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游記》“六耳獼猴”意象的文化與心理學(xué)闡釋

2016-03-07 13:50:58張振國黃山學(xué)院文學(xué)院安徽黃山245041
關(guān)鍵詞:孫悟空陰影西游記

張振國(黃山學(xué)院文學(xué)院,安徽黃山245041)

?

《西游記》“六耳獼猴”意象的文化與心理學(xué)闡釋

張振國
(黃山學(xué)院文學(xué)院,安徽黃山245041)

[摘要]《西游記》中的六耳獼猴并非外在的妖魔,而是孫悟空的“心魔”?!傲币辉~在《西游記》之前的文獻(xiàn)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代表著第三者。在佛教中“耳”為六根、六識之一,因此“六耳”也可借代為由六根生發(fā)出來的六識,即人的欲念和妄心。從榮格心理學(xué)角度來看,真悟空代表著孫悟空的人格面具,而六耳獼猴幻化的假悟空則是孫悟空人格陰影的投射,真假猴王之戰(zhàn)其實就是人格中面具與陰影的沖突。戰(zhàn)勝了陰影,也就戰(zhàn)勝了自我人格的魔性,但也代表著生命自由精神的削弱和反抗性的消失。

[關(guān)鍵詞]《西游記》;孫悟空;六耳獼猴;人格面具;陰影

《西游記》講述唐僧師徒歷盡艱辛磨難到西天求取真經(jīng)的經(jīng)過,演示了人類個體收束“心猿”達(dá)到人格至善的歷程,印證著人類潛意識中的受難與回歸母題。在唐僧師徒經(jīng)歷的九九八十一難中,最能考驗孫悟空的是遭遇六耳獼猴一節(jié)。六耳獼猴神通變化足以抗衡悟空,甚至變化成悟空模樣連照妖鏡和觀音菩薩都難辨真假,如此難纏的妖怪在《西游記》中并不多見,最后要靠佛祖的點化才打殺了這只猴精。那么,為什么六耳獼猴具有如此大的神通而讓孫悟空也無可奈何呢?這要從六耳獼猴的出現(xiàn)說起。

一、“六耳獼猴”的文化淵源

《西游記》第五十六回寫悟空打死了攔路的強(qiáng)盜頭目,引起唐僧的不滿和嘮叨,“孫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師徒都面是背非”[1]416。后來師徒在“老楊”家借宿時悟空又打死了要替頭領(lǐng)報仇的老楊的強(qiáng)盜兒子,惹惱唐僧念起了《緊箍兒咒》,逼走了悟空。接下來第五十七回寫悟空被趕走之后,不明出處的六耳獼猴變成悟空模樣假裝送水與唐僧解渴,在遭到唐僧拒絕后惱羞成怒,喝罵長老道:“你這個狠心的潑禿,十分賤我!”輪鐵棒將唐僧打昏在地,奪了包袱,駕筋斗云,不知去向。既然六耳獼猴并不是為了所謂長生不老的唐僧肉,那么他化為悟空摸樣搶去包袱之后的目的何在呢?正如假行者對沙僧所言:“我打唐僧,搶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愛居此地。我今熟讀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jīng),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那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也。”第五十八回寫真假猴王打到南海觀世音處難分真假;又打到天上玉帝處,照妖鏡中兩個悟空也一摸一樣;打到唐僧面前,唐僧念《緊箍兒咒》也分辨不清;又打到地府,結(jié)果地藏王菩薩的諦聽神獸雖知真假卻不敢明言,可謂費盡周折。兩個行者又打上西天求如來辨別真假才最終辨明正身。佛祖在真假猴王到來之前也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斗而來也?!睍杏性娫疲骸叭擞卸纳湠?zāi),天涯海角致疑猜。欲思寶馬三公位,又憶金鑾一品臺。南征北討無休歇,東擋西除未定哉。禪門須學(xué)無心訣,靜養(yǎng)嬰兒結(jié)圣胎?!睂τ诹J猴的真實身份,詩里有所暗示,即“人有二心”。從一路上的情節(jié)暗示到神佛指點,再到最終的爆發(fā),我們都可以看出所謂的“六耳獼猴”實際上是孫悟空的虛妄之心的外化,是心魔。所有的情節(jié)都在暗示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而孫悟空就是六耳獼猴,不過是代表了人格的不同層面罷了。若六耳獼猴是其他精怪,以他的本事何必變化成悟空的摸樣借送水之名討好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呢?直接搶奪了不是更直接一些?并且其他精怪都有自己的住處和來源,但《西游記》自始至終并未交代六耳獼猴從哪里來,住在哪里,這也是六耳獼猴的特殊之處。

