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開天
(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安慶246133)
先秦“類”的基本內(nèi)涵及其思維演進
蔣開天
(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安慶246133)
“類”的內(nèi)涵是探究“類”與“類思維”的根基,在中國思維史與中國邏輯史上意義重大。先秦時期,“類”的內(nèi)涵較為豐富,涵蘊多層意義,從“類”的本義——獸名及以之為基礎(chǔ)發(fā)展起來的祭名、“善”義開端,到“分類”及以此為基礎(chǔ)所遷延出的“族類”、“事類”、“物類”,最后到“比類”或“推類”,這不僅是先秦“類”的內(nèi)涵進展的邏輯進程,實則也是先秦“類”的內(nèi)涵前行的歷史進路。
先秦;分類;比類;比附
“類”是中國思維史與中國邏輯史上最核心的問題之一。筆者僅試圖就思維形態(tài)的角度對先秦時期“類”的基本內(nèi)涵作一考察。建基于類觀念與類概念基礎(chǔ)之上的一種思維形態(tài),我們可將其稱之為“類思維”,其主要包括兩大分支形態(tài):分類思維與比類思維。事實上,有關(guān)“類”在先秦哲學史上的多重含義,大體都與類思維的兩大分支形態(tài)相關(guān)且以之為基礎(chǔ)。如“族類”“事類”“物類”之義即為其在分類思維意義上的展現(xiàn),“肖似”“好像”之義即為其在比類思維意義上的延伸。當然,若要了解“類”的內(nèi)涵在先秦思維史上發(fā)生、發(fā)展、成型的具體歷程,還要先自“類”的本義講開來。
“類”的本義應(yīng)與獸名有關(guān)。《說文解字·犬部》中說:“類,種類相似,唯犬為甚?!薄队衿と俊分幸舱f:“類,獸名,種類也,法也?!逼鋵崳s自中石器時代始,犬已經(jīng)成為人類所馴養(yǎng)的最早的動物之一,經(jīng)過長期觀察、分辨,人類逐步發(fā)現(xiàn)了犬與犬之間的“類似性”或“相似性”,因此,將犬自覺的看作是“類”也即順理成章了。此外,《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中也記載有“類”:“有獸焉,其狀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妬。”我們雖無法判定這種身形像“貍”(野貓)卻頭上長有頭發(fā)的“類”究竟為哪種動物,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種獸無疑。
“類”由獸名轉(zhuǎn)變?yōu)榧烂木唧w過程今人已無從考證,但從一些考古發(fā)掘的動物形狀的玉器等物件,我們可以推測,“類”這種獸可能曾被作為某個部落中祭祀活動的祭品,經(jīng)長期演變,發(fā)展成為了一種成熟的祭祀形式。無論其作為祭名的來源為何,在先秦時期,“類”已作為一種祭名形式存在確是不爭的事實。
先秦諸多文獻中有對于“類”祭的記載,如《尚書·舜典》:“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周禮·春官宗伯·肆師》:“凡師甸,用牲于社宗,則為位。類造上帝,封于大神,祭兵于山川,亦如之”;《周禮·春官宗伯·大?!罚骸按髱?,宜于社,造于祖,設(shè)軍社,類上帝,國將有事于四望,及軍歸獻于社,則前?!?。通過對如上幾則材料的分析可知,“類”祭的對象主要為上帝(天),是一種層次很高且極為隆重的祭祀形式。這一點,從《禮記·王制》中的表述也可窺見一二:“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諸侯將出,宜乎社,造乎禰?!笨梢?,“類”祭實為天子的專利,特別是在天子登基或出征時才能舉行,諸侯是沒有進行“類”祭的資格的。
當然,有時也會有所變通,《周禮·春官宗伯·小宗伯》中記載說:“凡王之會同、軍旅、甸、役之禱祠,肄儀,為位。國有禍災,則亦如之。凡天地之大災,類社稷、宗廟,則為位?!睂O詒讓考證這段話時說:“《大?!妨硪辉活?,是類亦禱祈之祭。依正禮者,據(jù)《大?!纷?,類亦用牲,蓋依放祭社稷宗廟之正禮而略殺,亦取象類正祭之義,故謂之類?!盵1]可見,如遇大災特別如“日月食,四鎮(zhèn)五岳崩”(《周禮·春官宗伯·大司樂》)之時,常祭可上升為“類”祭,“類”祭的范圍也就相應(yīng)擴大了。
“類”不論是作為具有動物屬性的獸名,還是作為具有宗教屬性的祭名,都絲毫不具有思維形態(tài)的意義,它們都具有具象性與個別性。而“善”義,則是“類’從其動物屬性到宗教屬性再到道德屬性的演進過程中所形成的?!吧啤?,是一種道德觀念的抽象,之所以會由“祭”上升為“善”,實則是因為祭祀本身即是一個揚善以求上帝(天)庇佑的過程,這一過程,同時開啟了由具象的、個別的“類”向抽象的、一般的“類”的進展歷程,對于后來“類”能夠進一步涵容分類、比類的意蘊意義深遠。
