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東北文人賀欽的詩文創(chuàng)作

2016-03-07 10:26:40趙宏焦寶
關(guān)鍵詞:遼東詩人

趙宏 焦寶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吉林長春 130033)

明代東北文人賀欽的詩文創(chuàng)作

趙宏 焦寶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吉林長春 130033)

賀欽是明代東北著名文人,曾問學于廣東陳獻章,被尊為明代東北唯一理學家。賀欽與關(guān)內(nèi)鴻儒陳獻章等人多有交往,且鄉(xiāng)居四十年間,開館授徒,教育之功,澤被遼東。其《醫(yī)閭先生集》為明代唯一傳世東北文人別集,其中詩文多有可觀。一方面,從篇目眾多自警自勉詩作中,可見賀欽作為理學家修養(yǎng)之道,另一方面,從賀欽與友朋酬唱之作中,可見其真摯感情。同時,其散文創(chuàng)作亦頗可觀。賀欽不以文學知名,但其文學創(chuàng)作為東北文學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東北文學;明代遼東;賀欽;詩文

賀欽(1437—1510年),字克恭,號醫(yī)閭山人,世稱醫(yī)閭先生,祖籍浙江寧波定海,遼東廣寧后屯衛(wèi)義州(今遼寧省義縣)人,因永樂年間,其父賀孟員從軍戍守遼東,遂定居義州?!懊鞔|東人而被稱為理學家者,唯賀欽一人而已”[1],賀欽是明代東北地區(qū)唯一可稱大儒的文士,其《醫(yī)閭先生集》也是唯一流傳至今的東北文人別集。

一、賀欽生平和研究概況

賀欽自幼好學。明中期,廣寧地處邊遠,文教不興,民眾多將入衛(wèi)學讀書視為重役。但賀欽一心向?qū)W,且醉心于文藝,十八歲時學詩藝于遼陽舉人邱時雍。景泰七年(1456年),賀欽鄉(xiāng)試第二名,十年后成化二年(1466年)中進士,次年授戶部給事中。在京師,賀欽結(jié)識陳獻章,因欽佩其學問,遂事之以弟子禮,而受陳獻章之學。成化四年,眼見朝政日非,言道無以改變政局,賀欽辭官歸里,返回遼東,自此未離遼東。

辭官里居后十余年間,賀欽閉門讀書,潛心向?qū)W,聲名日隆,慕名求學者日眾,于是開始講學授徒,為遼東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賀欽文集和言行被其子舉人賀士諮整理編輯為《醫(yī)閭先生集》,曾任遼東巡撫李承勛和時任遼東巡撫成文為之謀劃刊刻,并作序,于嘉靖九年(1530年)刻成問世?!夺t(yī)閭先生集》共九卷,一至三卷為《言行錄》,記敘賀欽言行。卷四為賀欽所撰記事性文章與墓志銘,卷五至卷七為賀欽與親友書札,卷八為《奏稿》,是賀欽奏疏,卷九為《詩稿》,收錄賀欽創(chuàng)作各體詩,共計六十五首。

