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婷婷
(淮南師范學院法學院,安徽淮南232038)
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的沖突及平衡
項婷婷
(淮南師范學院法學院,安徽淮南232038)
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的沖突,具體表現(xiàn)為:網絡輿情的非理性與司法理性、網絡輿情的道德性和司法活動法律性、網絡輿情的自由性與司法獨立性之間的沖突。只有在健全相關網絡法律法規(guī),完善司法制度、確保司法理性,提升公眾網絡媒介素養(yǎng),規(guī)范網絡輿論行為等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的真正平衡及良性互動。
網絡輿情;司法公正;沖突;平衡
網絡輿情和司法,其價值結果都是追求“公正”,正因為此,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有密切的聯(lián)系。具體而言,網絡輿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進社會公信力,促進司法的公正。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由于網絡輿情與司法的不同特點,決定了兩者之間的沖突也日益凸顯。具體表現(xiàn)為:
(一)網絡輿情的非理性與司法理性的沖突
網絡輿情,作為一種網絡輿論,是指在一定的互聯(lián)網空間內,圍繞中介性社會事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基于民眾產生的對國家管理者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政治態(tài)度[1]。這是一種新型的民眾思想意識之表現(xiàn)形式,而“民眾的集體意識與正義情感不僅具有非理性、情緒性,而且往往變動不居、起伏不定……”[2]。因此作為民眾這一政治思想意識組成的網絡輿情也是相當復雜的,具有較強的非理性。網絡輿情之所以具有非理性的價值特性,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網絡輿情所展現(xiàn)的方式決定了其非理性。網絡輿情存在于特定的網絡平臺空間。由于網絡不同于現(xiàn)實世界,它是虛擬的,這導致它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給人們提供了自由發(fā)表意見的平臺;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變成了很多人發(fā)泄不滿、遠離現(xiàn)實的場所。對于社會突發(fā)案件或特點問題,網民在網絡上發(fā)表的觀點及展現(xiàn)的想法大多是不假思索的。因此,網絡輿情所展現(xiàn)的方式決定了其非理性的必然性。
其次,網絡輿情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反映著不同民眾各自的立場及動機,而這種動機的多樣性也導致網絡輿情的非理性特征。這種動機的多樣性,主要取決于民眾與案件的親疏遠近程度,以及對同樣事實的內心體驗差異性。這樣一來,可能會造成網絡輿情偏離甚至是歪曲法律事實本身,從而使網絡輿情體現(xiàn)著非理性特點。
與網絡輿情不同的是,司法理性“在一般意義上指司法者(法官)在司法過程中運用程序技術進行法律推理和判斷、尋求結論的妥當性所體現(xiàn)出的一種睿智和能力”[3]。因此,司法是理性選擇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表現(xiàn)為,法官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運用相應的法律邏輯推理方法,對案件進行論證說理,最終作出法律判決。同時,在辦理案件時,法官能動作用的發(fā)揮也進一步體現(xiàn)了整個司法活動的實質理性。因而,司法是理性的活動,與網絡輿情的非理性就會產生一定的沖突。
網絡輿情的非理性與司法理性的沖突,最直接的表現(xiàn)在:網絡輿情對案件基本事實的誤導、對法官的專業(yè)判斷的干預和對司法判決結果的影響。例如,作為2016年“互聯(lián)網開年第一案”的“快播案”,采取網絡直播的方式開庭審理,而圍繞“快播案”的網絡輿情出現(xiàn)一邊倒的傾向,超過九成的網絡受訪者選擇“快播無罪”選項,從而出現(xiàn)了對公訴方極為不利的局面[4]。對部分網友而言,不僅快播無罪,而且所謂傳播淫穢音像制品的行為,本身就無罪。而如果這種“傳播淫穢音像制品”無罪的觀點能夠成立,則快播團隊就不該成為被告,結果是不辯自贏?;蛟S正是由于這種觀點影響,很多圍觀者心里早已判定了“快播無罪”,所謂辯護方對公訴方的“花樣吊打”,也才會得到那么多喝彩。因此,網絡輿情的非理性與司法理性之間是存在一定沖突的。
(二)網絡輿情的道德性和司法活動法律性的沖突
網絡輿情,作為一種網絡輿論,它是法律意識層面的問題,而法律意識“是人們關于法和法律現(xiàn)象的心理、思想與評價的總稱”[5]。網絡輿情,源自于社會公眾的道德判斷,具有道德性,它以公序良俗為依據、以善惡評價為中心。這樣的道德性,是一種道德評價,且是基于道義報應層面的評價,同時包含了大眾期望達到司法公正的要求,從道德范疇出發(fā),夾雜著道德感情。
