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萬平
?
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上)
□任萬平
Wanshou Shengdian Exhibition of Qing Dynasty
Ren Wanping
Birthday celebration of the emperor and queen and is a great event in Qing Dynasty, which demonstrates the etiquette and folk customs at that time.This exhibition displays 545 cultural relics in all, including paintings, jade articles, pottery, Enamell wares and furniture.This exhibition gathers the major categories in Palace Museum and reflects the political climate and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Qing Dynasty.
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九秩華誕,在一系列助慶展覽中,“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是一項超級重磅展覽,自2015年10月10日開幕,預(yù)計2016年1月10日結(jié)束。
午門展區(qū)是故宮博物院目前面積最大、功能最全、規(guī)格最高的現(xiàn)代化展區(qū),其正樓面積800平米,兩翼雁翅樓分別1000平米,總計2800平方米。這樣的大型展覽空間滿足多門類文物大規(guī)模展示的不同需求;也將是世界上最為獨(dú)特的博物館展廳,古代建筑外觀完全保持原貌,內(nèi)部則是既具有宮殿建筑氛圍,又擁有現(xiàn)代展覽設(shè)施魅力的文化空間。
作為故宮博物院九十周年院慶的重點展覽項目,并且也是午門及東西雁翅樓展廳維修升級后的首個展覽,“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以喜慶、熱烈、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向觀眾展示具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文物,以強(qiáng)烈的歷史穿越感,生動地把文化民俗、歷史故事講給觀眾,使之喜聞樂見。清代帝后慶壽是王朝的盛事,既展示了清代的諸多禮儀,也展示了當(dāng)時的民風(fēng)民貌;既蘊(yùn)含了清代帝后的祝壽思想,亦集中彰顯了清代帝后尊老敬賢的道德示范,反映了清王朝的政治風(fēng)氣、經(jīng)濟(jì)實力。清代帝后萬壽慶典更是珍品薈萃的舞臺,反映了清代工藝技術(shù)的進(jìn)步;演藝活動的豐富,亦促進(jìn)了文化的昌盛。而肇始于康熙朝的千叟宴,其中蘊(yùn)含尊老敬賢與敦睦世風(fēng)的積極意義,同樣是我們今天所要倡導(dǎo)的時代主題。