《醫(yī)閭先生集》是明代唯一傳世東北文人別集。近代,金毓黻整理鄉(xiāng)邦文獻,將《醫(yī)閭先生集》收入《遼海叢書》,便利東北地方文化與文獻研究。馬清?!稏|北文學史》[2]、畢寶魁《東北古代文學概覽》[3]、白長青《遼寧文學史》[4]和徐光榮《遼寧文學史》[5]等史著對賀欽均有論述。2011年,武玉梅教授校注整理的《醫(yī)閭先生集》問世[6],此整理本以遼寧省圖書館所藏明嘉靖二十三年本《醫(yī)閭先生集》為底本,參校嘉靖九年本等版本,所選底本可謂精良。書中還附錄嘉靖二十三年本的影印本和賀欽碑傳、序跋等相關(guān)資料,極大豐富賀欽研究。賀欽及其詩文研究極有限,目前僅張兆裕先生的《賀欽之學與成化弘治間的學術(shù)》、吳正嵐先生《唐順之校錄〈醫(yī)閭先生集〉的文學思想史意義》[7]、齊紅深《論賀欽的教育思想》[8]及劉冰《明嘉靖??尽瘁t(yī)閭先生集〉》[9]等數(shù)篇文章可見。2012年,趙文彬《明代東北文獻〈醫(yī)閭先生集〉研究》是第一篇系統(tǒng)考查賀欽《醫(yī)閭先生集》的論文,該文論述賀欽生平、《醫(yī)閭先生集》內(nèi)容與版本流傳情況及其史料價值等[10]。總體而言,目前尚無賀欽詩文創(chuàng)作與文學成就的系統(tǒng)論述,與賀欽及其《醫(yī)閭先生集》重要地位不相稱。鑒于此,本文試論述賀欽詩文創(chuàng)作與文學成就。

二、賀欽自警自勉詩與修身之道

賀欽的六十五首詩歌分為幾種類型,其中自警自勉類詩歌較突出。作為理學家的賀欽提倡為己之學。為己之學與為人之學相對,提升自我修身,以修身之道而達人倫、教化之大道,收斂精神,潛心為己,是賀欽為學核心,因而在賀欽詩歌中,相當一部分寫給自己。如題為《自警》的兩組詩歌:

《自警》:

(一)戰(zhàn)競防失足,頃刻莫馳心。勿謂人誰見,當知帝汝臨。

(二)為學不謹篤,到底是空言。猩猩與鸚鵡,孤負昊天恩。

(三)我生幸居儒者流,放心日日胡能收。圣地可造由立本,我田既荒安有秋。

適國迷途不知返,作室無基更可憂。年過半百尚如此,轉(zhuǎn)眼光陰成白頭[11]。

儒家哲學既講求事功,又講求大學之道,賀欽一心向?qū)W,而時刻自警。第一首寫賀欽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向?qū)W之心,切莫懈怠,修身向?qū)W之事,不是為給別人看,純是為己。第二首寫篤誠為學,學求諸己,若只是鸚鵡學舌一般,所謂學不過是空言而已。第三首寫賀欽自己幸運走向儒生之道,追求學問真理。若不能專心向?qū)W便如同田地荒蕪一般,無法獲得秋收。一心向?qū)W才能走向正路,否則便是迷途,如同建造房屋卻未打牢地基一樣,讓人憂慮。如今我已年過半百,如不勉力向?qū)W,恐怕時間轉(zhuǎn)瞬即逝我已滿頭白發(fā)。作為一代大儒,為學之赤誠與努力,令人感動。

《自警》

(一)嬰兒之態(tài),終身之謀。人知是務(wù),同俗是求。卑污凡近,日趨下流。

(二)大人之度,天下之慮。天知是祈,同理是顧。高明光大,天衢放步[11]。

此乃一副對聯(lián),而編輯者不察,誤以為兩首詩。聯(lián)中,賀欽警醒自己追求嬰兒之態(tài)、大人之度,避免日趨下流而未能達到光明正大天衢放步的境界。欲達成此境界,讀書是重要途徑。

《讀書》

清晨起坐小茅堂,萬事無關(guān)一炷香。展卷細觀前圣奧,馳名敢學世人狂。

也知老病年光促,爭奈詩書意味長。但愿桑榆粗有得,肯隨流俗嘆斜陽[11]。

詩人寫讀書場景讓人陶醉。清晨起坐,不是高樓華廈,僅一間小茅堂。獨坐其中,天下熙熙攘攘,便是萬事無關(guān)我。點染一炷香,展開一卷書,仔細品味前賢圣人著述中奧秘,這在世人眼中或許是一種狂。詩人為何如此努力讀書,是怕時不我待,歲月流轉(zhuǎn)催人老,更何況詩中意味如此吸引人。詩人讀書所愿所求無他,唯渴望晚年能學有所得,以免遲暮之年空嘆斜陽。詩人讀書境界令人感嘆。中年以后詩人在家鄉(xiāng)開館授徒,教育子弟,躬行圣教,有功于鄉(xiāng)。如《述懷》所言:

