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平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湖北武漢430073)
?
“國家—社會”治理框架下的治安學基本問題論析——治安學論域的保護與限制間關系
王均平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湖北武漢430073)
【摘要】保護與限制間關系作為“價值—效用—策略”三位一體的治安學基本問題框架內的“策略”維度,涉及社會“由治達安”過程及結果的兩組策略認知及選擇:一是國家主體通過保護社會主體的安全,實現(xiàn)“國家—社會”體系共同的安全利益;同時,社會主體通過維護國家主體治理的權力,實現(xiàn)社會主體和國家主體的“特殊”的安全利益。二是國家主體通過限制社會主體的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保證國家主體治安行政的有效施行和公共安全利益的實現(xiàn);同時,社會主體通過限制國家主體的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保障社會主體安全自治的實質運作和特殊安全利益的實現(xiàn)。由此,作者提出建構“國家—社會”體系以安全利益共同體為基礎的治安權力和義務共同體。
【關鍵詞】治安學基本問題;國家安全;治安秩序;國家治理;治安治理
十八大確立的由“國家管理”向“國家治理”的戰(zhàn)略轉變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政策、制度產(chǎn)生的相應變化,都無可避免地會引導、規(guī)定著“國家—社會”體系“由治達安”的理念、制度、行為的設計及選擇偏好的變化,并為治安學知識體系的架構提供新的理論分析框架和學術研究范式。對此需要治安學研究者做出積極而有效的回應和對接。其中最為迫切的課題是科學選擇和理性確認治安學基本問題,為治安學的科學發(fā)展提供基石性的知識體系架構框架。本文就治安學基本問題之一的“保護與限制間關系問題”進行討論。
(一)關于治安學基本問題范疇的“保護”的說明
1.“保護”的基本性質
作為治安學基本問題范疇的“保護”,不同于具體的治安治理活動中對于公民個體和群體合法權益遭受侵害實施的保護,而是關涉“由治達安”兩大主體即國家主體與社會主體(或者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治理者與受治理者間)的安全權益保護。
2.“保護”的主要內容
治安學基本問題范疇的“保護”,具有二個基本含義:一是國家主體通過維護社會主體的安全生存與發(fā)展的權力和利益,實現(xiàn)國家主體和社會主體的共同的安全利益;二是社會主體通過維護國家主體治理的權力和利益,實現(xiàn)社會主體和國家主體的“特殊”的安全利益。
(二)社會主體安全權益的保護
1.社會主體視角的分析
首先,從社會主體的存在基礎分析,自由是人民的天性,是人民社會的本質特征。[1]這種“自由”在社會公眾實際的社會生活中集中體現(xiàn)為個人享有的基本權利,所有“與人民大眾相分離”的公共權利都不過是對于人的需要所做的一種抽象和“虛擬”,都是個人權利的普遍化、秩序化形式。
其次,從社會主體形成機制分析,高度發(fā)育的、成熟的、具有活力的人民社會是現(xiàn)代國家的基礎。社會的發(fā)育度、結構分化度越高,社會個體和群體的利益越多樣化,社會主體與國家主體間實現(xiàn)利益互動的交易成本越高。當兩者間的交易成本高于社會主體的收益并讓社會主體不能接受時,社會主體諸成員間就會通過協(xié)商、談判走向聯(lián)合,以提升社會主體與國家主體討價還價的力量。這一過程往往會體現(xiàn)為獨立于國家主體并與之抗衡的社會主體的一般形成過程。
第三,從社會主體的主體地位分析,人民社會之所以被賦予主體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支持其有效抵御國家主體可能利用其掌控的公共權力造成的不正當侵害,進而保護社會主體成員的合法權益。由此決定了社會主體應當而且必須在相關領域中享有相當?shù)淖灾螜?,國家主體應當承認并保護社會主體的自治權。這種自治是社會主體的主要特質,其基本自治模式主要體現(xiàn)為:依靠本社會體系內部的市場價格規(guī)律調整社會成員間的利益關系;依靠社會道德、風俗習慣等社會規(guī)則調整社會成員間的互動關系;依靠大眾輿論和傳統(tǒng)文化調整社會成員間的依存關系。
第四,從治安學基本問題視角分析,在社會治安治理領域中,“自由”和“權利”主要體現(xiàn)于每個社會個體、群體都有自己的安全需求,并對自己的安全需求滿足有自主認知和行為選擇的權利。但在“由治達安”實踐中,國家主體對社會主體安全需求及其滿足之自治的這種干預或調控必須嚴格控制在良好的“立法—執(zhí)法”框架內。其干預或調控的目的和邊界應當是保障社會主體安全需求,滿足自治機制的良性運行和持續(xù)發(fā)展。公共權力及其秩序安排不能過度干預社會主體擁有的這些自治權利,更不能隨意侵害或踐踏他們。
2.制度視角的分析
在世界法制史上,自有憲法開始,它對于公民財產(chǎn)權就給予了特別的保護,并以“公民財產(chǎn)權神圣不可侵犯”的明確規(guī)定賦予其憲法地位。孟德斯鳩更是堅持“公共的利益永遠是:每個人永恒不變地保有民法所給予的財產(chǎn)”;所以,“公共利益絕不是用政治性的法律或法規(guī)去剝奪個人的財產(chǎn),或是削減哪怕是它最微小的一部分”。[2]按照孟德斯鳩的這一思想,國家主體的一切社會管理活動,都必須優(yōu)先保障社會個體成員的權利和利益,即使是公共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供給和消費,也應當遵循個人權利或人權保障優(yōu)位的原則,因為公共利益的本質和最終價值歸根結底是為社會主體提供實實在在的實質性益處。換言之,對于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間關系的認知,應當明晰:公共利益具有功利性價值,而人權則具有目的性價值;以人為目的、以人權為本,是公共利益的核心;以個人權利為體,公共利益為用,是調適二者關系的基本原則。
3.理論視角的分析
一些關注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的制度經(jīng)濟學者認為:“安全”是長期持續(xù)的自由,它是人的一種信心,即相信自由在未來不會遭受侵害。[3]它體現(xiàn)了人們對于自己的安全權益包括實際利益、自由權利、人格尊嚴等在未來的“國家—社會”體系中不會遭受非法威脅或無端侵害的信念和主觀確認。這種認識與本體安全理論家們關于本體安全理論的敘述相當接近。
在社會主體安全權益保護論域,馬克思通過《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一書,從理論上對黑格爾的法哲學思想作了揚棄性批判。一方面,馬克思肯定和繼承了黑格爾關于市民社會與國家分離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又基于對黑格爾“滿足于只從表面上解決這種矛盾,并把這種表面矛盾當作事情的本質”[4]的批判,摒棄了黑格爾以精神的發(fā)展階段來界分社會與國家的范式,從經(jīng)濟基礎的角度探討市民社會的形成、發(fā)展及其與國家相分離的原因。馬克思明確闡述了市民社會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作用:“家庭和市民社會本身把自己變成國家。它們才是原動力”,“政治國家沒有家庭和市民社會的人為基礎就不可能存在。它們是國家的必要條件”。[5]“絕不是國家制約和決定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制約和決定國家”。[6]顯然,人民社會對于國家的“制約”和“決定”的最穩(wěn)定、最常態(tài)化的理論描述、制度規(guī)制和實際運行無不圍繞著“人民通過國家義務的履行保障自己的權益”這個中心定位和演繹。需要注意的是,馬克思也指出,在國家主體與社會主體間關系中,不僅存在著社會主體對國家主體具有的決定力,也存在著國家主體對社會主體的反作用力,即國家主體反過來作用于社會主體并由此獲得自身的相對的獨立性,成為“從社會中產(chǎn)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異化的力量”。[7]