九十年前,1925年10月10日,當(dāng)年帝王的一己私產(chǎn)轉(zhuǎn)而成為國家的博物館,不僅是中國社會的一件大事,亦是中國文博界的一件盛事,自應(yīng)是普天同慶之事,當(dāng)時故宮博物院對公眾開放,可謂萬人空巷。2015年舉行紀(jì)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慶典,可謂一年連雙慶。按展覽主題連綴的“集慶延禧”等名稱,定名為“普天同慶”。
展覽由六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同登壽域”。古人向往長壽,但只有國家太平,物阜年豐,人們才得高壽,在清代康乾盛世,朝野之中長壽者甚多,清代帝后之中高壽者亦不乏其人。為示慶祝,清代帝后多次舉辦萬壽慶典,與民同歡。其盛況之恢弘,史無前例??登⑹琅e辦千叟宴,更是史壇佳話。第二部分是“壽滿京華”。萬壽盛典期間,自京郊西部園囿至紫禁城之間長達(dá)數(shù)十里的御道兩側(cè)皆需布置華美的景致,以供從御園回宮的皇帝和太后觀瞻。這部分以嘉慶四年摹繪的康熙帝六旬慶典《萬壽圖》卷為唯一展品,先把第一卷的皇帝御輦部分展開,再把第二卷長達(dá)39.39米的全幅展開,展示從西直門到神武門御路上衢歌巷舞的場景,由此感受萬民歡慶的盛況。配合畫面,截取其中最有故事的局部制作成視頻動畫,配合行進(jìn)路線地圖,同時輔以語音導(dǎo)覽,以增強(qiáng)觀眾猶如身臨其境的感受,并減輕視覺疲勞,因為第二卷上人物即多達(dá)9376人(上下兩卷共有人物18168人),臨建景觀幾十處,還有鱗次櫛比的店鋪。在展線的設(shè)計上,觀眾也是隨同皇帝從暢春園進(jìn)宮的路線,情景般地把觀眾帶入下一區(qū)展廳。第一、二部分在東雁翅樓展出。第三部分是“壽意敬呈”。這部分主要展示琳瑯滿目的貢品情況。清代帝后萬壽節(jié)期間,王公大臣、少數(shù)民族領(lǐng)袖均進(jìn)獻(xiàn)豐富的物品以示誠敬;皇子皇孫為父皇母后呈敬壽禮,表達(dá)尊親孝道,以為天下示范:在家為孝,大而化之,在國即為忠。一些周邊國家亦會派遣使臣,攜帶貢品入朝進(jìn)獻(xiàn)。前朝古玩、當(dāng)朝奇珍,翰墨書畫、匠師杰作,萬路千途薈萃宮闕。壽禮貢品或精美,或典雅,或?qū)嵱茫⒁饧?,?gòu)思巧妙,品類豐富,既可滿足日常之需,又可愉悅身心。為表無限敬愛,壽禮制作者競相研磨,各種作品極盡巧思,客觀上促進(jìn)了工藝美術(shù)的繁榮。第四部分是“金殿賀壽”。這部分主要介紹清代帝后萬壽盛典期間接受朝賀這一最為重要的禮儀形式?;实廴f壽在太和殿接受臣工朝賀,皇太后萬壽則在慈寧宮接受皇帝及臣工的朝賀。朝賀時,列陳鹵簿儀仗,各級官員及使臣依次站列,中和韶樂奏起,皇帝和皇太后接受王公大臣及外藩使臣的祝賀。并于是日頒詔,與天下同慶萬壽。典禮是動態(tài)的,而文物是靜態(tài)的,為營造展覽氣氛,在展廳內(nèi)循環(huán)播放中和韶樂,組合有皇帝受賀時的寶座一區(qū)形式與中和韶樂編鐘編磬的陣列,同時輔以語音解說,向觀眾講解典禮的過程。第三、四部分在午門正樓展出。第五部分是“盛席壽宴”。本部分主要介紹帝后慶壽期間的筵宴情況。萬壽盛典期間,清宮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筵宴。宴會上,皇帝與朝臣詩詞唱和,氣氛融洽;而皇子皇孫更是身穿彩衣,翩然作舞,奉萬壽觴,以表達(dá)他們對皇帝和太后的祝福及對蒙育之恩的感激。