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柳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香港999077)
方言、方普與普通話三者關系探究
石柳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香港999077)
隨著我國“推普”工作的順利進行,從方言到普通話的過渡不再突兀,“方言普通話”應運而生(簡稱方普)。從方言到方普再到普通話,這是我國在推普過程中摸索的一條適合國情的道路。如今,推普工作邁上了新臺階,不再糾結于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恩恩怨怨,而是上升到探索如何從方普上升到普通話這樣的問題。
方言;普通話;方普;歷史
方言與普通話看似背道而馳,但二者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沒有方言,普通話標準音的制定將相當困難。方言是吸收了各不同地域間不同文化差異、不同歷史背景的語言。各專家在編纂普通話時,把吸收了各地區(qū)方言語音、詞匯、語法方面的精華,歸納總結并盡量追求好聽、實用、普及等的規(guī)則,制定出來的語言。例如在河南方言中“圍脖”一詞使用廣泛,普通話中同樣意義的詞匯則以“圍巾”作為標準。拋開河南方言音不談,用普通話講“圍脖”,全國各地的人也都知道是“圍巾”。如今漢語詞典也將“圍脖”一詞收錄其中。普通話中經(jīng)常使用“有沒有”作為問句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起初的河南方言則習慣用“有某”。隨著普通話的推廣與普及,普通話對方言逐漸起到了同化作用:河南方言的“有某”,在過度階段演化為“有木有”,部分接受新生事物較快的年輕人也逐漸將“有沒有”用于河南方言。這種現(xiàn)象不是偶然,而是隨著語言文化的發(fā)展,形成的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使方言中的“俚語”和特色隨著推普而逐漸流失。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方言的研究,絕不能忽略方言在我國語言研究中的地位。
方言作為研究探索我國文化與歷史的“活化石”,它的存在意義非凡:1.方言是探索文化淵源的通道。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載體,它承載了具有當?shù)靥厣奈幕?。玉米在廣州、香港叫做“粟米”,中原地帶叫做“玉蜀黍”,在河北叫做“棒子”,不懂得各地地方方言的人很難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之所以有這么多種叫法,就是由于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造成的。2.方言是附載歷史文化的紐帶。通過探索方言,可以了解歷史,留存歷史記憶,從而將方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留存下來。學者和專家通過對古音學的研究和探索,能夠探究方言從古至今發(fā)展的奧秘,也能試著了解方言是如何從古至今演化的。3.方言是表達情感的載體。自古代起,就有“鄉(xiāng)音無改鬢毛催”的說法,鄉(xiāng)音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方言。普通話再能夠表達情感傳遞感情,也不如一句鄉(xiāng)音來的真切、生動。例如在北京工作多年的河南妹子,不論與同事交流還是進行日?;顒?,使用的語言都是普通話。但當她接到遠在家鄉(xiāng)的爸媽打來的電話時,馬上就說起了河南話。這就是方言帶來的濃烈感情,似乎蘊含著一層思鄉(xiāng)、懷念的含義。就像兩個同是從河南走出來在外地讀書的同學,他們交流溝通的首選語言必定是河南方言一樣。
“普通話與方言不可并行”、“推廣普通話就是要杜絕方言的存在”等觀點是十分片面的。我們在推普的同時要保護方言,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繼續(xù)存在。“方言保護最有效的途徑是繼續(xù)通行,要讓人們看到方言使用的利益和價值,把方言保護與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建設結合起來?!雹僮晕覈M入20世紀20年代以來,方言研究工作在歌謠采集工作的催化下開始開展。正是這時起,我國方言研究工作正式揭開序幕,對方言的保護工作也開始步入正軌。
保護方言工作并不是說要用某種手段刻意地大力疾呼“拯救方言”,而應當落實到實處,切切實實地為保護方言做一些事情。首先,規(guī)定方言的使用區(qū)域。普通話普及的范圍會越來越廣泛,并不代表方言所處的地位岌岌可危。我們要在大力推行普通話的同時,限定方言的使用區(qū)域例如在普通的人際交往時使用方言,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使用方言。但一旦交集范圍擴大到地區(qū)與地區(qū)的層次、有不同方言區(qū)的人在場時,就必須使用普通話進行交際,更不說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了。其次,依靠媒體的力量。電臺、電視臺是傳播知識與力量的媒介。合理運用媒體,能夠讓保護方言工作有序開展。
在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一種介于兩者之間的語言形式——方言普通話(簡稱方普),在語言學中稱之為“中介語”。所謂中介語(Interlanguage),是指第二語言習得者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形成母語和目的均不相同的且具有個人獨特特征的語言系統(tǒng)。②大多數(shù)“中介語理論”主要應用于外語教學領域,用于分析母語與目的語不同的學生學習外語時出現(xiàn)的偏誤及石化現(xiàn)象等。我國第一次將“中介語理論”運用于普通話水平測試。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普通話評測員能夠了解到方言地區(qū)普通話學習者對普通話的掌握情況,也能通過語音記錄分析其偏誤與是否存在石化現(xiàn)象。
方言地區(qū)的人民由于長久以來一直使用方言進行交流與溝通,當推普工作如火如荼開展之時,學習普通話就成為了擺在他們眼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由于面向大眾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在播送及主持相應節(jié)目時,使用的語言都是普通話,這使方言地區(qū)人民學習普通話并不那么困難。
