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安 畢傳峰 魯莎莎
?
盤點山東日照出土漢代玉器
□王仕安 畢傳峰 魯莎莎
Make an Inventory of Jade Articles of Han Dynasty evacuated in Rizhao, Shandong Province
Wang Shi'anBi ChuanfengLu Shasha
The mysterious glory of prehistoric jade articles is weakening, but they represents imperial power instead.Jade articles are no longer the holy artifacts but becomes the exclusive articles for the royal and noble.The article makes an inventory of jade articles of Han Dynasty evacuated in Rizhao, Shandong Province and gives a introduction of their function.
玉器是中國獨特的藝術(shù)品,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biāo)志。中國的玉料藏品非常豐富,而且品種齊全,質(zhì)地優(yōu)良,由于從新石器時代早期已開使制造,中國的玉器制作技法特殊而先進,造型紋飾典雅,內(nèi)涵豐富而深蘊。玉器在中國的用途非常廣泛,在政治、文化、思想、倫理道德、宗教信仰上都發(fā)揮過其它藝術(shù)品所不能取代的作用。
我國出土玉器最早的地方,是位于內(nèi)蒙古赤峰市的一個古老的村落,考古學(xué)家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10多件用玉器制作的工具和裝飾品,它們距今已有近8000年的歷史。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古代玉文化迎來了一次發(fā)展高峰:在中國的東北地區(qū)和江南一帶幾乎同時萌生出了當(dāng)年最發(fā)達的玉制文化。很少有人知道,從漢代開始的絲綢之路,在它之前的2000多年就已經(jīng)有了雛形——絲綢之路前身是一條運送新疆玉石的玉石之路。
史前玉器神秘的光芒開始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玉權(quán)的彰顯,玉器不再是原始祭祀中的神器,而變成王室貴族的專屬品。
圖1 金縷玉衣
日照地區(qū)玉器出土最早的是,1959年在莒縣凌陽河遺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時期三件大玉鏟,一件是青玉質(zhì),長19.6、寬10厘米;一件是黃玉質(zhì),長14.2、寬10.2厘米;再一件是黑玉質(zhì),長15.3、寬11厘米。同時期莒縣還在仕陽遺址出土過長26.6、寬10.6厘米的大玉鏟。在兩城鎮(zhèn)、堯王城、東海峪、丹徒四大新石器時代遺址都出土過玉器,特別是兩城遺址和丹徒遺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主要有玉錛、玉斧、玉鉞、玉琮、璇璣、綠松石制成的冠飾等?!坝胥X、玉琮配男子,玉璜紡輪佩女子”,以體現(xiàn)上層男女層級化的規(guī)限。玉璜是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禮品,亦作為裝飾品使用。兩城遺址出土的獸面花紋玉錛、丹土遺址出土的玉牙璋是不可多得精品,為學(xué)術(shù)界所矚目。這些玉器制作精湛,表現(xiàn)了高層次的專業(yè)水平。丹土出土的四個長方形大玉鏟和四個大玉環(huán)目前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在古代社會里,玉器大多被上層貴族所占有,而下層的平民百姓一般不擁有或很少使用。從出土的古代墓葬中可以看出,氏族首領(lǐng)、王侯貴戚等往往隨身陪葬精美的玉制品,不僅反映出奢豪的經(jīng)濟財力,還反映特殊的政治權(quán)勢。玉器與王室貴族之間的關(guān)系,從3000年前的商代開始,一直到封建王朝的末期,就再也不曾被割裂過??梢哉f,當(dāng)中國進入王權(quán)社會后,古代玉器與帝王以及貴族之間便形成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它們或者是王權(quán)的象征,或者是帝王奢侈的珍藏。到了周代,人們進一步賦予了玉器等級森嚴(yán)的禮儀觀念。玉器的顏色、大小、造型都象征著不同的等級,品階不同的官員手持不同的玉器來表明自己的身份,而他們身上佩戴的玉器卻有相同的意義,當(dāng)他們佩戴玉器的時候,他們的姿勢會更有恭謹(jǐn),連走路的步調(diào)都會有所限制。