在治安學論域中,共居于同一個“安全—秩序”共同體的國家主體與社會主體的安全生存與發(fā)展權益實現(xiàn),都會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公共權益與主體自身權益間的一致和沖突。正如馬克思所說,在利益共同體內部,共同利益“總是不斷地由另一面即私人利益的一面產(chǎn)生的”,并由此反映出每個成員特殊利益的共同之處。[8]對于社會主體安全權益所涵括的公共權益與特殊權益之間的這種統(tǒng)一性,馮友蘭先生謂之“如眾燈明,各遍似一”。類似的認知在本體安全理論家的研究成果里也可見到??肆_利科斯基認為本體安全理論的解釋效力立足于自我認同的形成發(fā)展與日常生活環(huán)境的因果關系,主張分析本體安全須以社會個體為起點。[9]克羅夫特則進一步提出本體安全理論的假說前提是個體不安全感、主體間性和個體認同的內在聯(lián)系。[10]根據(jù)這些大家的觀點,社會個體、群體和整體之安全權益的保護包括其特殊安全權益保護和公共安全權益保護兩個基本內容,而社會主體特殊安全權益保護是其中的前提性、基礎性保護對象。
(三)國家主體安全權益的保護
1.國家主體本性視角的分析
在一個現(xiàn)存“國家—社會”體系中,盡管國家與社會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共體關系,但國家權力一旦在形式上取得社會公共利益或普遍利益代表者的地位,它也就同時取得了自身的獨立性和專斷性,并因為這種獨立性和專斷性而能夠反過來規(guī)制社會權利,保護國家主體成員特別是特定群體的利益。誠如馬克思所說:正是由于特殊利益與共同利益之間的這種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國家這種與實際的單個利益與全體利益相脫離的獨立形式,同時采取“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也只有這樣,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得以保護和實現(xiàn)。因此,國家權力雖然由社會權利轉化而來,但這是一種在特定地位上的權利,只有占主導地位的統(tǒng)治階級的權利才具有這種轉化可能,這樣國家就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個人借以實現(xiàn)共同利益的形式”[11]。事實上,國家作為社會公共利益形式上的代表和公共權力實際的設置及運行主體的特殊職責角色,使其維護社會特定群體利益而不是社會普遍利益的本質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巧妙的遮蔽。[12]而且掌權者常常不能以羅馬法上“善良家主”的心態(tài)行使權力,以至于公權力的設置及運行常常會出現(xiàn)某種異化,對社會體系的建構和運行甚至對國家主體自身的健康發(fā)展都可能產(chǎn)生一定的侵蝕和破壞。
2.制度視角的分析
社會治安治理領域與其他領域的自治一樣,亦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外部性和內部失靈缺陷。負外部性主要源于社會自治體的本位主義行為傾向,即社會自治體過度強調自我利益,卻不顧及社會的共同價值觀和公共利益,并可能因此而危害他人和社會。社會自治體的有限理性是其內部失靈的主要原因。由此而論,自治功能得以有效發(fā)揮的前提是社會自治體具備完全理性,能夠通過自己的理性和能力合理地處理自己的事情,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整合。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全部歷史都證明,完全理性的觀點并不現(xiàn)實,承認完全理性無異于“致命的自負”,理性的“不完全性”似乎更符合現(xiàn)實情況。[13]理性的有限性導致社會自治體不能依賴自身理性實現(xiàn)良善的自治秩序,因此,需要由國家、政府通過立法、執(zhí)法對社會自治行為實施引導、規(guī)范、禁止和懲戒。換言之,雖然國家外部控制的強度與社會自治空間的大小具有此消彼長的關系,但國家對社會的適度控制和干預可以規(guī)避社會自治存在的兩個固有缺陷,使社會自治的政治價值得以實現(xiàn),[14]而這一過程顯然是國家主體維護、實現(xiàn)其自身利益的過程,也是國家主體所樂意為之的事情,其典型樣態(tài)通常是國家通過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強制實施達成自己的這一目的。國家存在的理由集中體現(xiàn)于它所具有的社會和市場不能替代的公共物品的生產(chǎn)、供給角色和職能。其中,國家主體參與“由治達安”的最主要的任務是向社會、市場提供一整套普遍適用,并以公共權力的強制力為執(zhí)行保障的清廉的、具有政治合法性的法律制度體系及其實施手段,以及關涉治安治理各層級管理者或決策者的一套公開、公平、公正的選任程序。
從治安制度的資源屬性分析,充足的治安資源是有效的“國家—社會”安全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由治達安”過程的運作,還是其結果形態(tài)的固化,都需要采取一些一般的和特殊的方式、方法、工具。這些方式、方法、工具都會涉及國家或社會治安資源的配置、使用和評估問題。它們通常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信息、制度等多方面的治安資源。“國家—社會”體系的安全保障實質上就是一種資源分配的政治。當某一治安問題在一定時期內獲得政治優(yōu)先地位時,該問題的解決往往會得到更多的治安資源支持,而且它所造成的威脅越是緊迫,其治安資源配置的優(yōu)勢也越明顯。[15]無論國家治理還是社會治理,“由治達安”都是圍繞著社會“安全—秩序”價值目標運行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社會的“安全—秩序”要求和國家的治安秩序安排均具有基本標準的作用,而作為治安秩序核心構件的治安制度尤為重要。事實上,處理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全問題不能同處理一般政治問題一樣陷入漫長的討價還價中,它們往往需要更加有效的跨部門決策機制和即時性決策效率,這些都需要具備針對性更強、更能切中要害、更富有實效的治安政策和制度框架,而適合承擔這些政策、制度制定、供給的主體只有國家。
3.理論視角的分析
在治安學論域中,基于對國家主體和社會主體所涉職域差異的認識,公共安全利益通常體現(xiàn)為政府對社會提供的公共“安全—秩序”產(chǎn)品:其一,公共“安全—秩序”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者和供給者主要是國家或政府,唯有國家或政府才能外在地超越于任何個人和群體的私域利益訴求,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基礎性、普適性、強制性、公共服務性和非營利性的公共安全與秩序產(chǎn)品。其二,公共“安全—秩序”產(chǎn)品的消費者主要是社會公眾。公共安全產(chǎn)品是公眾安全利益或者與公眾有關的、為公眾所共同享有的安全利益。即是說,公共“安全—秩序”產(chǎn)品與其他公共物品一樣,同時具有兩個顯著的特征——供給的連帶性以及排除他人消費的不可能性或無效率性。由此而論,人類社會的“安全—秩序”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反對或阻止某些特定群體濫用公共權力為它們自己謀求不正當利益的權利維護史。顯然,在這個意義上,國家主體對于社會主體的“制約”和“決定”的最穩(wěn)定、最常態(tài)化的理論描述、制度規(guī)制和實際運行無不圍繞著“國家主體通過社會主體義務的履行保障自己的權益”這個中心定位和演繹。
在國際“安全—秩序”關系中,一方面,國家與國際共同體能夠分別被作為治安學理論的指涉對象,對應著國家安全與國際安全兩種不同類型的安全定位。國家與國際共同體都可能面臨秩序功能實現(xiàn)受抑制與安全共享價值被破壞這兩個方面的威脅。另一方面,在現(xiàn)實的世界“安全—秩序”體系中,一國之國家安全與其他關聯(lián)國家之安全及其結成的國際關系的安全皆有互動共變的緊密聯(lián)系:各國間的和平共處、安全合作不受任何不正當?shù)耐{或侵害,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維護各國之間、人民與人民之間在“安全—秩序”領域的公平與正義。只有這樣,國家才能真正獲得其公民的由衷認同,使人民產(chǎn)生“國家家園”的深刻體驗和深厚情感。
