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軍輝
大學生學風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賴軍輝
學風建設是高校賴以生存與發(fā)展的基礎,需要常抓不懈。以重慶科技學院為例,采取多種方式對大學生的學風現狀進行調查,發(fā)現其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提出了加強學風建設的相關對策。
學風建設;現狀分析;原因;對策
學風建設是高校的一項基礎工作,關系到高校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1]。新形勢下,時代賦予了大學生學風新的內涵,也對大學生的學風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目前,高校非常重視學風建設,雖然采取了多種措施狠抓學風建設,但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以重慶科技學院為例,對其學風現狀進行調查,基本掌握了大學生的學風現狀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改善學風建設的相關對策。
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座談、檢查學生上課情況、跟班聽課和對課余時間教室使用情況的普查等多種方式對重慶科技學院13個學院的學風進行調查。其中,問卷調查時間為2015年11月10日至2016年4 月10日。隨機抽取不同學科、性別、年級的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年齡為17至25歲。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00份,回收率為80.0%,其中男生201人,女生199人。
調查結果表明,我校的學風建設存在嚴峻的問題,并且這些問題不是個別院系、個別學生存在的偶然現象,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具體存在如下問題。
(1)遲到、曠課現象較嚴重。通過跟班聽課調查發(fā)現,學生上課出勤情況受上課時間、天氣、年級的影響。在上午第一節(jié)課、下午第一節(jié)課和下雨天氣,遲到的學生較多;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懈怠的學生越多,曠課現象主要集中在高年級及畢業(yè)年級,尤其是文科和管理學科的畢業(yè)年級較嚴重,部分學生曠課次數達到90.0%以上。
(2)課堂學習不認真。通過調查發(fā)現,學生上課講話、玩手機、不記筆記、看與課堂無關的書籍、睡覺等現象明顯。對于上課玩手機的原因,42.7%的學生認為老師授課的內容枯燥,沒有吸引力;35.6%的學生因為處理QQ或微信中的各種“事務”;16.3%的學生是習慣使然。
(3)學習氛圍不濃。在圖書館看書的學生不多,閱覽室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通過調查發(fā)現,經常去圖書館的學生僅占18.7%,偶爾去圖書館的學生占37.2%,沒有去圖書館的學生占44.1%。對學生周一至周四上晚自習情況進行調查發(fā)現,除了低年級學生外,其余年級學生很少上晚自習;學生在宿舍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睡覺、上網、聊天、打牌、看電視,真正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少;部分學生不重視學習的積累過程,在考前“臨陣磨槍”,只求及格。
(4)作弊現象時有發(fā)生。部分學生不認真學習,達不到課程的基本要求,加之抱有僥幸心理及教師監(jiān)考不嚴等原因,夾帶小抄、偷看答案等作弊現象時有發(fā)生。
(一)學生因素
大學生雖然已經能夠獨立生活,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其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意志不堅定。部分學生的專業(yè)是由父母決定或調劑至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yè),并非個人所愿,導致其學習熱情受到影響、求知欲望下降,形成渙散的學習風氣[3],我校的石油子弟學生在這方面的表現較突出。部分學生沉溺于談情說愛、盲目追星、上網游戲、娛樂消遣、言情武俠、黃色音像等,意志薄弱,難抵誘惑,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還有學生認為,學風建設是學校和老師的任務,和自己無關,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之所以需要加強學風建設,就是因為學生沒有好的學習態(tài)度、原則、方法、品格、效果、效益、環(huán)境等[4]。如果所有學生都有“懸梁刺股”的好學意識和“鑿壁取光”的奮發(fā)圖強,那么學風建設就能順利推進。在學風建設中應發(fā)揮積極分子的作用,讓其樹立榜樣,抵制不良風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大家就會你追我趕,努力搞好學習,學風建設自然就能順利推進。
(二)教師因素
教師是學風建設的關鍵因素。大學生的學風問題不僅包括學生的學習之風,還包括教師的教學之風[5]。然而,部分教師認為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不需要過多的督促和教導,導致自覺性較差的學生無心學習、得過且過;部分教師除了教學工作之外,還有大量的科研工作或第2職業(yè);部分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我進修以及政績建設中,沒有將心思完全放在教育和引導學生上,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足;部分教師卷入了學術不端事件,也對學風建設造成了不利影響。
(三)學校因素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育模式還是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這也是學風建設的障礙。應試教育導致很多學生平時上課不認真,臨近考試才“臨時抱佛腳”,熬夜看書,死記硬背,即使有了好的成績,也不一定真正掌握了知識。部分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作弊,更不利于學風建設。學校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對薄弱,在教學管理方面,教學質量信息反饋不夠暢通、規(guī)章制度不夠完善,學風建設的相關措施難以有效實施。