玉器是宗教神明的使者。古人把玉器作為溝通人與神的法物,用來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神靈,以此祈求護佑。并相信玉具有祛疫辟邪、攘除災(zāi)禍的特殊功能,因而將其制成各類護符,隨身配掛,借以祛除不詳。
玉是古代倫理道德的標(biāo)識。古人從玉特有的溫潤縝密等自然屬性中,生發(fā)出眾學(xué)的意義。從而賦予玉以種種美德??鬃臃Q玉有十一德:“仁、知、義、禮、忠、樂、信、天、地、德、道”,把玉德與君子操行聯(lián)系在一起。玉的道德說對古代精神世界影響很大,無論天子還是士庶,歷代都以佩玉為尚,因其不僅是身份地位的表示,更可以用來規(guī)范自己的品德,節(jié)制自己的行為舉止。
在儒家學(xué)說的影響下,玉器不僅是王權(quán)的象征,還成了君子人格化的代表。在佩玉之風(fēng)盛行的漢代,古人出人意料地賦予了玉器另一種特殊功能。在玉文化的傳統(tǒng)中,驅(qū)災(zāi)辟邪的理念非常奇特,而它的淵源則是來自于漢代先人一種獨特的玉器風(fēng)尚。漢代的人們在道家思想的影響下,認(rèn)為天然的玉器凝結(jié)了天地的精華,人死后,只要把玉器覆蓋在尸體的表面,就可以保佑尸體不朽,靈魂升天。在這樣的信仰下,漢代玉衣應(yīng)運而生。人們用身體做模型,把上千塊玉片連綴起來,做成玉制的衣服套在死者身上。在玉器如此貴重的年代,制作這樣的玉衣無疑是一種極其奢侈的事情,他要耗費大量的玉料和大量的人力。
圖2 葬玉一組6件
圖3 漢代 玉琀
圖4 漢代 玉塞
不僅如此,他們還要在死者的口中放置精致的“玉含”,在手中放上精致的“玉握”,人的五官也用專門的玉器頂住,甚至連人的生殖器都要用特制的玉罩盒加以保護。在這樣周詳而嚴(yán)密的防護下,他們堅信,即使在令人畏懼的地下世界,依然可以享受先前的榮華富貴。而這種玉能使人不朽的理念,逐漸地便賦予玉器驅(qū)災(zāi)辟邪的內(nèi)涵,它的影響也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
葬玉
是專門為保存尸體而制造的。主要有玉衣、九竅塞、玉琀和握玉四種。玉衣由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和鞋6個部分組成。每部分又各有兩個部件。各部件都是有許多小玉片用纖細的金絲縷編綴成的,所以稱為“金縷玉衣”(圖1)。這種“金縷”只有皇帝死后可以使用,但有時皇帝特賜給他的親王或大臣。級別較低的只能使用銀、銅線縷或鎏金的銅縷來編綴。一件玉衣所需要的小玉片總數(shù)達2000多片。九竅塞是填塞或遮蓋死者的耳、目、口、鼻、肛門和生殖器等9個竅孔之用的,目的是防止體內(nèi)的“精氣”由九竅逸出。同時也企圖使“死者為之不朽”。一般的死者,口含玉蟬,這在漢代比較普遍。至于它取形于蟬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蟬的生活史的循環(huán)可以象征著變形和復(fù)活。(圖2)
玉琀
漢代玉琀,長2.1、寬1.7、厚1.1厘米,重6.3克。青玉質(zhì),三棱錐狀,錐的一側(cè)面為圓弧形,其余兩側(cè)面平直,錐底面也平直,表面有土沁點。該文物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在日照海曲漢墓發(fā)掘出土,現(xiàn)在《海曲漢韻》陳列室展出。(圖3)
玉塞
漢代玉塞,高1.9、徑1.2厘米,重6.2克。青玉質(zhì),規(guī)整圓柱體,有沁痕。文物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在日照海曲漢墓發(fā)掘出土,現(xiàn)在《海曲漢韻》陳列室展出。
漢代玉塞,高1.8、徑1.2厘米,重5.7克。青玉質(zhì),規(guī)整圓柱體,有沁痕。該文物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在日照海曲漢墓發(fā)掘出土,現(xiàn)在《海曲漢韻》陳列室展出。
