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淑榮
智慧課堂育智慧
——智慧課堂建設策略淺探
●郝淑榮
“智慧”的含義是多元的。北京師范大學的王梓坤教授認為,智慧在于人對客觀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及領悟。湖北大學的呂渭源教授認為,智慧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關于智慧教育,湖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靖國平認為,“智慧教育”是開發(fā)人的潛能,培養(yǎng)人的智慧品質,引導人過智慧生活的教育。
武漢市育才實驗小學(以下簡稱“育才實小”)遵循智慧教育理念,通過構建智慧課堂、開發(fā)智慧課程、塑造智慧教師、培訓智慧家長、培育智慧學生、打造智慧學校等途徑,讓智慧引領教育,讓教育生成智慧。
智慧課堂是教師充分運用教育智慧,引導學生通過對話、體驗、探究等方式自主學習知識,獲得成功愉悅和幸福體驗的課堂。育才實小的智慧課堂由啟悟型、發(fā)現(xiàn)型、實踐型智慧課堂教學策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智慧課堂學習策略和智慧課堂評價策略三個部分構成,本文重點談談前兩個方面。
1.啟悟型課堂教學策略
啟悟型智慧課堂是以開啟、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分辨性、鑒賞性和運用能力為具體目標,全面提高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課堂。
這種課堂的基本模式是,教學流程分為初悟、深悟、透悟三個環(huán)節(jié)。初悟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明確的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閱讀文本,找出疑惑的地方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深悟環(huán)節(jié),教師主要采用互動交流的方式,啟發(fā)學生品悟語言?;静呗允?,通過比較訓練,悟出語言之準確;通過想象訓練,悟出語句之意境;通過品味訓練,體驗語句之情感。透悟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擴寫、縮寫、仿寫、續(xù)寫、寫讀后感等方式,把讀寫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發(fā)現(xiàn)型課堂教學策略
發(fā)現(xiàn)型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主要基于數(shù)學學科。基本流程是:導入新課,明確問題;啟發(fā)點撥,自主學習;師生共探,解決問題;應用發(fā)展,拓展創(chuàng)造。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出問題并出示教學目標;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學法指導,以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小組結對等方式,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在合作中答疑解惑,達成教學目標;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設置不同層次的練習,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鞏固知識,拓寬思維。
3.實踐型課堂教學策略
實踐型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基于綜合學科?;舅枷胧牵龑W生在問題情境中通過嘗試、體驗、探究等方式主動學習,多元思考。
這種課堂常用的教學策略有三種:一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教師將教學的重難點問題設置成不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在一系列問題和任務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二是運用探究方式,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自主思考和自由體驗的空間,讓教學過程沿著“嘗試練習——發(fā)現(xiàn)問題——反饋討論——獲得新知”的流程運行,使學生感受到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的樂趣。三是重視實踐體驗,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親身參與體驗,讓他們在體驗中獲取知識,生成智慧。
1.自主性學習策略
智慧課堂自主性學習策略研究基于語文學科,其核心是提升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主識字、自主閱讀、自主寫作。具體策略主要有三種。
(1)指導預習,教會質疑
自主不是放任,對于學習經驗尚且不足的小學生而言,教師的細心指導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前提。語文課題組經過提煉總結,規(guī)范了預習流程:閱讀課題,揣摩課文內容;查閱資料,了解時代背景;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細讀課文,開展質疑問難;完成練習,檢測預習效果。
在這個流程中,質疑問難落實起來難度最大。為了增強學生的質疑意識,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課題組對質疑的方法進行了細化。如: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有不懂的地方要標記下來,并及時提出來;揣摩意義時可以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主要內容、意義及關鍵詞句、動情點、中心句(段)等而展開。將問題具體化后,學生有章可循,質疑問難的能力逐步提高。