關(guān)于“六耳”獼猴的來源,書中并未明確交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去理解:首先,“耳”是佛家所說的“六根”之一,“六根”為“眼、耳、鼻、舌、身、意”,由六根生“六識”,因此“六耳”獼猴代表著被“六識”所困擾的“迷猴”孫悟空。另外,在《西游記》之前就有“六耳不傳道”之說,即有第三者在場不能傳授宗教教義的真諦,后來延伸意思為關(guān)鍵的事不能讓第三人知道。這里用“六耳”借稱除當(dāng)事雙方之外的第三者、外來介入者?!傲币辉~出現(xiàn)較早,如南宋普濟(jì)和尚所編《五燈會元》卷三載:

洪州泐潭法會禪師問馬祖:“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祖曰:“低聲,近前來,向汝道?!睅煴憬啊W娲蛞粨澰唬骸傲煌\,且去,來日來。”師至來日,獨入法堂曰:“請和尚道?!弊嬖唬骸扒胰?,待老漢上堂出來問,與汝證明。”師忽有省,遂曰:“謝大眾證明?!蹦死@法堂一匝,便去。[2]112

南宋劉子翚《屏山集》卷二十有《致中相拉游武夷,有“六耳不同謀”之語,原仲和章意似未平也,再次原韻》詩一篇,中有“底用趨風(fēng)防六耳,須知對影已三人”[3]766之句。元代關(guān)漢卿雜劇《蝴蝶夢》第二折中也有:“三人誤大事,六耳不通謀?!保?]185元無名氏雜劇《謝金吾詐拆清風(fēng)府》也提到“這的是六耳不通謀?!保?]597明代嘉靖間唐順之《荊川集》卷三《喇嘛翠峰老僧挽詩三首》中有“別來常似一臂失,話久寧容六耳聞”[6]59之句;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四十六《茅阜峰》有“欲語囊中秘,其如六耳何”[7]2之句。可見在《西游記》之前“六耳”一詞已經(jīng)被人所熟知。

有意思的是,在“六耳獼猴”出現(xiàn)之前,《西游記》中“六耳”一詞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段饔斡洝返诙靥岬轿蚩諈⑵茙煾竼≈i,三更至師父臥房:

悟空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祖師道:“你今有緣,我亦喜說。既識得盤中暗謎,你近前來,仔細(xì)聽之,當(dāng)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蔽蚩者殿^謝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這里也用“六耳”借指第三者。另外,明代其他小說中也多次提到“六耳”。如《金瓶梅》第51回、第68回、第73回均在對話中提到“法不傳六耳”[8]760,1045,1126之句。《西游記》之后的明無名氏《續(xù)西游記》、明教中人《好逑傳》、明末清初李清《梼杌閑評》、明末天然癡叟《石點頭》中均有“六耳不傳道”之語??梢姟傲痹诤髞淼难葑冎芯统蔀樽璧K“傳道”的外來客體的代指符號?!段饔斡洝分械恼婕俸锿踔疇幤鋵嵤丘б婪鸱?、一心向善的悟空與內(nèi)心深處六根未凈向往自由、頑劣異常、野性難馴的孫悟空的交戰(zhàn)?!傲鲍J猴是孫悟空自身人格中分裂出來的橫亙在傳經(jīng)者和取經(jīng)人之間的邪魔。

“佛教認(rèn)為世間充滿痛苦,人不能從痛苦中獲得解脫是因為自己的‘無明’,因此拯救之路是改變自身的‘無明’狀態(tài),覺悟就是得救?!鸾虥]有救主,也不承認(rèn)救主,佛菩薩都只是覺悟者,他們可以為你指點迷津,幫助你自救,但是否終能得救要靠你自己的覺悟。所以佛陀的臨終遺言是:當(dāng)自求解脫。切勿求助他人?!保?]176對于取經(jīng)人來說,只有戰(zhàn)勝自己收束“心猿”才能達(dá)到六根清凈無垢無塵的至善境界。當(dāng)最后佛祖道破六耳獼猴的來歷之后,象征“妄心”的六耳獼猴被悟空一棒打死,這也標(biāo)志著悟空打殺妄心,消滅心魔,最終虔誠皈依,一心向佛。