《爾雅·釋詁》中將諸多具有“善”義的字輯于一處:“儀,若,祥,淑,鮮,省,臧,嘉,令,類,,彀,攻,穀,介,徽,善也?!焙苊黠@,“類”字位列其中。清代古文字學家朱駿聲也說:“類者,肖也?!吨苷Z》‘類也者,不忝前哲之謂也’,故又轉(zhuǎn)為善?!盵2]朱駿聲認為,“類”的“善”義是源于其“肖似”義,其舉《國語·周語下》中的話,以論證凡是相似的特別是與父輩相似的為善、為賢,反之則為不善、不賢。“不肖”一詞的出現(xiàn)便是明證。因此,“類”即為善,“不類”則為不善,《逸周書·官人解》中便說:“言行不類,終始相悖,外內(nèi)不合,雖有假節(jié)見行,曰非成質(zhì)者也?!逼渲?,“言行不類”即言行不善。
“類”既然為“善”,那么,“類”的“善”義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呢?對此,《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有一處經(jīng)典的概括:“勤施無私曰類”。這雖不能涵蘊“善”的全部,但即使就今天言之,也應(yīng)算是抓住了“善”的核心了,這一對“類”的道德屬性的準確把握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事實上,類作為獸名、祭名與“善”義,尚未上升到如分類、比類等思維層面上,然而,“類”正是經(jīng)由“獸名→祭名→善”這一邏輯演變與進展的過程,才為后來其能夠遷衍出包涵分類、比類等思維意蘊的“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至此,具有思維形態(tài)意義的分類、比類已呼之欲出。
分類是人們對周圍事物進行樸素的辨識、分析的結(jié)果。早期先民面對具有多樣性與差異性的外部世界,首先發(fā)展起來的就是分類思維。其中,觀察是分類思維產(chǎn)生的起點與根源,識別與分辨是分類思維發(fā)展的直接動因。它們都是分類思維發(fā)生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與必經(jīng)路徑。以對事物的觀察、識別、分辨為基礎(chǔ),“類”的“分類”義逐漸產(chǎn)生、發(fā)展并定型。
“類”作為“分類”之義在先秦文獻中多有論及?!蹲髠鳌は骞拍辍分姓f:“晉君類能而使之,舉不失選,官不易方。”這里,“能”是指有才能的人,“類能”則解釋為“將能人分成不同類型”[3]674,“類”在此處明顯表示“分類”的意蘊。
“類”的“分類”義確定之后,“族類”“事類”“物類”義便應(yīng)運而生了。對“族”的分類就形成了“族類”,對“事”“物”的分類就形成了“事類”“物類”。換句話說,“族類”“事類”“物類”都與“分類”有關(guān)且是以“分類”為基礎(chǔ)的。
首先講“族類”。在先秦文獻的表述中,我們可將其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一條文獻記載中僅出現(xiàn)“類”字,且表示“族類”之義。如《詩經(jīng)·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類維何?室家之壸?!边@里,兩個“類”字都是表示“族類”。當然,“同類”則為同族:“彼無亦置其同類以服東夷,而大攘諸夏,將天下是王,而何德于君,其予君也?”(《國語·魯語下》)“異類”則為異族:“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保ā秶Z·晉語四》)
第二,在同一條文獻記載中既出現(xiàn)“族”又出現(xiàn)“類”,但二字未連用。如《左傳·僖公十年》:“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此處,“類”即是“族”,“族”亦為“類”。
第三,在同一條文獻記載中“族”“類”連用,形成“族類”一詞。這樣的例子非常普遍,如:《左傳·成公四年》:“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左傳·僖公三十一年》:“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國語·楚語上》:“教之《訓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國語·晉語八》:“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類,則紹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過其族”。綜上可見,“類”在先秦時期確有“族類”之義,侯外廬等人就指出:“在古文字中,‘類’字和‘族’字同義。”[4]
