國電影中的表現(xiàn)與影響。
【關(guān)鍵詞】肖申克的救贖;個人英雄主義;語言;行為
《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美國著名懸疑小說家斯蒂芬·金的小說《麗塔·海華絲與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自1995年上映以來,一舉斬獲了奧斯卡七項大獎,被評為“美國十大最經(jīng)典影片”。影片講述了銀行家安迪得知自己妻子背叛自己秘密幽會情人,憤怒之下幾欲將其置于死地,最后克制自己放棄惡念。然而,第二天妻子與其情人卻意外身亡,安迪被視為頭號嫌疑人送上法庭,律師卻因沒有充分證據(jù)而放棄上訴,致使陪審團和法官誤判此案,安迪也因此種種身陷囹圄。在肖申克監(jiān)獄的日子,安迪用一技之長幫助典獄長逃稅從而獲取其信任;利用一把鷹嘴鋤,在一張麗塔·海華絲巨幅電影海報的掩護下,經(jīng)過長達20年的堅持,掘通了通向自由的隧道,逃離了令人窒息的肖申克監(jiān)獄。
英雄主義指的是人所具有的不甘落后,不愿平庸無聞地生活和工作,喜愛做出超常的驚世之舉的一種精神風貌和意志品質(zhì)。英雄主義有革命英雄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之分,個人英雄主義強調(diào)的是個別人而非整個集體在某個重大事件或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頑強奮斗、為了民族大義的自我犧牲精神。
美國是由受到英國政治、經(jīng)濟及階級迫害而逃亡至美洲大陸的“清教徒”所建立的。英國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及貴族階級的特權(quán)壓迫,使得美國的開拓者們立意追求平等與自由。加之新移民對新環(huán)境的不確定防衛(wèi)心理,英雄引導(dǎo)勝利成為大眾的普遍訴求。隨著“西進運動”的推行,個人英雄主義應(yīng)運而生。在其隨后的發(fā)展過程中,美國經(jīng)濟的強大成為必不可少的助力。同時,在政治方面,美國一貫推行的強權(quán)政治為其樹立了“孤膽英雄”的形象,而多國對美國的效仿,加固了其“世界英雄”的地位。個人英雄主義得益于此,蓬勃發(fā)展。個人主義的價值觀也滲透到各行各業(yè)。
對個人英雄主義應(yīng)用最為人贊嘆的要數(shù)好萊塢電影業(yè),它被譽為“個人英雄主義的集中體現(xiàn)”。作為美國文化的一大傳播載體,好萊塢電影業(yè)將現(xiàn)代文明、生活與美國民族精神相結(jié)合,由此所產(chǎn)生的升級版的個人英雄主義一直是熒幕上經(jīng)久不衰的主題。不僅對美國,甚至對全世界都影響深遠。
(一)語言方面
1.口頭語言。口頭語言作為最直接的傳播方式直截了當?shù)伢w現(xiàn)著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境界,而這種體現(xiàn)在電影中的再現(xiàn)形式則為對話。
在入獄第一夜,可憐的新囚胖子不堪忍受老囚犯的嘲弄和奚落而嚎啕大哭,因此招致獄警長哈雷的毒打。第二天早餐時,在得知胖子死訊時,眾人沉默,寡言少語的安迪突然詢問眾人,“他叫什么名字?”在被獄友海沃德怒斥后,他又說道,“我只覺得他該有個名字”。在眾人為慘死獄中的胖子感到惋惜時,出于對人性的尊敬,安迪以自己的方式堅持給死去的獄友靈魂上的慰藉。這是他邁出異于常人的第一步,也是他在肖申克監(jiān)獄歷練成為英雄的開端。
接下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安迪和瑞德等一行十二人被選中去車廠修補房頂。在屋頂涂抹瀝青時,安迪得知獄警長哈雷有關(guān)繼承遺產(chǎn)的煩惱,他貿(mào)然提出要幫其解決問題。被問及有何意圖時,他回答道“如果還算公平的話,我只要求給我的同事每人三瓶啤酒?!绷硪幻z警大笑著說“同事?你很牛哇,還同事?!彼麩o視嘲弄,繼續(xù)說到,“我想在戶外干活,要是有啤酒的話,感覺就會像個正常人,這就是我的想法”,獄警應(yīng)允了。所謂救贖,就是指用行動給予幫助使其擺脫危險或解決困難。安迪爭取到的不只是每人三瓶啤酒的愜意舒適,更為重要的是獄友們闊別已久的作為正常人的感覺。安迪稱呼獄友們?yōu)椤巴隆?,讓他的“同事們”像個正常人一樣享受著修葺自己屋頂?shù)拈e適,對獄友們的普遍訴求給予了正確的引導(dǎo),既是自我救贖又是救贖他人,眾人也第一次感覺到了他的英雄本色。
此外,在偽善的典獄長大肆向媒體宣揚肖申克監(jiān)獄成為新英格蘭州有史以來最好的監(jiān)獄圖書館并揚言讓每一個在押人員得到真主救贖服務(wù)于社會后,安迪和瑞德就幫助典獄長洗黑錢、逃稅等罪證做了討論。安迪憑空捏造出一為名為皮特·斯蒂文森的人,并給予其出生證、社??ǖ认鄳?yīng)證件來頂替典獄長所犯的罪孽。他說,“這很好笑,在外面我是一個正直的人,可在這樣一個改造人的地方,我不得不做一個騙子”,瑞德問道,“這是你苦惱過么?”安迪回答“陰謀不是我出的,我只處理利潤,那也許是個分界線吧??晌疫€建造了圖書館,并用它幫助是幾個獄友獲得中學文憑,你憑什么認為典獄長允許我做這些?”“為了讓你樂于做洗東西的活,但是是洗錢不是洗衣服?!比鸬抡f道?!拔夜ぷ鞯亓畠r,這就是交易?!睍r勢造英雄,安迪作為社會人,語言、行為和思想等都與他的社會地位相匹配,而肖申克監(jiān)獄里腐朽的司法體制和無止境的欲望、貪婪剝奪了安迪最基本的追求,所幸,英雄總是能夠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迷失。
