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麗
(江西南昌市城南小學 江西南昌 330000)
小學數(shù)學自主學習性的思考
萬 麗
(江西南昌市城南小學 江西南昌 330000)
教育方式的不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在家庭教育和課堂教育相結合的情況下,科學地引導孩子主動學習,讓孩子們逐漸品嘗到主動學習所帶來的樂趣。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就能得到培養(yǎng)。
主動性 家庭教育 課堂教育
《新課程標準》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本”,“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等理念,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十分重要的。“主動”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是:“不待外力推動而行動(跟被動相對)”。對于學生,學習主動性是整個主動性的核心,所謂“學習主動性”是指學生在主體意識的支配下,有目的的自覺自愿地參與學習,能對學習活動起支持、推動和促進作用。我國教育專家林格提出:“教師和家長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護孩子的主動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殘它”。像“一個菠蘿”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做得好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性,而做不好就會“控制甚至摧殘”孩子的主動性??磥?,低年級學生主動性的培養(yǎng)任重而道遠。
我們大部分家長,可能會在不自不覺中采用第一種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很快就學會了“菠蘿是多刺的,是很重的,是可以滾動的”等特性,因為這是家長直接告訴他的,不是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的。將來家長又帶回來一件新鮮的東西,孩子也可能會像上次認識菠蘿那樣等著家長告訴他關于新東西的知識,無形之中剝奪了孩子自己主動摸索的機會,不利于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疲于思考,只樂于接受。所以筆者認為家庭教育是低年級學生主動性培養(yǎng)的搖籃。
平時家訪中,經常聽到一些家長的反映,“我家的孩子,作業(yè)非要等到我們催促以后才開始寫,遇到不懂的(其實可以通過翻翻課本、動動腦子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做了?!?每當此時,我往往會把“一個菠蘿”的故事告訴他們。
一個等待,有時能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積極思考問題?!霸诤⒆咏鉀Q問題遇到困難時,不要急于幫助他,可以讓他自己先動腦思考,也可以給他提些建議,更不要急于把結果告訴孩子,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是筆者每次與家長溝通時,總會捎上的幾句話,借此引起各位家長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對孩子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的重視,發(fā)揮出家庭教育的搖籃作用,從家庭教育開始為孩子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筆者在辦公室里常會聽到這樣的嘆息,“現(xiàn)在的孩子一點學習主動性都沒有,我們管得嚴一些,孩子就好一些。我們稍微一松勁,孩子馬上松懈,而且很快反彈到很糟糕的樣子?!睂W生沒有主動學習的愿望,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自然也就很難學好。所以,要想學生樂意學,在數(shù)學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關鍵!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和孩子的交流,讓他們自己去尋求正確答案。筆者在《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一課中,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樂此不疲:
師:暑假里,領居家有個高中畢業(yè)生小永,在家等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天,遠遠地騎過來一個身穿綠衣服的郵遞員叔叔,小永被錄取了??粗]遞員滿滿的行囊,
小永:郵遞員叔叔,你們每天要寄多少份報紙?
郵遞員:我平均每天要送300份報紙。
小永:那10天不是要運3000份報紙嗎?
于是一個生活中的解決問題就出現(xiàn)了:(出示小黑板)
郵遞員叔叔平均每天要送300份報紙,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誰來幫忙列式計算:300×10=3000(份),并讓學生說出思考的過程。
接著,我也隨口問了個問題:那30天豈不是要送900份嗎?
隨即在黑板上板書300×30=900(份),此時,郵遞員和小永都看了我一眼。(我摸了摸胸口,難道是我錯了?)
學生思考片刻,頓時紛紛舉手,他們一個個爭著糾正我的錯誤,我在一旁耐心傾聽,
統(tǒng)一意見后,結果我初步接受了這種解釋:300×30=9000(份),3×3=9,300這個因數(shù)后邊有2個0,30后邊有1個0,2+1=3,所以9這個最高位后邊就要加上3個0。
師:哦,原來是這樣,我有點懂了……是這樣嗎?那我先相信你們!
練習:小試身手
60×40 700×30 50×30 50×60
學生練習,我巡視,發(fā)現(xiàn)前3題基本都對,就50×60一題出現(xiàn)分歧,我選擇了兩種答案展示出來:
50×60=300 (份) 50×60=3000(份)
學生們統(tǒng)一意見,同意了3000的答案,我按照學生們的意思改回了第一個答案50×60=3000(份)
與此同時,我看了看黑板上的板書。
師:不對,你們剛才“騙”了我,你們不是說2+1=3,邊說邊用手指慢慢數(shù)了數(shù)300后面的2個0和30后面的1個0,接著又數(shù)了數(shù)50和60后邊的0……你們“騙”了我!
是啊,部分學生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此時引發(fā)了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被“菠蘿”扎到了手。
很多學生一下子像熱鍋上了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一個接一個地舉手,急于解釋。
我把握時機,等了一會兒,才給學生們一個解釋的機會:因為5×6=30,再在30的后邊加2個0,所以答案上才有3個0。讓學生意識到“原來菠蘿有刺,會扎手”。
我充分地讓更多的學生站起來說說,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高。
誰還能舉出像這樣的例子嗎?邊講邊板書:50×20=3000 50×40=3000 50×80=3000,為什么會這樣?都是誰惹的禍?
最后澄清:原來如此,“騙”了我的不是你們,原來正是這個“5”啊。
在此教學設計中,我首先置疑“300×30=900”,接著通過練習中的“50×60=3000”產生心理沖突“為什么”,最后豁然開朗。整個設計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質疑、交流,通過主動探究后學生恍然大悟。
總之,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情況下,我們要和家長們一起努力,科學地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把老師或家長的“要他學”變成孩子發(fā)自內心的“我要學”,使孩子對學習感到需要,從而自己去觸摸、提、滾動“菠蘿”,盡可能讓孩子初次嘗到“滾動了菠蘿”的甜頭。一旦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體驗,我們要積極幫助孩子養(yǎng)成“參與——成功——積極參與——再成功”的良性循環(huán),使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得以持續(xù)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