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京,杜少鳴,劉 建,詹必成,李根水
(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安慶醫(yī)院心胸外科,安徽 安慶 246001)
?
鎳鈦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療多發(fā)性肋骨骨折39例報道
張京京,杜少鳴,劉建,詹必成,李根水
(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安慶醫(yī)院心胸外科,安徽 安慶246001)
摘要:目的 探討鎳鈦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在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內固定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使用鎳鈦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內固定治療39例多發(fā)性肋骨骨折患者。男28例,女11例;年齡36~74歲,平均55.5歲。均為閉合性損傷且伴有劇烈胸痛,21例連枷胸并反常呼吸。術后定期隨訪,觀察骨折愈合情況及治療效果。結果手術時間(108.8±35.3)min,術中出血量(156.7±26.1)mL,術畢反常呼吸均消失。PaO2術前為(61.02±10.09)mmHg,術后24 h為(78.85±6.99)mmHg(P<0.001);PaCO2術前為(44.38±8.19)mmHg,術后24 h為(38.44±4.32)mmHg(P<0.001)。根據療效評定標準:優(yōu)35例,良4例。術后復查胸部CT及肋骨三維重建顯示骨折線消失,無接骨板斷裂或移位,隨訪2~24個月,均無慢性胸痛,亦無局部排異反應。結論 鎳鈦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具有操作簡單、固定牢固、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治愈率高,治療多發(fā)性肋骨骨折臨床效果較好,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肋骨骨折;肋骨接骨板;內固定
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在胸外傷中較為常見,常合并肺挫傷、血氣胸、失血性休克等,嚴重者能引起反常呼吸及縱隔擺動,對呼吸循環(huán)系統影響較大,極易造成死亡[1]。傳統治療多發(fā)性肋骨骨折以非手術治療為主,療效不佳[2]。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們采用鎳鈦記憶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以下簡稱接骨板)內固定術治療多發(fā)性肋骨骨折39例?,F將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39例均為新鮮多發(fā)性肋骨骨折。男28例,女11例。年齡36~74歲,平均55.5歲。合并血胸21例,血氣胸18例(其中合并縱隔氣腫3例,皮下氣腫4例)。右側18例,左側18例,雙側3例。骨折部位1~11肋,后外側多見,骨折4根1例,5根4例,6根9例,6根以上25例。多根多處骨折27例。39例均為閉合性損傷且伴有劇烈胸痛。合并明顯反常呼吸的連枷胸21例,按照Naclerio將浮動胸壁分型:前壁型8例,側壁型10例,后壁型3例。致傷原因:車禍傷14例,高處墜落傷9例,牛頂傷2例,重物砸傷2例,摔傷12例。合并胸腔內臟器損傷21例,其中肺挫裂傷16例,膈肌破裂5例(其中膈疝1例)。合并其他部位損傷23例,其中肩胛骨骨折8例,四肢骨折3例,脊柱骨折3例,骨盆骨折4例,鎖骨骨折7例,胸骨骨折2例,頭面部骨折4例,脾破裂3例,小腸系膜血管破裂1例,腦挫傷2例。所有患者術前經胸片或胸部CT+肋骨三維重建明確肋骨骨折移位及血氣胸情況。
1.2手術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吸氧,肋骨臨時胸帶外固定,有血氣胸者根據病情行胸腔閉式引流,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積極處理合并傷。同時給予對癥支持治療。氣管插管全麻后,單側肋骨骨折取健側臥位,患肢予側臥架固定;雙側肋骨骨折則取仰臥位,術側墊枕抬高45°,術中需更換體位。手術區(qū)域常規(guī)消毒鋪巾,根據所需固定肋骨的部位行縱行或斜行或S型切口等,暴露骨折端,清除周圍血凝塊及壞死組織,依接骨板(江蘇亞華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長度剝離骨折兩端骨膜并予解剖復位,骨折端骨碎片復回原位,根據肋骨的寬度選用合適型號接骨板,并根據斷裂肋骨的弧形對接骨板進行塑形,扣壓在骨折斷端,用45℃生理鹽水紗布熱敷或施加鉗將接骨板的每對爪角內收抱緊肋骨。同法依次固定其余肋骨骨折。置胸腔閉式引流管,沖洗切口后逐層縫合。胸廓繼續(xù)胸帶外固定。術后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加強呼吸道護理,咳痰困難時可行環(huán)甲膜穿刺排痰,鼓勵早期下床活動。對肺不張者必要時行纖維氣管鏡吸痰,呼吸衰竭者繼續(xù)予呼吸機輔助呼吸。根據胸腔引流液量和性狀,結合胸片于術后1~5 d拔除胸腔閉式引流管。
