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云
新課標理念下教師要把以前注重知識傳授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身份轉(zhuǎn)換為組織、引領學生自主探究的親密伙伴身份。教師身份轉(zhuǎn)化后,引領學生自主探究的任務更艱巨?,F(xiàn)就如何在組織、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把握住教師的角色身份,談談自己的體會。
領悟《課標》當好引領者
如何去組織好學生,使他們在探究過程中主體意識能凸現(xiàn)于課堂之中,表現(xiàn)自我,自主探究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xiàn),實際是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充分把握《課標》理念的基礎上領悟、鉆研教材,備課時把握住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這個核心,精心組織,全面考慮,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出對學生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把握知識、能力互化的切入口,才能在引領學生時有的放矢。
從心靈的震撼處找到情感引領的切入口
1.詩意道白,涌動真情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教師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打動學生的心,使他們胸中或泛起漣漪,或掀起波濤,激發(fā)他們愛憎分明的感情?!钡拇_,作文課堂教學中的主持人,作文親歷文本的引領者,一位語文教師應學會感動,教學語言應盡可能達到詩般的優(yōu)美,詩般的精煉,詩般的激情。只有當教師深情投入、語言熱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時候,學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2.載情讀文,引發(fā)共鳴
語文課本的許多篇目文質(zhì)兼美,都蘊涵著相當豐富的人文精神。課堂教學的引領者,在教學時,應讓學生加強情感體驗,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要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關鍵句,反復讀,慢慢嚼,細細品,深深悟,讓理性的語言伴隨著感性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到學生的精神世界之中,讓學生通過朗讀走進文章的情感世界,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獲得真切的情感體驗。
3.媒體介入,震撼心靈
教材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寫照,也是情感的載體。只有挖掘教材,把情感點化出來,展示在課堂上,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而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能外顯課文的情感世界,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獲得“觸景生情”的效果。在媒體運用方面,音樂的介入也值得關注,因為音樂是一種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藝術形式,它是一種心靈的感受,是一種情感的凝結(jié),是一種意境的創(chuàng)造。
給學生生成資源的空間
1.努力創(chuàng)設最佳情境,營造平等、互助的學習氛圍,為學生資源生成創(chuàng)造一個空間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努力創(chuàng)設吸引人、感動人、陶醉人的情境,在師生間、生生間平等互助的基礎上,讓學生觀察、讓學生感受,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如同身臨其境一般,親自去體驗,去發(fā)現(xiàn)那些新奇的、有趣的東西,并且能主動地參與進去,積極地思索、大膽地尋求答案。
2.尊重每個學生,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教”要為“學”服務。教師必須真正尊重每一個學生,一定不可輕易地否定學生的觀點、看法、想法,傷害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一定范圍內(nèi),充分給學生一些自主選擇、自由加工的機會,讓他們在選擇中學習選擇,在加工中學習創(chuàng)造,在不斷探索中有所發(fā)現(xiàn),在進一步參與中發(fā)展自我,完成認識的深化和飛躍。
“合作、探究”為課堂主要學習形式
1.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引導作用
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形成生生之間的全員互動、智慧碰撞和優(yōu)勢共享,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于教師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①小組的組織形式不一定由教師指定,允許學生自己選擇合作伙伴。②學生有需求、有期待時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千萬不可事事放到小組去討論。③小組討論目標要清楚,分工要明確,人人參與,全程參與。④要給足時間,沒有足夠的時間討論交流,就會流于形式。⑤小組討論時,教師要參與討論并及時指導。
2.把握方向,成為探究的引領者
教師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特別是面對一些需要引導的話題,不是以真理的壟斷者或是是非的仲裁者自居,發(fā)表一錘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也同樣擁有的發(fā)言權,為學生提供一些更寬闊的思路、更廣闊的視野、更豐富的選擇,在亮點處引領,在冷場處引領,在迷茫處引領,在錯誤處引領,把師生互動和探索引向縱深,互相接納、互相理解,共享知識、共享智慧,真正擺正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教學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從而達到學生愉快探索、教師愉快引領的新境界。
以“師生對話、生生交流、師生溝通”為交流展示平臺
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真正關系應該是活生生的人的關系,應該是教學的相長、雙向的互動。作為引領者的教師,更應該放下架子,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與學生一起學習、發(fā)現(xiàn)、探討,開創(chuàng)教師和學生真正平等的對話平臺。實現(xiàn)師生的平等對話,才能放開學生思維的束縛,給學生一個想象的廣闊空間,使學生的思維向深度和廣度發(fā)展。
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優(yōu)秀的教育必須營造一個有利于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的環(huán)境,教師要做點火者而不是滅火者。學無止境,教無止境,讓我們與學生一道共同構(gòu)建起靈活開放的課堂,讓我們的課堂也變得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智慧的歡樂與創(chuàng)造的快意。
(作者單位:中國科技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