再來談“事類”“物類”。前述“族類”是人類對自身分類的結(jié)果,當將這一范圍抽離人本身,而擴充到“事”“物”時,則有了“事類”“物類”的意蘊。吳建國就說:“一旦把類與人群的分類掛起鉤來,那就會不僅限于此,事實上,與族類概念出現(xiàn)的同時,標示同一抽象思維發(fā)展高度的一系列物類、事類的概念也隨之產(chǎn)生了。”[5]《左傳·文公十八年》中記載一則典型事例:“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德,丑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渾敦?!逼渲?,“丑類惡物”一句著實令人費解,前輩學人針對此句的釋義,也是注解不一。李夢生將全句意譯為“愛和壞東西在一起”[3]423,難以明晰地看出“類”字之為何。楊伯峻解釋為:“丑,類也。丑類,同義詞連用,以作動詞,惡物為其賓語,言與惡物相比類也?!盵6]楊氏將全句解為“與惡物相比類”,這實則抓住了此句的核心,但說“丑”與“類”同義,筆者實難茍同。在筆者看來,“丑類惡物”一詞不應(yīng)為楊氏所說的動賓結(jié)構(gòu),而應(yīng)為并列結(jié)構(gòu),即“丑”與“惡”同義,“類”與“物”同義,有兩條注解為證。其一,孔穎達對“丑類惡物”所作的正義為:“丑亦惡也,物亦類也,指謂惡人等輩,重復而言之耳?!盵7]580其二,洪亮吉對此句所做的訓詁為:“詩毛傳:丑,惡也?!盵8]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再列舉“比物丑類”一詞,以與“丑類惡物”相對照?!抖Y記·學記》中說:“古之學者,比物丑類?!贝颂?,“丑,猶比”[9]465,“丑”與“比”同義,故可推知,“物”與“類”也同義。假如此看法正確的話,那么,此處的“類”即指某一類“事”“物”,“類”即為“事類”“物類”之義。
此外,如《國語·鄭語》:“夏禹能單平水土,以品處庶類者也?!薄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笆辉?,季武子卒,晉侯謂伯瑕曰:吾所問日食,從之,可常乎?對曰:不可,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類,官職不則,同始異終,胡可常也?”兩處“類”也是“物類”“事類”之義。前句中,“庶,眾也”[10],“庶類”連用,應(yīng)為“萬事萬物”之義,因此,“類”當指“事類”“物類”之義。后句中,從晉平公與士文伯的對答可知,“事序”也有不可混淆的“類”,此“類”也應(yīng)為“事類”“物類”義無疑。
比類、推類是中國思維史上重要的思維形態(tài)。事實上,比類與類比,推類與類推是內(nèi)容相同而形式有異的兩組表述,只不過比類、推類在古代中國文獻中出現(xiàn)的頻率遠比類比、類推高出許多,換言之,比類、推類更具中國色彩。因此,本文擬采用比類、推類的表述方式。問題隨之而至,在中國思維史上,比類與推類是否具有相同的意義,這兩個語詞是否是一種異名而同實的關(guān)系?這是當今學界依舊在爭論的問題,亟待解決。在邏輯學中,比類或類比實為類比推理,可以說,類比是類比推理的簡稱。這是學界所普遍承認的。那么,比類或推類是否異名同實的問題就演變?yōu)橥祁惢蝾愅剖欠駷轭惐韧评淼膯栴},若類推也為類比推理,那么,二者相同,反之,則相異。
針對這一問題,學者們有不同見解。部分學者認為推類或類推是建立在對“類”的性質(zhì)及其相互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的推理方法,是推理或推論的泛指,其含義不僅為類比推理,有時也包括演繹與歸納推理。如汪奠基就說:“我們必須分別的是,古代辯者所謂‘推類’,并不就是普通邏輯上的類比推論,……它的內(nèi)容或形式,既有‘推類’的特殊意義,亦有作為‘推理’的邏輯基礎(chǔ)的一般意義。”[11]可見,“推類”是具有狹義與廣義的雙重涵義的:狹義指稱類比推理,廣義指稱推理本身。晉榮東也指出:“由于推類在類同原則的制約下可以具體化為演繹、歸納、類比等形式各異的推理類型,故其邏輯本質(zhì)不可歸于任何單一的推理類型,因此我認為,我們不應(yīng)繼續(xù)在特定推理類型的意義上來使用‘推類’一詞?!盵12]這里,晉氏是從廣義的角度來使用“推類”,認為“推類”包含了“演繹”、“歸納”與“類比”三種推理類型,其反對從狹義的角度來理解“推類”,這里所說的“在特定推理類型的意義上來使用‘推類’一詞”即是指在類比推理的單一意義上來狹義的理解“推類”。
然而,具體到中國邏輯史與中國思維史中,許多學者認為“推類”就是指類比推理,并不包括演繹與歸納推理在內(nèi)。崔清田、黃朝陽、張曉光等人通過對中國古代邏輯史的考察研究,就得出了“推類”為類比推理且僅為類比推理的結(jié)論。崔清田通過對中國古代“推類”特別是《墨經(jīng)》中“推類”的邏輯性質(zhì)的考察,指出:“推類是以兩個或兩種事物共同具有某些類同屬性為依據(jù),推出它們共有其它屬性的推理;推類是由個別或特殊進到個別或特殊的推理;推類沒有也無法確證前提中類同屬性與結(jié)論中推出屬性之間有必然性聯(lián)系,前提與結(jié)論的聯(lián)系只具或然性,屬或然性推理。這些都說明推類有類比推理的性質(zhì)?!