二、“六耳獼猴”與人格陰影

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看,榮格認(rèn)為人的心靈有三個層面,表層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中間是個人無意識,主要是情結(jié);最深層是集體無意識,包括人格面具(mask of personality)、陰影(shadow)、阿尼瑪(anima)或阿尼姆斯(animus)等原型。所謂陰影原型是指人格的最內(nèi)層、具有動物性的低級的種族遺傳,包括一切不道德的欲望、情結(jié)和行為,類似于弗洛伊德所說的“本我”,它是本性中的原始部分。陰影猶如我們向光而行時,在地上投下的影子,但與廣泛意義上的陰影概念不同,1945年榮格將陰影定義為“個體不愿意成為的那種東西”。在榮格心理學(xué)中,“它是自我無法控制的無意識心靈要素之一……在正常整合自我的人格中,若有某些部分因為認(rèn)知或感情分裂而壓抑,就會陷入陰影。一般而言,陰影具有不道德或至少不名譽(yù)的特性,包含個人本性中反社會習(xí)俗和道德傳統(tǒng)的特質(zhì)?!保?0]137在個體眾多原型中,陰影原型是最強(qiáng)大、最危險的,也容納著人的最基本的動物性,是人格中卑劣的部分,它一度是懶惰、驕傲、嫉妒、貪婪、欲望、邪惡等一切不合道德倫理和社會規(guī)范的代名詞,它使人類充滿羞恥感與罪惡感,因而一般不被自己內(nèi)心接受與認(rèn)同,而是一貫被自我壓抑、厭惡、掩蓋甚至痛恨,被自我拒絕和防衛(wèi)。因此,這些讓我們自己不滿意而存在于我們自己無意識中的人格特點,往往會被我們投射到其他的人身上[11]68,主要被投射在自己不喜歡或憎恨的人或物上。而自我就像黑暗圣斗士,認(rèn)為自己總是正義的、高尚的、無辜的,而被投射者總是邪惡的、黑暗的、值得批判的,并且認(rèn)為這種感覺與認(rèn)知理所當(dāng)然。《西游記》中的六耳獼猴顯然是孫悟空人格陰影的投射對象。

人格面具本指演員在一出劇中扮演某一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其實,演員所扮演的角色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演員本人,因此,我們的人格面具,并非就是我們真實本來的自己,而是我們表現(xiàn)給別人看到的我們自己?!叭烁衩婢吲c陰影是相互對應(yīng)的原型意象。我們傾向于掩藏我們的陰影,同時也傾向于修飾與裝扮我們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是一個人公開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給人一個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會的承認(rèn)。”[12]48“人格面具與陰影就是作為心靈對立面而存在的一組分歧次人格,它們是心靈中互補(bǔ)的結(jié)構(gòu)?!保?0]141“自我意識拒絕的內(nèi)容就成為陰影,而它接受、認(rèn)同和吸納的內(nèi)容,則變成它自己以及人格面具的一部分。陰影與人格面具像是一對兄弟或姐妹,一位站在公眾面前,另一位則躲在一邊隱蔽著,它們是各種對比的呈現(xiàn)。”[10]145在心理分析的意義上來說,當(dāng)我們把自己認(rèn)同于某種美好的人格面具的時候,我們的陰影也就愈加陰暗。“兩者的不協(xié)調(diào)和沖突,將帶來許多心理上的問題與障礙?!保?1]69