1.3觀察指標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固定的肋骨部位及數量、術后胸管留置時間、胸引量、術后并發(fā)癥,術前及術后24 h檢測PaO2、PaCO2。參照文獻[3]評價治療效果。出院后第1、6個月門診復查胸部CT及肋骨三維重建,隨后均定期電話隨訪,了解患者有無胸痛、局部皮膚紅腫滲液等。
2結果
39例患者入院后2 h~9 d手術,其中29例在入院后72 h內行手術治療,1例因合并骨盆骨折、膀胱挫傷及腹腔出血行相關治療后于入院后第9天行肋骨內固定術。所有患者手術順利,固定肋骨3~6根,使用接骨板3~10枚,手術時間(108.8±35.3)min,術中出血量(156.7±26.1)mL,合并連枷胸者術畢反常呼吸均消失。血氣分析:術前PaO2為(61.02±10.09)mmHg、PaCO2為(44.38±8.19)mmHg,術后24 h分別為(78.85±6.99)、(38.44±4.32)mmHg,手術前后比較P均<0.01。術后胸管留置時間2~5 d,引流量(351.8±158.3)mL。術后發(fā)生切口感染3例,均為連枷胸合并胸壁肌肉嚴重挫傷者,2例經換藥、重新清創(chuàng)縫合后痊愈,另1例切口不愈,行皮瓣移植后痊愈。術后出現胸壁血腫2例,未予特殊處理自愈。根據療效評定標準:優(yōu)35例,良4例。所有患者隨訪2~24個月,平均10個月,術后第1、6個月復查胸部CT及肋骨三維重建顯示無再次骨折移位,無接骨板斷裂或移位;隨訪期間均無慢性胸痛,亦無局部排異反應。
3討論
近年來,隨著手術器械和內固定材料的不斷發(fā)展,采用內固定手術治療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和糾正連枷胸已成為趨勢[4-6]。傳統內固定材料,如鋼絲、克氏針等,手術操作復雜、耗時;Rush髓內針易引起骨質疏松;肋骨縫合器等需二期手術取出內固定物;合成編織縫線等缺乏穩(wěn)定性;合成樹脂需插入骨髓腔內,一旦感染將引起非常棘手的骨髓炎,且不適用于粉碎性肋骨骨折[7]。鎳鈦合金材料手術操作簡單快捷,不破壞骨髓腔,無需二次手術取出,且固定牢固,在體溫狀態(tài)下,不易松動和移位。在多發(fā)性肋骨骨折的固定上體現了較大的優(yōu)越性。本研究39例患者術畢胸廓即恢復原有形態(tài),21例連枷胸的反常呼吸消失,復查胸片或CT均對位良好,隨訪2~24個月未見接骨板移位或斷裂,無慢性胸痛,無局部排異反應;患者術后24 h PaO2較術前升高,PaCO2較術前降低,說明接骨板內固定能明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參照Vana等[8-9]經驗,結合我們自己的臨床總結,我們認為以下類型的肋骨骨折適宜內固定治療:(1)合并嚴重胸廓塌陷及胸壁軟化,出現反常呼吸、連枷胸。研究表明,當胸壁軟化范圍大、浮動幅度達3 cm以上時可引起嚴重的呼吸與循環(huán)功能紊亂,超過5 cm或為雙側連枷胸時,可迅速導致死亡[10];(2)骨折錯位明顯或多段、粉碎性骨折。骨折端可能損傷肋間神經血管,且保守治療畸形愈合影響呼吸功能;(3)單純多發(fā)肋骨骨折伴血胸或血氣胸,并有胸壁頑固性疼痛及呼吸困難,外固定、藥物止痛等效果欠佳者,手術內固定可減輕疼痛,同時也減少骨折端出血;(4)合并胸內臟器損傷,該類患者有絕對的開胸手術指征,肋骨骨折內固定可作為一種附加手術;(5)開放性肋骨骨折。
對于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合并嚴重的胸內臟器損傷,如心臟大血管損傷;嚴重肺挫傷或氣管、支氣管損傷;食管破裂;胸內較大異物等需急診開胸探查,可同時行肋骨骨折內固定術。本組有3例患者嚴重肺挫傷伴活動性出血,急診開胸探查止血后行肋骨骨折內固定術。多根多處肋骨骨折合并嚴重胸廓塌陷及胸壁軟化,出現反常呼吸、連枷胸。這類病人應立即給予呼吸機支持,待呼吸循環(huán)相對穩(wěn)定后盡早手術。內固定手術可明顯縮短連枷胸的機械通氣時間、ICU時間和減少由于機械通氣而導致的并發(fā)癥[11-13]。
