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
摘 要: 初中語文教學在經歷了新課改理念的滲透之后,構建小班化生態(tài)課堂是當前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文章從創(chuàng)造性解讀教材,把握生態(tài)課堂教學策略;關注課堂生成,讓課堂出現(xiàn)意外精彩;關注差異創(chuàng)造,給學生生態(tài)課堂的份額;關注課堂交流,充分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 初中語文 生態(tài)課堂 小班化教學
皮亞杰認為:“學生在接受傳統(tǒng)教育的方法教學時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新的教育方法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對立的?!背踔姓Z文課堂應該呈現(xiàn)出一派師生、生生頻繁互動的熱鬧景象,學生朗朗的讀書聲應該不絕于耳,時刻充滿生命活力。語文教師更應該讓語文教學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用務實的教風推進課堂教學。因此,構建初中語文小班化的生態(tài)課堂,不失為一條追求高效課堂的捷徑。
一、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教材,把握生態(tài)課堂教學策略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的推進,在新課標指導下,全國各地出現(xiàn)了不同的版本和形式的課本,對于這些新版本教材的出現(xiàn),從廣度上而言,能夠讓學生接觸到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閱讀和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增長知識,豐富情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但從深度上而言,依然會有一些學生不清楚文章的寫作背景,更不能充分合理地理解其中的內容,不能被文中的情感所打動。這時教師需要對文本進行認真解讀,憑借生態(tài)課堂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深入透徹地了解這段歷史和相關的知識,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在解讀文本時,應列舉一些與學生生活經歷及生活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教學資源,漸漸地與文中的人物和所描寫的環(huán)境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例如:教學《木蘭辭》時,文中描述的古戰(zhàn)場的情景學生是不太理解的,畢竟這樣的場面描述與學生生活的時代相去甚遠。教學時可以在白板或大屏幕上播放相關的視頻片段,展現(xiàn)一些古戰(zhàn)場的場景,在對古代人的裝束做一番介紹,結合想象產生感受。學生就會從不同的側面認識花木蘭,油然而生敬畏之感,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教材。
二、關注課堂生成,讓課堂出現(xiàn)意外精彩
語文教學的較高境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作品的學習而獲得感悟,學生在閱讀感悟中會不斷出現(xiàn)意外的精彩,課堂上將會精彩紛呈。例如,在讀書實踐活動中,開展古詩詞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和《沁園春·雪》的鑒賞與詠誦,或許就會出現(xiàn)精彩的課堂生成。通過誦讀和學習,學生理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并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到了詩人博大胸懷的同時意識到了偉人革命的關鍵時刻能夠高瞻遠矚,正確抉擇,面對壓力和困難能夠充滿必勝的信心,絕不低頭。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相關珍貴的歷史鏡頭,引領學生進入情境,在音樂的伴奏下朗讀體會,學生會觸景生情,受到革命情感的熏陶,生發(fā)出許多意料之外的精彩生成,效果會更好。依托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在對作品進行分析時,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充分相信學生,讓所有學生自主思考,力爭每個人都能自由展示。如果這樣做,學生就會另辟蹊徑,表達出不一樣的感受,還有可能站在不同的高度對歷史上的人物或事件作出全新的評價,這都是意外的生成和別樣的精彩。
三、關注差異創(chuàng)造,給予學生生態(tài)課堂的份額
班級學生存在個體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每一個班級亦如此。小班化生態(tài)語文課堂的構建恰好是要利用小班化教學優(yōu)勢,盡量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讓班級里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享有生態(tài)課堂的份額。學有余力的學生往往思維活躍,對于新授的教學內容都能夠理解和接受,與教學進度合拍,在同一個節(jié)奏上。但對于班級中一部分學困生來說,這種學習環(huán)境對他們就有些不利,他們不能夠跟得上整體的節(jié)奏,隨著知識內容的增多,積壓下來的問題會逐漸增加,造成這部分學生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這非常不利于生態(tài)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因此,我們應關注學生間的個體差異,生態(tài)課堂中應該也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創(chuàng)造條件給予他們學習提升的機會,跟上或接近于學有余力學生的學習節(jié)拍,獲得學習信心,贏得老師與同學的肯定與認可,并最終取得進步。例如:教學《木蘭辭》時,對于花木蘭的人物形象分析就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部分學生就會因難以理解而感悟不深刻。教師在授課時就應該改變教學方式,減小坡度,降低問題難度的方式帶動學困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后在大家討論交流的基礎上達成共識,感悟忠孝美德和民族精神。
四、關注課堂交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課堂討論交流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能夠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和不斷探索,有利于生態(tài)語文課堂學習的不斷深入開展。有時候在討論問題的時候,有些學生容易偏離主題方向,放任思維??梢娬n堂交流時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可小覷。教師更應該引領學生圍繞問題的中心,根據所學的知識內容和探索的方向進行深入討論交流,才能夠強化教學效果。例如,當學生對某一問題只是進行蜻蜓點水式的討論,而沒有涉及問題本質時,教師就應該適時對學生進行誘導,激發(fā)他們的討論欲望,通過誘發(fā)知識沖突讓學生由淺嘗輒止轉變到深入探究。再比如,在討論時由于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識或理論依據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疏導。以韓愈的《馬說》一文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引發(fā)學生討論時就可以對問題拓展延伸,如: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韓愈能否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當今社會如何建立人才觀,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突穎而出等,引發(fā)學生由表及里地深入探討。
總之,生態(tài)課堂的教學理念正在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將會推動課堂教學向更高的教學目標邁進,引領未來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成為你我不懈的追求。教學一線的教師更應該不斷學習教育理論,在教學實踐中轉變教學思想,早日構建初中語文小班化的生態(tài)課堂,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為師生注入一股永不枯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動力。
參考文獻:
[1]杜素娟.初中語文教學中應注重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J].中學時代,2014(07).
[2]張婷.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小班化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1).
[3]淑貞.構建初中語文生態(tài)課堂教學[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