人格面具與陰影好比光明與黑暗,善與惡,陽光與影子,彼此對立卻如影隨形。正如物體在不同強(qiáng)度的光線照射下影子的深淺也不同,光越強(qiáng),影子越陰暗。陰影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和動物性,當(dāng)它與自我和諧相處時,自我引導(dǎo)著生命力從本能中釋放和輻射出來,人就會充滿自然活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擁有敏感的直覺、真摯而強(qiáng)烈的情感和天賦智慧。而若陰影一旦遭受自我不公正的待遇,被認(rèn)同為內(nèi)心的黑暗與邪惡時,就會讓自我感到羞恥與厭惡,因而自我想要去馴服甚至壓抑它,若一味地壓制,久而久之隨著其無法釋放的能量的不斷聚集,“我們身上的動物性只可能變得更富于獸性。”[12]60它會伺機(jī)報復(fù),“這種本能的洶涌宣泄就可能進(jìn)一步壓倒自我,導(dǎo)致一個人精神崩潰而墮入無能為力的境地?!保?2]61由于陰影是人格中的卑劣部分,為了維持人道德上的優(yōu)越感,人類總是試圖依靠發(fā)展一個超級強(qiáng)大的人格面具來壓抑、對抗陰影原型中巨大的動物性能量。榮格認(rèn)為:“陰影也具有驚人的韌性和堅持力,它從來都不會徹底地被征服。”[12]59如果一個人意識自我仍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陰影就一直潛藏于無意識中,但只要人突然面臨人生困境,發(fā)生精神危機(jī),陰影就會利用這一機(jī)會對自我發(fā)威。[12]48

《西游記》里出現(xiàn)的六耳獼猴變化的假悟空就是孫悟空自己的人格陰影,他打師父、回花果山是其性格中弒父情結(jié)、暴力攻擊傾向和野性不受拘靮一面的外化,而真悟空則代表著孫悟空的人格面具。第五十七回寫悟空因打殺強(qiáng)盜被唐僧趕走,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于是去求告菩薩說:“萬望菩薩舍大慈悲,將《松箍兒咒》念念,褪下金箍,交還與你,放我仍往水簾洞逃生去罷!”菩薩說并無《松箍兒咒》時,行者道:“我上西天,拜告如來,求念《松箍兒咒》去也?!笨梢愿Q見他內(nèi)心的想法,念念不忘頭上的緊箍兒咒。因為緊箍兒咒代表著對自由和野性的束縛力量,也正因為它的存在,所以一開始戴上金箍兒的悟空不敢對唐僧造次,但不代表著他內(nèi)心就心悅誠服,于是才有了師徒矛盾激化時六耳獼猴的出現(xiàn)。所有六耳獼猴的行為都是悟空曾做過或者想要做的,比如孫悟空一開始就有過打唐僧的想法: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中寫悟空受騙戴上了金箍兒,又被唐僧念動《緊箍兒咒》,一開始假裝順服,但卻心懷不善,要用金箍棒打唐僧,后因疼痛難忍而罷手,但這種情結(jié)一直潛伏于內(nèi)心深處。接下來師徒又遇到了六個攔路強(qiáng)盜,他們分別是: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悟空笑道:“原來是六個毛賊!你卻不認(rèn)得我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來擋路?!贝魃辖鸸績褐蟮奈蚩諘簳r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欲念壓制住了,但這種靠強(qiáng)行壓抑欲念而“一棍打死”急于求成的修行方式其實并未讓“六賊”徹底消失,而是一直潛伏下來,因此到后來師徒產(chǎn)生矛盾沖突時“六耳”獼猴出現(xiàn)了。第十九回《云棧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經(jīng)》中烏巢禪師傳了《多心經(jīng)》文,踏云光,要上烏巢而去,被三藏又扯住奉告,定要問個西去的路程端的。那禪師曾經(jīng)提到“多年老石猴,那里懷嗔怒”之語,也在暗示悟空內(nèi)心的欲念一直存在。此后,孫悟空的人格陰影一直被壓制在潛意識之中沒有發(fā)作的機(jī)會,一旦爆發(fā),就外化為最難以制服的妖魔,因此六耳獼猴看似無緣無故地化作悟空摸樣來討好唐僧,只是在被明確拒絕之后才行兇打人。與其他精怪不同的是,他此來既不為唐僧肉,也不是上天專門派來考驗取經(jīng)人的意志,而是打了唐僧回到花果山,并讓手下猴妖變化成唐僧、八戒和沙僧摸樣準(zhǔn)備重組隊伍上西天取經(jīng)成就大名。這些顯然都是悟空曾經(jīng)有過的真實想法,因為他在被逐時就跟唐僧說:“只怕你無我去不得西天?!焙髞砹J猴變化成孫悟空摸樣給唐僧送水時也說過幾乎同樣的話:“無我你去不得西天也?!睂O悟空將內(nèi)心深處的弒父情結(jié)、野性自由、不受羈束、暴力攻擊以及自大好名的陰暗一面都投射給了六耳獼猴變化的假悟空。我們看被逐的孫悟空無論是到了觀音菩薩面前還是佛祖面前他都念念不忘要取下頭上的金箍兒回花果山,于是我們看到六耳獼猴打倒唐僧搶了包裹后直接回到了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水簾洞。

