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例談通過地理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

2016-03-20 22:03廖書慶
地理教學 2016年17期
關鍵詞:化石蘇州活動

廖書慶

(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 江蘇 蘇州 215006)

例談通過地理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

廖書慶

(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 江蘇 蘇州 215006)

地理學科是一門源于實踐的學科,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很多地理知識需要學生去體驗、實踐和觀察。學生的野外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把所學的課本地理知識尤其是高中地理知識運用于實踐,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倡導探究性學習具有重要的幫助,特別對培養(yǎng)高中學生地理考察、地理觀察、地理調査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地理實踐能力不可或缺。通過蘇州硯瓦山野外地理考察活動、參觀西山地質博物館和研究蘇州的名橋名街巷,嘗試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能力。

實踐活動;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地理是一門源于實踐的學科,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很多地理知識需要學生去體驗、實踐和觀察。實施野外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把所學的課本地理知識尤其是高中地理知識運用于實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倡導探究性學習,具有重要的幫助;對培養(yǎng)高中學生地理考察、地理觀察、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地理實踐能力不可或缺。但是在目前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由于長期側重應試教育,高中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應該具備的地理實踐能力現(xiàn)狀和地理實踐活動的開展狀況都不盡如人意。所以研究如何通過有效開展地理綜合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把課堂教學中所學的地理知識向課外實踐延伸,開闊學生的視野,深化課堂知識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同時,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還可以為課堂上和書本上抽象的、孤立的知識提供極為生動形象的例證和解釋。然而高中學生由于升學壓力,能參與地理實踐的機會和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參與地理野外實踐并有所收獲,筆者認為需要結合本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特點,開發(fā)具有可操作性的地理野外實踐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下面以我校到蘇州周邊地區(qū)的三次地理綜合實踐活動為例,談談對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

一、通過蘇州硯瓦山野外地理考察活動提升學生的地理考察能力

硯瓦山位于蘇州西郊丘陵地區(qū),該處巖層屬于砂頁巖,形成于古生代晚期,當時處于淺海環(huán)境,附近陸地帶來大量細砂和泥土,但地殼忽而上升,忽而下降,海陸交替頻繁,因此形成淺海相砂頁巖,并夾有大量腕足類化石,形似貝殼,有凸面和凹面之分。硯瓦山石灰?guī)r硬而不脆,可做硯臺,成為我國四大名硯的澄泥硯產(chǎn)地,該地層在硯瓦山南麓也可找到。

選擇硯瓦山作為學生考察地點,正是因為這里沉積巖分布的面積廣,古代生物遺存豐富,比較容易找到化石,這可以大大提高學生野外考察的興趣。對于地理學科來說,注重培養(yǎng)高中生的實踐能力尤其是野外考察能力,獲得對課本地理知識、原理、過程的直接感知,是對地理課堂中通過看模型、看掛圖所獲得地理知識的直觀補充,使學生感受到地質作用的強大、久遠和神奇,使地理知識在學生思維過程中留下長久的沖擊力,同時也大大加深學生對高中地理課本所學知識的理解。

但是地理野外考察活動也往往會流于形式,在活動過程,多半是教師帶著學生進行野外考察,走一遍考察線路,提幾個問題就結束,不少學生把考察當成旅游,收效不大。所以在考察前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考察地點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了解考察內容與課堂所學地理知識的聯(lián)系。所以本次野外考察安排在“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這一內容學習后進行,讓學生有一些必要的地質知識儲備。考察前教師還專門向學生介紹了硯瓦山的地質環(huán)境、化石類型、植被特點、山地走向等地理知識,并向學生展示該地區(qū)可能找到的化石圖片,讓學生在實地找化石和考察時做到胸有成竹;其次,要準備必要的裝備,如地質錘、羅盤、背包、飲用水、記錄本、相機、應急物品和藥品等;第三,教師要提出一些與考察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考察,使考察活動有的放矢,但要注意設計的問題與考察活動緊密聯(lián)系,不可太“課本化”。

比如我們在這次考察之前對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①觀察沉積巖的特點,并注意比較石灰?guī)r與砂巖的區(qū)別;②實地認識背斜構造,觀察其頂部的巖層特點;③尋找化石,并解釋化石的形成條件和形成環(huán)境;④為什么硯瓦山的沉積巖可以用來做硯臺,是哪種沉積巖?⑤寫一篇小考察報告總結本次活動,字數(shù)要求500字以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鞏固學生在地理課堂中學到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能夠拓展地理知識的領域,感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魅力。

