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秀 麗
(青島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
論儒家公私觀的基本特點
苑 秀 麗
(青島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摘 要:儒家公私觀在孔孟荀時代已經(jīng)成型,它的基本特點有三方面:一是濃厚的道義性,二是持久的崇公抑私,三是非此即彼的對立性。盡管在不同的時代“公”“私”內(nèi)容不盡相同,但這三個特點始終沒有改變。這些特點決定了中國公私觀的基本格局和走向,對中國文化、經(jīng)濟及社會發(fā)展也都有很深的影響。
關(guān)鍵詞:儒家;公私觀;道義性;崇公抑私;對立性
公與私是中國思想史上一對重要范疇,“公私問題是中國歷史過程全局性問題之一”[1]。國內(nèi)學術(shù)界的相關(guān)研究已經(jīng)涉及到傳統(tǒng)公私觀的歷史演變①如杜振吉、郭魯兵《儒家公私觀述論》(載《道德與文明》2009年第6期)、王四達《從“天下為公”到“天下徇君”——中國古代私觀念的演變及其社會后果》(載《人文雜志》2003年第6期)等文。、缺陷反思②如劉中建《對中國傳統(tǒng)公私關(guān)系文化的反思》(載《中州學刊》2004年5月第3期)、楊義芹《中國傳統(tǒng)公私觀及其缺陷》(載《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等文。、個體公私觀③如那瑛《梁啟超的公私觀》(載《史學集刊》2007年第5期)、朱瑞熙《論朱熹的公私觀》(載《上海師范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等文。、價值判斷④如葛荃、張長虹《“公私觀”三境界析論》(載《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等文。等許多方面,從內(nèi)容上講,對崇公抑私的探討比較多,公私道義性問題也有涉及,但專論較少;系統(tǒng)地闡述儒家公私觀發(fā)生、發(fā)展的脈絡(luò),總結(jié)其基本特征的文論并未見到。筆者愿以此文作一嘗試。
“公”最早出現(xiàn)在甲骨文中,意義比較簡單,僅指“先公”或地名。“私”字沒有出現(xiàn)。西周時期,“公”的使用逐漸廣泛,開始有了政治公共性的含義?!八健北硎旧矸莼騻€人所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公”“私”的含義大大擴張,劉澤華先生認為,中國的公私觀念成型于這個時期。[1]
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從仁愛的思想原則出發(fā),提出了“天下為公”的社會道德理想?!抖Y記·禮運》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漢代學者鄭玄注曰:“公猶共也,禪位授圣,不家之睦親也?!碧拼追f達《疏》也說:“天下為公謂天子位也,為公謂揖讓而授圣德,不私傳子孫,而用堯舜是也?!睂O希旦《禮記集解》講得更為明了:“天下為公者,天下之位傳賢而不傳子也?!盵2](P582)日本學者溝口雄三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鄭玄“雖然強調(diào)‘公猶共’,但并不主張?zhí)煜聻楣?,而解釋為對天下而言君主為公。簡而言之,是把公集中于身為統(tǒng)治者的君主一人之德性。”[3]雖然溝口雄三的解釋不同,但“公”為君主的意思還是很明了的。
《禮運》在“天下為公”之后緊接著說:“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彼?,“天下為公”并不是現(xiàn)代詞語的涵義。對此,侯外廬先生也有類似的論述,他說:春秋時代的“‘公’是指的大氏族所有者,‘私’是指小宗長所有者,‘公’是指國君以至國事,‘私’指大夫以至家事,所謂‘私肥于公’,是政在大夫或‘政將在家’的意思,私并不是私有土地的私,孔子‘張公室’,‘抑私室’,就是為國君爭權(quán)?!盵4](P81)侯先生對“張公室”“抑私室”的解釋,從另一個方面論證了孔子“公”的含義。
可見,孔子的“天下為公”是有特定含義的,其中的“公”是指君主或國事?!墩撜Z》中的“公”,也更多地是指君主稱號;除此之外,“公”字共出現(xiàn)了5次,其中4次是指國家朝廷,另外一次是“公則悅”,其具體的說法是“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悅”(《論語·堯曰》)。這里的“公”是公平的意思,處事公平公正,百姓就會心悅誠服。