2.旁白。旁白是電影敘述的一種重要形式,《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以男二號瑞德,一個因殺妻罪被判入獄的二十年的老囚犯的口吻敘述了整個故事。
初見安迪,瑞德并未覺得他有什么特別,但在新囚度過難熬的第一夜后,這個單薄的男人致使他輸?shù)袅藘砂鼰煟鸬聫氐赘淖兞藢λ目捶?,也格外地關(guān)注他。在修葺屋頂事件里,他和獄友們享受著安迪換來的冰鎮(zhèn)啤酒時,他說:“你可能覺得他這樣做是為了討好獄警或者和我們這些人交朋友,我卻認為他這么做只不過是為了回到正常的生活,哪怕一小會……”安迪第一次以英雄的角色進入眾人的視角,帶著救贖的光輝,讓每個人體會了久違的自由。安迪追逐自由的道路從來不是平坦的,私自播放音樂換來了兩周的監(jiān)禁,但每個人對待音樂肅穆的神情和渴望自由的心初次被喚醒時刻的頓悟都成為了該影片的經(jīng)典橋段。用瑞德的話講:“我從未聽懂音樂唱什么,我也不想聽懂,此時無言勝于言。她們唱出難以言傳的美,美得讓你心碎……”久違的音樂早已穿透獄友們的心靈,喚醒他們心中對自由最真切的向往,在這純凈的音樂里最終得到救贖。
安迪越獄成功后,留給監(jiān)獄同伴們是神一樣的背影和茶余飯后的談資,瑞德說:“我必須承認有些鳥是關(guān)不住的,他們的羽毛是如此的鮮亮……”,“等他飛走的時候,因擺脫了罪惡,你會替他高興。但你還必須生活在這地方,乏味、枯燥……”。正是安迪個人英雄主義對瑞德向往自由的喚醒,瑞德才會在安迪越獄成功后有如此心理變化。
3.內(nèi)心獨白。獨白常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xiàn)于影視作品中,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呈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不同于對話和旁白,內(nèi)心獨白直接明了地傾訴人物內(nèi)心的感情和思想,往往用于反映內(nèi)心最劇烈最復(fù)雜的思想斗爭。
在越獄成功后中安迪有一段著名的內(nèi)心獨白:“我發(fā)現(xiàn)自己是如此的激動,以至于不能靜靜地坐下來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征程的人們才能感覺到這種即將開啟未來神秘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過千山萬水握住朋友的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藍,我希望……”。十九年的歷練,一點一滴的打磨,從初具英雄模型到救贖整個肖申克監(jiān)獄,個人英雄主義無疑成為了安迪挑戰(zhàn)腐朽司法體制的利刃。
(二)行為方面
個人英雄主義主張英雄需具備某種或多種過人的品質(zhì),而其在被刻畫過程中往往會具體化。這些具化了的品質(zhì)又會透過人物的行為得以表現(xiàn),包括自身行為和對外社交行為。不同狀態(tài)下外在行為表現(xiàn)各不相同。
1.自身行為。自身行為也作個人行為,指在非社交場合中的個人行為,分為外露行為和潛伏行為。前者包括肢體語言、動作等具有可視性的行為,后者指不易被人察覺的思想意識。本文著重闡述安迪自身行為的外露行為。肢體語言作為一種語言方式具有醒目明了的作用,這種可視的語言表達形式更能反映人物潛意識中的思想,其表現(xiàn)形式也豐富多彩。安迪的寡言少語與電影本身的他人視角敘述方式使得觀影者很難發(fā)現(xiàn)安迪自身標志性的行為特征,但安迪在影片中的三次微笑值深究。第一次微笑,車廠房屋屋頂修葺事件使眾囚犯第一次對安迪另眼相待。當獄友弗洛伊德拿著啤酒走向安迪時,安迪說他戒酒了,只身坐在屋頂邊緣,望著天空,臉上露出了耐人尋味的微笑。這是安迪入獄的第二年,逐漸適應(yīng)監(jiān)獄生活的他除了坦然接受也漸漸萌生了對自由的渴望,像正常人一樣在五月清晨喝著啤酒修葺屋頂是他能給予自己和獄友們片刻的自由;第二次微笑出現(xiàn)于組建監(jiān)獄圖書館時,發(fā)現(xiàn)《費加羅的婚禮》并私自播放。安迪將獄警反鎖在廁所,打開揚聲器,接通電源,音樂隨之緩緩流出。安迪閉眼躺在椅子上,面帶微笑。久違的音樂穿透內(nèi)心,呼喚著他心中對自由最真切的向往;第三次微笑是在安迪越獄之后,瓢潑的大雨將滿身的污穢沖洗干凈,他赤裸著上身對著天空放聲大笑。這是整部電影里安迪情緒最為激動的一個場景,禁錮十九年的靈魂終于得以釋放。