為體現(xiàn)兒孫“斑衣繞膝”、禮服盛宴,展示了華美的服飾;曾經(jīng)盛滿珍饈玉饌的精美餐飲器具,也滿目鋪陳。根據(jù)乾隆五十五年檔案記載還模擬了皇帝大宴桌,松篷果罩、飛龍宴盒、陣列式的“萬壽無疆”餐具,亦頗為震撼。第六部分是“壽戲致祥”。戲劇演出是清代萬壽節(jié)中重要的娛樂形式。期間無論離宮別苑,還是紫禁城內(nèi),都搭建有諸多戲臺,許多喜慶劇目更是輪番出演。特別是徽班進(jìn)京獻(xiàn)演成就了中國的國粹藝術(shù)京劇的誕生與發(fā)展,祝壽活動客觀上起到了促進(jìn)文化繁榮的作用。展品精選了萬壽節(jié)期間上演劇目的劇本、戲衣、道具等。第五、六部分在西雁翅樓展出。
圖1 刺繡康熙帝御筆萬壽無疆匾
圖2 緙絲御制《寧壽宮銘》卷
此次展覽共展出545件文物,包括書畫、玉器、陶瓷、漆器、琺瑯器、織繡品、家具、戲曲等多種文物類別,幾乎薈萃了故宮博物院收藏文物的主要類別。
以下遴選部分展品,并通過這些精品,領(lǐng)略中國宮廷生活、文化、藝術(shù)的精美華貴,感悟封建時代第一家庭在祝壽活動中所體現(xiàn)出的敬老愛親之義。
1.刺繡康熙帝御筆“萬壽無疆”匾
康熙十八年二月初八,康熙帝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66歲生日。為此,康熙帝親筆御書“萬壽無疆”并制成匾額作為壽禮,懸掛在太皇太后居住的慈寧宮。匾款署“康熙十八年二月初八日孫皇帝臣玄燁恭進(jìn)”,鈐蓋“皇帝尊親之寶”。康熙帝敬祝祖母太皇太后“萬壽無疆”,表現(xiàn)出祖孫一往情深,尊親為大。
此匾文字用黑線刺繡,其筆畫的飛白處纖毫畢現(xiàn)。邊飾飛龍用平金繡,工藝精湛。其縱144、橫386厘米,體量碩大。步入展廳,即映入眼簾。
2.緙絲御制《寧壽宮銘》卷
《寧壽宮銘》為乾隆帝的一篇御制文,大學(xué)士福康安書以隸書,緙絲成卷裝裱。鈐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寧壽宮寶”“太上皇帝之寶”。銘文簡述了寧壽宮的沿革,修建狀況,以及修建目的。銘文開篇說寧壽宮以“寧咸萬國,壽先五?!眱蓚€首字題額為“寧壽”,文中進(jìn)一步闡述“壽同黔黎”,體現(xiàn)出乾隆帝以蒼生為念,“萬民同壽”的治國理念。
3.萬壽圖卷
全畫共兩卷。畫面起于西郊暢春園,止于紫禁城神武門,描繪皇帝與皇太后從暢春園回宮途中,臣民為祝萬壽所點綴的景致,以及迎駕并待瞻天顏的民眾。上卷所繪自暢春園至西直門,描繪皇帝的涼步輦剛剛從御園暢春園起駕,皇子皇孫扶輦,侍衛(wèi)前引后扈,郊野沿途搭設(shè)祝壽彩棚,耆老迎駕喜獲賜食之盛況。下卷所繪自西直門至神武門,描繪內(nèi)城店鋪林立,油飾一新;亭臺樓閣,點景羅布;鹵簿儀仗,排列有序;官員命婦,恭候圣駕,到處流光溢彩,一派節(jié)日喜慶氣氛。在展品畫卷的上方置有8面顯示屏,以動畫的效果增強(qiáng)局部畫面,如耆老喜獲賜食的喜悅,戲臺演戲的熱鬧,京城地標(biāo)性建筑西四牌樓、西安門,景山上的桃樹落英繽紛,在季節(jié)上提示觀眾康熙帝的生日是在春天,正合康熙帝三月十八日生日(陽歷四月十二日)的節(jié)氣。
圖3 清人繪萬壽圖卷局部
圖4 象牙雕群仙祝壽塔
圖5 紫檀座玉石雕刻蓬萊仙境
4.象牙雕群仙祝壽塔
此作以象牙為主,又應(yīng)用了多種珍貴材料,綜合了鏤雕、圓雕、拼鑲、染色等多種技法,窮極工巧,華美富麗,營造出群仙祝壽的熱烈場景。