壯歲辭青瑣,還山坐白云。天時看代謝,世事斷知聞。

菽水奉慈母,詩書教后昆。未能忘鄙陋,嘗獻野人芹[11]。

詩人敘述自身經(jīng)歷時言,自己壯年時離開宮廷、告別官場回鄉(xiāng)。在鄉(xiāng)期間,坐看云卷云舒,頗為自得。順應(yīng)天時變化,斷絕世事知聞,讀書度日。平日里僅以粗茶淡飯奉養(yǎng)慈母,以詩書圣教教導(dǎo)子弟。當然,雖處江湖之遠,卻未敢忘卻民生之憂,也曾為國為民獻計獻策。此詩表達詩人人生追求,不求顯達當世,不求聞名千古,只求慈母在堂、詩書在手、子弟聽教而已。

《偶成》

凌之滸兮一竿竹,水洋洋兮山矗矗。青瑣歸來三十秋,閑云野鳥相追逐。

日長午困憇茅軒,聲利無關(guān)心自足。終身得此復(fù)何求,況是書香兒已續(xù)[11]。

詩人居住在山腳水邊,一桿青竹挺立,回想往事,辭官還鄉(xiāng)已三十余載,終日生活如閑云野鶴般悠然自得。日間讀書,午間便在茅軒小憩,聲名利祿早已無關(guān),保持內(nèi)心充實。如此,詩人不禁生出感嘆,終身得此復(fù)何求。更讓詩人欣喜的是,兒子已繼承自己對學問的追求,承續(xù)一脈書香。

《溪上茅亭和士諮》中,詩人對兒子賀士諮講述自得心情:

釣臺高處小茅堂,退士登臨歲月長。假寐不為黃閣夢,無榮還笑白云忙。

清風明月何須買,綠水青山自可常。三十年來無外事,此心贏得不炎涼[11]。

在釣臺之上,茅堂之中,退出官場的我日日登臨,眼見歲月悠長靜好。中午小憩,從不做黃粱一夢,悠閑時看白云飄來飄去覺得比自己還忙。退居鄉(xiāng)里有何樂趣?清風明月何須買,綠水青山自可常。這三十年中,無瑣事擾亂心神,心中從無炎涼之感。從詩中自述可感詩人所得。

《述事》中同樣表達詩人自在心情:

忽忽光陰六十余,年來猶自惜居諸。茅軒鎮(zhèn)日無塵事,一炷清香一卷書[11]。

正是詩人時刻自警、勉力求學,才能達到心神寧靜,胸中無塵境界。六十多歲時,詩人回首往事,仍為一柱清香、一卷書而怡然自得。

三、賀欽酬贈唱和詩與其交友之道

賀欽的酬贈唱和類詩作也很重要,從中可見其人生態(tài)度、情感追求和對友情的珍視。

《和沈陽守愚丘先生韻》:

聲利沈疴幸已瘳,煙霞痼疾豈須憂。非關(guān)遯世矜高節(jié),自是匡時乏遠猷。

瑣闥兩年空竊祿,云山十載免包羞。管寧本是遼東客,不愿重過五鳳樓[11]。

可能此前丘守愚先生曾勸詩人再次出仕,于是詩人作此詩,表明心志。詩人開篇即說聲名利祿乃是沉疴,而今非常幸運已痊愈。因煙霞痼疾,而無憂慮之事。并非是為表現(xiàn)高潔而故意遁世,實在是無力針砭時弊。出仕為官兩年,空享國家俸祿,如今返回云山十余年,才緩解羞愧之心。遙想漢末天下大亂,管寧在遼東為客,只談經(jīng)典不問世事。詩人抱有隱居志向,絕不肯再入宦海。