肋骨骨折手術內固定術為有創(chuàng)操作,手術會給已經受損的胸壁帶來額外損傷,全身麻醉還會加重病情,而置入人工合成材料也有慢性排異、局部感染等風險。Carbognani等[14]對40例多發(fā)性肋骨骨折合并連枷胸患者行內固定治療,有2例切口感染,2例縱膈感染,其中1例死亡。我們采用接骨板內固定方法雖未見縱膈感染、死亡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隨訪2~24個月亦未見排異反應,但發(fā)生切口感染3例,2例經傷口封閉引流(VSD)后愈合,另1例切口不愈,行皮瓣移植方愈合。所以對多發(fā)性肋骨骨折進行手術內固定一定要嚴格掌握手術指征,防止不必要的并發(fā)癥發(fā)生。肋骨系非承重骨,內固定的主要目的是恢復胸廓完整性,改善呼吸,減輕疼痛,所以無需固定每根骨折,更不能單純?yōu)楣潭ü钦鄱~外增加手術創(chuàng)傷及治療費用。
我們認為,在嚴格掌握手術指征,合理選擇手術時機的同時,切口選擇非常關鍵。既要利于肋骨斷端的暴露,又要盡可能減少肌肉損傷。此外,剝離骨折兩端的骨膜不易過長,否則影響骨折愈合速度;肋軟骨或肋脊關節(jié)處骨折或者嚴重粉碎性骨折,單用接骨板固定困難,可聯用縫線或鋼絲捆綁等方法固定。
參考文獻:
[1] 楊曉松,于在誠.60例多發(fā)性肋骨骨折患者手術與非手術治療效果對比[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9(5):689-691.
[2]魏德勝.多發(fā)性肋骨骨折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3):500-501.
[3]花光斌,李立明,楊蓓紅,等.形狀記憶環(huán)抱器治療多發(fā)性肋骨骨折36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34):113-114.
[4]田學濤,李雋.胸部外傷肋骨骨折固定方法[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5,43(2):25-28.
[5]王洪斌,張明,劉海林,等.微創(chuàng)小切口肋骨內固定術治療多根多處肋骨骨折及連枷胸[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2,19(4):449-450.
[6]王前進,孫強,王禮俊.胸腔鏡下肋骨內固定治療創(chuàng)傷性連枷胸 40 例分析[J].人民軍醫(yī),2014,57(3):302-303.
[7]李善平,余悍東,張道鑫.連枷胸內固定手術方法的臨床應用比較[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1,18(1):83-85.
[8]Vana PG,Neubauer DC,Luchette FA,et al.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flail chest[J].Am Surg,2014,80(6):527-535.
[9]劉帥,薛如剛,劉雅琳,等.多發(fā)性肋骨骨折2828例治療經驗總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3):22-24.
[10] Tanaka H,Yukioka T,Yamaguti Y,et al.Surgical stabilization of internal pneumatic stabilizat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 flail chest patients[J].J Trauma,2002,52(4):727-732.
[11] 解明德,于善海,孫力彬,等.肋骨環(huán)抱器內固定治療多發(fā)肋骨骨折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3,53(16):42-43.
[12] Marasco SF,Davies AR,Cooper J,et al.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operative rib fixation in traumatic flail chest[J].J Am Coll Surg,2013,216(5):924-932.
[13] 滕繼平,楊志胤,倪達,等.重癥連枷胸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對比研究[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4,16(2):104-107.
[14] Carbognani P,Cattelani L,Bellini G,et al.A technical proposal for the complex flail chest[J].Ann Thorac Surg,2000,70(1):342-343.
(收稿日期:2015-10-15,修回日期:2015-12-17)
通信作者:杜少鳴,男,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骨外傷,E-mail:576388404@qq.com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