對于與“公”對應(yīng)的“私”,孔子是在“不平均”的意義上使用的:“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禮記·孔子閑居》)天地、日月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沒有遠近親疏之別,所以是“無私”的。但在這里,“公”與“私”并沒有明顯地對立起來。春秋時期的“公”與“私”還有一個特點,其爭論是圍繞著“公室”與“私門”的爭斗展開的,“他們講公私問題僅僅涉及不同等級的貴族之間的權(quán)益分配,廣大民眾的權(quán)益根本不在視野之內(nèi)”。[5]這個結(jié)論與侯外廬先生的論述也是一致的,就是說,最初的公私問題并不涉及普通百姓。
戰(zhàn)國時代,國民階級出現(xiàn)①關(guān)于國民階級,參見何兆武《釋“國民”和“國民階級”》,載《紀念侯外廬文集》(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頁。,私有財產(chǎn)有所發(fā)展,公私含義也有所變化:“公指的是戰(zhàn)國各國及其國君,而私指的是國家、君主以外的一切人與事?!盵5]孟子的公私觀是從他對義利的論述中表現(xiàn)出來的,他所說的“義”主要指“公義”,“利”主要指“私利”,從這個角度講,義利問題就是公私問題?!傲x與利,只是個公與私也”(《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十七)。孟子主張重義輕利,以義制利,兩者沖突時舍私利而取公義(魚與熊掌論),但他并沒有把公義與私利對立起來,反而很重視老百姓的私利。他主張讓老百姓都擁有財產(chǎn):“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而還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道德構(gòu)想。
荀子繼承了孔孟的公私觀,并且把它上升到“道”的境界。《荀子》中說:“并己之私欲,必以道”(《強國》);“至道大形,隆禮至法則國有常,尚賢使能則民知方,纂論公察則民不疑,賞免罰偷則民不怠,兼聽齊明則天下歸之;然后明分職,序事業(yè),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則公道達而私門塞矣,公義明而私事息矣”(《君道》)。這里的“公”,指社會公認的一般標準,它是面向全社會的,并上升為人們的一般行為規(guī)范。個人的欲望要服從公法,否則即是私。人的行為若能遵行這樣的規(guī)范,也就達到了公正?!爱敼灰暈樯鐣蔚钠毡樾袨闃藴实臅r候,公就具有了一般道德規(guī)范的意義。”[6]正是從這個角度講,荀子的公私觀向前邁進了一步。但是,“道德規(guī)范”仍屬于“道義制衡”的范圍,跟“法”是不同的。②荀子的學生韓非沿著荀子“道”的思路向前走了一步,創(chuàng)立了法家思想。
還要說的一點是,從“公道達而私門塞”“公義明而私事息”可以看出,荀子把“公”和“私”這兩個概念明顯地對立起來。類似的論述還有很多,如:“君子之能,以公義滅私欲也”(《荀子·修身》);“志忍私,然后能公”(《荀子·儒效》)。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就是用公義戰(zhàn)勝私欲,只有忍住私欲,才能到達公。公私就象一把尺子的兩端,舍棄一端才能到達另一端,兩端不可能重合。后時代的儒家學派繼承了公私對立這一點。
從孔子的“公則悅”“日月無私照”,到孟子的“公義”與“私利”,再到荀子的“道”,都是從道德的角度來闡釋公私概念的,這一點形成了儒家公私觀的最大特點:道義性。其中,荀子對“道”的闡釋,使儒家公私觀基本成型,其特點也逐步彰顯出來:第一,公私從屬于道德范疇,所以具有善與不善、正與不正的濃厚的道義性;第二,崇公抑私,但不同階段公、私的涵義有所不同,同時,對公的崇尚程度和對私的抑制程度也有所不同;第三,公私對立,后期進一步發(fā)展成為非此即彼、不可調(diào)和的關(guān)系。
我們先來看儒家公私觀的第一個特點:公私的道義性。與日本的公私概念相比較,這一點會顯得更清楚。日本的公私“是顯露與隱藏,公開與私下,相對于公事、官方身份的私事、私人之意。進入近代以后,乃是與國家、社會、全體相對的個人、個體,不涉及任何道義性。雖然有公私糾葛和矛盾,但這是人情問題,絕非善、惡、正、邪之對立?!盵3]相對于國家來講,某集團的事情就是這個集團的私事;但對于集團內(nèi)部來講,這件事情就是公事。公私之間是可以轉(zhuǎn)化的,不存在道義的普遍性、恒定性。儒家的公私具有善與惡、正與不正的普遍性,無論何時何地,善行都是受到褒獎、贊揚的行為;反之,惡行是永遠遭到唾棄的,如同岳飛的忠和秦檜的奸。
