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明
摘 要: 21世紀是越來越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信息技術”已越來越受重視,而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其教學是實現(xiàn)新課程目標的一個良好載體,也是豐富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一條極好途徑。
關鍵詞: 新課標 初中信息技術 教學途徑
當前,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把人類社會帶入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它對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及思維方式產生深遠影響。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一代新人的重任,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為其他學科更好地開展多媒體教學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如何把課上得再好一點,如何讓學生喜歡信息課,并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掌握這門課程呢?
一、引入趣味課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題能否成功引入,直接決定一節(jié)課的效果強弱,每節(jié)課我都力求采用同學們最感興趣的事物引導他們,比如學習從網絡上下載軟件,教材上只說明了下載方法。我認為,這些內容并不能引起同學們的注意,更不要說產生好奇心了,我進行了以下設計:同學們通常對音樂、歌曲感興趣,對用計算機欣賞歌曲更懷著巨大的好奇和興奮,所以當他們走進教室時,我就用REAL PLAYER播放了一首很流行、很受同學們歡迎的歌曲《小蘋果》。這一招立竿見影,他們立即被吸引,簇擁在計算機前,一邊聽,一邊竊竊私語。我趁機向他們簡單講述用REAL PLAYER聽歌的方法,但是學生機上沒有歌曲,也沒有播放器,怎么辦呢?我們到網上下載一個。課題就這樣悄悄引入了,同學們聽得全神貫注,做得專心致志,他們不僅學會了下載軟件,而且學會了安裝軟件,興趣也大大提高,下課很久還不肯離去。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思維。
一個人只有對某個問題產生興趣,才會啟動思維,才會主動尋找解決它的辦法,才會主動獲取相關知識。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每當接手一些新班級,總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從未使用過或極少使用計算機,根本不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能力,完全是個“電腦盲”。在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絕大多數非常簡單,甚至令人發(fā)笑,教師不能因此而嘲笑、訓斥學生,一定要注意聆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并針對不同問題做出不同解答,在輔導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與學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樹立他們成功的信心與決心。
二、重視問題設計,激勵同學們主動獲取知識
課堂教學中,在導入新課、學習新知等不同階段,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是不同的,提問要注意時機,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同一個問題,應善于從不同角度向學生提出問題,運用條件的增設變化及結論的延伸和條件與結論的互換,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等方法設計出新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并沒有嚴格的難易程度界限,特別表現(xiàn)在應用軟件上,比如WORD,POWERPOINT等,并不是必須掌握了所有瑣碎的基本知識,如:拼寫檢查、背景設計、模版設計等才能作出作品,長篇大論的介紹界面、菜單、模版、版式等基本知識只會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講授這樣的課程時,我的經驗是打亂教材順序,首先抽取精髓講,緊緊吸引他們的興趣。比如講POWERPOINT時,我首先用POWERPOINT做了一個課件作自我介紹,課件中使用了文本、聲音、視頻、動畫及幻燈片的切換,而且每一對象都進行了動畫設置,展示完成時,他們很好奇,我就帶領他們具體實現(xiàn)它,簡單介紹了文本、聲音、圖片的插入,幻燈片的切換效果的設置及每一對象動畫效果的定義,然后要求他們做一個自我介紹的課件,他們很快完成了,很興奮,但是種種問題也出現(xiàn)了,為了讓課件更為美觀,錯了的字怎么改正?字體、字色的怎么改變,幻燈片的背景如何置換,以及我沒有講到的各種媒體的使用,如二維圖形、藝術字等如何應用、調整?通過思考、實踐,有的同學掌握了這些知識,沒掌握的懷著迫切的心情認真聽我講解,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且記憶深刻。只用了短短幾個課時,大部分同學能隨心所欲地制作作品。
三、把枯燥的理論教得輕松風趣,讓學生有成就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發(fā)學生共鳴。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盡量將枯燥的東西講解得生動形象一點,教師在講解時,可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入身邊的事件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比如我在教學“信息無處不在”這塊內容時,通過舉例:校園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下課的信息,走過食堂時傳來的飯菜香傳遞給了我們可以吃飯的信息等,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把理論課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機世界的五彩繽紛。
課堂中多展示學生作品,利用成功體驗激勵學生在學習課堂上多展示作品,給予表揚鼓勵,會使學生有成功感,感到莫大的欣喜,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對計算機學習產生更為強烈的興趣。伴隨老師和同學們的贊美,這些同學都會沉浸在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之中。課堂中我讓每個同學都把作品上傳到局域網中,這樣,只要進入網上鄰居的同學都能看到,當看到有同學欣賞自己的作品時,他們會充滿成就感。用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合適的方式,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總之,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從更新教學觀念入手,營造創(chuàng)新環(huán)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保證學生有創(chuàng)新的時間和空間,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要學好。
參考文獻:
[1]馬為民.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導學,2014.
[2]王家華.淺談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成才之路,2010.
[3]高娃.淺談新課改下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