(一)關于治安學基本問題范疇的“限制”的說明
1.治安學基本問題范疇的“限制”的基本性質
作為治安學基本問題范疇的“限制”,不同于具體的治安治理活動中對于諸參與主體的具體的治安治理參與行為進行的限制,而是關涉“由治達安”兩大主體即國家主體與社會主體或者主體與客體、施者與受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監(jiān)督者與被監(jiān)督者間的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限制。
2.治安學基本問題范疇的“限制”的主要內容
治安學基本問題范疇的“限制”,具有二個基本含義:一是通過限制社會主體之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保證國家主體治安行政的有效施行和公共安全利益的實現(xiàn);二是通過限制國家主體之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保障社會主體安全自治的實質運作和特殊安全利益的實現(xiàn)。
(二)社會主體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限制
1.社會主體本性視角的分析
在治安學論域中,對于社會主體的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進行限制的正當性源于人的社會性本質。一般而言,社會中的人在本性上都是理性人,是具有個性的自利個體,他們在參與社會“由治達安”過程中,更多地考慮和計算的可能是其自身安全利益的可接受化,加之,社會安全市場的運營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自發(fā)性、盲目性、滯后性的弱點,這就決定了單憑社會主體自身無法實現(xiàn)其治安自治的良性運行。于是,社會公共安全利益的實現(xiàn)需要一個獨立于社會主體的力量對其進行必要的調控,以妥善解決公共安全利益與社會個體或群體之特殊安全利益之間的沖突,力求在秩序或制度層面達成兩者間的相對一致,促成社會的長治久安。
“由治達安”的實踐充分證明,當社會面臨公共安全威脅或侵害時,由人的自保、自利、避禍等本性所決定,如果將降低或消除這種威脅或侵害的任務交由社會主體自愿承擔或由市場或集團自主完成,不僅其收益與成本很可能出現(xiàn)非理性的比值,甚至可能在實際上沒有任何收益,[16]這種結果既與社會個體或群體安全利益最大化企望不符,也與“國家—社會”體系所追求的公共安全目標相悖。這就需要國家主體通過公共權力及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法律制度進行適度調控,強化社會主體的社會治安義務,以引導社會主體進行正確的“安全—秩序”認知和行為選擇,消除公共安全隱患,有效壓縮次級安全威脅或侵害,營造良好的治安文化氛圍。由此而論,國家主體利用手中的公共權力,對社會主體的“安全—秩序”認知及行為的限制或者對社會主體公共安全義務的強化,恰恰也是社會主體有效實現(xiàn)其安全利益的客觀需要。
2.制度視角的分析
社會是按照人的良好聚群生活的內在要求整合起來的人類生活共同體。這種內在要求往往以其最典型的形態(tài)——社會規(guī)范表現(xiàn)出來,規(guī)定和指導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向,并運用公共權力迫使人們按照這套行為規(guī)范調整相互間的關系,共同維系社會公共安全利益,保持“國家—社會”體系預期的社會穩(wěn)定狀態(tài)。[17]所以,社會穩(wěn)定是通過以公共安全利益的公平、公正共享為核心的社會規(guī)范整合效力的有效發(fā)揮,以及社會運行的有序性體現(xiàn)出來的。換言之,公共安全利益作為共同的善應當是通過社會主體中的每個人都認可的先驗規(guī)則來保證的。這一規(guī)則就是:凡是有關公共利益的善,只要在法律規(guī)制的框架下進行,個人都應對公共物品的供給作出貢獻,[18]以保證“每個人都會比所有的人沒有這樣做時生活得更好?!盵19]
從社會結構和功能上看,社會穩(wěn)定是社會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穩(wěn)定、社會生活秩序穩(wěn)定、人們的思想觀念及其行為穩(wěn)定的統(tǒng)一體。從社會狀態(tài)的最終表現(xiàn)上看,社會穩(wěn)定是社會成員行為的秩序化,也就是公眾對社會整合規(guī)范的普遍認同和接受。然而,我們必須同時看到這些規(guī)則(在法律沒有認可之前)所具有的先天的軟弱性。它們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社會主體成員自身的理性、良知和公共輿論來保證實現(xiàn)的。但由于人的自利本性,在現(xiàn)實的社會“安全—秩序”生活中,為求一己私利而突破規(guī)則、破壞公益的現(xiàn)象并不鮮見,且這種現(xiàn)象有時依靠社會主體成員自身的努力無法消除。這就要求每個社會主體成員都必須繼續(xù)讓渡自己的一部分相關權利,以便組成一個享有相應公權力的更具有調控力的公共機構來監(jiān)控其他個體和群體的治安行為。于是國家及其制定和利用公共權力推行的對社會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法律制度也就應運而生。[20]而這一過程既是國家主體權力與社會主體義務間的博弈過程,也是國家主體通過頒行法律制度限制社會主體的“安全—秩序”認知及行為選擇,實現(xiàn)“國家—社會”體系公共安全利益的過程。
在我國現(xiàn)行法律框架內,社會主體包括個體和群體作為權利主體參與“由治達安”過程的認知和行為選擇偏好會受到保護。同時,其作為義務主體的認知和行為選擇偏好也會受到相應的限制。作為治安學基本范疇的社會主體限制,旨在說明治安制度對于社會主體的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進行限制的目的,是為了配合或協(xié)同國家主體對社會治安的依法治理,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公共安全利益。其中的關鍵問題是充分利用科學、合理、合法的手段和工具,通過對社會主體中出現(xiàn)的不符合公共安全利益要求的認知和行為進行必要的限制,以切實有效地保證受益對象及其受益內容的最大化,[21]使社會主體的最大多數(shù)人和群體獲得最大的公共安全收益——包括幸福、快樂和實際的安全利益,避免國家及社會治安資源的浪費和治理的低效率、無效率。
3.理論視角的分析
馬克思、恩格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深刻地闡明了社會決定國家的真實關系:家庭和市民社會本身把自己變成國家。[22]具體而言,國家在特定的歷史發(fā)展階段脫胎于社會,社會是主體,而國家機器是客體。國家在本質上應該服務于社會。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也明確界定了國家的工具性本質,描述了國家機器發(fā)生異化的情形:當國家認為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且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時,為了使這些對立面不致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會利用具有強制性的公權力緩和社會沖突,將之保持在“國家—社會”所預設的“秩序”的范圍以內。一方面,我們應當看到國家出現(xiàn)的異化使得國家機器成為制約社會和人全面發(fā)展的障礙,成為社會主體要求自治的理由;另一方面,我們也應明確國家角色的職能發(fā)揮具有保障社會有序發(fā)展的實際價值。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恩格斯也強調國家作為一種政治權威其控制行為與社會自治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永恒共存的“相對”關系,只不過“它們的應用范圍是隨著社會發(fā)展階段的不同而改變的”。[23]