宋代著名理學家陸九淵直白地把“公”與善、“私”與惡相提并論:“為善為公,心之正也。為惡為私,心之邪也。為善為公,則有和協(xié)輯睦之風,是之謂福。為惡為私,則有乖爭陵犯之風,是謂之禍?!保ā蛾懢艤Y集·序贈·贈金谿砌街者》)既然公就是善,私就是惡,那么崇公抑私就是理所當然的了。李覯在其《李覯集·上富舍人書》中甚至說:“天下至公也,一身至私也,循公而滅私,是五尺豎子咸知之也?!痹谶^去,豎子是對人的蔑稱。連不懂道理的“豎子”都明白要“循公而滅私”,更何況一般人呢。在李覯看來,這是跟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的常理。
朱熹把公私與君子小人等同:“君子公,小人私?!保ā吨熳诱Z類》卷二十四《論語六》)君子當然是有德之士,小人只能是碌碌之輩。并進一步解釋說:“君子之心公而恕,小人之心私而刻?!保ā端臅戮浼ⅰふ撜Z集注》卷七)君子因為公正而待人寬恕,小人因為自私而待人刻薄。朱熹還把君子小人比喻為陰陽晝夜:“君子小人所為不同,如陰陽晝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厘之差耳?!保ā端臅戮浼ⅰふ撜Z集注》卷一)然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這公、私一字之差,造就了或高尚、或低劣的人格。
以上敘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儒家的“公”是值得推崇、追求的“善”,“私”是應(yīng)該遭到貶斥、拋棄的“惡”,儒家公私的道義性是濃厚而強烈的,對后世的影響也是深長而久遠的。
再看儒家公私觀的第二個特點,崇公抑私。儒家公私的道義性決定了崇公抑私的格局,因為棄惡揚善是人類共同的道德準則。只是,儒家的公私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含義。
如前所述,儒家的“公”,在春秋時期多指君主、國事,戰(zhàn)國時期的荀子把它上升為“道”,指一般道德規(guī)范。儒家的“私”,在春秋時期指大夫及其家事,并不涉及普通百姓;戰(zhàn)國時期的私利涉及了一般百姓,但也僅涉及生命和財產(chǎn)層面的,并沒有現(xiàn)代意義上社會權(quán)利的含義。如《論語·鄉(xiāng)黨》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馬廄起火,孔子首先關(guān)心的是有沒有人受傷,這說明孔子對百姓生命的重視。孟子主張行仁政,“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孟子·公孫丑上》)。干一件不合“公義”的事或殺一個無辜的人就能得到天下,也是不值得的??梢姡谙惹厝寮铱磥?,“公義”和人的生命比君主的位子更重要。但是,“公義”和生命、財產(chǎn)(即私)比,那個更重要呢?答案是明確的:“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p>
程朱理學把“公”視為自然天理,“私”視為人之私欲,其基本觀點是“存天理,滅人欲”。且看程明道《定性書》中的這一段:“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大公,物來而順?!酥椋饔兴?,故不能適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人被自私蒙蔽了心性,就不能適應(yīng)天道,如果能用“廓然大公”的天地自然之心來取代自己的私心,就能“物來而順”。對此,朱子進一步說:“無私意間隔,便自見得人與己一,物與己一,公道自流行?!保ā吨熳诱Z類》 卷六)這里有天人合一的意思,私欲盡去,便能看到人、已、物的一致,即“天地生物之心”(《朱子語類》卷六)。簡言之,無私即公?!笆ト饲а匀f語,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欲……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fù)盡天理,方始為學。”(《朱子語類》卷四)在“存天理,滅人欲”的觀點里,崇公抑私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陽明則將對“私”的否定提升了一個臺階。其《傳習錄》卷一記載,當他的弟子陸澄問:“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閑思雜慮,如何亦謂之私欲?”王氏答道:“畢竟從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尋其根便見。如汝心中,決知是無有做劫盜的思慮,何也?以汝元無是心也。