盵13]黃朝陽通過對先秦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的“譬”論的考察,指出“譬”就是指中國古代的類比,且最后得出結(jié)論說:“總之,我們認為,譬和‘類推’之間只有稱謂上的差異,沒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試圖在它們之間劃清界限的努力是徒勞的。”[14]后來,黃朝陽又撰寫專文來重申與推進對“推類”問題的這一研究成果,強調(diào)指出某些學者所堅持的推類除涵容類比推理之外,還涵容歸納與演繹推理的觀點,“實質(zhì)上是把推類與傳統(tǒng)邏輯的全部推理等量齊觀,從而大大擴展了推類的外延?!盵15]張曉光對“推類”問題也曾做過具體探究,其指出:“推類是依據(jù)‘類’的認識,由此物選取彼物,然后以類推之,體現(xiàn)了從個別到個別、由特殊到特殊、由一般到一般的認識過程,根據(jù)傳統(tǒng)邏輯的認識,是具有類比推理的邏輯性質(zhì)?!盵16]事實上,崔清田、黃朝陽、張曉光三人也主張推類與類比推理之間存在些許差異,然而,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三人所得出的推類具有類比推理的傳統(tǒng)邏輯性質(zhì)的結(jié)論是完全一致的。這一點,單就三人所論及的推類體現(xiàn)為一種從個別到個別的思維進路與推類的前提與結(jié)論之間具有一種或然性的聯(lián)系性質(zhì)等方面即可窺見一二。
再結(jié)合中國古代文獻本身,據(jù)筆者考察,先秦文獻中的“推類”就是指的類比推理這一種推理類型。既然推類也是表示類比推理,那么,“比類”與“推類”便成了異名同謂的語詞,難怪《哲學大辭典·邏輯學卷》中將“類比”與“類推”都解釋為“類比推理”了[17]。因此,本文有關(guān)“比類”“推類”兩個語詞的運用,是在二者涵義相同的情況下來使用的,應(yīng)表述為“比類或推類”,而非“比類與推類”。
前已講述“類”具有“分類”的意蘊。然而,眾所周知,“分類”或“歸類”的過程本身就是異中求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們將某類事物歸并在一起,其依據(jù)就是這類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或類似性。由此,“類”又具有了“肖似”“相像”“類似”的意蘊,這是在對事物相似性問題的摸索與運用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然而,我們也應(yīng)看到,由于早期先民對事物類種關(guān)系的意識淡薄,他們所注意到的“完全是一種表象上的‘類’似,而不是一種本質(zhì)上的類屬關(guān)系?!盵18]比附思維作為比類思維的變體或延伸,自先秦末期開始在中國思維史上大行其道即為明證。盡管如此,這一過程具有比較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據(jù)筆者考察,對于先秦思維史上的“比類”或“推類”,比較的特性是更為基本的,在產(chǎn)生時間上也是在先的;推理的特性是在比較的基礎(chǔ)上完成與展現(xiàn)出來的,在產(chǎn)生時間上也是在后的?,F(xiàn)在,首先讓我們來看先秦時期,“類”作為“比類”或“推類”義時,所表現(xiàn)出的比較的特性,其具有“肖似”“好像”等多重含義。
“類”的“肖似”義在先秦文獻中多有闡述,如《左傳·桓公六年》中說:“公問名于申,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于物為假,取于父為類?!边@里,齊桓公向魯大夫申請教如何給太子起名之事,申指明了五種起名的具體方式,其中三次提到了“類”字。“以類命為象”是指用相似的事物來命名稱為“象”,如《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即是說,孔子是由于頭如泥丘,才取象命名為丘的。這里的“類”明顯是“肖似”“相像”之義?!叭∮诟笧轭悺笔侵赣门c父親相類似的意思來命名稱為“類”,這與后文齊桓公所說“是其生也,與吾同物,使之曰同”(《左傳·桓公六年》)實則是采用了同種取名方式。對此,東漢王充在《論衡·詰術(shù)》中也說:“取于父為類,有似類于父也。”可見,這里的“類”也是指“肖似”“相像”,即在某一方面與其父相像。此外,《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也說:“為刑罰、威獄,使民畏忌,以類其震曜殺戮。”可以看出,國家制訂的刑罰、牢獄與雷霆閃電在功效方面是類似的,即都能起到震懾、殺戮以使人民畏懼的作用,之所以把刑罰、牢獄與雷霆閃電放在一起,就在于二者之間的這種相似性?!邦悺睘椤靶に啤薄跋嘞瘛绷x,那么,“不類”則應(yīng)指“不肖似”“不相像”。《左傳·莊公八年》即載曰:“遂入,殺孟陽于床,曰:‘非君也,不類?!边@里,孟陽偽裝成齊襄公被刺殺后,賊人發(fā)現(xiàn)被殺之人與齊襄公“不類”,即指樣子長得不像。