治安治理領域的公共“安全—秩序”產(chǎn)品生產(chǎn)及供給模式與其他悖論支持下的公共物品供給模式相似。社會主體自治在理論上或許確有效率,但并不一定是現(xiàn)實社會有效提供公共物品的必然的、唯一的理性選擇,更何況其模式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導致其必然產(chǎn)生對政府、對公權力、對公共秩序的需求。實際上,不僅社會群體或個人的公共安全產(chǎn)品生產(chǎn)與供給能力相對于國家來說,都是極其有限的,而且,當通過市場或群體獲得公共安全利益的社會主體成員在遭遇其公共安全產(chǎn)品消費權益得不到保障或者遭到侵害時,欲得到公正的解決,也必須尋求超越社會的國家的法律支持。同時,國家是本國國域內最大、最穩(wěn)定、最具威力,也是相對而言最公平的治安產(chǎn)品生產(chǎn)、供給組織。由國家生產(chǎn)、供給治安產(chǎn)品,既能夠發(fā)揮規(guī)模效應,降低社會“由治達安”的運行成本,又可以使消費者不需要付費或少付費就能夠享受到更多的公共安全利益。由此而論,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的視角分析,國家通過限制社會主體之“安全—秩序”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提供治安產(chǎn)品的形式不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無可替代的、至關重要的模式。
(三)國家主體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限制
1.國家主體本性視角的分析
如前所述,在“虛幻”共同體的形式之下,國家權力對公民權利的異化成為必然:國家權力控制著整個社會,掌握著強制性的物質力量。同時,它還占有著意識形態(tài)機構,使公民權利附屬于國家權力。[24]這樣,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的地位被倒置,進而被濫用,國家權力不僅成為國家的目的也成為公民權利的目的,國家權力來自公民權利,反過來又反對公民權利—國家權力被異化。[25][11]
正是由于國家主體本性的作用,如果社會權力和公眾權利不能實質性地參與國家權力制衡過程,并生產(chǎn)出富有實效的制衡產(chǎn)品,“國家權力—國家利益”將始終只能是一個“密封”的、“定制”的、“自益”的堡壘,從而難以避免國家主體利益實現(xiàn)過程中的“自我利益”本位或優(yōu)先,以及利益共同體內的“官官相護”。如此一來,國家體系就異化為“與人民大眾相分離的權力”和“與人民大眾相分離的利益”的結合體,這樣的國家體系距離其終結也應當為期不遠了?;谶@樣的思考,我們有理由認為社會主體通過自身權利的訴求和張揚,對于國家主體“由治達安”的權力設置及運行依法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和限制,恰恰是國家主體維護其根本的安全利益的必然要求。
2.制度視角的分析
從人類社會安全生存及健康發(fā)展的整體視角看,公共安全利益本身或者抽象的公共安全利益總是積極的、有益的,但公共安全利益同時又是歷史的、現(xiàn)實的、具體的。這種歷史的、現(xiàn)實的、具體的公共安全利益通常以制度性秩序安排出現(xiàn)于世俗社會“由治達安”的過程及結果。由此所決定,如果我們忽視了公共安全利益生成、實現(xiàn)、發(fā)展的具體環(huán)境要素及其間的復雜關系,就可能助長公共安全利益的代表——國家或政府,甚至是其具體的執(zhí)行者利用公共安全利益的名義謀取其自身利益甚或是非法的私利。這就需要將國家主體之“安全—秩序”認知及行為選擇嚴格地置于制度框架中,以最大限度地限制國家主體濫用公共權力為自己謀求不正當利益的可能性空間,保證國家主體掌控的公共權力能夠在法治的規(guī)則下運行。
這樣的認識并非憑空想象,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世界法制史的必然結論:二戰(zhàn)后,一些國家在憲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義務來源于公民權利。如德國《基本法》第1條第3項規(guī)定:“下列基本權利作為可直接實施的法律,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機構承擔義務……?!逼湓诜ㄖ评碚撝芯劢褂诨緳嗬碾p重屬性和基本權利功能都能產(chǎn)生或決定國家相應義務。如德國學者溫厚茲主張通過憲法訓令對基本權利的限制性規(guī)定,直接約束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機關。[26]作為憲法授權原則淵源的《法國人權宣言》第4條,也明確規(guī)定涉及限制公民基本權利時,只能由憲法授權國家最高立法機關通過制定法律來實現(xiàn),否則須承擔違憲的后果。
從政治制度層面看,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都離不開政治制度,二者都必須通過政治制度實現(xiàn)其由抽象話語向現(xiàn)實的轉化,而且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關系本身也構成了政治制度的基本內容。在“國家—社會”安全體系中,由于政府實施的社會治安管理行為的合法性可能受到來自政府自身的威脅或侵害,因此,必須通過“國家—社會”體系的統(tǒng)一的秩序安排對政府組織、實施社會治安管理的資格、偏好、方式、過程、結果等進行全面的合法性審查和認可,以確保國家主體的“由治達安”嚴格遵循法定標準運行,提升其政治合法性,得到社會主體的普遍認同和實質支持。
3.理論視角的分析
如前所述,在公共安全領域中,國家的干預是必要的,但這種干預卻不是無限度的。即便是自由主義大師哈耶克也非一味地反對國家干預,而是反對其不適當?shù)母深A。[27]無數(shù)事實表明,政治國家無度地、不適當?shù)馗深A人民社會的自治,往往不僅難以有效地治療人民社會自治的痼疾,反而會造成比人民社會自治所具有的痼疾更多的毛病。[28]
國家對社會控制的正當性源于自然正義賦予(自然法意義)、社會的承諾及同意(社會契約論意義)和控制行為的正外部性為其正當性提供了辯護(政治理性意義)。[29]正如社會連帶主義法學創(chuàng)始人狄驥所說:我們承認統(tǒng)治階級仍然保有著一定的權力;但是,他們如今保有權力的根據(jù)不再是它們所享有的權利,而是他們所必須履行的義務。[30]
通過對公民權利、國家義務、國家權力相互關系的分析,可以將現(xiàn)代國家主體與社會主體間的關系歸結為“國家義務—公民權利”關系。正如狄驥所主張的——權力的根據(jù)和來源是義務,而統(tǒng)治者的義務是為全體人們提供公共服務。國家義務直接源自于公民權利,公民權利是國家義務的根據(jù),因為有了公民權利保障的需要才產(chǎn)生了國家義務。不僅如此,現(xiàn)代社會產(chǎn)生的國家義務存在的唯一目的是保障公民權利的全面、公平享有。在國家履行這一義務的過程中,其權力只有通過國家義務的中介才能與公民權利發(fā)生關系。[31]現(xiàn)代國家理論和法治理念對此應當作出明確的詮釋和描述。
(一)保護與限制“相反相成”
1.敘述保護與限制間關系的必要類推
美國社會學家J·C·亞歷山大認為,關于社會的研究總是圍繞著自由與秩序問題展開的,正是自由與秩序之間的這種緊張關系為社會學提供了知識的道德的理論基礎。[32]
在治安學論域中,J·C·亞歷山大所說的自由與秩序間的關系實際上可以描述為治安治理權利與治安治理義務、社會自治與國家管控、保護與限制關系。由此而論,如果自由與秩序間存在著相反相成的關系,那么,作為治安學范疇的權利與義務、保護與限制間亦存在著相反相成的關系。
2.保護與限制間相反相成關系的理論分析