塔前部福、祿、壽三星立于盤龍柱牌坊下,群仙環(huán)侍在金水橋四周。中部有重檐歇山頂?shù)钐?,飾雙龍摩尼寶珠屋脊,檐下懸宮燈,殿內(nèi)西王母端坐。殿后金樹鑲珠嵌寶,六角寶塔共13層,每層欄桿雕飛龍走獸、福壽寶相花紋,仙人穿行其間。檐角懸鈴,頂上嵌蜜蠟葫蘆形塔剎。仙山矗立其后,階梯蜿蜒,亭閣錯落,松柏、藤蘿、靈芝叢生。
其鏤雕、拼鑲的很多局部構(gòu)件,纖細(xì)如針,其空間布局對主題的烘托精到,真可謂巧奪天工,嘆為觀止。
5.紫檀座玉石雕“蓬萊仙境”
玉雕“蓬萊仙境”是一座山子,它以“群仙祝壽”為題材,在紫檀嵌銀絲的臺座上雕成“蓬萊仙境”、“洞天福地”和“玉宇瑤池”三座仙洞,由近及遠(yuǎn)上升排列。整座玉雕色彩斑斕雕工繁復(fù),王母娘娘手持如意端坐在最上面的“玉宇瑤池”洞內(nèi),侍女手持宮扇立于兩側(cè)。洞外蟠桃仙樹碩果累累,白猿正向王母娘娘獻(xiàn)壽桃,手持寶物的八仙也從四面八方趕來祝壽。此處崖高谷深植被繁茂,梅花鹿跳躍其間,蝴蝶翻飛翩翩起舞。
這件玉雕是內(nèi)務(wù)府大臣福錕、容貴、崇光、立山、巴克坦布獻(xiàn)給慈禧六十壽誕的壽禮,由商人顧永保監(jiān)造。
圖7 掐絲琺瑯桃蝠山子盆紅珊瑚盆景
圖8 紫檀木框嵌金桂樹掛屏
圖9 緙絲寶典福書冊 冊頁
6.皇子皇孫??滴醯哿f壽詩文屏風(fēng)
屏風(fēng)邊框用紫檀木制作,分為子母兩框。鑲嵌雕刻的龍紋、壽字螺鈿。內(nèi)框上髤彩漆花卉及描金團(tuán)壽字。上楣板雕刻正龍,下裙板雕刻升龍。屏扇正中為紗地上以石青粉楷書祝壽詩,皇子每人一扇共計16扇一組,其上為七律詩;皇孫二人一扇,亦計有16扇一組,上為五律詩,屏心四周飾以錦邊。屏心背面則是刺繡篆體壽字,每組篆體壽字一萬個。由于體量過大,每組各展出14扇。
圖6 皇子祝康熙帝六旬萬壽詩文屏風(fēng)
圖10 清人畫乾隆帝祝母后萬壽圖像軸
三月十八日,是康熙帝六旬萬壽圣節(jié),皇三子允祉率諸弟與子侄,即康熙帝的子孫兩輩向皇帝進(jìn)獻(xiàn)了這套圍屏。參與進(jìn)獻(xiàn)的皇子,除被圈禁的皇長子胤禔、廢太子胤礽外,是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禩、胤禟、胤、胤祹、胤祥、胤禵、胤禑、胤祿、胤禮、胤祎、胤禧、胤祜(胤禧、胤祜兩扇為展出)。展出的皇孫屏風(fēng)則是弘昇、弘曙、弘晟、弘晫、弘曦、弘晊、弘景、弘春、弘時、弘昂、弘明、弘昌、弘暟、弘旺、弘暄、弘暲、弘昫、弘晙、弘暾、弘暻、弘歷、弘曈、弘曠、弘旸、弘晝、弘晃、弘晈、弘普、兩兩一扇。
皇子皇孫向皇父皇祖敬獻(xiàn)壽禮,表達(dá)了孝老尊親之情懷。
7.紅珊瑚盆景
盆為三層,由疊壘的桃實組成,以掐絲琺瑯、畫琺瑯、鏨金等多種工藝制成。壘疊的七桃及枝葉間的兩銅鍍金小桃,合為九桃。盆前后兩面各有一只仰首蝙蝠展開雙翼,托起團(tuán)壽字,在桃枝、桃實之間還有七只銅鍍金小蝙蝠上下翻飛,共為九蝠。盆中插紅珊瑚樹,鮮艷潤澤,形體碩大,誠不多見。盆景下附紫檀雕云蝠紋底座。
圖11 銅鍍金雙龍紐云龍紋編鐘
此盆景中壽桃象征長壽,蝙蝠諧音為“?!?,寓意“福壽雙全”,而壽桃和蝙蝠又取陽數(shù)中最大的“九”,是為福壽久久,成為清代宮廷在萬壽慶典中所使用的重要吉祥陳設(shè)。
8.金桂祝壽圖掛屏