汝若于貨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盜之心一般,都消滅了,光光只是心之本體。看有甚閑思慮?此便是‘寂然不動’,便是‘未發(fā)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發(fā)而中節(jié)’,自然‘物來順應(yīng)’”。學生的問題是,好色、好利、好名是私欲還好理解,如果閑來無事只是想一想(閑思雜慮),怎么也是私欲呢?老師的回答是,你那點想法就是色、利、名的根源。比如你根本沒有做盜賊的想法,那你會去偷盜嗎?所以,想要從根本上消滅色、利、名這樣的私欲,就得滅掉這樣的念頭。連想法都沒有了,你還會去做嗎?而消滅“私”念的目的,就是要恢復(fù)其心之本體:“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唯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復(fù)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然而已耳?!保ā锻跷某晒珪肪矶┰谕蹶柮骺磥恚诵谋緛砭褪谴蠊?,只是被私欲蒙蔽了心智,去掉私欲,就能夠恢復(fù)人心的本色。在這里,“去私致公”的意思非常明顯。
明朝中期,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傳統(tǒng)的公私觀受到?jīng)_擊和質(zhì)疑,首先對崇公抑私提出不同看法的是李贄。他從人性的角度肯定了“私”的合理性:“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獲,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積倉之獲,而后治家必力;……”(《藏書·德業(yè)儒臣后論》)
顧炎武也認為“私”是人之常情:“人之有私,固情之不能免矣”;“天下之人各懷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保ā锻ち治募肪硪唬辈⑶艺J為,“公而無私”只是理想而已,實際上是做不到的:“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無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至訓也?!保ā度罩洝肪砣╊櫻孜鋵Α八健钡目隙?,為他的公私觀作了鋪墊,他將公私統(tǒng)一起來,提出了“公寓于私”[7]的觀點:“天下之人,為天子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為……圣人者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保ā度罩洝肪硪唬┚褪钦f,天下之人說什么為皇上、為百姓都是蒙人的,其實都是為自己;圣人也清楚這一點,并利用人們的私心反而實現(xiàn)了治理天下的“公心”,這就是“公寓于私”。這一觀點在這段論述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確:“夫使縣令得私其百里之地……于是有效死勿去之守,于是有合縱締交之拒,非為天子也,為其私也。為其私,所以為天子也。故天下之私,天子之公也。”(《亭林文集》卷一,《郡縣論五》)當每個人都竭力保護自己的私產(chǎn),天下的財產(chǎn)就得以保全,天下的公利也就得以實現(xiàn)了。這充分說明“私”不僅合理,而且還是“公”得以實現(xiàn)的原動力!可以看出,顧炎武為“私”的辯解并不是要拋棄“公”,而是要利用“私”達到“公”。
清朝中葉,戴震則提出了以“天下人”為主要內(nèi)容的“大公”思想。經(jīng)過近兩千年的發(fā)展,“公”的內(nèi)容里終于包含了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這是封建時代對公私關(guān)系認識的最高水平。戴震是從批判程朱的禁欲思想入手的,他認為正統(tǒng)儒家的倫理思想并“非絕情欲以為仁”,“圣賢之道,無私非無欲,老莊釋氏,無欲非無私,彼以無欲成其私者也,此以無私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者也”(《孟子·字義疏證·權(quán)》)。就是說,儒家的“無私”(即“大公”),是以了解天下人的思想感情、滿足天下人的基本欲望為基礎(chǔ)的,即“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這跟黃宗羲“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待訪錄·原君》)的思路是一致的。