(2)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課改以來,小組合作學習逐漸成為一種主要的課堂學習方式。育才實小語文教研組不僅在閱讀課上充分運用合作學習方式,而且在寫字課、習作課上也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如,一位教師執(zhí)教習作評講課《我開的小店》時,引導學生通過四人小組互相點評。點評中,有的學生說小店的布置只寫了一句話,不夠具體,建議寫一寫小店的布置、環(huán)境、特點,有的學生說可以用總分方式構段,還有的提出故事中缺少人物的心理描寫,不夠生動。通過合作,文章存在的問題被學生一一發(fā)現(xiàn)。
(3)個性理解,讀寫結合
一位教師執(zhí)教鄂教版《語文》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畫滿畫的圓月亮》時,引導學生三次讀第七節(jié)。第一次放在“小松鼠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這個學生最想了解的問題上,學生抓住“一大串”“滿是”及小松鼠畫的畫,認識到小松鼠的愿望實現(xiàn)了,但沒有感受到小松鼠此時的心情。學完第五、六節(jié)后,教師再次安排學生讀第七節(jié),此時,學生在情境對話中已經深入到小松鼠的內心,充分感受到了松鼠由傷心、難過到驚喜、高興的心情變化,因此朗讀時情不自禁地用夸張的動作和幸福的語氣表現(xiàn)出了小松鼠愿望實現(xiàn)后的快樂和滿足。第三次讀安排在學習第12節(jié)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豐富畫的內容,并鼓勵他們用“有……有……還有……”的句式把想象到的內容寫出來。學生在讀和寫中增強了想象能力,感受到了小松鼠的智慧。
2.探究性學習策略
智慧課堂探究性學習策略研究基于數(shù)學學科,其核心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敢問、會問、善問。
(1)大問題驅動,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大問題指一節(jié)課中具有統(tǒng)領性的問題。教學“比的意義”時,教師讓學生思考:這節(jié)課你想知道什么?想學會什么?想解決什么問題?據(jù)此確定了兩個核心任務,“什么叫作比?比跟我們以前學的哪些數(shù)學知識有什么聯(lián)系?”接著,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在自學中自主建構知識。這樣教學,原先需要一節(jié)課完成的內容20分鐘就完成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興趣都得到了提高。
(2)小問題驅動,提升思維能力
大問題的最終破解,有賴于小問題的順利解決。這就需要教師在找準了大問題后,精心預設小問題,并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材料,以引導學生一步步逼近并解決大問題。教學《圓柱體表面積計算》時,教師在讓學生明確了學習的核心任務(自主找到計算圓柱體表面積的方法)之后,給出了活動線索,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每當學生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時,教師就適當?shù)匾灰?,但并不將圓柱的本質特征顯現(xiàn)出來。最終,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了圓柱體的基本特征和本質特征。這樣的學習,學生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提升了思維能力。
(3)走出課堂,讓生活與數(shù)學接軌
學習了“畫正字收集運動數(shù)據(jù)”的方法后,教師要求學生課外尋找一個感興趣的主題,用這種方法統(tǒng)計分析,并闡明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有的學生對百步亭小區(qū)各路口上學期間車流量進行了統(tǒng)計與分析,有的對五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情況進行了調查與分析,還有的對小學生收看電視節(jié)目的情況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等等。在對百步亭各路口上學期間車流量進行統(tǒng)計后,學生認為交通擁堵既有道路設計不夠合理的原因,又有車流量急劇增加的原因,并進一步指出,這些問題給學生上(下)學時的交通安全帶來了隱患。就小學生而言,這些看法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
3.合作性學習策略
智慧課堂合作性學習策略研究基于綜合學科。主要策略有三種。
(1)表演式合作
表演式合作學習即通過表演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品質。這種合作形式在音樂教學中運用最廣泛。
(2)探究式合作
探究式合作學習即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某一內容進行討論、研究、實踐。這種合作,小組成員之間必須有明確的分工,一般運用于科學學科的實驗操作中。
(3)學科式合作
學科式合作學習指將幾門學科整合起來開展合作學習。例如:教學美術課《中國龍》時,可以結合語文課上學到的有關龍的成語,進行成語接龍游戲,還可以結合音樂課上學習的知識,演唱《龍的傳人》等歌曲。
智慧課堂推行以來,課堂上假問題少了,真思維多了,假合作少了,真對話多了,假活躍少了,真主動多了,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普遍提升。
(作者單位:武漢市育才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