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金明
(云南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674100)
?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中高職高專英語互動式教學的探索
羅金明
(云南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674100)
摘要:互動教學是以學生個人自學為基礎(chǔ)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首先根據(jù)學習目標和要求閱讀教材,然后去思考問題,探求知識。學生先用較快速度瀏覽課文,了解此節(jié)課的結(jié)構(gòu)及段落,明確重、難點;然后仔細閱讀,準確完整地理解內(nèi)容;最后重點閱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互動式教學;教師角色轉(zhuǎn)換;語言交際能力;多媒體技術(shù)
1.1過于重視“四、六級”考試,忽略了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一直徘徊在舊有的框架中,教學目標圍繞四、六級考試,始終未能很好地解決英語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經(jīng)濟生活脫節(jié)的矛盾。在課堂上,授課模式主要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則只是知識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在課堂外,學生的學習重心主要集中在單詞背誦和習題練習上,完全忽略了英語聽說技能的操練,從而造成了“聾啞英語”的產(chǎn)生。大多數(shù)畢業(yè)生的外語能力只能停留在應付考試的層面,根本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這分明暴露出我們現(xiàn)行的以四、六級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存在著極大的誤區(qū)和盲區(qū),也反映出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與社會經(jīng)濟生活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脫節(jié)。
1.2課堂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教學手段落后
我國現(xiàn)行的大學英語教學大多保持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其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化身和傳授者,更是課堂活動的絕對支配者。一直以來,教案、講稿就是教師的依托,教學手段主要表現(xiàn)為教學“三件套”——黑板+粉筆+教材。這種單一的授課方式會使學習者對語言學習產(chǎn)生厭倦心理,從而不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參與課堂活動的激情。
2.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互動教學是以學生個人自學為基礎(chǔ)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首先根據(jù)學習目標和要求閱讀教材,然后去思考問題,探求知識。學生先用較快速度瀏覽課文,了解此節(jié)課的結(jié)構(gòu)及段落,明確重、難點;然后仔細閱讀,準確完整地理解內(nèi)容;最后重點閱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
2.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習慣
由于互動教學強調(diào)了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評價學生行為時不只是依據(jù)個體的進步程度,而是注重一個小組的整體進步,每個小組獲得的成功都依賴于小組中各位同學的共同努力,使教學活動成為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之間的多邊多向的信息傳遞活動,突出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學生個人目標與群體目標之間相互聯(lián)系,由此在學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愛、互尊的良好人際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jié)協(xié)助的精神,發(fā)展了學生積極向上、民主科學的良好心理品質(zhì)。
2.3實現(xiàn)教師角色轉(zhuǎn)換
該教學模式實際的目的是讓學生利用課文內(nèi)容最大限度地進行互動,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但并沒有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充當好策劃者、組織者、控制者的角色,為學生提出的各類問題提供參考答案。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理解方面的困難,因此,教師在課文講解之前應該介紹與課文有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中西文化的對比,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幫助學生消除由于文化差異帶來的理解困難。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最大量地獲取信息,為輸出
打下基礎(chǔ)。
2.4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情景教學、話題討論、角色扮演等不同形式的課堂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了相互間的友愛與合作,打破了冷冰冰的單向講座,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習變成了一種樂趣。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練習英語的機會,學生們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大膽地使用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通過分享各種思想觀點,思維組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給學生提供了自然的互動環(huán)境,他們不僅把課堂看作是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場所,而且也是社交的場所。
3.1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英語課堂實效性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通過多媒體技術(shù)的運用,可以將課本中的重點、難點清楚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前提下,才能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課堂的意識,在學生心里實現(xiàn)“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觀念轉(zhuǎn)變。因為語言的學習是一種枯燥無味的過程,單憑教師的口頭傳授,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中走神,所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可以緊緊抓住學生的眼球,使他們在上課的過程中聚精會神。
3.2通過開展課堂活動提升教學實效性,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不少學生都反映這樣一種情況,在高中的英語學習比較無聊,壓力很大。因為有高考這場仗要打,教師為了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上課的節(jié)奏很快,課堂形式單一,很少在英語課堂中進行活動。而上了大學之后,學生希望英語學習變得輕松、有趣。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進行一些既可以讓學生提高英語水平,又能感到輕松愉快的活動是很有必要的。利用這種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課前準備的習慣,而且,在進行活動時,學生不僅將知識牢牢地記在腦子里,而且還能鍛煉到口語,這才是真正地提升了課堂的實效性。
3.3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提升課堂實效性
在具體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很容易與教師的思路產(chǎn)生“脫軌”,這樣學生就會跟不上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直接導致課堂效率低下。而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投注在課堂上,而且還可以在教師的指引下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對學生已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綜合和升華,最終能夠讓學生熟練靈活地運用英語這種交際工具。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方法選擇的時候,一定要以提升教學的實效性為目標,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任務和教材內(nèi)容,仔細研究學生的特點,給大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 徐文萍.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浙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5(02)
[2] 亢曉榮.論“師生互動”的教師角色期待[J]. 教學與管理. 2004(33)
[3] 文萍.基于建構(gòu)主義的師生互動教學實踐[J].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3)
[4]李云.我國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思考[J].價值工程.2010(08)
The exploration of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Internet Era
Luo Jinming
(Lijiang Teachers College,674100)
Abstract:Interactive teaching is a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learning.The students first read the teaching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and then go to think about the problem and seek knowledge.Students spend fast to skim through the text,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and paragraphs of this class,identified,difficulties,and then read it carefully,accurat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the;then focus on reading,focused,and difficult to break, collate, forming knowledge system.
Keywords:English teaching;interactive teaching;teacher role conversion;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ultimedia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