掛屏以雕夔龍紋紫檀木為邊框,屏心藍(lán)色底子上用高純度的黃金鏨刻山石、桂樹、圓月等,左上角嵌乾隆帝御制詠《桂》詩:“金秋麗日霽光鮮,恰喜天香映壽筵。應(yīng)節(jié)芳姿標(biāo)畫格,一時佳興屬吟篇。賡歌東壁西園合,風(fēng)物南邦北塞連。幽賞詎惟增韻事,更因叢桂憶招賢?!甭洹俺祭钍虉蚬т洝笨?。此詩收入《清高宗御制詩集》二集卷三十六。其中“恰喜天香映壽筵”句等,正是呼應(yīng)了乾隆帝八月十三的生日。大臣用這么珍貴的材料,做成了乾隆帝的詩意圖,又逢萬壽之節(jié)進(jìn)呈,當(dāng)時一定會博得龍顏大悅。
9.“元音壽牒”與“寶典福書”組印
本次展覽展出一組福壽印章,其中制作它們的主人就有大名鼎鼎的和珅。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十四日,皇帝就上諭內(nèi)閣,特派大臣總理五十五年萬壽慶典事宜,派阿桂、和珅、劉墉、福長安、胡季堂、金簡、李綬、伊齡阿等總辦。為迎合乾隆皇帝祈福長壽之心,吏部尚書金簡、大學(xué)士和珅從乾隆帝御制詩文中遴選出帶有“?!?、“壽”吉語的字句,比如有“共迓天恩而祝壽”、“獻(xiàn)春將介壽”、“寧壽樂壽堂”、“安樂老壽”,“凡此諸福眾生自有”、“福田斯永”、“福海一百頃”、“為祝吾民福履綏”等,鐫刻成印章。金簡、和珅分別用銅與青田石各制作了120枚印章,而刑部尚書胡季堂又把這些印章的印文織成緙絲冊頁,一同在乾隆五十五年的元旦(即現(xiàn)在的春節(jié))進(jìn)獻(xiàn)給乾隆帝作為八旬萬壽的大禮。
“元音壽牒”的“元”是指第一,“音”是指音翰、詩文,“牒”是指簿冊,意為把皇帝的詩文集在一起奉為第一;“寶典福書”的“寶典”本指珍貴的典籍,在此尊稱皇帝的御制詩文。
展覽選取的印章與展開的緙絲冊頁完全對應(yīng),分別展出8枚。在展廳的觸摸屏上較多地展開。
10.乾隆帝祝母后萬壽圖
該圖描繪乾隆帝生母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慶典盛況。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乾隆帝生母八旬壽辰,皇帝在慈寧宮為母親祝壽。此圖描繪的場景定格在彩衣躬舞、捧觴敬酒之后。殿內(nèi)崇慶皇太后端坐在寶座上享受著御宴,兒子乾隆帝側(cè)坐陪奉,東西次間為乾隆帝的妃嬪與親王福晉等,殿外月臺上為皇子、皇孫們。在這幅圖上,經(jīng)過專家考證,東一間妃嬪中最靠近皇太后的一位,應(yīng)是嘉慶皇帝颙琰的生母皇貴妃魏佳氏;位于西一間最靠近皇太后的一位應(yīng)是慶貴妃陸氏,是嘉慶帝的養(yǎng)母;在西一間坐在后排的妃嬪中有一人穿戴特別維族衣帽,應(yīng)是容妃(即傳說中的香妃)。
根據(jù)乾隆朝活計檔記載,這幅圖由宮廷畫家姚文瀚、周本、伊蘭泰等合作,經(jīng)過一年時間繪制完成后,貼落在崇慶皇太后起居的壽安宮。
故宮博物院院慶開幕的壽康宮原狀展覽,即以此圖作為海報。
11.銅鍍金編鐘
皇帝祝壽大典之時,當(dāng)鹵簿儀仗陳設(shè)就緒,朝賀的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各就各位后,吉時一到,皇帝從寢宮中乘坐轎輿向太和殿走來。此時以編鐘、編磬等奏響中和韶樂《乾平之章》,皇帝升上寶座。當(dāng)朝賀禮畢后,皇帝亦在中和韶樂演奏的《太平之章》樂曲聲中離座,返回寢宮。
朝賀大典所用編鐘,范銅鑄造,雙龍紐,表面鍍金,以彰顯皇帝的神威。此套鐘體呈渾圓的橢圓形,前面正中浮雕鑄造年款“乾隆二十九年制”,背面則為各自的律名,裝飾以高浮雕云龍紋。十六枚編鐘外形尺寸完全相同,以鐘體厚薄為次區(qū)分音高,鐘體愈薄發(fā)音愈低,分別對應(yīng)清代樂律中的十二正律、四倍律。使用時,按音律的陰陽、高低分別懸掛于上下兩層架上,即上層八陽音、下層八陰音,均按低音至高音的順序懸掛。