詩人雖不再出仕,仍對舊時友情極其珍視,在《挽同年羅一峰》中寫道:

二十年前同及第,數(shù)千里外嘆離羣。誰知竟作終天訣,空對丹青泣暮云[11]。

詩人與羅一峰是二十年前的同榜進士,因詩人早早辭官里居,兩人已多年未見。忽然聽到羅一峰去世消息,詩人不禁悲從中來,空對丹青泣暮云。

對同年好友若此,在《哭張東?!分幸部梢娫娙松钋椋?/p>

東溟居士金蘭契,筆底龍蛇滿我家。病里一聞乘化去,舉頭觸目淚橫斜[11]。

張東海與詩人乃金蘭之交,張的墨寶詩人收藏甚多。詩人病中忽聞友人去世,再看到友人墨寶,淚水滂沱。賀欽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從《古澄丁聲遠來訪賦一律見遺因和答二首》中或略窺端倪:

(一)大學陳東天下知,抗章不怕忤當時。折腰彭澤成何事,回首閭山有所思。

軒外孤松全晚節(jié),宅邊五柳散春絲。歸來還是忘機客,傳語沙鷗莫浪疑。

(二)曾見多人說舊知,幾人能保歲寒時。感君千里來相訪,慰我終年病里思。

元伯歡呼具雞黍,子期靜聽鼓桐絲。連床幾夜知心話,講破羣經(jīng)多少疑[11]。

友人不遠千里來探望,詩中首先寫當年舊事,抗章上書的往事恐是詩人與丁聲遠共同經(jīng)歷。正因二人對出處與世事有共同見解,二人才能連續(xù)徹夜交心,也因具有共同學術(shù)追求,知心話均是辨析群經(jīng)疑難。在《贈友人》中,詩人輕仕心情亦有表達:

何人過我釣魚亭,四十余年故舊情。羨子一章豺虎息,明時幾度鳳凰鳴。

寸心燁燁昭千古,萬目明明看此行。多少疲癃望蘇息,莫因聲利負平生[11]。

一位四十余年交情的故友來訪,詩人十分高興,然而詩人和友人的詩中均表明對聲名利祿的態(tài)度,可見詩人與友人之共同追求。友誼正是建立在相互尊重與共同志趣之上,這與詩人的一般官僚往來應(yīng)酬之作明顯不同。

四、賀欽題畫賞景詩與其人生旨趣

賀欽題畫賞景詩作不容小覷,如《題看山圖》:

問爾看山人,山中坐幾春。定知方寸里,無處著纖塵[11]。

詩中詩人與畫中看山之人對話,問看山之人山居數(shù)載,應(yīng)知道方寸之中何處未沾染纖塵。詩作不僅意趣橫生,而且頗富理趣。又如《題扇上釣魚圖》:

(一)江上釣魚翁,不識家何處。我恨凌溪未得朋,安得與君同去住。

(二)倚杖看閭山,垂綸釣凌水。山頭宿霧開,水面清風起[11]。

畫中所繪詩人隱居閭山,垂釣凌水景象。詩人獨釣求朋侶心情,詩畫相映成趣,頗雅致。

《題畫蓮》:

因循六十年,未得成君子?;ㄉ袢缬兄€應(yīng)為人恥[11]。

蓮花乃是畫中圣潔君子。詩人以花自況,言己六十年求學問道,未能修成君子之行,若是花神知道,恐會恥笑。其實醫(yī)閭先生已名滿天下,唯自謙而已。

賀欽不僅為遼東士子景從,更受關(guān)內(nèi)士人尊重,甚至朝鮮使臣亦對其欽佩不已。在《賞花有跋》中,詩人云:“落盡羣芳枝已空,游人往往怨東風。誰知寂寞幽園里,猶有楸花一樹紅?!盵11]賀欽本人便是明代遼東唯一的一樹紅花。