恰恰相反,司法活動必須依據法律,不能脫離法律行使權力。言下之意,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必須依照法律,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網絡輿情,是從司法的應然角度出發(fā)對司法行為作出評價,而司法活動卻是從實然的角度,依據現(xiàn)實的法律對案件作出判決。依據現(xiàn)行刑法規(guī)定,禁止淫穢音像制品的公開傳播,明確規(guī)定了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而遵循法治社會的基本規(guī)則之一的罪刑法定原則,既然有法律的規(guī)定,就應該以既有法律作為判斷某種行為合法性的依據。那么,在“快播案”中,“傳淫無罪”就不能成為判斷快播案的依據。因此,網絡輿情與司法活動發(fā)生了沖突,具體就是道德價值取向和法律價值取向的沖突,也即網絡輿情的道德性和司法活動的法律性之間的沖突。
(三)網絡輿情的自由性和司法獨立的沖突
由于網絡傳達信息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受到一定的限制,網民對于公共事務或者某一熱點問題可以自由不受約束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沒有因種族、財富、暴力和出身差異而產生的特權與偏見的社會,在外面正在創(chuàng)立的新世界里,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主張,而不會被迫保持沉默和屈從。”[6]因此,網絡之下,公眾可以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甚至是過激的言論。這些言論是具有自由性的,且內容是不受限制的。如“快播案”庭審上的有些“語錄”在網上竟然被一些網民編成了“精彩”段子;類似于“技術本身并不可恥”、“不能因為有人用菜刀殺人了,就說菜刀公司有罪”、“快播不具備傳播屬性”等充分體現(xiàn)了網絡輿情的自由性。然而,作為一個法治社會,我們的司法應該是保持獨立的,不應該受到網絡輿情過多的干預。
關于司法獨立,在現(xiàn)行我國憲法在第126條作了規(guī)定,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就意味著司法人員在辦案時,不應該帶有個人的偏見和看法,應當保持居中的態(tài)度。盡管司法人員辦案應依據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但由于它畢竟是屬于主觀判斷,所以也難免會摻雜著其他因素的影響,尤其是通過網絡輿情,所反映出的事實以及群眾的呼聲,往往會成為司法人員作出理性判斷的因素之一。當然,即使網絡輿情反映了客觀事實本身,也可能給司法人員造成先入為主的影響,從而使網絡輿情的事實代替了法律事實,阻礙司法公正的實現(xiàn)。因此,網絡輿情的自由性與司法獨立之間存在著沖突。
現(xiàn)實生活中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間的沖突和摩擦不斷,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沖突,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根本原因分析
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沖突歸根于權利與權力的沖突。網絡輿情是網絡輿論的一種,是憲法賦予公民的一種權利;而司法是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的專門活動,體現(xiàn)了一種權力。權利和權力在法律范疇是完全不同的。權力,是必須由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體現(xiàn)的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絕對控制力,要求他人必須服從。權利,則并不具有這樣的絕對控制力,相反,享有權利的公民可以作出一定的行為,也可以選擇不作出一定的行為。只要法律沒有明文禁止的,人們就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因而,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沖突的實質就是權利與權力的沖突。然而,從更深層面上來說,權利是人們行使自由的體現(xiàn),司法權力的行使是為了實現(xiàn)秩序,最終達到正義。所以,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沖突其實進一步根源于價值的沖突,具體而言,是自由、秩序、正義三者之間的沖突。當然,不同的價值歸屬于不同的利益主體,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目標,它們會進行激烈的競爭,從而,導致不同的價值目標之間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正是這種矛盾關系,這種不同的價值目標在權利和權力中的體現(xiàn),導致了網絡輿情和司法公正的沖突的存在。
(二)直接原因分析
1.網絡輿情缺乏一定的監(jiān)督,相關法律法規(guī)尚不健全
