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如,石冰瑩
(1.福建師范大學 法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檢察院,福建 福清 350300)
?
淺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認定難點
——以一起交通肇事案例為視角*
何 如1,石冰瑩2
(1.福建師范大學 法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檢察院,福建 福清 350300)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中將“逃逸”的內涵界定為“行為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1],由此可見判斷行為人構成逃逸,其主觀上有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明知”交通事故發(fā)生,其二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兩者缺一不可。本文以一起交通事故的案例入手,重點分析因為對“明知”的不同理解而導致的,司法實務界對此案是否應當認定逃逸的分歧意見,并對“逃逸”內涵的理解加以探討。
逃逸;明知;救助
2015年3月25日22時許,沈某駕駛小車沿324國道由某城區(qū)往福建某國際集裝箱碼頭方向行駛,至某村一福百佳超市路段時,其駕駛的小車右前部車身碰撞處于同向右側慢車道的被害人陳某身體左側,致被害人陳某死亡。事故發(fā)生后,沈某駕車離開現(xiàn)場。審查后,沈某承認案發(fā)當晚其行駛至事故路段時,聽到自己車子右前側碰到東西發(fā)出的響聲,還發(fā)現(xiàn)其車右側的后視鏡掉了,但因為看見車子行駛方向右側停著一輛集裝箱貨車,故以為異響和后視鏡掉落是碰撞集裝箱貨車所致,并沒有想到會撞到人,遂沒有停車,而是駕車離開現(xiàn)場。
對沈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均不持異議,但對是否認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存在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在道路上駕駛的行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駕駛員對確保安全駕駛負有注意義務,無論是否明知發(fā)生交通事故,只要有駕車離開現(xiàn)場的行為,即可以認定逃逸。
第二種意見認為,根據(jù)沈某供述,其在案發(fā)時血壓上升、駕駛狀態(tài)不佳,以為是撞到停在路邊的集裝箱車而沒有停車。因無法肯定或排他地推斷沈某離開事故現(xiàn)場時已明知肇事撞人,就無法認定其是以逃避法律追究為目的而離開現(xiàn)場,本著在存疑的情況下有利于被告人的一般規(guī)則,故不認定構成逃逸。[2]
第三種意見認為,認定肇事者對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明知”無需達到確切、詳盡的程度,只要推定沈某“應當知道”發(fā)生交通事故,有放任事故危害后果的發(fā)生而離開現(xiàn)場的間接故意,就可推定其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應認定構成逃逸。
分析交通肇事行為人逃逸的主觀目的離不開兩個要點,其一是“明知”發(fā)生交通事故,其二是“為逃避法律追究”。上述案例之所以會出現(xiàn)分歧,主要在于對“明知”的理解不同。盡管交通肇事是過失犯罪,但對于逃逸,肇事者主觀上應當屬于間接故意,只有肇事者明知發(fā)生交通事故又故意離開事故現(xiàn)場,對危害后果的發(fā)生聽之任之,其行為才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即為逃避法律責任或相關的法定義務。[3]如果沒有發(fā)生交通事故或者雖然發(fā)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并不知情,逃避法律追究或逃避法定義務就無從談起,則不可能產生逃逸。需要注意的是,作為通過駕駛技能考試具備駕駛資格的機動車駕駛員,是否要求必須當然地知曉駕駛途中發(fā)生了交通事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路況的復雜多變,或受極端惡劣天氣的影響,存在交通事故當事人沒有發(fā)覺自己已發(fā)生了交通事故,從而駛離交通事故現(xiàn)場的情形,即所謂的“無意駛離”。在行為人不知曉發(fā)生了交通事故的前提下離開現(xiàn)場,無法得出其有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觀動機,所以上述第一種意見中認為無論行為人是否明知,一旦離開現(xiàn)場一律認定逃逸的觀點并不妥當。
