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憲英
去海南三亞觀光旅游,是我向往已久的事情。
應(yīng)侄兒的邀請,從白雪皚皚的大興安嶺,乘火車經(jīng)過晝夜的長途奔波,穿越祖國的大江南北,終于到達(dá)三亞火車站。我隨著熙熙攘攘地人群走出火車站,放眼望去滿眼都是綠色,藍(lán)天白云,美麗的三亞展現(xiàn)眼前。站臺兩側(cè)和街道旁的椰子樹排著隊伍站在那里,下垂的綠色羽葉隨風(fēng)擺動,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此時的大興安嶺,正是冰天雪地,大雪紛飛,人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冒著的嚴(yán)寒,頂著大風(fēng)雪去上班工作……而海南的三亞是四季常青的夏天,山青水秀、陽光明媚、樹木郁郁蔥蔥,一簇簇、一串串盛開的紅的、黃的、紫的鮮花,令人賞心悅目。這里的人們穿著富有熱帶韻味的五顏六色的衣服,吃著海鮮海魚、熱帶水果蔬菜,喝著生態(tài)茶,過著“神仙”般幸福的生活。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為祖國的疆域遼闊、繁榮富強感到欣慰和自豪!
世人所知,海南島的三亞,是中國熱帶海濱旅游城市。是從昔日的漁家小妹(小漁村),借助海南迅猛發(fā)展的強勢蛻變?yōu)闀r尚典雅的國際美女。從一個孤懸海外的邊陲小鎮(zhèn),走向亞洲一流、世界著名的高樓矗立,燈火輝煌的國際海濱旅游、休閑、度假的圣地。前來觀光旅游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三亞的交通四通八達(dá),生態(tài)環(huán)境居全國一流,構(gòu)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完美畫卷??芍^是:“碧海藍(lán)天遠(yuǎn),瓊崖盡是春”。
三亞周邊海域散落著大小島嶼四十個,像一朵朵翠綠的蓮花,漂浮在碧波蕩漾的南海之中,這些島嶼讓人產(chǎn)生無限迷戀之情。三亞的海岸蜿蜒曲折,沿海有大小港灣十九個,其中最為著名的有亞龍灣、榆林灣、三亞灣和崖州灣等。我們來到“天下第一灣”的亞龍灣,我的目光被躺在海邊柔軟潔白的沙灘上曬太陽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和在蔚藍(lán)蔚藍(lán)的海中洗澡、游泳的俊男靚女深深吸引。在這些人無憂無慮歡樂的笑聲中,我也下海去享受大海的溫暖。迎著陽光望去,海浪卷著閃爍白色的浪花向我撲來,頓時全身舒展、心曠神怡。
來到天涯海角,恍如來到世界的盡頭。歷史記載中,最早用“天涯”一詞稱盡頭的,是三國時期曹植的詩句:“中心陵蒼吳,布葉蓋天涯?!弊钤缭诰奘项}刻“天涯”二字的,是清雍正年間的崖州知府程哲。1938年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將軍在與“天涯”相鄰,另一塊巨石上題刻“海角”二字,“天涯海角”從此成為一處天下名景。在碧水藍(lán)天、帆影點點、椰林婆娑、奇石林立的“天涯海角”流傳著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傳說一對熱戀的男女,分別來自兩個有世仇的家族,他們的愛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強烈反對,于是被迫逃到此地雙雙跳進(jìn)大海,化成兩塊巨石,永遠(yuǎn)相對。后人為紀(jì)念他們堅真愛情,刻下“天涯”、“海角”字樣。以后男女戀愛常常以“天涯海角永相隨”表明心跡。
來到天涯海角,除了能游覽觀賞到自然人文景觀外,每個人都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聯(lián)想和感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親情,“愛你到天荒地老,陪你到天涯海角”的愛情,“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友情,“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悲情,還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安然,“天涯何處無芳草”的豁然,“海角尚非尖,天涯共有天”的超然等等,這些人文情感與自然景觀的融洽,正是天涯海角的獨特魅力。