以“類”的“肖似”義為基礎(chǔ),“類”還延伸出了“好像”的意蘊,如《國語·吳語》:“臣觀吳王之色,類有大憂,小則嬖妾、嫡子死,不則國有大難;大則越入?yún)??!贝司渲校邦愑写髴n”的“類”即是指“好像”,徐元誥集解說“類,似也?!秱鳌吩唬喝馐痴邿o墨,今吳王有墨。墨,黑氣也”[19]可為明證。
以“類”的“肖似”“好像”義為基礎(chǔ),“比類”一詞出現(xiàn),這在中國思維史上意義重大,吾淳便說:“比類概念的出現(xiàn)為比類思維以及觀念的普及乃至泛濫提供了重要的語詞與概念基礎(chǔ)。”[20]有關(guān)“比類”一詞在先秦文獻中的記載,大體可分為兩類,這兩類同時也可被看做是“比類”一詞發(fā)展的邏輯進程。第一,同一條文獻記載中既有“比”字,又有“類”字,但二字未連用。如《國語·周語下》中便有一例:“比之地物,則非義也。類之民則,則非仁也?!焙苊黠@,這里的“比”與“類”同義,都是“比類”“比照”的意思。第二,同一條文獻記載中“比”“類”連用,構(gòu)成“比類”一詞。據(jù)統(tǒng)計,先秦文獻中共出現(xiàn)“比類”一詞4次,其中,《國語》1次,《禮記》2次,《荀子》1次,具體情況如下:(1)《國語·周語下》:“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從孫四岳佐之。”(2)《禮記·月令》:“視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類,量小大,視長短,皆中度。五者備當,上帝其饗?!保?)《禮記·樂記》:“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類以成其行?!保?)《荀子·非相》:“從者將論志意,比類文學邪?”其中,對于第(1)(3)(4)三則中的“比類”,歷來沒有較大的分歧,都具有“比照”“比較”的意蘊。但是,針對第(2)則,則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楊天宇將“比類”理解為“分類”,因此將“必比類”譯為:“一定要根據(jù)不同祭祀的需要將牲畜分類。”[9]201筆者認為這是有待商榷的。文中的“五者”,即是所視、所案、所瞻、所察、所量。因此,“必比類”與“皆中度”應(yīng)為并列關(guān)系,“中度”是指“符合標準”,“比類”則應(yīng)為“比照或合乎舊制”??追f達對這句話作的正義也說:“‘必比類’者,已行故事曰比,品物相隨曰類?!盵7]615又,《呂氏春秋·仲秋》中也有與此句相類似的話,張雙棣等人認為“比類”為“合乎舊例”[21]178,這是在與以往的用來祭祀的犧牲在形體、喂養(yǎng)狀況以及肥瘦等三方面比較的過程??梢姡@里的“比類”同樣具有比較的意義。
其次,先秦時期,“類”作為“比類”或“推類”義時,也可表示推理的意蘊,此義主要集中在《墨子》特別是《墨經(jīng)》中。如《墨子·公輸》:“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辈粴⑸贁?shù)人,而因此建造殺人武器——云梯以發(fā)動戰(zhàn)爭而殺死眾多的人,不可謂懂得類推?!赌?jīng)》中也說:“止,類以行人。說在同。”(《經(jīng)下》)“以類取,以類予。”(《小取》)《墨子·經(jīng)說下》對前句解釋說:“止:彼以此其然也,說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睂O詒讓據(jù)此判定“人”字當為“之”字之誤。進而,孫氏認為“類以行之”一句“謂以然不定其是非,可以類推,所謂同也”,“說在同”一句“亦取類推之義”[22]。后一句中,關(guān)于“取”字,“即《經(jīng)上》‘法取同’及‘取此釋彼’之‘取’,即今所謂舉例也”;關(guān)于“予”字,《說文解字》中說:“予,相推予也”,“即今所謂斷語或斷案?!盵23]將如上之義帶入原文,我們明顯可以捕捉到“類”的推理的意蘊。而且,從后文“有諸己不非諸人,無諸己不求諸人”中同樣能夠看到推理的影子。
通過如上對有關(guān)“類”的基本內(nèi)涵的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古代先民對于“類”的認知也遵循了一個由具象而抽象的過程?!邦悺弊畛踝鳛榫哂袆游飳傩缘墨F名,進而遷延出具有宗教屬性的祭名,都是具體的、個別的。而當“類”具有了“善”的涵義時,具象的、特殊的“類”開始向抽象的、一般的“類”進展,這實則為后來“類”能夠具有思維形態(tài)意義上的“分類”“比類”的涵義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跳板。事實上,抽象的“分類”“比類”涵義的“類”的萌生與發(fā)展與具象的獸名、祭名涵義的“類”的驟減與消逝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從文獻記載的角度來看,大約始自春秋戰(zhàn)國之交時,作為獸名、祭名與“善”義的“類”已幾近泯滅,而“類”的“分類”“比類”義在此后的中國哲學與思維史上將起著愈發(fā)重要的作用。