導致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的沖突的直接原因之一是網絡輿情監(jiān)督的局限性。當前我國在輿論監(jiān)督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還沒有健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對輿論監(jiān)督的限制,加上網絡輿情具有自由性、多元性、交互性等特點,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對其進行監(jiān)督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網絡輿情的主體是網民,基于言論的自由,網民帶著各自的主觀情緒和主觀偏見發(fā)表輿論,沒有受到任何法律法規(guī)的限制。而司法必須具有客觀性和嚴謹性,以作為當事人尋求權益保護的最后屏障。如果司法一味地、無端地受到社會輿論的影響,將有可能產生對某一方當事人不利的后果,進而使司法受到嚴重影響,從而無法實現(xiàn)司法公正。因此說,網絡輿情必須受到一定的控制,比如國家出臺具體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來規(guī)范網絡輿情的具體行為,避免網絡輿情中使用的不規(guī)范、不標準言論誤導司法,同時亟需提高網民的法律意識。
2.司法制度自身缺陷的存在,更待進一步完善
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之間的沖突并不是單方面的原因,網絡輿情之所以會對司法公正造成消極的影響,除了網絡輿情自身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之外,很大程度上可以歸結于司法制度自身缺陷的存在。
從一般意義上講,司法制度作為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司法機關的設置、任務、組織體系、活動原則及工作制度等,是統(tǒng)治階級為保證法律實施而制定的制度[7]。由于受到一定經濟、歷史條件的影響,我國現(xiàn)行司法制度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司法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真正做到獨立、不能有效地排除來自各方面的影響,致使其與網絡輿情的沖突擴大化。其中法官、檢察官等司法人員的任職資格條件要求相比發(fā)達國家司法人員來說還是比較低的,他們的法律專業(yè)水平有待提升;此外,司法權的行政化,即對司法工作的管理簡單地以行政管理的方式來進行,這違背了司法審判工作所特有的規(guī)律性,干擾了法官獨立辦案,致使法院工作的公平與效率日漸成為影響法院形象的一個障礙,而法院系統(tǒng)內現(xiàn)行的管理方式則可能進一步加深了法官責任心的缺乏和審判工作效率的低下,導致整個社會對司法審判機關及其工作產生了信任危機。而這些因素的影響也直接導致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的沖突加深。
3.公眾網絡媒介素養(yǎng)不高,具體網絡輿論行為失范
網絡輿情環(huán)境中常常針對一個社會熱點問題或事件產生激烈的沖突,而其中的很多沖突都是與公眾的網絡媒介素養(yǎng)低息息相關的。所謂媒介素養(yǎng),就是涵蓋人們選擇、理解、質疑、評估以及制作和生產媒介信息的眾多能力[8]。公眾的網絡媒介素養(yǎng),即是公眾利用網絡進行信息活動的能力。公眾網絡媒介素養(yǎng)不高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比如,在網絡中語言污穢,使用貶低與諷刺性的語言,使網絡輿情環(huán)境的整體文化素養(yǎng)降低,具體網絡行為失范。
網絡輿情對司法的關注,通常目的是想借助輿論壓力來實現(xiàn)社會公共利益,而司法的最終目的則是通過司法公正平衡利益。因此,產生沖突的兩者的目的從根本上來說是一致的。然而,網絡輿情是一把雙刃劍,既對司法公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又對司法公正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平衡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的各自利益訴求。對此,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完善:
(一)健全相關網絡法律法規(guī)
網絡輿情自身所具有的特點決定了必須有相關的監(jiān)督體制,否則網絡輿情將會給司法公正帶來許多消極的、負面的影響。伴隨著互聯(lián)網迅猛發(fā)展,我國網絡輿情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網民對某一社會事件或熱點問題的看法和觀點。但是由于網絡輿情所帶有的開放性和自由性,對這樣一種權利也應當做適當的限制,否則網絡輿論的權利本身也很難得到實現(xiàn)。換言之,網絡輿情監(jiān)督司法的權限或者邊界以及相應的責任都應當制定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這樣才有利于平衡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的沖突。