漢代玉塞,高2.4、直徑1厘米,青玉質(zhì),規(guī)整圓柱體,上有沁痕。
漢代玉塞,高1.9、直徑1.2厘米,青玉質(zhì),規(guī)整圓柱體,上有沁痕。(圖4)
簡化蟠螭紋玉璧
直徑14.4、孔徑2.2、厚0.45厘米,重250克。圓形,扁平,呈灰綠色,略有土沁痕,間以灰白、黑白等雜斑點。自內(nèi)向外有四周圓圈紋,將紋飾分為三區(qū),內(nèi)區(qū)為蒲紋,其外為一周雙線紋帶,外區(qū)為簡化螭紋。璧呈圓形扁平狀,中部有圓孔,是祭天的禮器,同時還是佩戴的裝飾品和饋贈的物品。該文物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在日照海曲漢墓發(fā)掘出土,現(xiàn)在《海曲漢韻》陳列室展出。漢代是中國玉雕史上承前啟后的黃金時期,一方面,戰(zhàn)國玉雕曲線形構(gòu)圖得到了升華;另一方面,對玉器的品種及其組合做了較大規(guī)模的調(diào)整,禮玉、葬玉、陳設(shè)玉、飾玉品種齊全。(圖5)。
圖5 漢代 簡化蟠螭紋玉璧
圖6 漢代 渦紋青玉璧
圖7 漢代 玉劍飾
圖8 漢代 玉劍飾
圖9 漢代 瑪瑙墜
渦紋青玉璧
漢代渦紋青玉璧 直徑13.7、厚0.45、孔徑4.4厘米,重167.8克。 玉璧扁平,呈綠色,有少許黃色浸蝕斑點,兩面飾有渦紋(圖6)。
玉劍飾
玉劍飾是我國古代用來嵌綴裝飾劍的一種飾物,這種劍不是臨陣兵器,而示表高身份地位的佩劍。
這件玉劍飾件,長10.9、寬2.3、高1.3厘米,重54.2克。長方形,呈黃白色有黑沁痕。兩端勾卷,背有長方形穿,表面飾對稱,五對云紋,一端飾有獸面紋。該文物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在日照海曲漢墓發(fā)掘出土。(圖7)
玉劍飾件,長4.9,寬1.8,高1.2玉質(zhì),長方形,呈黃色,一端勾卷,一端稍勾卷,背有長方形穿。(圖8)
瑪瑙墜
漢代瑪瑙墜。直徑0.6、孔徑0.1厘米,重0.4克。質(zhì)地為瑪瑙,紅色,圓球形,中有一穿孔。該文物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在日照海曲漢墓發(fā)掘出土。(圖9)
琥珀墜
漢代琥珀墜。長1.2、寬1.1、高0.7、孔徑0.1厘米,重1克。質(zhì)地琥珀,長方形,中有一穿孔,四周有一凹槽。該文物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在日照海曲漢墓發(fā)掘出土。(圖10)
圖10 漢代 琥珀墜
瑪瑙珠
漢代瑪瑙珠。通長1、球徑0.6、孔徑0.1厘米,重0.5克。質(zhì)地瑪瑙,圓形有柄,紅色,柄部黑色,柄上有一穿孔。該文物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在日照海曲漢墓發(fā)掘出土。(圖11)
圖11 漢代 瑪瑙珠
漢代瑪瑙珠。直徑1.1、厚0.7、孔徑0.2厘米。 質(zhì)地為瑪瑙,紅色,圓球形,中有一穿孔,該文物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在日照海曲漢墓發(fā)掘出土。(圖12)
圖12 漢代 瑪瑙珠
圖13 玉璜
圖14 玉蟬
圖15 綠玉璧
玉璜
玉璜,長14、寬4、厚0.6厘米,西漢,器身扁平,扇形,呈黃綠色有褐色浸蝕斑點,兩邊似如意形并稍薄,素面,兩端各有一個鉆孔。用于朝聘、祭祀或喪葬的禮器,日照市博物館館藏品。(圖13)
玉蟬
玉蟬,長5、寬2.25、厚0.65厘米,西漢。1996年莒縣馬莊遺址出土。白色泛綠,晶瑩透明,猶如羊脂,蟬體扁平,脊部微隆起,雙眼、吻部及雙翅尖、尾尖均突出體外。以直線或孤線勾勒出蟬首、雙翼、腹、尾等細部,雕刻工藝嫻熟,線條簡潔明快。蟬出土于墓主人頭部,應(yīng)是玉琀。(圖14)
綠玉璧
直徑22.2、厚0.6、孔徑4.8厘米。西漢。1985年莒縣滌綸廠院內(nèi)出土。深綠色,體扁平,周緣起棱。兩面雕刻的紋飾相同。紋飾分兩組;一組滿布榖紋,二組為凹線交織在一起的一首雙身的夔龍紋。榖紋與夔龍紋之間有繩索紋相隔。紋飾優(yōu)美,雕琢精細。(圖15)
圖16 東漢 玉豬
玉豬
東漢,玉豬常為隨葬品,時代不同,造型有所變化,此三件為東漢代表作。一、1967年莒縣墩頭漢墓出土,長 10.4、高3.2厘米。玉被浸蝕而成灰白色,玉豬系圓雕而成,作伏臥狀。嘴端平齊,雙耳抿于頭側(cè),額有皺紋,斷尾卷曲,呈睡眠態(tài),雕刻細致,形態(tài)生動;二、1976年齊家莊出土。長10、高3厘米,刻工簡潔,標(biāo)準(zhǔn)傳統(tǒng)雕刻技術(shù)“漢八刀”制品;三、2001年齊家莊出土。長10.4、高2.6、寬2厘米。青玉質(zhì),經(jīng)浸蝕呈灰白色。豬圓雕而成,作臥狀,兩端平齊,頭臥于前腿上,以陰線刻目、嘴、和額,兩耳貼背,卷尾上有孔。(圖16)