西方政治哲學認為,國家與社會間關系理論具有“國家路線”和“社會路線”兩條基本路徑:前者強調國家或政府的主導作用,對社會自治持相對悲觀的觀點;后者強調社會自治的作用,視國家或政府為權利的潛在威脅。[33]在國家主義與無政府主義將這兩條路徑發(fā)揮到極致的氛圍中,自由主義擇居中間,強調個人和社會權利優(yōu)先,主張通過社會自治實現(xiàn)和保障社會權利,但同時不否認社會自治體的缺陷,為國家的干預和控制行為預留了一定的空間,視其為“必要的惡”。[34]綜之要點,國家在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限制社會主體自治負外部性和內部失靈缺陷方面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同時,社會自治作為管理內部事務、實現(xiàn)自責自負的治理機制,構建了一種避免外部力量無端干涉的自主活動空間,有助于充分發(fā)揮社會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有利于彌補國家主體履行其義務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失靈或不足。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兩者之間存在著相反相成的同構共在關系。
自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法學界關于權利問題的研究可說是碩果累累,但這些成果更多地側重于對權利本身的單方面論證,并將權利保障的希望寄托于國家權力,而對與之對應的義務卻研究不足。這一階段的權利研究之所以偏忽了“沒有義務就沒有權利,沒有義務就沒有公共生活”的實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長期以來,學界不少人持有“承認了權利也就確定了對應的義務,因而權利研究實際上也是義務研究”的觀點。這種觀點顯然忽視或簡化了國家主體和社會主體范疇中成對主體間權利與義務的內在區(qū)別和相反相成的關系。
事實上,自近代建立公法制度以來,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更多地被描述為公法上的權利與權力關系,“公民權利由國家權力來保障,而不是由國家義務來保障”表現(xiàn)在立法例上,規(guī)定國家權力的條款通常比規(guī)定國家義務的條款多得多。而“權利—權力”也因此成為公法學基本范疇,形成了“權利—權力”法理學,與公民權利對應的是國家權力而不是國家義務。倘若持續(xù)地以此為理論支撐,國家或政府不是通過權力的限制而是通過自身權力的保護和擴張保障社會主體的權利,則國家主體與社會主體爭權、“官”與“民”爭利也必將成為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而在強勢的國家主體權力面前,社會主體的權利受到銷蝕或侵害而非保護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基于這樣的認識,國家義務的直接來源是公民權利而不是國家權力。國家與公民關系發(fā)展到今天,國家義務與公民權利關系應當成為其主軸。但二者在這一“權利—義務”法律關系中的地位并不等同,公民權利處于根本性或決定性地位,國家義務源自公民權利,而且直接源自公民權利,并通過保障公民權利而體現(xiàn)其存在的現(xiàn)實價值和功能。[35]
3.保護與限制相反相成關系的制度依據(jù)
保護與限制相反相成關系的調節(jié)規(guī)則主要分布在與其三種關系狀態(tài)相對應的三個規(guī)則領域:一是與“保護—限制”關系應然狀態(tài)相對應的自然互動規(guī)則;二是與“保護—限制”關系法定狀態(tài)相對應的制度規(guī)制;三是與“保護—限制”關系實然狀態(tài)相對應的具體辦法。長期以來,“保護—限制”關系的法律規(guī)制一般基于對國家權力、國家義務和公民權利之間的關系的認知:公民權利決定國家權力,國家權力決定國家義務,公民權利通過國家權力中介間接決定國家義務。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關系構成了國家與公民間的根本法律關系。至于公民權利與國家義務間關系問題,則因公法學對于國家義務問題研究的偏忽而在總體上呈現(xiàn)了兩個不足:研究不足和創(chuàng)制不足。由此而論,傳統(tǒng)主流理論關于公民權利決定國家權力的觀點不僅表達不夠準確,而且并不完全正確,特別是其關于國家權力決定國家義務的觀點則是錯誤的。
近代個人主義國家理論把國家的目的設定為保障公民權利,并強調以公民權利限制國家權力,但公民權利并不直接決定國家權力。近代國家理論也認為國家存在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護個人的權利,但同時卻強調,正是個人權利為國家創(chuàng)設了義務,國家因此有義務通過其所創(chuàng)立的軍隊、警察和司法機構等相應的組織和法律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護個人權利,履行其必須盡到的個人權利保護義務。這不僅意味著個人擁有可以要求國家為某些行為或不為某些行為的權利,而且也要求國家必須將自身組織成能夠最大限度保障其義務實現(xiàn)的實體。[36]
盡管上述觀點尚存爭議,但從現(xiàn)有的世界立法例看,法律體系通過對“國家義務—公民權利”,“國家權利—公民義務”的規(guī)定,明晰兩對范疇間的相反相成、相互制約關系卻可稱為通例。一方面,在國家義務與公民權利關系上,要求國家履行義務以保護公民權利是現(xiàn)代文明的法治社會的必然要求。從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來看,這一對應關系主要通過一種非典型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即通過限制國家權力來達到保護公民權利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國家權力與公民義務上,公民義務與國家權力的對應主要體現(xiàn)在對公民基本義務的規(guī)制中?;玖x務是公民對于國家的義務,而且是決定國家存續(xù)和發(fā)展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維護的必要義務。符合這個條件的義務種類不多,按照憲法的規(guī)定主要包括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受教育和環(huán)境保護等。除此之外,對于維護社會的安全秩序,公民還需要履行散見于民事法律領域的一些其他義務。
(二)保護與限制一體同構
1.保護與限制的一體同構關系根基于權力、權利、義務的天然聯(lián)系
盡管我們目前依然缺乏充分的證據(jù)說明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進程中孰先孰后,但若以國家作為認知的標準,我們便有充分的理由作出推斷:應然權利出現(xiàn)于國家權力之前,法定權利產(chǎn)生在國家權力之后。
從這個意義上分析,形成于社會主體成員間關系的權利對于權力無疑具有更初始、更根本的意義。換言之,個人權利是公共權力產(chǎn)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礎。政治國家沒有家庭的天然基礎和市民社會的人為基礎就不可能存在。[37]由此所決定,盡管社會主體權利與國家權力都屬于上層建筑,但個人權利在上層建筑結構中處于更為基礎的層次,而公共權力與之相比,則更具有工具性。在某種程度上,國家權力是公民權利的衍生物。
國家權力的合理性來自于社會主體權利。盡管權力產(chǎn)生后會獲得“與人民大眾相分離”的獨立性,且其作為社會主體權利的普遍化或公共化而比個體、群體權利擁有更大的力量,但國家這種“至高無上的獨立的存在本身不過是表面的”,[38]它自始至終都不可能成為完全獨立于公民權利之外的社會現(xiàn)象,而且它必須通過全面履行其保護公民權利的義務才能夠獲得存在的基礎、實現(xiàn)其存在的價值。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國家主體義務—社會主體權利”、“國家主體權力—社會主體義務”間具有的“一體同構”關系決定著保護與限制間的一體同構關系。
2.保護與限制間一體同構關系寄寓于個體與集體的利益共同體
在治安學論域中,“國家—社會”體系的“安全—秩序”利益結構偏好取決于三種公共安全利益觀:[39]一是“社會安全利益觀”,即公共安全利益所體現(xiàn)的是全體社會成員不可分割的共同安全利益。二是“國家安全利益觀”,即公共安全利益所體現(xiàn)的是以廣大人民的整體安全利益名義出現(xiàn)的國家安全利益。三是“共享性安全利益觀”,即公共安全利益所體現(xiàn)的是經(jīng)由全面協(xié)調所實現(xiàn)的國家主體和社會主體共享“安全—秩序”體系發(fā)展成果的“國家—社會”體系的共同安全利益。
