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亮 李威 溫炯 李釗 胡春景
河南太康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 太康 461400
?
全麻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的臨床應用體會
張紅亮 李威 溫炯 李釗 胡春景
河南太康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 太康 461400
目的 總結全麻支撐喉鏡下息肉摘除術治療聲帶息肉的臨床體會。方法 對35例聲帶息肉患者在全麻支撐喉鏡下實施聲帶息肉摘除術,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35例患者中治愈27例,好轉8例,總有效率100.00%。術后隨訪6~12個月,未發(fā)生聲帶粘連、切牙松動、顳頜關節(jié)功能障礙、舌麻痹等并發(fā)癥。1例好轉病例因術后禁聲時間短等原因復發(fā)。結論 實施全麻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治療聲帶息肉,痛苦小,切除病變組織徹底,可明顯改善聲帶功能功能。
聲帶息肉; 全麻支撐喉鏡;聲帶息肉摘除術
聲帶息肉是造成嘶啞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主要影響患者發(fā)音功能[1]。如息肉過大可影響通氣功能而導致呼吸困難、哮喘等。應早期手術治療去除病因,改善發(fā)音。2013-12—2015-01間,我們對35例聲帶息肉患者實施全麻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5例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齡23~58歲,平均38.49歲。均以不同程度的聲帶嘶啞為臨床主要癥狀,部分伴有發(fā)音困難及喉部不適感。其中單側聲帶息肉31例,雙側聲帶息肉4例。 息肉部位:聲帶邊緣前中1/3交界處25例,聲門下4例,前聯合處6例。息肉類型:廣基型息肉20例,帶蒂型息肉15例。病程5個月~5 a,平均2.68 a。排除有手術麻醉禁忌證及嚴重頸椎病等患者。
1.2 手術方法 術前8 h禁食,4 h禁飲。全憑靜脈麻醉,仰臥位,放置墊枕于肩下,保持頭部呈過度后伸的體位。肌松完全后,直視從口向喉下插氣管導管達到預期位置后將導管固定于一側口角。通過麻醉機控制呼吸,丙泊酚通過靜脈微量泵泵注持續(xù)麻醉,放置紗布保護上切牙。插支撐喉鏡,保持喉腔、口腔于同一條直線水平上。術者一手拿支撐喉鏡,一手固定患者口腔,將鏡管沿舌背向喉咽部插入,挑起會厭。充分暴露聲門后,將支撐喉鏡固定。鏡下保持清晰手術視野,觀察聲帶病變部位。喉刀切開息肉基底部黏膜,使息肉與其基底部游離后,以喉鉗摘除息肉。如果息肉或者需摘除的組織較大時,可采取分次鉗取方法將其取凈,直到聲帶邊緣光滑,平整。保證無殘體殘留。吸盡聲門部位的血液及分泌物,并以1%腎上腺素及地塞米松棉球止血。檢查術腔內無異常后退出喉鏡,術后予抗生素加激素靜脈滴注3~4 d。并輔以超聲霧化吸入。嚴格囑患者禁聲1~2周。
1.3 評價指標 術后隨訪1個月。治愈:內聲帶嘶啞、失音等癥狀消失,發(fā)音恢復正常。兩側聲帶閉合佳, 聲帶邊緣光滑,平整。好轉:聲音有明顯改善。兩側聲帶閉合尚可,聲帶遺留輕度水腫,邊緣較光滑。無效:癥狀、體征較治療前無改善或加重[2]。
術后35例患者中治愈27例,好轉8例,總有效率100.00%。術后隨訪6~12個月,未發(fā)生喉水腫和呼吸困難等并發(fā)癥。1例好轉病例因術后禁聲時間短、用嗓過度等原因復發(fā)。
聲帶息肉多發(fā)生于聲帶前、中1/3等處,長期用聲失當是聲帶息肉發(fā)生的主要原因。藥物治療效果差且易反復,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纖維喉鏡手術因為活檢鉗細小,對廣基及較大息肉難以完整摘除,術后復發(fā)率高。全麻支撐喉鏡下聲帶摘除術術野范圍廣、顯露清晰。病變定位精確,操作簡便,切除病變組織徹底。全麻下患者痛苦小,術中躁動發(fā)生率低,并降低對黏膜的創(chuàng)傷。同時手術適用范圍更廣,不僅能適用于巨大型和廣基型聲帶息肉,還能適用于息肉樣病變遍及整個聲帶的患者。此外術中需注意:(1)麻醉效果是決定手術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對咽喉部刺激較強且對聲門充分顯露要求高,麻醉深度高,否則會引起迷走神經反射嗆咳、支氣管痙攣[3]。術前耳鼻喉科醫(yī)師要與麻醉醫(yī)師溝通好,了解麻醉注意事項。氣管插管及放置支撐喉鏡應密切注意血壓、心率的變化。(2)術者應不斷加強手術操作技巧鍛煉,熟練掌握手術步驟,術中避免暴力操作。結合患者息肉類型選擇適當切除方式,如對于廣基息肉,手術中應沿正常黏膜和病變黏膜上皮之間切開,然后摘除息肉,減輕對正常聲帶黏膜上皮和聲帶肌層的不必要損傷 并防止門牙松脫等并發(fā)癥。(3) 本組1例復發(fā)病例術后禁聲時間過短,早期即開始過度用嗓,導致復發(fā)。故術后應囑患者克服不良飲食及發(fā)聲習慣,降低職業(yè)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誘因提高復發(fā)率。(4)有條件的醫(yī)院可可配合喉內窺鏡全套視頻裝置,利于臨床教學和資料的收集觀察。(5)全麻支撐喉鏡下聲帶摘除術術式手術時間較長,操作距離遠,術中操作不穩(wěn)定,術者易疲勞。有報告該術式仍存在一定的軟腭黏膜撕裂、聲帶黏膜損傷等并發(fā)癥[4],且費用較高。臨床醫(yī)師需根據病變部位及類型、對麻醉敏感程度、自身體質及經濟等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全面評估,合理選擇術式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1] 張碧茹,鄭億慶,龔堅,等.聲帶息肉和聲帶小結的發(fā)聲模式比較[J]. 臨 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3. 27(18):1 014-1 015.
[2] 張衛(wèi)東,孫雪峰,李曉麗,等. 纖維鼻咽喉鏡下聲帶良性腫物摘除術126例報告[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7(6):4.
[3] 周琳,張毅.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的麻醉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08,5(15):168.
[4] 趙權, 吳成. 表面麻醉纖維喉鏡與全麻顯微支撐喉鏡下對不同類型聲帶息肉摘除的臨床療效分析[J]. 醫(yī)學綜述, 2014,20(23):4 414-4 416.
(收稿 2015-12-09)
R767.4
B
1077-8991(2016)04-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