蟠螭形玉佩
長5.6、寬4.8、厚0.55厘米。西漢,1992年莒縣洛河鄉(xiāng)安齡村出土。扁平狀,透雕蟠螭,首尾屈身相接成圓形。長頸昂首,頭上有角,陰線刻三角眼、鼻、眉,周身凹線細刻如毫發(fā)。造型生動,雕琢精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圖17)
圖17 蟠螭形玉佩
玉舞人
高4.3、厚0.2厘米。西漢,禮器,白色,1對,1985年五蓮縣張家仲崮漢墓出土,現(xiàn)藏于五蓮縣博物館。片狀雕飾,白玉質(zhì),硬度較高,用淺陰線刻人物,人物舒袖起舞,一臂高舉過頭頂,一臂貼于胸前。(圖18)
圖18 玉舞人
玉帶板
一長9、寬4.35、厚0.7厘米;一長9.6、寬4.3、厚0.65厘米,重56克。西漢,飾件,1對,1985年五蓮縣汪湖鎮(zhèn)張家仲崮漢墓出土。長方形白玉,透雕花紋,鑲銅框,鎏金,一端有半環(huán),制作精細。(圖19)
圖19 玉帶板
心形玉佩
長7.4、寬2.72、厚0.4厘米,重17克,西漢,飾件,白玉質(zhì),1985年五蓮縣汪湖鎮(zhèn)張家仲崮漢墓出土。用透雕和線刻相結(jié)合刻出雞心形,兩側(cè)有云紋,兩面圖案相同,中間有一圓孔。通體磨光長,晶瑩剔透。(圖20)
圖20 心形玉佩
玉觿
長11.5、寬1.9、厚0.4厘米,重16克,西漢,飾件。1985年五蓮縣汪湖鎮(zhèn)張家仲崮漢墓出土。白玉質(zhì)。一端似龍首,另一端有一長角,透雕,正中部有一穿孔。通體磨光。(圖21)
這是日照地區(qū)唯一一件漢代玉觿。玉觿為角形玉器,造型可能來源于獸牙。原始社會有佩帶獸牙的習(xí)俗,后來以玉仿之,遂有玉觿之形。玉觿于商代流行,其后歷經(jīng)西周、春秋戰(zhàn)國,至漢而不衰,漢以后消失。玉觿除用于佩帶裝飾的功能外,古人還以此作解系繩結(jié)的工具。因此盡管各代玉觿造型變化繁復(fù),卻總不離上端粗大,下端尖銳的基本特征。同時,佩帶玉觿被認(rèn)為具有解決困難的能力,是一個人聰穎智慧的表現(xiàn)。
圖21 玉觿
雙龍形玉璜
長11.3、寬2.3、厚0.25厘米,重29克,西漢,飾件,1985年五蓮縣汪湖鎮(zhèn)張家仲崮漢墓出土。白玉質(zhì),透雕,兩端似龍首,中間靠上部有一穿孔。表面光亮,制作精細。通體磨光。(圖22)
長11.4、厚0.3厘米,重15克,西漢,禮器,1985年五蓮縣汪湖鎮(zhèn)張家仲崮漢墓出土。用淺線雕刻合體二龍,兩端刻龍首,兩面圖案相同,正中外緣部有一穿孔。(圖23)
圖22 雙龍形玉璜
圖23 雙龍形玉璜
玉璜,在中國古代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禮》一書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種玉器,歷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xiàn),在日照地區(qū)的五連丹土、兩城鎮(zhèn)遺址都出土過精美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甚至出現(xiàn)過大汶口時期的玉器。
玉璜的形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半圓形片狀,圓心處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種是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兩端打孔,以便系繩佩戴。商周以后,玉璜逐漸形成具有禮器和佩飾的兩種作用,故有學(xué)者稱之為飾件。
注釋:
①海曲漢墓出土照片來自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山東日照海曲西漢墓(M106)發(fā)掘簡報》。
②莒縣出土照片來自《古莒遺珍》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③五蓮出土照片有五蓮縣博物館提供。
(責(zé)任編輯: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