(四)家庭和社會因素
在家庭方面,有的家長只看重孩子的成績,不注重其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做法,歪曲了學生對學習目的的認識,導致學生為了應試而學習,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達不到增知識、長才干的目的。在社會方面,由于經濟形勢的不景氣,尤其是石油和冶金專業(yè)的學生受到行業(yè)的沖擊導致就業(yè)困難,使學生感到前途艱辛,產生了讀書無用的思想,導致厭惡學習、荒廢學業(yè)。
(一)學校方面
第一,結合當前我校大學生的特點,加強思想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般而言,不同年級學生的思想和心態(tài)不同,大一新生對一切都感到新鮮與好奇,積極性比較高;大二過渡時期相對迷茫;大三日漸成熟和穩(wěn)定;大四面對即將到來的就業(yè)壓力,比較浮躁。因此,要引導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良好學風,必須結合各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效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啟發(fā)學生的思想覺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二,完善管理制度。良好學風的形成僅僅靠自覺是不夠的,必須靠制度、靠管理,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學。我校應建立一套完整的學風獎懲機制。一方面,通過一系列評比活動引導和激勵學生;另一方面,對于違紀現象,如遲到、早退、曠課、考試作弊等不良行為要嚴肅處理。通過獎懲結合,積極宣揚典型人物,進一步強化學風紀風管理,不斷促進學風建設良性健康發(fā)展。
第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學習環(huán)境。對于自習室的基礎設施,如桌椅、燈光等,應進行階段性檢查,及時更新維修,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健全自習室管理規(guī)章制度,為社團、學生會等開展活動提供指定的教室,減少對學生的干擾。
(二)教師方面
為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技能和水平,才能吸引學生來到課堂學習,從而受到學生的歡迎。教學技能和水平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反思教學中的缺陷,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技能,在學習、總結和反思中提升職業(yè)水平。充分發(fā)揮輔導員在學生工作中的影響和作用,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嚴格考勤,深入班級,積極培育班級榮譽意識,促進學風建設。
(三)學生方面
第一,加強自我管理與自我教育,增強學習意識。正確處理好學習與生活、學習與娛樂之間的關系,避免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中,遵守學校關于教育教學的各項規(guī)定,加強自我約束,提高紀律意識,真正使學風建設落到實處。
第二,不忘入學初衷,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學習目標。大學生要規(guī)劃好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明確人生方向,堅定理想信念。認清學習的重要性,珍惜學習時光,主動創(chuàng)造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刻苦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
大學生學風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的工程,不僅需要高校完善自身職能,而且需要發(fā)揮高校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大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只有把高校、教師和大學生結合起來,才能進一步推進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學風建設[6]。
[1]商秀春,郭運強,胡化令.高校學風建設調查與分析[J].科教導刊(旬刊),2011(7).
[2]孫馬.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思考[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9(7).
[3]王曉娥.淺議加強高校大學生學風建設[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4(6).
[4]李宇飛.大學生學風建設的再思考[J].江蘇高教,2005(1).
[5]田貴華.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思路和對策探析:以武漢大學物理學院為例[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2).
[6]翟東波,揭財明.新形勢下大學生學風建設中的新問題新舉措[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5(1).
(編輯:劉姝)
G641
A
1673-1999(2016)08-0112-02
賴軍輝(1982-),女,碩士,重慶科技學院(重慶 401331)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實驗師,研究方向為物聯(lián)網。
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