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清杰
摘 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應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素質、培養(yǎng)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新時期各項工作開展的重要指導理念;以人為本理念注重尊重和呼喚人性,充分發(fā)揮人的潛能和智慧,調動人的積極性,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就以人為本理念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以人為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以人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某些高校學生往往只關注自己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忽視對自身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習。以人為本的理念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根據學生的特點等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自我,更好地認識自己,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價值。
當前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明確的目標,形式化比較嚴重;雖然一些高校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執(zhí)行過程中,沒有明確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同時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社會中的不良風氣使得一些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受到了負面影響;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緊跟時代步伐,效率并不高。而以人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夠使學生明確自己的人生價值取向,[1]實現(xiàn)綜合性的發(fā)展。
二、以人為本理念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1. 轉變陳舊的思想政治工作觀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強化學生的主動性,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 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將學生作為學校工作開展的主體, 明確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尊重學生,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進行對話,為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條件,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應以德服人,教育人, 讓學生感受到溫暖,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2. 保障學生的切身利益
以人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應以學生為本,服務學生,將學生的利益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思想等進行科學的指導,將學生的進步與收獲作為自己工作的動力,使以學生為本落到實處。
做好幫貧助困工作,建立完善的貧困生認證體系。做好后勤服務,使學生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解決好住宿、飲食等問題。建設圖書館,加強就業(yè)指導,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條件與氛圍,促進以人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高效開展。
3. 加強思想政治員工隊伍建設
開展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高素質及能力的工作隊伍作為保障,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組織保證。要保證這樣的隊伍建設,就必須強化理論學習,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加強心理學、法律、計算機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強化專業(yè)指導與培訓,做好實踐鍛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學習,積極思考和實踐,總結經驗教訓,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升。
4. 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
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傳 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同時也使其迎來了發(fā)展的機遇。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積極加強網絡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使網絡成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臺。
應將思想政治工作與網絡技術相結合,以增強學生對信息的甄別能力,及時消除網絡上的不良影響。網絡中的信息良莠不齊,[2]如好的信息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不良信息卻會使人誤入歧途。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應利用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領網絡陣地,為大學生提供有利的、正確的信息。應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根據學生實際實現(xiàn)雙向的交流與互動,充分發(fā)揮網絡的教育、引導以及服務功能,以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思想。
當前,以人為本理念已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推進落實,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為學生提供服務,滿足人才發(fā)展的需要,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緊跟時代步伐,解決新問題,迎接新挑戰(zhàn),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桂霞.探究“以人為本”理念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 (31):265-266.
[2]侯志強.“以人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點分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6):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