五、賀欽散文創(chuàng)作及成就

《醫(yī)閭先生集》是明代東北地區(qū)文人唯一傳世別集,其中之散文自成東北地區(qū)文人散文重要代表作。賀欽的散文主要包括四類,一是記體文章,二是墓志銘和祭文,三是師友間書札通信,四是奏疏。

賀欽的《遼右書院記》為記體散文代表作:

弘治癸丑秋,南燕繡衣樊公按治東土,以教育人才為首務(wù),乃選考河東西諸生之優(yōu)等者,庠各有差,建遼右遼左二書院……夫古今之道一,而古今之學不能一,蓋古之學者,將以明此道而體于身,足乎己而及乎物,非若今之學者,務(wù)誦數(shù)工織組要聲光徼利祿而己。此義利正邪之分,而治道隆污,生民休戚之所系焉者……蓋其所示五教之目,為學之序,修身處世,接物之要,炳然具在,至所謂誠明兩進,敬義偕立,其丁寧之意愈益深切。諸生由是以進,高乃志,正乃學,實乃功,以祛習俗趨利之故陋。吾知德成而才富,體立而用行,進足以匡吾君居而澤吾民,退足以化其鄉(xiāng)而善其俗。夫然后古圣垂教之意,可以不悖朝廷育才之心,可以無負而樊公之建斯院與,夫慫慂而成之者,亦皆有光于無窮矣。嗟夫,此固諸生之所以成,而斯院之所以久者,與書曰: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故,敢以是為諸生勸,敢以是為將來告,樊公名祉字介福,丁未名進士。是役也,提調(diào)者參戎王公銘,督工則都閫魯公勛云[11]。

此篇散文中,集中表達賀欽教育思想。弘治癸丑,樊祉為遼東巡撫。在遼東,以育人為第一要務(wù),于是建設(shè)遼左、遼右兩所書院,選撥優(yōu)等學生,期望在遼東培養(yǎng)人才。樊祉曾親自拜訪賀欽,請其作《遼右書院記》,賀欽婉拒,后樊祉又委托參戎王彥箴再求賀欽作記,于是賀欽寫下此篇文章,不僅記述詳細經(jīng)過,而且表達其教育思想和對學生期望。賀欽認為為學目的在于明道踐行,完善自我而推及萬物,絕非將學問作為追求功名利祿的門徑。此乃賀欽一貫治學理念,可見賀欽對后學的殷切希望。

賀欽為官僅數(shù)載便辭官回鄉(xiāng),但仍有深沉家國意識,集中表現(xiàn)在《義州修建緣邊營堡記》記體散文中:

義州古曰宜州,在醫(yī)巫閭山之右,有虞封十二山時,即為中國之地矣……弘治庚申參戎襄平韓公良弼分守吾州,公才兼文武志在安攘……于是授以附堡田土,使之且耕且守,以漸包砌而擢賢能官以守之,其官軍之多寡,亦時勢之使然也。自是聲勢連絡(luò),內(nèi)外倚仗,邊境無虞,歡聲滿野,積年之禍一旦掃除,而利澤宏遠矣……于是武弁礱石薦紳請余文,歡欣從事,靡約而同。余遂欣然諾之,記成乃喟然嘆曰:是舉誠多益矣,使后之繼者能體今日諸公之心,邊不永固而民不永安乎。茍或受賕而畀以非人,私役而妨其公務(wù),科克以蕩其恒業(yè),別墅其營堡而臧獲其軍丁,寄空名而廢實事焉,則烏合鴟張之寇,乘之其患,可勝言耶。如是而歸咎于創(chuàng)建之人,誤矣。后之君子尚有念余言也夫[11]。