三、“六耳獼猴”結(jié)局的心理學(xué)啟示

從心理學(xué)角度來說,人類最大的敵人并非他人,而是我們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陰影。我們大多數(shù)人之所以如此執(zhí)著地否認(rèn)陰影和投射陰影,是因為擔(dān)心陰影會有損我們的聲譽(yù)和美好的道德形象。人類的陰影行為讓我們羞愧難堪,所以會“不遺余力地將性格中卑劣的品質(zhì)與不相容的欲望投射給別人,以維護(hù)自己的清譽(yù)?!保?3]209陰影的投射讓我們不再反省是自己將邪惡投射給對方,反而覺得自己是對方邪惡的受害者與犧牲者,從而“為自我保護(hù)而拿起防御與攻擊對方的武器,從而使我們陷入與被投射者——實質(zhì)上的‘替罪羊’的沖突、對立甚至戰(zhàn)爭中”[13]209,以劃清與“罪惡”的界限,并想借助于投射來顯示自身道德的崇高,以擺脫那些讓自己感到痛苦的不和諧內(nèi)容。

在《西游記》中這個孫悟空人格陰影的“替罪羊”就是六耳獼猴。如《西游記》第五十八回寫真假悟空打到玉帝處,孫悟空首先告狀,口稱:“萬歲!萬歲!臣今皈命,秉教沙門,再不敢欺心誑上,只因這個妖精變作臣的模樣……。”打到閻王面前,孫悟空依然強(qiáng)調(diào)說:“不知那妖精怎么就綽著口氣,假變作我的模樣,在半路上打倒師父,搶奪了行李。師弟沙僧,向我本山取討包袱,這妖假立師名,要往西天取經(jīng)?!痹俅纹睬迮c作惡的六耳獼猴的關(guān)系。在佛祖面前,悟空再次訴苦說:“不期這個妖精,假變弟子聲音、相貌,將師父打倒,把行李搶去。師弟悟凈尋至我山,被這妖假捏巧言……?!弊詈?,當(dāng)佛祖點明六耳獼猴的真相后:

孫大圣忍不住,輪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如來不忍,道聲:“善哉,善哉!”大圣道:“如來不該慈憫他,他打傷我?guī)煾?,搶奪我包袱,依律問他個得財傷人,白晝搶奪,也該個斬罪哩!”

所有這些言行都是陰影投射的表現(xiàn),甚至在六耳獼猴被打死之后,孫悟空還念念不忘要摘下金箍兒回花果山,這一點連他自己也并未覺察到。

宗教提供給世人的救贖之路只有兩條,要么承認(rèn)自己是個罪人,要么試圖徹底擺脫黑暗面。《西游記》作為一部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小說,認(rèn)為只要消滅了陰影,人類就可以走向成熟,于是代表人格陰影的六耳獼猴被戴著人格面具的悟空一棒打死了,此后的悟空一心取經(jīng),虔誠向佛,完成了宗教對人的心靈凈化過程。這自然有其哲理意蘊和人生啟示價值。但從心理學(xué)意義上來講,陰影并不一定意味著只有負(fù)面的意義。榮格認(rèn)為陰影是真實人性的一部分,“陰暗是光明的一部分,正和善與惡之關(guān)系的道理是一樣的,而且其逆亦真?!保?4]89因此主張對待陰影不應(yīng)持完全拒絕徹底消滅的態(tài)度,而是持接納、包容的態(tài)度,不要把自己的邪惡投射到別人身上,這樣我們會擁有更寬廣的道德胸懷來解決人性中的邪惡問題。當(dāng)然,要接納陰影并承認(rèn)自己有陰暗面和邪惡是困難的,它往往會引發(fā)我們苦心經(jīng)營的人格面具的強(qiáng)烈抵制。榮格說:“對人們而言,要他認(rèn)識到其本質(zhì)中相對性罪惡還在可能性范圍之內(nèi),但是,要直面絕對性罪惡的事實,對他來講卻是罕見的和近乎毀滅性的經(jīng)歷。”[15]38陰影究竟是成為我們的敵人還是朋友,主要取決于我們自己。面對人類的陰影,如果我們投射邪惡,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會產(chǎn)生邪惡,所以我們與陰影交往必須審慎負(fù)責(zé)任。陰影原型對個人而言既是最好也是最壞東西的發(fā)源地,就看個人如何對待它。如果對陰影一味壓抑、控制,當(dāng)我們成功地壓抑了陰影中的動物性能量,變成一個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標(biāo)準(zhǔn)社會人的時候,同時也壓抑了自己的情感與直覺,削弱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與活力。正如《西游記》中孫悟空在打死六耳獼猴之后,似乎變成了唐僧的師傅,不但虔心取經(jīng),而且當(dāng)唐僧意志薄弱時,給唐僧講起了《心經(jīng)》,此前大鬧天宮活力四射的猴子消失了。