既然“明知”發(fā)生交通事故是認定“逃逸”的前提,那肇事者主觀上是否“明知”該如何把握?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明知”的認定并非易事,為了避免因肇事者供述的不穩(wěn)定而影響對案情的把握,必須結合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客觀環(huán)境、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被害人的陳述、證人證言與相關物證、鑒定等證據(jù)綜合考量。比如在一起黃某交通肇事案中,黃某駕駛一輛重型自卸貨車碰撞了被害人駕駛的二輪輕便摩托車致被害人跌落倒地,并碾壓了被害人致其死亡。根據(jù)黃某的供述,其駕駛車輛途經事故路段時,除了聽到貨車發(fā)動機的噪音以外并未聽到其他聲音,也沒有聽到有人喊叫的聲音;其在事故路段前后都沒有感到車身有任何的顛簸、抖動等異常狀況;其在超車向右打方向盤時看了一下后視鏡但并沒有看到被害人所駕駛的車輛。且案發(fā)時,在黃某車后十幾米行駛的目擊證人石某也證實在碰撞發(fā)生后,黃某并未有過停頓,而是直接往前開(有現(xiàn)場監(jiān)控視頻予以佐證),當其告訴黃某發(fā)生交通事故時,黃某第一反應是驚訝的,并表示“沒有感到撞到人”。綜合事發(fā)的客觀環(huán)境是不平整的村道且黃某所駕駛的重型貨車車身大等因素,我們可以認定黃某駕車離開事故現(xiàn)場是“無意駛離”,對發(fā)生交通事故是不知情的。由于其離開現(xiàn)場的行為缺乏主觀罪過,在刑法上無法評價為“逃逸”。
那么值得思考的是,認定交通肇事逃逸中行為人的“明知”究竟是否需要達到確切的程度?是否需要對事故細節(jié)、嚴重程度都要有明確的認知?對此筆者認為,此時的“明知”并不要求行為人對事故所有細節(jié)都有具體的知曉,只要存在蓋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即應當知道或可能知道即可,具體理由如下:
1.符合罪行相適應原則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將客觀危害性、主觀罪過性、人身危險性作為刑罰的尺度。肇事者在事故發(fā)生后離開現(xiàn)場的行為如何評價應當要秉承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重點分析其離開事故現(xiàn)場時的主觀狀態(tài)。作為通過駕駛資格考試、具備駕駛技能的駕駛員而言,對道路駕駛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異常應當有基本的認知,也應當具備對路況的基本分析判斷能力和事故發(fā)生后的處理常識。當駕駛員感知其所駕駛的車輛可能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前提下,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條的規(guī)定:“立即停車、搶救傷者、迅速報告公安機關、等候處理”[4]。如在上述案例中,沈某既然感知到駕駛過程中的異常,此時就應當立即停車檢查事故發(fā)生造成的后果,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避免更大危害后果的發(fā)生。肇事者盡管對事故的具體程度和后果未必有明確的認知,倘若自認為沒有造成損害而輕率地駕車離開現(xiàn)場,可見其對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有放任的故意,在此情況下肇事者對于危害后果的產生是難逃其咎的,應當對其肇事后離開現(xiàn)場的行為及后果承擔責任。此時,結合肇事者主觀上的間接故意,客觀上離開現(xiàn)場逃避法律責任、沒有履行救助義務,對其認定逃逸符合罪行相適應的原則。
2.實現(xiàn)刑法的保護和規(guī)制功能
刑法的保護功能是通過懲治犯罪來實現(xiàn)對法益的保護,通過對犯罪行為施以刑罰,保護國民的生活利益;刑法的規(guī)制功能在于它不僅是裁判規(guī)范,亦是國民的行為規(guī)范。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近些年道路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率只增不減。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影響尤其惡劣,既不利于公安機關及時偵破案件,也往往使被害方無法得到及時的救助和賠償。由于道路狀況的復雜性,要求每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的肇事者都能夠對事故的發(fā)生有明確、詳盡的認知不符合常理。試想一下,若對每一起交通事故“逃逸”的認定都要求肇事者對撞擊被害人有明確的認知,那無疑會給肇事者逃避追責提供了空間,給道路交通安全留口子,既不利于對肇事者的逃逸行為加重處罰體現(xiàn)刑法的規(guī)制功能,也不利于敦促肇事者在事故發(fā)生后及時停車查看處理損害后果、在有被害人的情況下真誠地履行救助義務從而體現(xiàn)刑法的保護功能。就目前的司法實踐和判例來看,各地法院在認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的“明知”大多數(shù)也采取的是寬泛的標準,不要求肇事者的明知要達到確切的程度,只要能推定事故發(fā)生時肇事者主觀上是可能或者應當知道即可。為了罰當其責,更好地實現(xiàn)刑法的保護和規(guī)制功能,使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達到統(tǒng)一,對于“明知”的認定,筆者認為要求肇事者“可能知道”或“應當知道”是更具可行性的。在量刑的考量上,如果逃逸的肇事者在案發(fā)后能主動投案自首,積極賠償被害方的經擠損失,可依法予以減輕處罰,在第一個量刑檔次,即三年有期徒刑以下量刑,對符合社區(qū)矯正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以便兼顧法理和情理。