義州,即古宜州,是遼東名區(qū),早在唐虞之世,封醫(yī)巫閭山為北鎮(zhèn)之時,便已是中國之地,后因地處東北,歷代均難有效治理。明代,從朱元璋時期,已派大軍征討遼東設(shè)置郡縣都司,但因北方與胡虜相鄰,常受其侵犯。此文中,賀欽首先敘說義州歷代沿革,并闡述明朝以來邊務(wù)情形,先以邊務(wù)松馳、民眾飽受胡虜寇邊之害說明邊務(wù)之重要,然后贊揚整頓軍務(wù)的諸位守疆之臣。最后談及當前營建堡壘之事,文章條理清晰,是一篇散文佳作。

賀欽為人至情至性,對親友感情深厚,在《先考妣墓志銘》中,賀欽表露對父母感情,后人據(jù)此篇文章對其家世有所了解:

先考賀公諱孟員,浙之寧波定海人,考志德妣杜氏,以洪武己未四月三日生。幼失怙,性樸厚,寡言語,勤儉篤實,老而不渝。永樂初從父志初公戍遼之廣寧后屯衛(wèi),挾以偕行,遂家于義州城。??陀谓匆再Q(mào)易為事,然未嘗茍取于人。商賈之俗大抵以奢靡淫樂相尚,公獨儉靜自守不為所移。每出行,遇道途溝澗泥淖,輒捐貲修治,或為杠以便行者。晚歲家居不出,督課卑幼為蔬圃之業(yè)而已。從父之季子曰旻,以武功擢百戶,公行居二,故人以二老官人稱之。公初娶張氏夫人,性行淳善,壯年先卒。繼娶郭氏夫人,謙謹勤儉,時從舅姑治家嚴,夫人早夜勉勉不少懈,他婦不堪其苦或多咨怨,夫人獨無一語,老年撫育子姓,慈愛備至,赒恤親戚,內(nèi)外無間,雖在疏遠,罔有遺棄……嗚呼不肖孤于我考妣學未足以干一命之封,祿未足以致一日之養(yǎng),其痛終天當何如哉。先考以卒之年二月七日葬城西蔬圃,張夫人祔焉,茲郭夫人以五月二十一日合葬其壙,不肖孤欽號哭為之志銘曰:惟我考妣,積善實多,不食其報,天也奈何[11]。

這是賀欽為父母所撰墓志銘。墓志中,賀欽詳細記述其家世,父親名賀孟員,是浙江寧波定海人,生于洪武己未年四月三日。賀孟員幼年喪父,因其叔父賀志初戍邊廣寧后屯衛(wèi),便被叔父帶至遼東,定居義州城。賀孟員年輕時在江淮一帶經(jīng)商為業(yè),但未染商人奢靡淫樂習氣,還時常做些修橋鋪路善事。年老后,以耕讀為業(yè),督課子孫。賀孟員第一任妻子張氏,壯年去世,為其生下一男二女,男即賀欽。第二任妻子郭氏,性情純良,對子女、姑舅均能親密無間、關(guān)愛備至。賀欽雖中進士,但因居官二年即辭官鄉(xiāng)居,因此其父母既未得到皇家誥封,賀欽所得俸祿也未使父母生活更優(yōu)越,因此父母去世后,賀欽倍感愧疚。賀欽一生志學,行為端正,事父母至孝,從此篇墓志銘中亦可見其風骨。

為人子孝,為人臣忠,這是賀欽時代士人行止準則,在其上奏皇帝的《自劾疏》中,賀欽之耿介表露無遺:

戶科等給事中臣賀欽等謹題為自劾事,臣等切覩,邇來災(zāi)害迭作,歷時不息,乃敢各罄愚忠繆陳己見,乞詔文武羣臣同加修省等。因節(jié)該奉圣旨,言路未嘗沮塞,修省的事未嘗敢慢,朝廷凡事都從減省了,君臣上下還要同加警戒,以回天意,欽此。臣切惟,自昔上天垂戒,未有君臣能加修省,而災(zāi)害不弭者也,今自春徂夏,而天意不回者,臣等有以知其故矣,蓋今所謂修省,惟陛下一人耳,其余大小諸臣,起居自若,恬不知畏,其間寢食不安,憂形于色,以社稷生靈為念者,幾何人哉。如臣等猥以微陋,濫居言路,平時緘默取容,上無所補,下無所濟,徒爾尸餐以致災(zāi)害,薦臻曠職之罪無所逭矣。雖皇上量同天地,不加譴黜,而臣等律以大義,實難自容。若尚戀祿偷安,阻塞言路,則罪益大矣。伏愿皇上體上天垂戒之心,俯從所請,將臣等即日放歸田里,庶幾在位諸臣,知所警懼修改以回天意,是臣等庸繆,始于冐進,雖無補于明時,終于勇退,尚少愧于流俗。緣系言官曠職自劾,乞退事理,未敢擅便,謹題請旨[11]。

此篇《自劾疏》也是賀欽散文名篇。賀欽首先講述先前因災(zāi)害不斷而上書自劾過,但圣上旨意,并未認同,因此再次上書。文章雖言自劾,實為諷諫。奏疏大意,從古至今,從未有君臣會修身省過,故上天不斷降下災(zāi)難,現(xiàn)由春至夏,災(zāi)害不斷,實因修身自省者僅皇帝一人,而所有臣下均未認真悔過。此乃極端夸大手法警醒皇帝。奏疏中,如此諷刺君王,賀欽作為言官的耿介與忠誠躍然紙上。當然,明憲宗朱見深也值得佩服,并未因此文而將賀欽治罪。

總體而言,賀欽存世散文數(shù)量不多,但從不同側(cè)面展示賀欽人格。其中,很多文章,不僅具有文學研究價值,更對研究當時東北歷史、民俗提供重要參考。因此,賀欽散文,不僅是明代東北散文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篇章,置于全國,亦有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兆裕.賀欽之學與成化弘治間的學術(shù)[C].明史研究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2]馬清福.東北文學史[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2.

[3]畢寶魁.東北古代文學概覽[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

[4]白長青.遼寧文學史[M].沈陽:遼沈書社,2004.

[5]徐光榮.遼寧文學史[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

[6]賀欽.醫(yī)閭先生集[M].武玉梅校注.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1.

[7]吳正嵐.唐順之校錄《醫(yī)閭先生集》的文學思想史意義[J].文學遺產(chǎn),2013(5).

[8]齊紅深.論賀欽的教育思想[J].教育史研究,1993(2).

[9]劉冰.明嘉靖校刊本《醫(yī)閭先生集》[J].圖書館學刊,2010(7).

[10]趙文彬.明代東北文獻《醫(yī)閭先生集》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 2012.

[11]賀欽.醫(yī)閭集[M].《遼海叢書》本,沈陽:遼海書社,1985.

I206.2

A

1672-3805(2016)06-0085-06

2016-04-24

趙宏(1978-),女,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與國際文化交流。

猜你喜歡
遼東詩人
遼東學院尹嘉譽國畫作品選
新銳詩人
椰城(2023年8期)2023-08-24 08:53:14
遇見一名詩人
明代遼東鎮(zhèn)險山參將地方城堡
心向遼東
鄰體干擾模型在遼東油松人工林中的應(yīng)用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明末遼東沿海一帶的“海上勢力”
兰西县| 朔州市| 天长市| 大同市| 雷山县| 池州市| 湟源县| 金乡县| 新巴尔虎右旗| 黔东| 建始县| 眉山市| 吉隆县| 和静县| 黄浦区| 本溪市| 晋州市| 铁岭县| 友谊县| 桦川县| 阿克陶县| 宁武县| 祁连县| 雷州市| 尚志市| 深州市| 都匀市| 垦利县| 山东| 石狮市| 曲沃县| 邵武市| 襄樊市| 勐海县| 石林| 洪泽县| 昌邑市| 大冶市| 安陆市| 德化县| 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