大典時編鐘、編磬交響,形成真正的“金聲玉振”。
12.石青色緞繡福如東海金龍紋夾袞服
太和殿舉行萬壽大典,皇帝著禮服御殿接受王公百官的三跪九叩之禮?;实凵泶┒Y服,其外罩袞服,內(nèi)套朝袍,威風(fēng)凜凜。
此件袞服,從其領(lǐng)口處所系黃紙簽?zāi)珪笆プ妫C石青緞四團(tuán)金龍面夾褂一件”,可知為康熙帝曾經(jīng)穿用。此袞服使用平金、打籽工藝?yán)C制四團(tuán)正龍紋樣,并在正、背兩面的團(tuán)龍四周施以平金“福如東?!蔽淖?,左右兩肩團(tuán)龍四周施以“壽比南山”文字。從其鮮明的紋樣主題,以及黃簽上的題識,可以確定是康熙帝舉行祝壽慶典時所用。這種在團(tuán)龍內(nèi)施以文字的裝飾手法在清代袞服中目前僅見一例,而且穿著的主人明確,具有極高的歷史與藝術(shù)價值。
圖12 石青色緞繡四團(tuán)彩云福如東海金龍紋夾袞服
圖13 九老作朋圖
圖14 棕竹刻乾隆御題嵌白玉鳩首杖
13.九老作朋圖
此圖取“壽如南山,福如瀛海”之意。描繪了在崇慶皇太后慶壽期間,乾隆帝優(yōu)賞高壽的官員等候覲見的場面,氣氛輕松愉快。
九老會,始于唐繼于宋。至清,乾隆皇帝曾藉京師西部香山寺福地,為其生母崇慶皇太后,先后舉辦了兩次規(guī)模盛大的生日慶典活動“香山三班九老會”。從當(dāng)朝諸王與在職的文臣(一班)、武臣(一班)和致仕者(一班)各選七十歲以上的九位老人,即“三班一會”,合27人之歲,所謂“三壽作朋”“如岡如陵”“孝思不匱”,隆重地為母親祝壽。乾隆皇帝賜“三班九老宴”,宴后與眾位大臣同游香山靜宜園,并令繪制成圖,作為紀(jì)念。
此圖選自《臚歡薈景圖》冊。該冊共八開,為清宮廷畫家所制。記錄了清乾隆朝鼎盛時期,乾隆帝為其母崇慶皇太后七十圣壽舉辦的慶典活動。此冊尺幅巨大,堪稱清宮內(nèi)最大的畫冊,分別以“萬國來朝”、“合璧聯(lián)珠”、“回人獻(xiàn)伎”、“慈寧燕喜”、“壽宇同游”、“九老作朋”、“香林千衲”、“厘延千梵”八個場景,來描繪朝賀、慶壽、筵宴、游樂等滿城歡慶的盛大場面。
14.棕竹刻乾隆御題詩鳩杖
杖棕竹制,打磨光潤,保留材質(zhì)本身的凹凸起伏,手感圓潤。首尾鑲玉飾,杖首為碧玉云紋托白玉羊首上伏銜珠鳩鳥,雕鏤精工,帶有仿古意匠,杖尾亦為白玉制,雕作仰覆蓮瓣寶珠式。
杖身近首部陰刻填金隸書詩句:“白玉鳩頭刻杖扶,即今健步尚非須。山莊置待耆艾用,耆艾猶能至此無?!笔稹扒∮}”,鈐“會心不遠(yuǎn)”、“德充符”二篆書印章。該詩收入《清高宗御制詩》四集卷九十一,紀(jì)年為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年),原題《白玉鳩頭杖口號》。玉杖首鳩、羊連接部分亦刻有同樣詩句,亦署“乾隆御題”,唯印章作“太樸”。
杖首之為鳩形,是因傳說鳩為不噎之鳥,取之有祝愿之意。據(jù)《后漢書·禮儀志》:“仲秋之月,縣道皆按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八十、九十禮有加賜。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兵F杖,實乃古已有之,為授長者之物。
(責(zé)任編輯:勞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