就上述沈某交通肇事案而言,沈某在駕駛車輛的過程中已經明確感知到車子有異響且后視鏡掉落,憑借具備專業(yè)駕駛技能的駕駛員的經驗判斷,其已經意識到自己可能發(fā)生了交通事故,但在沒有排除是否造成更大損害后果的情況下輕率地駕車離開事故現(xiàn)場放任危害后果的發(fā)生,主觀上具有間接故意,客觀上具有離開現(xiàn)場逃避法律責任、沒有履行救助義務,應認定逃逸。綜上所述,筆者認同上述第三種意見。
理清了認定“逃逸”中認定“明知”的難點,根據(jù)“逃逸”的內涵,主觀要件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即“為逃避法律追究”。應當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明知發(fā)生交通事故離開現(xiàn)場的行為都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在一些交通肇事案件中,行為人雖明知發(fā)生了交通事故而離開現(xiàn)場,但其離開現(xiàn)場的理由是因為懼怕被害人家屬鄰居毆打,或事故發(fā)生后現(xiàn)場無報案條件,或履行了救助義務后以為被害人無礙而離開,這些情況下就不能以“逃逸”對其加重處罰。如一起錢某交通肇事案中,凌晨6時許,錢某持證駕駛中型自卸車運送石頭途中遇一行人(外地人、系精神病),因欲超越該男子,錢某遂急剎車,超重的貨車隨慣性向前滑行,汽車偏右部位碰擦到該男子的左后背部,致該男子身體不穩(wěn),倒在汽車下方(即兩前輪中間)。同車的戴某忙下車將該行人攙起。錢某見該行人皮膚擦傷,便問“要緊否”?該男子嘴里嘟囔著走向路邊。錢某見狀即開車離開現(xiàn)場,繼續(xù)來回拖運石頭。約當日上午8時,錢某開車路過時,仍見該行人坐在路邊。下午1時許,鎮(zhèn)政府一工作人員路過事發(fā)地時,見一男子橫倒在路邊,遂向當?shù)嘏沙鏊鶊蟀?,公安機關根據(jù)目擊群眾反映即設卡攔截將錢某抓獲。經法醫(yī)尸鑒,該男子系腹膜后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事故經交警認定,錢某負全部責任。該案一審法院以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對錢某判處有期徒刑八年,錢某上訴后,二審法院認為錢某主觀上無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故意,其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僅以交通肇事罪對其定罪處罰。[5]
筆者贊同二審法院的判決,《解釋》明確規(guī)定,行為人逃逸的目的必須是“為逃避法律追究”,目的是強調犯罪的主客觀的一致性[1]。要弄清錢某主觀上有無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必須從其客觀行為上去分析。從本案的具體情況看,錢某駕車撞到被害人后,看到被害人僅背部擦傷,問他“要緊否”時,被害人只是嘴里嘟囔(可能與其系外地人,且有可能系精神病人有關)。同車人戴某將被害人攙起后,錢某看到被害人還能自己行走。據(jù)此,錢某認為,被害人可能不要緊,遂駕車離開了現(xiàn)場。正是基于其“不要緊”的經驗判斷,錢某離開現(xiàn)場后并非是一去不回,而是來回繼續(xù)拖運石頭。如果錢某主觀上想逃避法律追究,沒有必要來回再出現(xiàn)在他人面前(錢某撞到被害人時,周圍有群眾看到)。事實上,當日上午8時許當錢某路過現(xiàn)場時,他也確實看到了被害人仍坐在路邊。從以上情況分析,錢某所稱的他離開事故現(xiàn)場主觀上沒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比較符合客觀實際。[5]筆者認為,錢某離開事故現(xiàn)場前已經實施了救助的行為,也沒有脫逃法律責任追究的主觀動機,不具備《解釋》所規(guī)定的第二個方面的犯罪構成要件,即主觀上沒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此對“逃逸”的認定,應該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分析,從肇事者一系列行為特征上去分析論證其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
《刑法》之所以把“逃逸”作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節(jié),不僅僅是因為肇事者的逃逸使得案件查處難度增大,更重要的是通常會導致被害人無法得到及時的救助和賠償。因此筆者認為《解釋》將逃逸僅界定為“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過于局限,忽略了救助傷者才是懲治逃逸行為的核心內容和主要目的。具體理由如下:
其一,從主觀上看,肇事者逃逸的主觀目的至少有兩個,一是“逃避法律追究”,二是“逃避救助傷者的義務”[6]?!督忉尅分恢塾凇疤颖芊勺肪俊倍鴽]有明確指出救助傷者的義務,就好比“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有失偏頗。
其二,從邏輯關系上來看,面對救助傷者的義務和接受法律處罰的義務,毫無疑問應該是救助在先,正是因為肇事者給被害人造成了傷害,侵犯了人權,才要對其在法律上加重處罰。[7]只強調逃逸目的中的逃避法律追究,而棄被害人的生命健康于不顧,把救助義務撇在一邊不合邏輯,也不符合社會大眾的一般認知。