總的來說,我國相關網絡法律法規(guī)是不完備的,無法應對飛速發(fā)展的網絡信息環(huán)境。第一部關于互聯(lián)網管理的行政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條例》于1994年2月18日發(fā)布,此后中央和地方相繼出臺了大量的政策法規(guī)規(guī)范互聯(lián)網。但這些法律法規(guī)的內容多是涉及網上信息安全的保障、打擊網絡犯罪等方面,而對網絡輿論的保護和規(guī)范則很少涉及。因此,為了保障網絡輿情正面促進司法公正,必須健全相關網絡法律法規(guī),從法律層面規(guī)范網絡輿論。當然,相關網絡法律法規(guī)的健全與其他法律法規(guī)不同,必須充分考慮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水平,所制定的法律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這樣的網絡法律才是現(xiàn)實可行的。
(二)完善司法制度,確保司法理性
首先,保障司法獨立,確保司法理性。當前就“快播案”而言,網絡輿情出現(xiàn)“一邊倒”的傾向,為辯護人及被告人精彩的辯護而歡呼,網民的情緒被理智所淹沒,這直接給司法機關施加了審判的壓力,網絡輿情的極度擴張使司法權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這時,應堅持司法的獨立,不能因為網絡輿情而左右司法。當然,在某種程度上,司法是應當尊重而不是順從網絡輿情所反映的民意,法律只有在受到公眾輿論支持時,才是有力量的[9]。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網絡輿情代表著普通民眾的樸素的道德情感,過度強化網絡輿情對司法的作用,不利于司法權威的樹立,也不利于案件公正的審判。因此,應在完善司法制度的基礎上,確保司法的理性。
其次,完善人民陪審制度,用合法渠道反映網絡輿情。網絡輿情從積極方面來看,反映了網民的想法和觀點,在法治建設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民意因素。因而,司法獨立是建立在公眾意愿基礎上的獨立,不能離開公眾一味地強調司法獨立。如果離開公眾的意愿談司法獨立,很容易走向司法的另一面,即司法的專橫和獨斷。那么完善人民陪審制度恰恰能緩和兩者之間的沖突和矛盾。通過人民陪審制度的建設,讓人民以陪審員的身份參與到司法審判活動中來,這樣可以使司法與網絡輿論更加契合,使民眾的價值觀和生活感受和法官的價值觀及法律專業(yè)知識形成互補,從而能夠提高案件審理的效率及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
再次,推行釋明制度和判后釋疑,加強司法與網絡輿論的溝通。釋明制度,是以強化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溝通為目的,存在于大陸法系民事訴訟制度之中,具體是指為了保障正確裁判,由法官向當事人發(fā)問并提出建議,從而澄清事實的一項制度[10]。釋明制度在民事訴訟中的成功運用,我們不妨將其借鑒到刑事訴訟中。釋明制度著重對于事實的釋明,且一般是在法院作出裁判之前予以釋明。與此不同,判后釋疑是為了消除公眾對判決的疑惑,在法官作出裁判后對案件所選擇適用的法律作以解釋、說明。就“快播案”而言,庭審采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因此釋明制度可以通過這種間接公開審判的方式向民眾闡明事實,而判后釋疑恰恰能從法律角度對法律適用問題闡明,這樣就能達到網絡輿論與司法審判溝通的目的,從而緩解網絡輿論與司法間的矛盾和沖突。
最后,提高司法人員的素質。司法人員自身的素質在平衡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的矛盾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八痉ü撬痉ㄖ贫鹊氖滓痉懂?,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線,如果司法本身不公正,司法何以能保障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保?1]要做到司法公正,除了法律法規(guī)本身內容的公正之外,最關鍵的就是司法人員自身的素質問題。在刑事案件中,司法工作不僅需要法官具有較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案件是非曲直判斷的水準,而且檢察官的素質也至關重要。從“快播案”來看,討論的焦點在于快播是否有傳播淫穢物品、快播公司是否有監(jiān)管義務、“技術是否中立”等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論證不得不依托于技術本身的了解。但公訴人在論證這些問題時明顯感覺相關互聯(lián)網知識的匱乏,甚至犯了一些常識性的錯誤。這樣無形當中會推進網絡輿情倒向辯護人和被告人一方,從而加大網絡輿情和司法公正之間的沖突。因此,“快播案”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發(fā),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及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提高司法人員法律專業(yè)素質的同時,應重視相關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提升公眾網絡媒介素養(yǎng),規(guī)范網絡輿論行為