正如他言,“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世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長達十九年的隱忍換回了自由之身,也還清了對妻子的虧欠,這就是英雄的魅力,在沉默中爆發(fā),留給世人一個遙不可及的背影。安迪的越獄打破了肖申克監(jiān)獄原有的秩序,使得自由之光照進了暗無天日的肖申克監(jiān)獄,囚徒們不再對未來迷茫,也就像瑞德所說“安迪代表了我內(nèi)心深處他們永遠也封鎖不住的那個部分,當監(jiān)獄門最終為我開啟,我身著廉價西裝,帶著二十塊錢走出監(jiān)獄大門時,會感到歡欣鼓舞的那個部分”。個人英雄主義源于自身高于自身,安迪自我救贖的過程同樣是救贖他人的過程。在整個越獄過程中,個人英雄主義支撐著安迪摒棄眼淚和宿命,靠自己的雙手打開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門。
2.對外社交行為。人是社會的主要組成能部分,人在社會交際背景下產(chǎn)生的行為都可以算作對外交際行為。在肖申克監(jiān)獄中,安迪的交際圈僅限于囚犯和獄卒們,但交際所產(chǎn)生的影響卻很深遠。
意識到獄友們精神荒原后,他籌建圖書館,播放音樂,一次次喚醒被體制化的獄友們麻木的心。在與安迪交好的人中,瑞德和湯米是兩個典型的代表。瑞德因犯殺人罪而入獄,他在肖申克監(jiān)獄中獲得了三次假釋的機會,前兩次他都以改過自新為由回應(yīng)了審核人所提出的問題,卻并未獲得批準。而由于安迪的出現(xiàn)和教化,瑞德真正意識到自己所犯的罪孽。如果沒有安迪,習慣了準時打報告才能正常如廁的他,極有可能像老布一樣在批準假釋后懸梁自盡。同樣的感化也發(fā)生在年輕的湯米身上。湯米是個不學無術(shù)、游手好閑的
小竊賊,卻意外為安迪帶來了妻子死亡的真相。在安迪翻案無望后,他潛心教授湯米知識,獲得高中文憑,使得這個年輕人對未來不再迷茫。但卻因安迪入獄的秘密,他成為典獄長這個無情的劊子手手下的冤魂。不管怎樣,安迪為肖申克監(jiān)獄注入的是一股希望和自由的清泉。在監(jiān)獄里,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nèi)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huán)境中寂寞和絕望。安迪帶給肖申克監(jiān)獄的是一種精神救贖。在這個改造者比被改造者行為更為惡劣的環(huán)境里,典獄長扼殺了所有人對自由的渴望。安迪將個人英雄主義發(fā)揮到極致,給每一位身在肖申克監(jiān)獄的人帶來了希望。他用行動和智慧告誡每一位在押人員,困住內(nèi)心的不是高墻而是內(nèi)心。安迪的對外社交行為很成功,是他用個人英雄主義的長矛刺開了腐敗司法的缺口,喚醒了肖申克監(jiān)獄對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以救贖為主題,以希望和自由為主線,表現(xiàn)了主人公安迪對自身和缺乏信念的人群的救贖,個人英雄主義體現(xiàn)地淋漓盡致,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該影片的成功。個人英雄主義所承載的的精神和觀念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更新,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各國文化交流的不斷加強也為其日益豐滿和與時俱進提供了有利條件。縱觀我國英雄主義的傳承和英雄形象的塑造,我們更應(yīng)反思文化中英雄的范式。重塑范式多樣、個性鮮明、性格多維的英雄,使其承載中國文化精神,教化大眾,推動社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Fiddler,Michael.Projecting the prison: The depiction of the uncanny i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J].Prison Service Journal,2009.
[2]Grabb,Edward,Douglas Baer,James Curtis.The Origins of American Individualism: Reconsidering the Historical Evidence[M].Alberta: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511-533.
[3]梅仁毅.美國研究讀本[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103.
[4]譚君.從《超凡蜘蛛俠》看美國式個人英雄主義[J].電影文學,2012,(12):35-37.
張 錦(1980-),女,漢族,甘肅白銀人,甘肅省張掖市河西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翻譯學。
作者簡介: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