設(shè)立君主的本來目的是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釋其害”(《明夷待訪錄·原君》),君主只是為天下人服務(wù)的公仆而已。“在階級社會里,能夠提出以‘天下人’的利益為主要內(nèi)容的‘大公’思想,顯然有其虛幻的一面,而且它主要還是在‘為民作主’的傳統(tǒng)意識支配下,把人民群眾看成恩賜的對象,這是時代所加給的局限。盡管如此,它的提出,也是難能可貴并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正是在這種思想意識的感召下,歷史上涌現(xiàn)了許多為民請命、毀家紓難、舍身求法、殺身成仁,足以彪炳史冊,堪稱‘大公無私’的英雄人物,永遠為人民所懷念?!盵8]從君主到“天下人”,盡管“公”的內(nèi)容有了變化,但崇公抑私的思路并沒有改變。
梁啟超的公私觀中有了近代啟蒙思想的內(nèi)容。他把公私的主體轉(zhuǎn)化為“國家”(不是“家國”)與“國民”(不是天下人)。傳統(tǒng)儒家“公”的概念里,朝廷代表國家,甚至朝廷即是國家,雖然早就有“天下之天下”(《呂氏春秋·貴公》)的思想,但一直沒能撼動“家天下”這一事實。梁啟超的國家論則把朝廷(政府)跟國家區(qū)別開來。在他看來,“朝也者,一家之私產(chǎn)也”,而“國也者,人民之公產(chǎn)也”。[9]他所講的國家,是近代意義上的概念,它屬于全體國民,而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一家一姓的“家國”。而且,梁啟超明確提出:“君主之國為私,民族之國為公;建立在單個人或少數(shù)人意志基礎(chǔ)上的政府為私,建立在公眾意志基礎(chǔ)上的國家為公;相對于國家利益,個人、家族、群體的利益為私?!盵10]
對“私”的長期否定導致儒家(不僅僅是儒家)倫理觀里嚴重缺乏個體獨立,可以說,在中國文化里,沒有“我”。個體的存在只有依附于群體才有價值。梁漱溟說:“在中國沒有個人觀念,一個中國人似不為其自己而存在。”[11](P90)梁啟超也說:“中國公私文化中的‘私’并不是指‘個體’之私,而是群體(一般而言這個群體指的是家族)之私,個人不存在獨立的利益。個體被納入家族之中,家族被納入國家之中,所有個體通過‘家國同構(gòu)’被編織在一起,成為安分守己的順民、臣民?!盵10]我們知道,個體獨立是近代啟蒙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是民主思想得以成立和實現(xiàn)的基礎(chǔ)。梁啟超看到了這一點,他提出了富有近代意義的詞語——國民,并對其進行了詳盡闡釋:“國民者,以國為人民之公產(chǎn)之稱也……以一國之民,治一國之事,定一國之法,謀一國之利,捍一國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國不可得而亡,是謂之國民。”[12](P217-218)梁啟超對“私”的辯護,更多地著眼于個體人格的獨立和解放,甚至把它提到國家興亡與否的高度:“然則茍有新民,何患無新制度,無新政府,無新國家。”[9](P103)可以看出,梁啟超國民論的目的非常清楚:“立人而立國”。[13]他對“私”的辯護仍然是為了國家這個“大公”——盡管國家的內(nèi)容有了較大的變化。
雖然,梁啟超完成了公私主體內(nèi)容的轉(zhuǎn)化:從家國到國家,從天下人到國民,他的公私觀有了劃時代的意義,但崇公抑私的思想是一以貫之的。
最后看儒家公私觀的第三個特點,公私對立。在儒家思想中,公私一直是一對對立的范疇,這從荀子時代的“以公義滅私欲”(《荀子·修身》)就開始了。從內(nèi)容看,公私對立在政治(包括倫理道德)、經(jīng)濟等方面都有所表現(xiàn)。因此,西漢韓嬰說:“公道達而私門塞,公義立而私事息?!保ā俄n詩外傳》卷六)公道盛行,那種為私人利益找門路找關(guān)系的事就杜絕了。公義昌明,那種只顧私人利益的事就少了。這是告訴人們,要守原則,存公道之心,行公平、公正之事。后漢荀悅說得更詳細,他對君主提出這樣的要求:“人主有公賦無私求,有公用無私費,有公役無私使,有公賜無私惠,有公怒無私怨?!保ā渡觇b·政體》)身為人主,可以征賦稅、遣勞役,但都要用在公共事務(wù)上,可以賞罰臣子,但要出于公心,甚至讓臣子抱怨也只能因為公事而不是私事。袁準則認為,公私選擇對很多方面都有影響:“一公則萬事通,一私則萬事閑?!保ā对诱摗ふ摫罚┲灰?,所有事情都順利;如果有私心,就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西晉思想家傅玄則對統(tǒng)治者忠言勸誡:“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保ā陡底印栒罚┧詾椋鞒终?wù)關(guān)鍵在于去掉私心,否則就沒有公道可言了。