首先看“分類”。分類思維最初主要沿地理知識與生物知識兩條主線向前進展,隸屬自然知識領(lǐng)域。其中,《山海經(jīng)》的《五藏山經(jīng)》部分對于山系、礦產(chǎn)資源的分類——《尚書·禹貢》對于九州、土壤顏色與質(zhì)地的分類——《管子·地員》對于平原、丘陵、山地的土壤類型的分類——《爾雅》的《釋地》《釋丘》《釋山》《釋水》諸篇對于九州、十藪、八陵、九府以及丘陵的分類,為我們勾勒出了一條分類思維在地理知識領(lǐng)域進展的詳實變遷史。
分類思維在地理知識與生物知識領(lǐng)域取得較為成熟的形態(tài)后,跨越自然知識領(lǐng)域而伸延至社會歷史領(lǐng)域特別是政治與軍事領(lǐng)域便成為了分類思維進展的必然結(jié)果。譬如,《尚書·洪范》中就載有關(guān)于君主在國家治理過程中所應(yīng)遵循的基本準則即“九疇”的分類,更細致的,每一“疇”都分為五行、五事、五紀、三德、五福、六極等具體的次類。
具體到古代中國文獻中,先秦特別是春秋戰(zhàn)國之前,分類思維明顯呈現(xiàn)出一種重自然知識領(lǐng)域的分類而輕社會歷史領(lǐng)域的分類的傾向。然而,與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知識大爆炸相伴而生的是先民們對社會歷史知識認知的逐步深入。因此,約自先秦末期始,分類思維在中國思維史與中國哲學史上就表現(xiàn)為一種既重自然知識領(lǐng)域的分類又重社會歷史領(lǐng)域的分類的傾向,且后者所占的比重尤大。
然而,需要著重強調(diào)的是,分類思維一經(jīng)進入社會歷史領(lǐng)域,由于人們對同一事實或問題見仁見智,必然致使分類的不確定性,甚或會出現(xiàn)分類的混亂乃至錯誤,這就使社會歷史領(lǐng)域的分類逐步脫離了地理、生物等自然知識領(lǐng)域的重客觀化與科學性的發(fā)展方向,明顯具有了一種觀念化與主觀性的特征。不過,在筆者看來,這依然不能抹煞或否定先秦時期分類思維在社會歷史領(lǐng)域中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在對分類問題進行考察時便指出:“不管分類采取什么形式,它與不進行分類相比自有其價值”[24];“任何一種分類都比混亂優(yōu)越,甚至在感官屬性水平上的分類也是通向理性秩序的第一步。”[21]178
再來看“比類”。先秦時期,“比類”或“推類”思維主要包括三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為比類思維的“初期形態(tài)”,即早期先民通過對于比喻、象征、聯(lián)想等思維方式的運用,在有關(guān)“比興”“取象比類”“觀物比德”的相關(guān)文獻記載中所體現(xiàn)出的思維形態(tài)。當然,此處的“比喻”“象征”并非僅是作為一種修辭學方法而被提及,其更是作為一種思維方式與認知方式而被討論?!对娊?jīng)》《易經(jīng)》《論語》等文獻中都有大量記述。第二部分為比類思維的“成熟形態(tài)”,即指在先秦比類思維的表述與進展中符合西方類比推理的形式結(jié)構(gòu)的形態(tài)。之所以稱為“成熟”,是因為比類這一思維形態(tài)已然跨越了“比喻”“象征”的有“比”無“推”的初期形態(tài)階段,在具有比較特性的同時,兼具了推理的特性。之所以稱為“成熟形態(tài)”,是因為比類思維形態(tài)的表現(xiàn)方式基本符合類比推理的公式化結(jié)構(gòu),具有邏輯學意義?!睹献印贰盾髯印贰俄n非子》中有大量論及。第三部分為比類思維的“復雜形態(tài)”,即作為成熟形態(tài)的比類思維與演繹式思維、歸納式思維的混合運用,又具體可分為三種情況:與演繹式思維的結(jié)合;與歸納式思維的結(jié)合;與演繹式、歸納式思維的共同結(jié)合?!秴问洗呵铩返任墨I中有明顯體現(xiàn)。
當然,若僅以如上三部分作為比類思維的內(nèi)容言之,三者之間明顯是一種并列的關(guān)系。然而,仔細考察,三者又涵蘊與展現(xiàn)了中國比類思維形態(tài)邏輯進展的內(nèi)在機理。中國比類思維的多樣性與復雜性正是比類思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表現(xiàn)形式,是古代中國人具有想象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源泉與體現(xiàn)。