本次野外考察活動,一行兩個班約80人,學生共在硯瓦山找到了8塊化石,大多是腕足類化石,其中還包括一塊特別珍貴的海星化石,收獲頗豐。學生在上交的報告中有這樣的描述:“特別讓我們感到震撼的是,海星那么古遠的生物竟能保存這樣久遠,背斜構造的兩翼竟然那么宏大,其頂部的巖石竟是那樣的破碎不堪,湖泊相的沉積巖質地竟是那么細膩,居然可以做硯臺?!边@些足以說明學生對這次地理野外考察的感觸之大。

二、通過參觀西山地質博物館提升學生的地理觀察能力

蘇州太湖西山地質博物館是省內首家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一樓設有地球廳、礦產(chǎn)資源廳、地質環(huán)境廳和多功能影像廳等展廳,全方位展示了太湖流域特有的構造、地層、古生物、巖溶和湖蝕地貌等自然景觀資源,同時也展示了西山的自然、人文、地理風貌。二樓的賞石區(qū)分為巖石類、礦物類、化石類三個類別。巖石類賞石區(qū)有造型豐富的靈璧石、光滑平整的摩爾石、紋理斑斕的彩陶石,還有通靈剔透的太湖石等。礦物類賞石區(qū)有各色方解石、綠得逼人的孔雀石,還有藍文石、黃鐵礦等?;愘p石區(qū)有恐龍蛋、魚化石等。

地理觀察是學生獲得地理感性知識最重要的方式,特別是外出進行地理參觀是高中學生最喜歡的學習地理知識的方式之一,所以要根據(jù)地理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興趣和學情,并結合地理觀察的要素特征,選定一個值得參觀或觀察的地方,即首先要解決“觀察什么”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或選擇不合理,觀察只能是盲目的,參觀的效果就會大大折扣,學生的收獲也不會大,活動就難于進行或半途而廢,造成人力物力和時間不必要的浪費。所以在選定參觀場所前,指導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及地理教學進度等情況,將地理參觀活動與學生學習實際相結合。其次,要使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無論是在課堂上的觀察活動,還是課外有組織的觀察與觀測活動,教師都應向學生講清觀察與觀測的對象和目的,明確觀察與觀測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觀察學習。

下面是我校高一學生在學習人教版第四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后,組織參觀蘇州西山地質博物館前所做的一些準備。

首先,參觀前向學生介紹西山地質博物館的基本狀況,特別是巖石類、礦物類、化石類等三種標本的介紹,讓學生對博物館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要求學生上網(wǎng)查尋其官方網(wǎng)站,進一步了解其展品特點,在參觀時認真聽解說員的講解和安排。

其次,要求學生復習地理課本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相關知識,為參觀博物館打基礎,準備參觀時向老師提出問題。例如,學生在地質博物館參觀太湖石時提出的問題:①太湖石的產(chǎn)地主要分布在蘇州的太湖邊上嗎?②太湖石屬于哪一類巖石?③通靈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澤最能體現(xiàn)“皺、漏、瘦、透”之美,其成因是什么?沉積巖的節(jié)理在其孔洞形成中起什么樣的作用?④太湖石可以分成水石和干石兩種,它們各是什么原因形成的?⑤蘇州最有名的三塊太湖石分布在哪里?宋代“花石綱”主要在蘇州的什么地方開采的?

第三,要求學生要多方面觀察,勤做筆記,為寫考察報告積累豐富的資料,帶好必要的外出日用品(如水、筆記本、照相機等),并強調組織紀律性,進行安全教育。

通過此類的觀察與觀測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深入而全面地理解相關的原理和規(guī)律,提高地理觀察能力,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大有裨益。這里值得注意的是,觀察與考察是不同的,觀察更注重對地理知識的印證,并通過印證來拓展學生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而了解地理知識的發(fā)生過程;而考察更注重地理實踐和考證,更具有探究意義,并借此提升學生的地理研究能力。

三、通過研究蘇州的名橋名街巷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專題研究與地理調査能力

蘇州真可謂“橋都”。大街盡頭,小巷深處,都能夠見到形式各異的橋:大橋雄偉,小橋也別有情趣,小巧玲瓏。走在蘇州的大街小巷,你可以看到吳門橋的雄偉,望星橋的精致,壩其橋的樸實,行看橋的風光,無不令人贊嘆,就連橋的名字也挺耐人尋味的:虹橋,花橋,胭脂橋,鳳凰橋,廣濟橋,萬幸橋……其間寄托了人們多少美好的愿望。無怪乎在蘇州做過刺史的白居易情不自禁地吟道“遠近高低寺間出,東南西北橋相望”。劉禹錫也留下了“春城三百十七橋,夾岸朱樓隔柳條”的詩句。

