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峰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 江蘇 南通 226000)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發(fā)展快的特點。因此,對此病患者的病情進行及時、準確地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檢查技術的不斷進步,臨床上多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急性闌尾炎。為了進一步探討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我們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這些患者在入院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全腹或右下腹疼痛、腹脹的癥狀。對這些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血液中白細胞的數(shù)量增多。在實驗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他們的年齡在17~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3±29.1)歲。在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他們的年齡在20~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2±28.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B超檢查。進行B超檢查的方法是:讓患者取仰臥位,對其腹部進行檢查。在進行檢查期間,觀察患者的腹腔是否出現(xiàn)游離的液性暗區(qū)或其腸管是否出現(xiàn)擴張。找到患者的闌尾部,觀察其闌尾的形態(tài)、回聲及周圍組織的情況,并檢查其闌尾是否存在炎性包塊或積液。如果患者的闌尾存在炎性包塊或積液,應使用高頻探頭測量其積液的總量、闌尾腸壁的厚度。如果在患者的右下腹找不到闌尾,應對其盆腔、腹膜后進行檢查,以排除其出現(xiàn)異位闌尾的可能性。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的方法是:用西門子16層螺旋CT機對本組患者的右下腹進行掃描。該多層螺旋CT機的電流、電壓分別為150~220毫安、120千伏[1],進行掃描的層厚為6mm,進行掃描的層間距為7.5mm。讓患者取仰臥位,根據(jù)醫(yī)囑確定掃描的范圍。掃描結束后,對所得圖像進行矢狀面、冠狀面及曲面的重建,將重建后的圖像傳送至ADW4.3工作站[2]。掃描結束后,由檢驗科的2名高年資的影像學檢查醫(yī)師對掃描的圖像進行分析。
觀察用多層螺旋CT檢查及B超檢查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準確性,并觀察實驗組患者的CT分級。
①0級:患者闌尾管腔的直徑小于6mm,其闌尾周圍脂肪的間隙清晰,其闌尾腔內(nèi)的氣體充盈。②1級:患者闌尾管腔的直徑在6~7 mm之間,其闌尾周圍脂肪的間隙清晰,其闌尾的管腔呈實性狀。③2級:患者闌尾管腔的直徑大于6mm,其闌尾周圍無滲液,其闌尾壁增厚。④3級:患者闌尾管腔的直徑大于6mm,其闌尾周圍有滲液,其闌尾管腔呈實性狀。⑤4級:患者闌尾管腔的直徑大于6mm,其闌尾與周圍組織的分界不清,其闌尾管腔呈實性狀。⑥5級:患者闌尾管腔的直徑大于6mm,其闌尾周圍出現(xiàn)積液、膿腫或炎性包塊。
我們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的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檢查結束后,在對照組中,經(jīng)B超檢查確診患有急性闌尾炎的患者有22例。在實驗組中,經(jīng)多層螺旋CT檢查確診患有急性闌尾炎的患者有28例。與術中進行探查的結果相比較,用B超檢查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準確率為73.33%,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準確率為93.33%。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準確率明顯高于用B超檢查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準確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實驗組的3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中,CT分級為0級的患者有0例,為1級的患者有2例,為2級的患者有7例,為3級的患者有10例,為4級的患者有5例,為5級的患者有6例。
目前,臨床上關于急性闌尾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有研究認為,此病是因闌尾管腔出現(xiàn)梗阻、感染或胃腸道功能出現(xiàn)障礙導致的。另有研究顯示,此病的發(fā)生與患者的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2]。此病患者若沒有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其病情會進一步加重,使其出現(xiàn)腹腔膿腫、化膿性門靜脈炎等并發(fā)癥。上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身體健康。因此,對急性闌尾炎患者的病情進行及時、準確地診斷具有重要的作用。過去,臨床醫(yī)生根據(jù)此病患者的癥狀及體征對其病情進行診斷。但是有些患者在發(fā)病時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這極易導致其漏診[3]。如果患者腹部疼痛的癥狀非常嚴重,會導致其無法準確地向臨床醫(yī)生描述出現(xiàn)疼痛的具體位置,加之此病患者腸胃的游離度較大,這會增加其臨床診斷的難度。過去,臨床上對此病患者通常進行B超檢查。該檢查方法可觀察到患者闌尾的大小、形態(tài)及是否存在積液[4]。與之相比,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急性闌尾炎更具優(yōu)勢。該檢查方法具有解剖結構顯示力強、圖像分辨率高的特點[5]。用該檢查方法診斷急性闌尾炎,可以讓臨床醫(yī)生清楚地觀察到患者的闌尾部位,從而降低其誤診率。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準確率高。此診斷方法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李滿忠.闌尾炎診斷中多層螺旋CT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14(25):83-84.
[2]馬治剛.多排螺旋CT_MPR技術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價值[J]大家健康,2014,8(8):76-77.
[3]張勤.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診斷闌尾炎37例[J]交通醫(yī)學,2015,2(29):157-158.
[4]任春慧.64排螺旋CT重建技術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影像技術,2013,7(28):164-165.
[5]張英格.多排螺旋CT掃描在兒童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8(11):1097-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