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清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西安 710119)
?
【河洛文化】
被改造的張良
——論張良形象之歷史變遷
歐陽清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西安 710119)
摘要:《史記·留侯世家》中塑造了張良的三種形象:任俠、謀士、游仙。但長期以來,張良主要被塑造成一個深通謀略,又有些“文弱”的謀士。這與歷代政府的政策如尊崇儒學、重文輕武等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到晚清之世,在內(nèi)憂外患的危機之下,知識精英們掀起一股強勁的“尚武”思潮,重新詮釋張良,使得張良的形象再次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謀臣形象黯然失色,而游俠形象大放光彩。
關(guān)鍵詞:張良;謀士;任俠;尚武思潮
在中國歷史上,張良向來被視為運籌帷幄的智慧謀士的典范,給人以從容闊緩又文弱“多病”的印象①對張良形象之變遷,史學界和文學界皆不乏研究,而本文擬從思想史角度,探討張良形象變遷背后的深層原因。章太炎先生認為,影響學術(shù)的因素有三:地齊、政俗和才性。筆者認為,張良形象的歷史變遷,也與各歷史時代的政俗環(huán)境、時代思潮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然而,在最早記載其事跡的《史記·留侯世家》中,司馬遷筆下的張良卻身兼三種形象:早年任俠、中年謀士、晚年游仙。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歷代的張良形象進行一番梳理,以探索張良形象歷史變遷中所蘊含的相關(guān)因素。
一、張良形象的變化
(一)司馬遷筆下:游俠、謀士和游仙
《史記·留侯世家》載:“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薄暗昧κ浚瑸殍F椎重百二十斤。秦始皇東游,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盵1]2033韓國公子張良一出場,就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復仇刺殺的刺客,任俠好勇的張良形象躍然紙上。一開始,司馬遷就成功地塑造了張良的“任俠”形象。
然而,隨著司馬遷的行文,張良的形象也發(fā)生了變化,所述多是劉、項爭奪戰(zhàn)中張良為劉邦謀劃之功績。對此明代黃震曾概括道:“利啖秦將,旋破崤關(guān),漢以是先入關(guān);勸還霸上,固要項伯,以是脫鴻門;燒絕棧道,激項攻齊,漢以是還定三秦;敗于彭城,則勸連布、越;將立六國,則借箸銷??;韓信自王,則躡足就封,此漢所以卒取天下。勸封雍齒,銷變未形;勸都關(guān)中,垂安后世;勸迎四皓,卒定太子,又所以維持漢室于天下既定之后。凡良之一謀一畫,無不系漢安危得失,良又三杰之冠也哉!”[2]163顯然,張良搖身一變,由任俠之士成為一個深于運籌帷幄的謀臣。
不僅如此,司馬遷還多次強調(diào)張良體弱多病:“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盵1]2040“留侯性多病。”[1]2044“留侯病,自彊起?!盵1]2046這都給張良形象增添了一份“文弱”色彩。
從入關(guān)開始至張良晚年,司馬遷還屢次提到張良學辟谷、導引輕身之術(shù)。“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穀,杜門不出歲馀。”[1]2044“‘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學辟穀,道引輕身?!盵1]2049張良又儼然一個學道的“游仙”形象。
至此,司馬遷為我們描述了張良的三種形象:早年的使氣任俠形象、中年的文臣謀士形象和晚年的學道游仙形象。
(二)東漢至明清:智慧謀臣的典范
東漢班固《漢書·張陳王周傳》所敘張良事跡,基本沿襲《史記·留侯世家》。班固贊語曰:“聞張良之智勇,以為其貌魁梧奇?zhèn)?,反若婦人女子。”[3]2023班固雖對張良懷有欽慕之意,但明顯已偏重于智謀,并繼司馬遷之后再次感慨張良外貌“若婦人女子”。
魏晉南北朝時期,張良成為智慧謀臣的典范。時人常將當時智謀之士與張良相比附?!顿Y治通鑒》記載:“初,荀淑有孫曰彧,少有才名,何颙見而異之,曰:‘王佐才也!’……聞曹操有雄略,乃去紹從操。操與語,大悅,曰:‘吾子房也!’”[4]763又載:“司馬昭之克壽春,鍾會謀畫居多;昭親待日隆,委以腹心之任,時人比之子房?!盵4]975更有甚者,有人不僅才略自比于張良,而且外貌體膚亦可與張良相媲美。如左光祿大夫崔浩“研精經(jīng)術(shù),練習制度,凡朝廷禮儀,軍國書詔,無不關(guān)掌。……纖妍潔白如美婦,常自謂才比張良而稽古過之”[4]1522??梢姀埩嫉摹爸\臣”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
