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娜輝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既要求課堂的高效性、有用性,也要求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古詩詞的閱讀教學就應引導學生以朗讀感受文字之美;幫助學生構建古詩詞畫面;注重古詩詞所傳遞的情感;重點掌握古詩詞的寓意。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古詩詞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07-066
在新課改要求的貫徹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正在發(fā)生著變化。以古詩詞閱讀教學為例,其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發(fā)展。古詩詞教學內容在語文課程當中處于核心地位。因此,提升小學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工作的有效性,逐漸成為教育界所關注的焦點。
一、小學階段古詩詞閱讀教學的現狀
傳統(tǒng)的古詩詞閱讀教學方式和手段比較單一、枯燥,基本上是以分析古詩詞的內容以及中心思想為主,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不斷地強調學生對古詩詞的運用,而忽視了學生對詩詞本身所包含的情感的理解。此外,教師在課堂上過多的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未讓其領會詩詞所蘊涵的深刻寓意,學生即便背得滾瓜爛熟,也無益于學習有效性的提升。因而,現階段開展古詩詞教學工作必須要注意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和教學內容,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詩詞當中豐富的情感。
二、小學古詩詞實際教學的策略
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并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現狀,總結出以下幾點有效的古詩詞教學策略。
(一)朗讀感受文字之美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材中有著許多優(yōu)美的古詩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篩選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導學生多閱讀,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關注度。例如,王維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該句便非常具有意境,將大自然的景色巧妙地融入詩句中。且這句詩表述較為簡單易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就能明白詩句的含義。當學生將自身的情感投入詩句中時,便能夠感受到經過新雨洗禮后美麗的山林之境。再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痹趯W習這首家喻戶曉的古詩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大聲、反復朗讀,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到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二)幫助學生構建古詩詞畫面
在古代,詩詞是人們表達感情,闡述思想的途徑。為了能夠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詩詞本身的含義,教師應當在解析詩詞時,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建起詩詞所描繪的畫面,尤其在描繪大自然的美景時,此種方法更加能夠發(fā)揮其效果。例如,楊萬里的《小池》寫道:“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教師可以為學生描述詩句中的畫面:泉眼里清澈細細的泉水緩慢地流著,這樣的感覺就好像是泉眼非常珍惜溪水一般,不愿它就此溜走。岸邊栽種著很多很多的綠樹,水面上全是綠樹的影子,看起來也非常像綠樹正在撫摸那一池清水。在水面上,荷葉才剛剛長出來,非常青綠好看,雖然還沒有長大,但是蜻蜓已經迫不及待地停在了上面。這是一幅多么美麗雅靜的畫面,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之景,也能夠陶冶學生情操。
(三)注重古詩詞所傳遞的情感
我國古代大部分的詩詞都表現了作者的內心情感,為了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古詩詞、記憶古詩詞,教師可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情感。以情感表現非常豐富的《七步詩》為例,曹植雖然在詩中寫的是豆莖燃燒自己,煮熟豆子的普通景象,但是更為深層次的含義是其將二者的關系比喻為自己與兄弟的關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句正是全詩感情的爆發(fā),既表現了自己對當前境況的尷尬與無奈,也表現了自己對骨肉兄弟之間相互殘殺的憤怒之情。教師在講述該詩時,應當結合曹植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以及其與兄弟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盡可能地將曹植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實際情感全面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也能感受到那種無奈與憤怒之情。如此,學生在學習詩詞時便會更加的記憶深刻。
(四)重點掌握古詩詞的寓意
我國的詩詞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很多充滿寓意的詩詞。掌握這類詩詞既能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充,也能讓學生從中學習到眾多的優(yōu)良品格。例如,《竹石》當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便展現了竹子堅韌的品格。竹子即便是在艱難的環(huán)境當中也能夠茁壯成長,非常具有教育意義。教師通過對詩句寓意的講解,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在逆境中成長,不畏艱難的優(yōu)秀品質。
中國古代的詩詞濃縮著古人的精神與智慧,其不僅僅在小學語文的課程內容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更是我國悠久歷史的見證。此外,古詩當中包含著非常多的人生哲理,有助于學生精神品質的提升。因此,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的閱讀教學工作更應當全面深刻地開展。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