蘇州的巷名記錄著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像接駕橋,接的是清乾隆皇帝三下江南的駕;三元坊說的是有一年科考頭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均為蘇州人獲得,故立坊志念。達官貴人的顯赫當然也會在巷名里閃閃爍爍,一看就知道這條巷子里曾經(jīng)住過怎樣的“轎出轎進”的人物,如尚書里、官太尉弄、喬司空巷、王洗馬巷、太監(jiān)弄、孔付司巷等。

鄉(xiāng)土地理資源在地理調查與專題研究活動中對培養(yǎng)學生地理調查能力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一方面,鄉(xiāng)土地理資源所涉及到的范圍就是學生生活的地域,貼近生活實際,學生相對熟悉,對相關的問題深有體會;另一方面,通過對鄉(xiāng)土地理進行調查與研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因此,利用鄉(xiāng)土地理資源開展地理調查與專題研究的實踐活動,對于引導學生把知識原理的學習與實際的生活結合起來,顯得非常重要。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的“接地氣”能力,充分利用鄉(xiāng)土地理資源,開展調查與考察活動,在豐富活動內容的同時,達到了認識的發(fā)展和飛躍。

筆者在選取地理調查與專題研究活動主題時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對蘇州的文化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對學校周邊的名橋和名街巷卻不了解,所以在高二學生中進行以了解所生活的蘇州的名橋名街巷為主題的人文地理調查與自主考察,于是在所教班級中讓學生們確定自己所要調查的橋或巷。有的同學選擇距離學校較近的“帶城橋”“醋庫巷”等,有的同學選擇距離家比較近的橋和巷,同學們還進行了充分地交流和討論,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橋和巷,也可以很好地避免同一內容的調查報告的出現(xiàn)。

對學生所要寫的地理調查報告,筆者提出了具體要求:①選取我們所知道或了解的蘇州名橋或名街巷,寫出其地理位置、歷史傳說、演進過程、風土民俗、文化感悟等;②要配上圖片,并與報告一起保存;③調查報告一個人寫或合作寫均可,但合作組成員不能超過5人,并要求注明作者的班級和姓名,并注明資料的來源和出處;④同學們可利用網(wǎng)絡、圖書館等公共資源查找資料,并注明出處。

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努力,高二年級6個班上交了近100篇研究報告,有一位同學在他的文章中寫道:我竟然不知道學校附近的“帶城橋”原名是“袋沉橋”,其出處是《東周列國志》:“勾踐班師回越,攜西施以歸。越夫人潛使人引出,負以大石,沉于江中,曰 :‘此亡國之物,留之何為?’”傳說西施勝利回國后,重新得到勾踐的寵愛,但王后卻受不了。于是她便把一雙妒眼盯上了西施,趁勾踐出國參加諸侯會盟時,暗中派人把西施騙出來,把她綁上石頭放在袋中,將其沉于河中。而據(jù)說王后沉西施處就在今天蘇州十中附近的帶城橋,據(jù)考證,“帶城橋”原稱“袋沉橋”。

從這次地理調查報告的內容來看,雖然學生們的寫作還不夠成熟,有的觀點還不夠正確,不少觀點來自網(wǎng)絡,但學生們還是有了很多的感悟。首先,學生對蘇州的名橋名街巷進行比較系統(tǒng)和全面的研究,加強對家鄉(xiāng)文化資源的了解,增強愛家鄉(xiāng)、愛蘇州的思想感情。其次,使學生通過地理調查實踐活動學會如何進行文化研究,如何進行資料收集和完善處理,使得地理調查與專題研究能力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再次,在合作小組的研究過程中,通過調查研究,實地查看等活動,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能力和集體凝聚力,在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中不斷碰撞,產(chǎn)生很多新的思想和觀念,促進學生的進步。最后,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學生也了解社會,知道更好地融入社會的重要性,更加認識到地理知識對生產(chǎn)和生活的實用價值,實際上也是高中學生地理實踐能力提高的一個反映。

猜你喜歡
化石蘇州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Pingtan in Suzhou 蘇州評彈,值得一聽
蘇州伴宅
“洋蘇州”與“新蘇州”演奏和弦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三八節(jié),省婦聯(lián)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戰(zhàn)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戰(zhàn)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