其三,從行為不具有期待性來看,行為人在實施犯罪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對于犯罪人而言可謂“人之常情”,正因為如此,自首才會成為法定的從輕處罰的情節(jié)。要求行為人在實施犯罪后主動接受法律追究,本身并不具有可期待性。如果將“逃逸”解釋為“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那刑法為什么不將逃逸規(guī)定為其他犯罪的法定刑升格條件呢?因此“為逃避法律追究”不宜作為認定逃逸的唯一的判定標準。[8]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將“交通運輸肇事逃逸”解釋為“行為人明知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能履行救助傷者的義務卻不履行的行為[9];或者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逃跑的行為”比較完整,既能彰顯對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權的保護,也更有利于司法實踐的操作。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Z].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0(6).
[2]劉雪峰.交通肇事罪若干問題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07.
[3]邵琦鷹.交通肇事罪逃逸問題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05.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R].2011-05-01.
[5]江蘇省溧陽市人民法院.錢竹平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認定[J].刑事審判參考,2005(3).
[6]侯國云.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缺陷分析[J].法學,2002(7).
[7]張自旭.交通肇事逃逸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07.
[8]秦芳.論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D].重慶:西南財經大學,2012.
[9]關晶.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實質和范圍[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
責任編輯 何志玉
Traffic Accident crime, "Escape" finds difficulty——Together with the Traffic Accident Cases in Perspective
HE Ru1,SHI Bing-ying2
(1.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2. Fuqing City in Fujian Province People's Procuratorate, Fuqing,350300,Fujian,China)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the trial of criminal cases of traffic accident a number of issues of interpreta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interpretation") in the "escape" of the content is defined as "the perpetrator after a traffic accident to avoid legal action and escape behavior. "[1], shows that determine the behavior of people constitute escape, there are two aspects of the subjective, one is" knowingly "traffic accidents, and the second is" to avoid legal action, "neither of them is not. In this paper, a traffic accident case to start, because the focus of the analysis "knowingly" caused by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judicial circles as to whether the case should be recognized disagreement escape, and "Escape" and the understanding to be explored.
escape; knowing; relief
2016-01-10
何 如(1995-),女,福建福清人,福建師范大學學生。主要研究方向:法學。石冰瑩(1992-),女,福建福清人,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檢察院公訴科職員。主要研究方向:法學。
D918.9
A
1673-6133(2016)03-0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