比附思維作為比類思維的畸形發(fā)展與極端形態(tài),也是比類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到先秦文獻中,比附思維的發(fā)展集中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為天人比附,其二為五行比附。先來看天人比附。眾所周知,天人關(guān)系是先秦哲學的基礎(chǔ)命題,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對天人之間,天道、人道之間以及自然、人為之間的關(guān)系的探索。然而,單就“天”與“人”的性質(zhì)而言,二者必然屬于兩類截然不同之物。先秦時期特別是自春秋戰(zhàn)國伊始,就存在著一種在“天”與“人”之間作比附式處理的傾向,即在二者之間建立起某種必然性的聯(lián)系,使天人合一,人天同構(gòu)。至先秦末期的《呂氏春秋》時,天人比附更具體化為兩種基本形式:(1)“天人相類”。這是從“天”與“人”的表象的類似性出發(fā),對二者做出的非本質(zhì)理解的必然結(jié)果。(2)“天人相感”。在《呂氏春秋》中,表現(xiàn)為天人感通或感應(yīng)的雙重路徑,若以人的能動性為分類依據(jù),可分為被動的天人相感與主動的天人相感兩種。再來談“五行比附”?!拔逍小痹谡Q生之初是以物質(zhì)形式而出現(xiàn)的,之后,其逐步與“類”“數(shù)”問題相結(jié)合并走向極端化,分別分化出“附象”“附數(shù)”兩種基本形式,在《管子》、《呂氏春秋》等文獻中表現(xiàn)明顯。(1)五行附象思維。這是抹殺異類事物之間的本質(zhì)屬性,在異類事物呈現(xiàn)的不同表象之間建立起必然性聯(lián)結(jié)的時候,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思維方法形態(tài)。如在《呂氏春秋·十二紀》中,五行分別與時間(包括四季與十天干)、方位、帝神、動物、音階、味道、氣味、祭祀、生理(五臟)、顏色、谷物、牲畜等相比附,可見《呂氏春秋》中的附象思維已然發(fā)展到了何等的高度。(2)五行附數(shù)思維。這是將包括“五方”“五帝”“五神”“五蟲”等在內(nèi)的天地萬事萬物全部削足適履式的簡約到“五”數(shù)結(jié)構(gòu)中的時候,所形成的一種思維方法形態(tài)。在此過程中,多于“五”數(shù)的則削則減,少于“五”數(shù)的則益則增,其目的只有一個——與五行的“五”數(shù)框架相匹配。
事實上,至先秦末期,中國軸心時代歷經(jīng)“哲學的突破”時期,人本與理性逐漸彰明,而涵蘊天人比附與五行比附的比附思維的重新抬頭并影響日巨,實則是向原始思維的復歸,表現(xiàn)為一種返祖現(xiàn)象。透過比附思維,我們明顯洞徹到中國文明進程的連續(xù)性的特質(zhì),且先秦時期比附思維所表現(xiàn)出的中國思維進程的連續(xù)性特質(zhì)在之后必將得到延續(xù)。
總而言之,至春秋末期,“類”作為獸名、祭名與“善”義已然漸漸淡出歷史舞臺,作為類思維的兩大分支形態(tài)——分類思維與比類思維,開始逐步成為類思維舞臺的中堅力量。然而,僅就二者在當世及對后世的價值與影響言之,占主導地位的都是比類思維。這也恰與古代中國思維形態(tài)或思維方式中“重比類”的特質(zhì)相一致。實際上,古典思維進展至先秦末期,經(jīng)由諸子論辯的滌蕩、揀選與升華,分類思維的發(fā)展日益衰落,僅僅表現(xiàn)為一種隱性的存在。而包括比附思維在內(nèi)的比類思維,則獲得了大發(fā)展、大繁榮。一言以蔽之,以思維形態(tài)的視域觀之,從作為獸名、祭名與“善”義的“類”到“分類”與以此為基礎(chǔ)所遷延出的“族類”“事類”“物類”,最后到“比類”或“推類”,這不但符合“類”的內(nèi)涵進展的邏輯進程,實則也是“類”的內(nèi)涵前行的歷史進路。
[1]孫詒讓.周禮正義:第5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7:1462-1463.
[2]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M].武漢:武漢古籍書店,1983:576.
[3]李夢生.左傳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中國思想通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39.
[5]吳建國.中國邏輯思想史上類概念的發(fā)生發(fā)展與邏輯科學的形成[J].中國社會科學,1980(2):58.
[6]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二)[M].北京:中華書局,1990:638.
[7]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8]洪亮吉.春秋左傳詁[M].李解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 1987:390.
[9]楊天宇.禮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0]國語[M].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12.