如前所述,組成社會的具體的人皆是自利性的主體,他們都會或隱或顯地以尋求自己利益的最優(yōu)化或滿意化為自己締結社會關系的認知及行為選擇偏好,并將珍愛自由視為自己的本性,將自治視為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由社會主體的這一天性使然,社會主體在其參與社會關系運行的過程中往往會通過計算和博弈,逐漸明晰地意識到關聯(lián)各方之間必須互相承認對方的權利、兼顧對方的利益,并在可接受、可彌補的范圍內彼此限制自己的自由、壓縮自己的利益,共同遵守公共利益規(guī)則和程序,才能共居于同一個利益共同體基礎之上的“權利—義務”共同體,從雙贏、多贏的過程中收獲自身利益最優(yōu)化、滿意化的結果。否則,因斤斤計較或濫用權利而導致的無序競爭只能招來一損俱損的惡果。
在社會主體上述計算、博弈過程中,社會體系內大多數(shù)成員將會逐漸形成趨近一致的社會認同、公共理性和共同觀念。而建立在社會主體經(jīng)驗基礎上的這種社會認同、公共理性和共同觀念的核心要素則是對公共利益及其實現(xiàn)原則的認同。正是通過該核心要素的作用,社會得以形成自身的道德規(guī)范、風俗習慣和其他的自生自續(xù)規(guī)則。社會的生存與發(fā)展也因此而得到有效的維系。正如哈耶克所說:大多數(shù)這樣的規(guī)則,都不是經(jīng)由主觀琢磨而發(fā)明出來的,而是通過漸進的試錯過程,慢慢發(fā)展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正是無數(shù)代人的經(jīng)驗,才促使這些規(guī)則發(fā)展成當下這個狀況。[40]當這些社會規(guī)則經(jīng)國家認可后,即會轉化成法律制度,被賦予更具普適性、強制性的公共力量,從而,對國家主體和社會主體,對權利和義務,對公共利益和個體利益的實現(xiàn)過程及其結果也具有了更強的“保護—限制”力。
3.保護與限制間的一體同構關系實現(xiàn)于自由與秩序的相互依存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全部進程中,從來都沒有出現(xiàn)過純粹的自由或純粹的秩序,也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純粹的權利或純粹的義務。正如孟德斯鳩所強調的: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的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41]自國家、法律體制產(chǎn)生以來,任何權利在法律上都是受限制的,甚至在國家、法律體制產(chǎn)生以前的人類社會的有組織活動領域,任何權利在社會行為規(guī)則上也都是受限制的??梢哉f,古往今來,既不存在無限制要素的絕對自由和權利,也不存在無保護要素的絕對的秩序和義務。
在世界立法通例中,任何一個民主、法治、文明國家的法律制度,都會明確規(guī)定自己對于社會個體和群體的基本權利和特殊利益的保護義務,但它們同時也都會明確規(guī)定自己對于社會權利和公共利益的保護義務。盡管特定社會的個體、群體的利益與社會整體的公共利益可能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精細、實證的分析范式中,對于前者來說,后者意味著作為社會共同體的國家對于所有社會成員追求其本身自由的公共秩序規(guī)制,它往往更突出地體現(xiàn)為國家主體對于社會主體的權力訴求,或者“國家—社會”公共秩序對于前者施行的合法、適度限制;對于后者來說,前者則意味著作為國家制度體系設置及運行終極價值目標的社會成員的自由對于公共秩序的權利制約,它往往更突出地體現(xiàn)為國家主體對于社會主體的義務承諾,或者“國家—社會”公共秩序對于前者實現(xiàn)的合法、適度保護。
由此可見,在治安學論域的“國家—社會”治理框架中,個人自由與公共秩序,社會主體權利與國家主體義務始終是成對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它們在共同構成社會之“利益—權利—義務”共同體的同時,也共同構成國家“利益—權力—責任”共同體,并一起融合成為“安全—秩序”共同體。
(三)保護與限制“漲消互動”
1.保護與限制間漲消互動關系實質的定性分析
保護與限制間的漲消互動并非“好”的東西生長,“壞”的東西消減,也不是一方升漲,另一方降落,而是保護與限制間關系所承載的公民權利與國家義務,公民義務與國家權力,自由與秩序,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間相輔相成、相互制約關系的具體結構的演化過程和結果。
馬克思明確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42]據(jù)此分析,馬克思、恩格斯視野中的權威及其控制行為并非某種恒定不變的實體,也不是某種實體的某種屬性,而是存在于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這表明,無論在國家還是社會,個體還是整體的話域中,國家管理體和社會自治體間具有的“聯(lián)系性”是不變的。在政治實踐和社會生活實踐中,當特定的國家管理體或社會自治體打算去做一件涉及“安全—秩序”且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時,該行為主體所具有的社會性本質就同時對之規(guī)定了“做這件事是否正當,是否應該做這件事”的判斷義務。這是國家管理體和社會自治體對社會的一種公共責任,它既依賴于以“保護”為特征的國家管理體和社會自治體的自適應機制實現(xiàn),也依賴于以“限制”為特征的外部合法強制機制促成。與前者相比,盡管以“限制”為特征的權威及其控制行為往往會使被限制方感到“難受”或“不自在”,但國家主體與社會主體間體現(xiàn)為“保護—限制”關系的互動合作是政治秩序、社會秩序以及生產(chǎn)秩序形成的前提,而這種合作需要依靠一定的權威及其控制行為來組織、保護和限制,即權威及其控制行為是調整社會關系、促成社會合作的一種客觀的必須的條件。所以,把權威原則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而把自治原則說成是純粹好的東西,都是荒謬的。
一般情形下,國家主體義務的豐富與社會主體權利的完備“成正比”,與國家主體權力的擴張“成反比”;國家主體權力的擴張與社會主體義務的增量“成正比”,與社會主體權利的完備“成反比”。這種保護與限制間的“漲消”關系體現(xiàn)在“國家—社會”體系“由治達安”的過程和結果中,往往集中于國家管理與社會自治,個體、群體安全需求滿足與社會公共安全利益實現(xiàn),以及社會個體、群體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的偏好自由與社會治安認知及行為選擇的制度規(guī)制間的聯(lián)動互變。
2.保護與限制間漲消互動關系生成的一般機制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社會主體爭得利益以求良好存續(xù)的基礎,也是社會主體的本性,正是人與人間的各種交往形式構成了政治性的、非政治性的社會網(wǎng)絡結構和聯(lián)結狀態(tài)。[43]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范圍越廣、越深,由此決定的社會網(wǎng)絡結構越完備、聯(lián)結狀態(tài)越優(yōu)良,人的自由及利益空間也越大。但與此同時,為維持這些網(wǎng)絡結構和聯(lián)結狀態(tài)的有序運行和良性發(fā)展,需要有大多數(shù)人口頭認可、行動認同的制度、規(guī)范或其他約制條款,自然也需要有推進這些制度、規(guī)范和約制條款切實實施的權威形態(tài)和控制行為。由此而論,保護和限制都是國家主體及社會主體之本性自然展現(xiàn)的必然結果。