從《西游記》中的“六耳獼猴”的結(jié)局來看,佛教和心理學(xué)對于陰影有著不同的處置態(tài)度,消滅還是接納陰影成為佛教和心理學(xué)的主要分歧點。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說,承認(rèn)與接納陰影體現(xiàn)了人性的深刻、謙卑和包容,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真實,更為寬容地對待不完美的自己和他人,可以讓我們的心靈變得更為寧靜而祥和,我們的人生將變得完滿,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

[參考文獻(xiàn)]

[1][明]吳承恩.西游記[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0.

[2][宋]釋普濟(jì)編.五燈會元[M].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8.

[3][清]董天工.武夷山志[K].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4][元]關(guān)漢卿.關(guān)漢卿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5][明]臧晉叔.元曲選[M].北京:中華書局,1989.

[6][明]唐順之.荊川先生文集[M]//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wù)印書館縮印本,民國.

[7][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M].王氏經(jīng)世堂,明萬歷五年刊本:卷四十六.

[8][明]蘭陵笑笑生.張竹坡評點第一奇書金瓶梅[M].濟(jì)南:齊魯書社,1987.

[9]劉耀中.榮格心理學(xué)與佛教[M].上海:東方出版社,2004.

[10][美]莫瑞·史坦(Murray Stein).榮格心靈地圖[M].朱侃如譯.臺北:立緒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1999.

[11]申荷永.榮格與分析心理學(xué)[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美]霍爾,等.榮格心理學(xué)入門[M].馮川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7.

[13]葉湘虹.榮格的道德整合思想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14]呂錫琛.道學(xué)健心智慧——道學(xué)與西方心理治療學(xué)的互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8.

[15][美]R.比爾斯克爾(Richard Bilsker).榮格[M].周艷輝譯.北京:中華書局,2004.

[作者簡介]張振國(1976—),男,山東博興人,文學(xué)博士,黃山學(xué)院文學(xué)院副教授,南京大學(xué)文學(xué)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古代小說與文獻(xiàn)。

[收稿日期]2015-12-10

[中圖分類號]I207.414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11X(2016)01-0119-05

猜你喜歡
孫悟空陰影西游記
秒變孫悟空
快遞來了個孫悟空
你來了,草就沒有了陰影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我和孫悟空的一天
趣味(語文)(2020年5期)2020-11-16 01:34:58
中國詩歌(2019年6期)2019-11-15 00:26:47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9期)2018-01-25 20:12:14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10期)2018-01-25 18:42:55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4期)2017-06-30 08:39:17
讓光“驅(qū)走”陰影
陰影魔怪
彭山县| 屯留县| 资兴市| 玛多县| 沙雅县| 伽师县| 佛坪县| 贵阳市| 蕲春县| 屏东县| 新泰市| 新宾| 潢川县| 革吉县| 柳林县| 洪湖市| 水城县| 民和| 福建省| 重庆市| 灵丘县| 大宁县| 彰武县| 肥西县| 奈曼旗| 上虞市| 满洲里市| 焉耆| 中西区| 卢龙县| 涪陵区| 灵山县| 平原县| 桐城市| 炉霍县| 普兰店市| 砚山县| 巴马| 西宁市| 乌恰县| 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