隋唐時期,張良作為謀臣典范的形象更有升溫之趨勢。在當時著名的類書中,《北堂書鈔》將張良列入“功臣封”[5],《藝文類聚》將張良列入“諫類”[6],徐堅《初學記》將張良列在“運籌”條下[7]。不僅如此,唐玄宗“初令兩京諸州各置太公廟,以張良配享”[4]2792,“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4]2914,開始將張良與西周軍師姜子牙相提并論。
宋代以降,張良的“謀臣”形象與隋唐無異。北宋名將李綱曾將張良與春秋末年的范蠡相提并論,認為兩人不僅謀略高度相似,而且功成身退的處世方法亦頗為一致:“范蠡、張良其所以謀國處身者何相似也?!史蛑侵\之士,處困厄之時,能忍辱以伸其志,當事幾之會,能決斷以收其功,功成名遂,能高舉遠行以全其身。微二子吾誰與歸!”[8]318其欽慕之情溢于言表。宋儒真德秀對張良的評價更高:“愚按子房為漢謀臣,雖未嘗一日居輔相之位,而其功實為三杰之冠,故高祖首稱之。其人在伊、呂之間,而學則有王伯之余;其才如管仲,而氣象高遠過之。其漢而下,唯諸葛孔明略相伯仲?!盵9]他認為,張良的名望不僅超越商周名臣伊尹和呂尚,而且遠超輔佐齊桓公稱霸的管仲;自漢代以來,名望能與張良相抗衡的只有諸葛亮一人。與唐玄宗時期相比,宋代對張良智謀的贊譽有過之而無不及。
進入明清時期,張良的“任俠”形象重又得到時人關(guān)注。明代袁黃論張良言:“張良辟谷,曹參湎于酒,陳平淫于酒與婦人,其皆有不得已乎?其憂思深,其道周,其當呂氏之際乎?良也辟谷,故引而立于潔;參平避事,故推而納諸污。夫神仙為高尚所托,而公宰非優(yōu)游之司,余是以輕留侯焉?!盵8]165大有鄙視“謀士”張良明哲保身策略之意。而在異族統(tǒng)治的清代,張良血親復仇的事跡則有了別樣的寄托。張竹坡《留侯》詩云:“飄然一孺子,乃作帝王師。豈盡傳書力,為思大索時。報韓未竣事,輔漢亦何辭。終得騁其志,功成鬢未絲?!盵2]543曾國藩《留侯廟》詩云:“小智徇聲榮,達人志江海。咄咄張子房,身名大自在。信美齊與梁,二人飽胾醢。留邑茲巖疆,亮無懷璧罪。國仇亦已償,不退當何待?郁郁紫柏山,英風渺千載。遺蹤今則無,仙者豈子紿。”[10]如果說張竹坡還有效仿張良棄韓輔漢施展才略效力滿清政權(quán)的志向,則為滿清立下大功的曾國藩,似乎流露出更多的無奈心情。
(三)清末民初:“任俠”形象大放光彩
清末民初,張良的形象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謀臣”形象黯然失色,而“任俠”形象再度大放光彩,極為絢爛。
其中,對張良形象大轉(zhuǎn)變推波助瀾的人物,莫過于章太炎與梁啟超。章太炎在《訄書·任俠》所附《上武論征張良事》一文中,根據(jù)《楚漢春秋》記載的張良東追劉邦時“簪墮披發(fā)”,與平時判若兩人的事跡,認為張良本色為任俠,骨子里蘊含更多的是“輕俠蹈厲之氣”,與后世以謀略聞名于世的諸葛亮、謝安有著本質(zhì)的差別:“世讀《太史公書》,言留侯‘如婦人好女’,皆念以為運謀深婉,不兆于聲色間。觀其簪墮披發(fā),一何厲也!秦漢間游仙之風未墮,良又素習于椎擊者。下邳受書而后,優(yōu)游道術(shù)以自持,忍也。而輕俠蹈厲之氣,遇亟則亦顯暴,固與諸葛亮、謝安之徒異矣”[11]140。梁啟超同樣認為:“留侯,天下之大俠也。”其狀貌雖如“婦人好女”,但“何害其為武?”而針對張良晚歲的得道,梁啟超認為其不過是“以道自隱者也”,“夫使武士而不得不以道自隱,世變蓋可知矣”[12]1387。他對時代的劇變、漢代以后任俠風氣的衰落感到痛心。經(jīng)過章太炎、梁啟超等人對“任俠“張良的重新發(fā)掘和鼓吹,張良一改兩千多年以來的謀臣形象,一變而成為任俠,并成為時人議論時政中的重要傳統(tǒng)資源之一。
二、張良形象變化的原因
綜觀張良形象自漢至清末民初的變遷,我們不得不作這樣的思考:兼具任俠、謀臣和游仙三重身份的張良,之所以在歷史上不斷被人們斷章取義塑造成性格單一的人物形象,與不同時代的政治環(huán)境、時代思潮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其一,歷代政府實行尊儒壓俠、重文輕武的政治政策。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爭霸割據(jù),相互蠶食,混戰(zhàn)不已。各國紛紛變法改革,禮賢下士,游說和養(yǎng)士之風盛行,君臣爭“養(yǎng)任俠私劍之屬”,“舉國皆兵,任俠好勇之風,遂下被于平民。于是抱關(guān)擊柝,屠狗椎埋之流,莫不激昂慷慨,好勇任俠,以國士自許”[13]。任俠好勇的風氣大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之勢。張良出身韓國貴族,家五世相韓,自然受過貴族的習武教育和時代尚武風潮的熏染。