霍布斯的國家理論認為,國家起源于自然狀態(tài)的不完美。社會主體為了擺脫“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的戰(zhàn)爭”,過一種安全的生活,人們就必須承認并授權“利維坦”“在有關公共和平和安全方面所采取的任何行為或命令他人做出的行為,在這種行為中,大家都讓自己的意志服從于他的意志,讓自己的判斷服從于他的判斷”。[44]特別是近代民族主義興起后,對國家的維護又多了一層集體情感寄托的含義。盡管兩者并不是一回事,但民族往往寄托于“國家”這一實體而存在,一旦脫離,“就會像軟體動物被從其硬殼中扯出來一樣,立刻變得歪歪斜斜,軟軟綿綿”。[45]而且,在摩根索看來,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挫折感、不安全感越是嚴重,他們對國家、民族集體認同的情感需求便也更大。[46]在這種情形下,公民就會進一步讓渡自己的相關權利給國家,以使國家為維護、保障公民的權利而承擔相應的義務。在洛克的國家理論中,國家賴以生成的自然狀態(tài)雖然是善意平和的,卻也需要一種被共同接受的權威來裁判糾紛、執(zhí)行判決。
可見,無論國家主體,還是社會主體,為了保障其自身的安全利益,維持自己賴以生存與發(fā)展的公共秩序,都必然地要選擇相互保護、互相限制對方的策略:一方面,社會主體成員將依循“國家—社會”體系的制度安排承擔義務,接受、維護國家主體對于自己進行的法律限制。另一方面,國家主體亦會依循“國家—社會”體系的制度安排承擔義務,接受、維護社會主體對于自己實施的權利監(jiān)督。
3.保護與限制間漲消互動關系變遷的基本規(guī)律
依據(jù)政治學、經(jīng)濟學、法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原理,公民權利與國家義務,公民義務與國家權力,自由與秩序,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都會通過各范疇雙方間現(xiàn)實的“保護—限制”互動關系,體現(xiàn)為特定社會中的人與人間關系和國家主體與社會主體間關系,經(jīng)歷著一個從“權力本位”走向“權利本位”、“以國家權力論社會權利”走向“以國家義務論社會權利”的過程。
這樣的規(guī)律能夠給予我們一個明朗的啟示:就一國國域內的公民權利與國家義務,公民義務與國家權力,自由與秩序,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間關系及其現(xiàn)實體現(xiàn)者“保護—限制”關系是歷史的、現(xiàn)實的、特定的而不是抽象的、泛化的、永恒的。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社會結構和社會發(fā)展水平承載著不同的國家主體與社會主體間關系,從來都不存在脫離一定“國家—社會”體系的泛化的國家權力、義務和公民權利、義務,也不存在絕對的自由和秩序,更不存在純粹的個體利益和公共利益。正如馬克思所說:不存在脫離社會發(fā)展水平的絕對的公民權利,也不存在完全獨立于和超越于權利的國家權力,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jīng)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的發(fā)展。[47]
“國家—社會”體系之“安全—秩序”范疇作為國家與社會間關系的基本元素,自然也要伴隨這一主旋律的演變而變化。在治安學論域中,屬于該范疇的公民權利與國家義務,公民義務與國家權力,自由與秩序,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間關系的變化必定會集中體現(xiàn)于社會“由治達安”實踐過程中的國家管理與社會自治、保護與限制關系的變遷。
就我國現(xiàn)階段提出的治國理念和明確的戰(zhàn)略偏好分析,其變遷也正在經(jīng)由一個由國家管理向國家治理、由國家權力本位向國家義務本位、由公民義務本位向公民權利本位發(fā)展的過程,這將對我國今后的治安治理理念、政策、戰(zhàn)略、策略、模式、工具以及治安學知識體系建構等方面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注釋】
【參考文獻】
[1]李擁軍.論市民社會的權利——對個人、社會、國家權利關系的一種解析[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5(4):26.
[2][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下冊)[M].張雁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190.
[3][德]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jīng)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M].韓朝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38.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51,252.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6.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8]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5.
[9]Krolikowski,Alanna.2008.State Personhood in Ontological Security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A Skeptical View,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2:130-133.
[10]Croft,Stuart.2012.Constructing Ontological Insecurity: The Insecuritization of Britain's Muslim,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Vol.33, No.2:225-232.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132.
[12]曹峰旗.本原與異化——馬克思恩格斯論資本主義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7(1):277.
[13][美]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57.
[14]安建增.對社會自治施以控制的正當性及其邊界——基于國家與社會關系的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2):15.
[15][英]蘇珊·斯特蘭奇.權力流散:世界經(jīng)濟中的國家與非國家權威[M].肖宏宇,耿協(xié)峰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4.
[16]文啟湘,何文君.“看得見的手”范式的悖論及悖論困境[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5):19.
[17]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71.
[18]范進學.定義“公共利益”的方法論及概念詮釋[J].法學論壇, 2005(1):18.
[19][美]丹尼斯·C·謬勒.公共選擇理論[M].楊春學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16.
[20][英]洛克.政府論(下)[M].葉啟芳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105.
[21]汪進元.基本權利限制的合憲性基準[J].政法論叢,2010(4):9.
[2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12.
[2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6.
[2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8.
[25]曹峰旗.本原與異化——馬克思恩格斯論資本主義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7(1):278.