[11]汪奠基.略談中國古代“推類”與“連珠式”[C]//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選(1949—1979).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1:88.
[12]晉榮東.推類等于類比推理嗎?[J].邏輯學研究,2013(4):75.
[13]崔清田.推類:中國邏輯的主導推理類型[J].中州學刊, 2004(3):139.
[14]黃朝陽.中國古代的類比——先秦諸子譬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246.
[15]黃朝陽.中國古代邏輯的主導推理類型——推類[J].南開學報(哲社版),2009(5):99.
[16]張曉光.推類與中國古代邏輯[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9.
[17]馮契,傅季重.哲學大辭典·邏輯學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357,358.
[18]吾淳.中國思維形態(tài)[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67.
[19]徐元誥.國語集解[M].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551.
[20]吾淳.中國哲學的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55.
[21]張雙棣,張萬彬,殷國光.呂氏春秋譯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2]孫詒讓.墨子間詁[M].北京:中華書局,2001:319.
[23]李漁叔.墨子今注今譯[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74: 316.
[24]列維·斯特勞斯.野性的思維[M].李幼蒸,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7:14.
責任編校:汪沛
Basic Connotation and Thought Evolution of“Class”in the Pre-Qin Period
JIANG Kai-tian
(School of Marxism,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246133,Anhui,China)
The connotation of“class”is the foundation to explore“class”and“thinking of class”,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thought and the Chinese logic.In the pre-Qin period,the connotation of“class”wad very rich and multi-faceted.The connotation of“class”in the pre-Qin period evolved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animal name, sacrifice name and kindness to the classification as well as“race class”,“event class”and“object class”based on that and finally to analogy.This is not only the logical process but also the historical route of“class”connotation in the pre-Qin period.
pre-Qin period;classification;analogy;comparison
B81-092
A
:1003-4730(2016)06-0122-07
時間:2017-1-20 15:3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70120.1533.025.html
2016-05-2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呂氏春秋》類思維研究”(15CZX022)。
蔣開天,男,山東濟寧人,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哲學博士。
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