秦大一統(tǒng)后,堅持以法家為治國根本,移風易俗,對任俠行為屢行禁止,致任俠風氣漸衰。然而秦朝二世而亡,西漢初期社會動蕩不安,故而戰(zhàn)國以來的任俠風氣依然十分盛行,任俠的“救人于厄,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薄捌湫须m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成,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等品行為人稱頌,“聲施于天下,莫不稱賢”[1]3181。所以司馬遷不僅在《史記》中為任俠立傳,而且對張良年輕時的俠行極為佩服,塑造了青年張良鮮明的“任俠”形象。
然而,自《史記》《漢書》以后,各朝正史中不再有關(guān)于游俠的記載。東漢班固《漢書》雖沿襲《史記》立《游俠傳》,承認游俠“溫良泛愛,振窮周急,謙退不罰,亦皆有絕異之資”,但認為游俠“不入于道德”,違背了儒家“各有差等”、“上下相順”[3]3697的正統(tǒng)觀念。漢景帝時,為改變漢初“禁網(wǎng)疏闊,未之匡改”的情況,引導民眾“知禁而反正”,開始大誅任俠。漢武帝承其流,法網(wǎng)愈密。昭帝、宣帝時實行內(nèi)儒外法,“以霸王道雜之”[3]277。因此,自漢景帝到王莽攝政時期,始終在不斷“誅鋤豪俠”,任俠之風從此一蹶不振。而宋代以后,守內(nèi)虛外,重文輕武,俠行更是從此絕跡。所以,張良年輕時候的“任俠”、“勇士”形象逐漸被淡忘,人們更歆慕的是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韜略與策謀。
其二,司馬遷的敘述,影響了后人對張良的評判。 司馬遷對張良事跡的記載是有所選擇的。其在《史記·留侯世家》有言:“(留侯)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盵1]2047-2048明確說明對張良的記載省略了與天下存亡無關(guān)的事跡。因此,盡管他對張良不同階段的形象皆有描繪,但主要集中在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的事跡上。而司馬遷還多次強調(diào)張良體弱多病,以及最后不經(jīng)意地提及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更是為張良的形象涂上一絲“文弱”色彩。作為記載張良事跡的元文本,司馬遷的描述無疑對后世有極大影響。
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西漢時人對張良的印象,似乎更偏重于謀士形象。楚漢之爭結(jié)束后,天下大定,高祖置酒洛陽南宮,要求列侯諸將對“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進行討論。列侯諸將認為,劉邦奪取天下的關(guān)鍵,在于能分封功臣,與“天下同利”。劉邦認為列侯諸將“知其一,未知其二”,重用人才才是他奪取天下的關(guān)鍵。他在總結(jié)張良、蕭何、韓信三杰的長處時,首先強調(diào):“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盵1]2042這一評價將張良定性為謀臣,并從此成為張良的獨家標簽。而司馬遷為張良作傳,其主要原因亦在于此:“運籌帷幄之中,制勝于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于易,為大于細。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盵1]3312
其三,晚清民族危機促使知識精英們掀起“尚武”思潮,重新詮釋張良形象。 晚清之世,內(nèi)憂外患接踵而至,國家存亡岌岌可危,憂國憂世之士莫不哀黃裔之不競,懼禹甸之淪胥。于是,備受壓抑的文化精英終于在沉默中爆發(fā),在暗淡的時空中振臂高呼,斥責歷代政府重文輕武的治國政策,公開呼喚任俠之魂,掀起了一股強勁的“尚武”思潮。梁啟超分析說:“我中國,自秦漢以來,日流文弱。簪纓之族,占畢之士,或至終身袖手雍容,無一出力之時。以此遺傳,成為天性,非特其體骨柔也,其志氣亦脆薄而不武,委靡而不剛。今日為異族所憑陵,遂至無抵抗之力,不能自振起,而處于劣敗之列。考其最大原因,未始不由于此?!盵12]1376蔡鍔在其《軍國民篇》中更是嚴厲指出:“漢族之馴良懦弱,冠絕他族,伈伈伣伣,俯首帖耳,呻吟于異族之下,奴顏隸面,恬不為恥”,認為這是國人“二千余年來,鮮不為異族踐踏”[14]的根本原因。
為了培養(yǎng)國民的尚武精神,晚清知識分子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古代的任俠,“任俠”張良再次進入時人的視野。其中對張良形象的大轉(zhuǎn)變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人物,莫過于章太炎和梁啟超。1900年,章太炎《訄書·尚俠》所附《上武論征張良事》一文,對張良的任俠本色進行了發(fā)掘,并對世人以張良為謀臣的看法進行嚴厲批評。他認為世人之所以視張良為謀臣典范,一方面是受司馬遷《史記》的影響,“世讀《太史公書》,言留侯如婦人好女,皆念以為運謀深婉,不兆于聲色之間”;一方面則由于漢以來“武德衰,學士慕良,樂聞其闊緩寧靖,其材性則莫之崇法也”所致。正是由于這種無意和有意的雙重因素,導致張良游俠形象被世人遺忘,造成國人“登為大帥,而不任舉一佩刀;謀于軒較之下,目可瞻馬”[11]140的局面。1904年,梁啟超以《中國之武士道》為題,輯錄了自春秋至漢代間70位“最有興味,最能刺激人腦識”的“好氣任俠”者事跡,希望以此作為高等小學及中學的教科書,以“使全國尚武精神,養(yǎng)之于豫而得普及也”[12]1387。他以張良為“武德足為子孫模范”的“天下之大俠”[12]1416,而將其選入書中。