[26]陳新明.法治國公法學原理和實踐[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14 -16.
[27][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鄧正來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279,281.
[28]李擁軍.論市民社會的權利——對個人、社會、國家權利關系的一種解析[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5(4):27.
[29]安建增.對社會自治施以控制的正當性及其邊界——基于國家與社會關系的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2):16.
[30][法]萊昂·狄驥.公法的變遷·法律與國家[M].鄭戈,冷靜譯.沈陽:遼海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13.
[31]龔向和.國家義務是公民權利的根本保障——國家與公民關系新視角[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4(4):6.
[32][美] J·C·亞歷山大.社會學20講:二戰(zhàn)以來的理論發(fā)展[M].賈春增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11-20.
[33]龐金友.近代西方國家與社會關系理論的邏輯與特點[J].天津社會科學,2006(6):63-66,72.
[34]安建增.對社會自治施以控制的正當性及其邊界——基于國家與社會關系的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2):16.
[35]龔向和.國家義務是公民權利的根本保障——國家與公民關系新視角[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4(4):5.
[36][法]萊昂·狄驥.公法的變遷·法律與國家[M].鄭戈,冷靜譯.沈陽:遼海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235.
[3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0.
[3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46.
[39]洪遠朋,于金富,葉正茂.共享利益觀:現(xiàn)代社會主義經(jīng)濟學的核心[J].經(jīng)濟經(jīng)緯,2002(6).
[40][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鄧正來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 1997:196.
[41][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冊)[M].張雁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154.
[4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43]安建增.對社會自治施以控制的正當性及其邊界——基于國家與社會關系的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2):17.
[44][英]霍布斯.利維坦[M].黎思復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13.
[45][英]埃里克·霍布斯鮑姆.民族與民族主義[M].李金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22.
[46][美]漢斯·摩根索.國家間政治:權力斗爭與和平[M].徐昕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45.
[4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305.
【責任編校:譚明華】
Discussion on Public Security Proble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untry-society" Governance
Wang Junping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of protection and limit as the "strategy" dimension about "value - utility - strategy" trinit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public security problems, involving two groups of strategy cognitive and choices which refers to the social process and the results of "from governing to security ": one is the national subject gets the "country - society" system common security interests by protecting the security of social subject.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subject realizes their "special" securityinterestsbymaintainingthegovernancerightsof the national subject.Thesecondisthe national subject ensure the effect of the national subject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rests by limiting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eference of the social subject.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subject ensures the safety of social subject autonomy the essence of the oper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pecial security interests by limiting the national subject of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eference.As a resul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ry -society"system,thecommunitywhichiscombinedwithpublicrightsandobligationsonthebasisofsecurityinterestscommunity.
Key words:publicsecurityproblems;national security; theorder of publicsecurity;national governance;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作者簡介】王均平(1957—),男,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收稿日期】2015-12-16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391(2016)01―00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