地區(qū)不同,方言普通話的表現(xiàn)形式也不同。河南地區(qū)新鄉(xiāng)方言,由于尖團音較為明顯,而普通話“尖團一體化”,很多人受新鄉(xiāng)方言與普通話兩種語言的相互影響,形成了帶有新鄉(xiāng)特色的方普。方普在新鄉(xiāng)的特色是“尖音明顯”:普通話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小荷才露尖尖角)對照方普siǎo hé cái lù ziān ziān ziǎo。這是方普中最常見的一種,由于聲母發(fā)音位置影響到普通話的正確發(fā)音。其他地區(qū)方言,不論是韻母、聲調等與普通話有所不同,其與普通話結合成方普后差異也相當明顯。如陜西方言,前后鼻音不分。方普在順應普通話聲調標準的同時,兼具方言音的前后鼻音不分的特色:普通話詞匯“相信(xiàng xìn)”——方普“相信(xiàng xìng)”。這種現(xiàn)象在語言學中被稱為“母語遷移(Language Transfer)”: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的第一語言即母語的使用習慣會直接影響第二語言的習得,并對其起到積極促進或消極干擾的作用。母語遷移又分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和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其中正遷移是指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母語對第二語言的學習產(chǎn)生有利的影響,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條件必須滿足母語與目的語有相同或相近詞匯、讀音。負遷移是指當母語的語言規(guī)則不符合目的語使用的習慣時,學習者仍將這些習慣應用于目的語的學習中去,那么將會對目的語的學習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例如我曾經(jīng)教授的一名香港學生,她對“巴士”、“蘋果”、“老師”等存在粵語中且發(fā)音與普通話發(fā)音相類似的詞匯很容易掌握,對粵語中存在且意義不同的、普通話意思區(qū)別甚遠的詞匯經(jīng)常在普通話表達時穿插使用,讓聽話者一頭霧水。
方普是從方言到普通話的必經(jīng)之路??朔狡宅F(xiàn)象,是現(xiàn)階段推普工作的重中之重??朔狡找喾矫孢M行努力。首先,教師。很多老師在教授普通話時會走入相應誤區(qū):學生有語音負遷移就帶領學生死記硬背語音,學生受到方言詞匯的影響總記不住普通話詞匯就帶領學生不停重復詞匯。針對這些由母語負遷移帶來的影響,普通話教師應因材施教,從學生所屬地區(qū)、方言的背景、是否曾接觸過普通話等等多方面分析后再進行教學。例如,學生家鄉(xiāng)在河南中部,發(fā)音有尖音現(xiàn)象,曾接觸過普通話。那么教師就應當著重講解j、q、x,z、c、s的發(fā)音位置及克服尖音的方案,鼓勵學生將聲母發(fā)準確后再練習相應的字、詞、句,依此類推。其次,普通話學習者本身。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普通話學習者也應該了解自己家鄉(xiāng)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方言發(fā)音特征,根據(jù)自己的所說的“方普”對照正宗普通話,“聽說并行”;并參考相應的普通話發(fā)音示意圖找準發(fā)音位置,進行訓練。針對存在于方言也存在于普通話但在普通話中說法不一的詞匯,更要加強聽力及口語訓練,了解其使用場景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最后,媒體的力量。電視臺、電臺與網(wǎng)絡都能夠對語言的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各地方媒體,在運用普通話播送節(jié)目同時穿插方言類非物質文化節(jié)目時,“方普”節(jié)目一定要避免。受眾在觀看電視節(jié)目后,會有一定的模仿心理,不論是節(jié)目還是主持人本身都要避免方言普通話的出現(xiàn)。加之,懷著對人民負責對推普活動的支持,在遴選播音員、主持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考察其普通話水平,不能夠讓普通話水平未達到要求水平的播音員、主持人上崗。
隨著近年來普通話的大力推廣,我國現(xiàn)階段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從方言過渡到方普。在不遠的將來,我國定能擺脫大部分地區(qū)講“方普”的情況,繼續(xù)實施推廣普通話的根本任務,實現(xiàn)語言上的“大一統(tǒng)”。
注釋
①徐晶.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的關系研究綜述[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5.
②王麗.閩方言區(qū)普通話中介語的表征[J].三明學院學報,2010.
[1]徐晶.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的關系研究綜述[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5.
[2]王麗.閩方言區(qū)普通話中介語的表征[J].三明學院學報,2010,27.
[3]于根元.應用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4]俞理明.語言遷移與二語習得[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袁鐘瑞.推普工作50年歷程回顧與今后展望——紀念推廣普通話工作50周年[J].語文建設,1999(6).
Along with our country"TuiPu"work smoothly,the transition from dialect to mandarin is not abrupt,and"mandarin dialect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ampoux)emerges at the right time.From the general to the dialect to Mandarin,this is a suitable road of our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ing exploration.Today,the work of Popularizing Mandarin Chinese Mai is on a new level,no longer entangled in the rivalry between dialect and Putonghua,but rose to explore how from the universal rise to problems like Mandarin.
dialec;,Mandarin;Fang Pu;history
H0
A
2096-000X(2016)21-0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