宋代楊萬里的觀點頗具代表性:“利于私,必不利于公,公與私不兩勝,利與害不兩能?!保ā洞ぴ烙⑸显紫鄷罚λ绞掠欣模隙ú荒芡瑫r對公事也有利,公與私不能同時兼顧。朱熹則把公與私看作是分別根源于天理和人欲的兩種根本對立的品質(zhì):“仁義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則不求利而自無不利;殉人欲,則求利未得而害已隨之?!保ā端臅戮浼ⅰっ献蛹ⅰ肪硪唬┰谒磥?,這兩種對立的品質(zhì)是不能共存的:“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欲夾雜者。”(《朱子語類》卷十三)
可以看出,宋代之前的儒家只是從“道”“心”的角度談公私,雖然二者是對立的,但這種對立并沒有明確否定二者統(tǒng)一的可能性。而楊萬里的“不兩勝”明確否定了公私統(tǒng)一的可能性,朱熹則為這種否定尋找到了理論根源:公來源于天理,私來源于人欲。它們是兩條平行線,永遠不可能相交,所謂“未有天理人欲夾雜者”就是這個意思。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把公私對立推向單一化。這一時期,公私完全對立,形同水火,崇公抑私的觀念也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明代的王陽明則使公私對立陷入絕對化:“非至公無以絕天下之私,非至正無以息天下之邪,非至善無以化天下之惡。”(《王陽明全集》卷二十二《山東鄉(xiāng)試錄》)顯然,他主張用絕對的“公”“正”“善”來化解和平息“私”“邪”“惡”。
從經(jīng)濟上論述公私對立的比較少,但還是有。比如荀悅在《申鑒·時事》中說:“公祿貶則私利生,私利生則廉者匱而貪者豐?!边@里把“公祿”與“私利”相提并論,很明顯是從利益的角度來講的。類似的說法還有劉向《說苑·至公》:“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門則不言貨利?!备晒业氖?,就不能再經(jīng)營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兒了。
梁啟超也從經(jīng)濟方面談公私對立:“團體之公益與個人之私利,時時枘鑿而不可得兼也,則不可不犧牲個人之私利,以保持團體之公益?!保ā讹嫳液霞肥摹墩撝袊鴩裰返隆罚拌蔫彙奔磧刹幌嗳?,“公益”與“私利”經(jīng)常不相容,只能犧牲“私利”以?!肮妗?。“不可不”包含有無奈的成分,有較強的主觀傾向。
總體上看,儒家公私觀是公私對立,具體到政治(包括倫理道德)和經(jīng)濟方面還是略有差異。從政治上看,公私對立比較抽象,屬于形而上,所以從剛開始的對立不否定統(tǒng)一,發(fā)展到后來的絕對對立。從經(jīng)濟上看,公私涉及到具體的活生生的利益,屬于形而下,公私邊界常常不明確,所以對立是相對的。
經(jīng)過兩千年的發(fā)展,儒家公私觀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其中的“公”從君主、天理到國民,其內(nèi)涵有比較大的變化,“私”的內(nèi)涵主要是從個人欲向社會欲的發(fā)展。①關(guān)于個人欲和社會欲,參見日本學者溝口雄三的《中國公私概念的發(fā)展》(汪婉譯,載《國外社會科學》1998年第1期)一文,該文把人的生理、本能的欲望稱為個人欲,把自然以外的、對物質(zhì)等的追求稱為社會欲。對個人欲,即便是主張“滅人欲”的朱子,也表示過肯定:“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保ā吨熳诱Z類》卷十三)。但戴震和梁啟超所講的就是社會欲了,尤其是后者更為明顯?!坝袊宜枷?,能自布政治者,謂之國民?!盵14](P68)無論公私內(nèi)涵如何變化,它的三大基本特征始終沒有改變,這些特征決定了中國公私觀的基本格局和走向,對中國文化、經(jīng)濟及社會發(fā)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甚至對市場經(jīng)濟的建設(shè)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正反兩方面的作用,這些內(nèi)容留待下一篇文章詳細闡述。
參考文獻:
[1] 劉澤華.春秋戰(zhàn)國的“立公滅私”觀念與社會整合(上)[J].南開學報,2003,(4).
[2]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卷二十一[M].北京:中華書局,1989.
[3] [日]溝口雄三.中國公私概念的發(fā)展[J].汪婉譯.國外社會科學,1998,(1).