在近代知識精英章太炎、梁啟超、譚嗣同等人對張良進行發(fā)掘并重新闡釋之下,時人紛紛借用任俠張良作為議論時政的歷史資源,從而使張良的“任俠”形象再次大發(fā)光彩。
參考文獻:
[1][西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韓兆琦,張大可,宋嗣廉,等.史記研究集成:第3卷史記題評與詠史記人物詩[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
[3][東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4][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5][唐]虞世南,等.北堂書鈔[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351.
[6][唐]歐陽詢,等.藝文類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434.
[7][唐]徐堅,等.初學記[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12:597.
[8]韓兆琦,等.史記研究集成:第7卷:史記人物與事件[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
[9][明]凌稚隆.史記評林:第4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657.
[10][清]曾國藩.詩集:卷2[M]//李翰張.足本曾文正公全集.李鴻章,校勘.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1687.
[11]章太炎.訄書:上武論征張良事[M]//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2]梁啟超.中國之武士道[M]//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3]齊思和.戰(zhàn)國制度考[M]//中國史探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1:113.
[14]蔡鍔集[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0.
A Creation—The Image Changes of Zhang Liang
OUYANG Qing
(CollegeofHistoryandLitera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China)
Abstract:In the book “Redords of the Grand History of China”, Sima Qian descripted three different images of Zhang Liang: Knight, Counsellor, Taoist priest. However, in later history, Zhang Liang was mainly considered as a Counsellor, because of the Confucianism and scholar worship policies of governments.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acing with national crisis,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inkers rose strong martial ethos, therefore Zhang Liang’s image as a knight was known by the public again.
Key words:Zhang Liang; counsellor; knight; martial ethos
作者簡介:歐陽清(1989— ),女,江西萍鄉(xiāng)人,碩士生,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2
文章編號:1672-3910(2016)01-0019-04
中圖分類號:K234.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5926/j.cnki.hkdsk.2016.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