從“快播案”來看,網絡輿情之所以向非良性的方向發(fā)展,不僅僅是源自于案件和司法機關本身,而且出自于網絡媒體的部分夸張、失實報道或評論。網絡媒體可能會故意夸大案件事實、制造案件熱點,從而提升網上的點擊率,迎合人們的獵奇心理或某些偏激情緒,導致網絡輿情的錯誤性、非理性。因而,為了平衡網絡輿情和司法公正之間的沖突,提升公眾網絡媒介素養(yǎng),規(guī)范網絡輿論行為至關重要。
一方面,提升公眾網絡媒介素養(yǎng),使公眾在表達上更為理性,以促進司法公正。隨著新媒體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網絡輿情備受大家關注,在其發(fā)揮應有效能的基礎上,應加強其自身的道德倫理建設,提升公眾網絡媒介素養(yǎng),使公眾對相關輿情事件的表達上更突顯理性,與司法的理性相迎合,弱化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的沖突。網絡輿情堪稱“雙刃劍”,如果利用恰當,有助于推進司法公正的有序進行;相反,如果不加以規(guī)范,不注重提升公眾網絡媒介素養(yǎng),可能會對我國司法公正起到阻礙的作用。正如“快播案”,網民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庭審過程中公訴人和辯護人、被告人的對抗場面,而為之呼喊助威,卻沒有站在法律及社會效果的層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突顯了公眾在表達上的非理性。因此,應該首先提升公眾網絡媒介的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網絡輿情與司法公正越走越近。
另一方面,對普通網民言論自由進行適當限制,從而規(guī)范網絡輿論行為。我國《憲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公民享有言論自由。隨著人們現(xiàn)實生活的不斷豐富,這種言論自由的內容也得到了擴充,慢慢由現(xiàn)實生活擴及到互聯(lián)網上。網絡輿論的表達自由應該是以不觸犯其他任何公共合法利益為前提的,應該是建立在限制基礎上的自由。正如馬克思所說:“自由就是從事一切對別人沒有害處的活動的權利。每個人所能進行的對別人沒有害處的活動的局限是由法律規(guī)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標確定的一樣?!保?2]因此,網絡言論的自由表達不是沒有限制的,相反,它與限制是辯證統(tǒng)一的。換句話說,享受任何一種網絡輿論表達權利的同時,都應該履行相應的義務。因此,要對普通網民言論自由進行適當的限制。但是,互聯(lián)網不同于過去一般的媒介,它是一個雙向大眾傳播的過程。不僅僅互聯(lián)網自身變化迅速,而且它的傳播范圍相當廣泛。這些變化與傳播過程,我們往往是難以預料到的。所以,如何在保障網絡輿論自由的前提下規(guī)范、限制網絡輿論行為,還有待進一步探討,這將是未來較為關鍵和棘手的問題。
[1]李昌祖,張洪生.網絡輿情的概念解析[J].現(xiàn)代傳播,2010(9).
[2]張開駿.基于法治原則的民意正當性拷問與刑事理性策略[J].刑事法評論,2010(1):26.
[3]韓登池.司法理性與理性司法——以法律推理為視角[J].法學雜志,2011(2).
[4]讓快播案回到法律軌道[N].北京青年報.2016-01-11.http://news.ifeng.com/a/20160111/47015842_0.shtml.
[5]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6]互聯(lián)網法律通訊[EB/OL].http//internetlaw.51.ne/internetlaw040501.htm#MALLISTDOC3.
[7]許崇德.中國憲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8]葉皓.當代官員必需的媒介素養(yǎng)[J].行政管理改革,2011(1).
[9]張海玲.網絡輿情之于審判權:助推還是阻礙——以經濟分析法為視角論法院網絡輿情應對機制的完善[J].法律適用,2010(12).
[10]孫彩虹.網絡輿情之于司法審判:沖突與優(yōu)化[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
[11]陳光中.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之我見[J].人民檢察,2009(4).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D916
A
1671-9743(2016)08-0070-03
2016-06-28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大數據時代下的我國腐敗犯罪刑罰配置研究”(SK2016A086);淮南師范學院教學研究項目“高校法學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以淮南師范學院為例”(2013hsjyxm32)。
項婷婷,1981年生,女,安徽宿州人,講師,湘潭大學博士生,研究方向: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