[4]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 王長坤,劉寶才.先秦儒法公私觀簡論[J].齊魯學刊,2004,(1).
[6] 葛荃,張長虹.“公私觀”三境界析論[J].天津社會科學,2003, (5).
[7] 周可真.顧炎武的公私觀[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9,(4).
[8] 陳啟智.大公無私及其歷史啟示[J].倫理學與精神文明,1984, (5).
[9] 夏曉虹.梁啟超文選(上)[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10] 那瑛.梁啟超的公私觀[J].史學集刊,2007,(5).
[11]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北京:學林出版社,1987.
[12] 李華興,吳嘉勛編.梁啟超選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3] 張寶明.國民性:沉郁的世紀關(guān)懷——從梁啟超、陳獨秀、魯迅的思想個案出發(fā)[J].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0, (2).
[14] 梁啟超.新民說[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潘文竹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fucian Outlook on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YUAN Xiu-li
( College of Marxism,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Abstract:The Confucian outlook on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was formed in the era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It has three basic features: strong moral character; long-lasting suppression of private interests and esteeming public interests; opposition of either this or that. Although in different eras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did not mean the same things, those three features remained unchanged. They determined the basic pattern and trend of outlook on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and have deeply infl 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Key words:Confucian; outlook on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morality; suppression of private interests and esteeming public interests; contrariety
作者簡介:苑秀麗(1968-),女,山西臨汾人,青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青島大學習近平系列講話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主要從事倫理學和文化學研究。
基金項目:青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習近平對毛澤東群眾路線的繼承和發(fā)展”(批準號:QDSKL150720)的階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1-22
中圖分類號:B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7110(2016)02-0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