來到南山海上朝拜觀音。南山海上觀音圣象108米,寶相慈悲莊嚴(yán),猶如踏海而來,欲度眾生脫離苦厄。三面觀音的佛像分別手持經(jīng)書、佛珠、蓮花,寓意智慧、慈悲與吉祥,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座下為金剛臺的園通寶殿。相傳南山一帶海面歷來就是觀音巡視之地,天涯海角的“南天一柱”,是觀音救護(hù)海上漁民的身影。
來到三亞的鹿回頭廣場,離開時我留戀雕塑得栩栩如生的鹿回頭雕像,總是要回頭再看幾眼鹿回頭的美姿,這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美麗故事。相傳天上有一位仙女,想來到凡間,她降臨五指山,想找一位勇敢勤勞、心地善良、英俊威武的獵人,于是變成了一只美麗的梅花鹿,吸引成群獵人馳馬追逐。不知追了多遠(yuǎn),許多獵人因力已不濟而勒馬停鞭。但有一位獵人緊追不舍,追了七天七夜,一直追到懸崖的邊緣。茫茫大海擋住了鹿的去路,梅花鹿跳到高高的崖頂上,而獵人此時卻不忍心傷害梅花鹿,沒有放箭。仙女深感獵人的心地善良,不禁回頭望了一眼,發(fā)現(xiàn)獵人英俊無比,愛慕之情悠然而生。這時,海上日出,金光閃爍,云霧消散,獵人看前出現(xiàn)了一個天仙般美麗的姑娘。姑娘身披霞光,笑吟吟地迎著獵人走來,姑娘向獵人表達(dá)情意后,獵人用弓箭射下一串檳榔送給姑娘,聰明美麗的梅花鹿姑娘同獵人舉行婚禮。從此,他們安居樂業(yè),在海里撒網(wǎng),林中捕獵,地里耕耘。后來,人們?yōu)榱思o(jì)念“天仙配”,把這錦繡之地取名“鹿回頭”。相傳這里的黎村苗寨人民都是獵人和仙女的后代。
三亞的黎族祖先視鳳凰為神鳥,奉鳳凰為祖先;民間流傳著各種關(guān)于鳳凰的美麗傳說。從遠(yuǎn)古到如今漢族與黎族、苗族、回族原住民與移民在這里得到了有機融合。由此,形成了三亞豐富多彩的文化,中國唯一的別具一格的“天涯文化”。
歷史上的三亞被稱為崖州,自古以來被稱為“窮荒絕島”、“鬼門關(guān)”,長期被作為貶黜“罪臣”的流放土地。被貶謪的悲戚與血淚,化成無數(shù)的詩詞歌賦,形成了三亞獨特的流放文化。
作為三亞的市樹,三亞人對椰子樹情有獨鐘。遍地的椰子樹隨海風(fēng)搖曳,優(yōu)美的身姿令人沉醉。挺拔的樹干、蓬勃的枝葉飽滿的果實,盡情地向游人展示著,它不可抗拒的迷人力量。海南人已廣泛食用椰子,椰子的用途有三百多種,椰肉鮮甜,營養(yǎng)豐富,可生食,可制成椰蓉、椰奶等成品。還可釀酒,一種“曲香酒”,另一種“椰香液”。椰根、椰子油可藥用;椰樹的羽葉可編簾、織笠、蓋草寮、可制作繩索、床墊、地毯、風(fēng)帆;堅硬的椰殼可引火燒炭,又可做勺、制碗。椰子樹是充滿激情的歌,是一首充滿希望的詩,是一幅充滿生機的畫。它不怕旱、不怕澇、不怕鹽堿、不懼臺風(fēng)。它在路邊長,沙灘長,山上長、水里長,有人管,它那樣,無人理,它也那樣。因此贏得了三亞人民的喜愛。
三亞每年有三百天艷陽高照,成為夏天海風(fēng)習(xí)習(xí)、涼爽舒適;冬天陽光明媚、溫暖如春的“陽光故鄉(xiāng)”。三亞無處不飛花,無處不綠茵,無處不優(yōu)雅。三亞四周生長的椰子樹、木棉樹、榕樹、酸豆樹等富有熱帶風(fēng)情的高大喬木;喬木下生長著郁郁蔥蔥的灌木叢;灌木叢下野草遍地,鮮花簇?fù)怼H齺喌木G,既不同于北方的針葉綠,也不同于江南水鄉(xiāng)的季節(jié)綠,而是熱帶雨林的四季綠。
寒冷地區(qū)人們,過著“候鳥”式的生活,每年冬季來三亞“過冬”,夏季,再返回“過夏”。來三亞“過冬”的東北離退休人,據(jù)說有三十多萬人,他們在這里歡渡幸福晚年。
正在崛起的三亞美麗的鳳凰,迎著湛藍(lán)的天空、浩渺的大海展翅高飛,深深的吸引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