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栩
(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石泉中學 陜西安康 725000)
《別樣的春愁
——現(xiàn)代化史觀透視下的甲午中日戰(zhàn)爭》
胡 栩
(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石泉中學 陜西安康 725000)
教材分析以及設計思路
1.課標要求:《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對這一節(jié)內容作了這樣的要求:
列舉1840年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2.本節(jié)在教材中的地位:本節(jié)屬于高中歷史人民版必修一專題二的第二節(jié)《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中的第二子目,原名為“黃海海戰(zhàn)”,與“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復新疆”“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等并列,標題為《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原教材內容過多過雜,出于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的需要,將“黃海海戰(zhàn)”與“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兩個子目結合在一起設計為一課內容,并進行拓展延伸,以甲午戰(zhàn)爭的來龍去脈為主線,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十九世紀末前后中國社會的風云激蕩以及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探索抗爭之路。
本節(jié)與專題二第一節(jié)《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聯(lián)系緊密,同時又對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起到鋪墊和支撐的作用。
3.通過對甲午戰(zhàn)爭發(fā)起以及原因、過程、影響、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剖析等問題的探究,將甲午戰(zhàn)爭放置于更加廣闊的歷史時空當中加以考查,并在史料基礎上形成新的問題視野,把問題置于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作出客觀公正的認識和貼切的解釋、能夠用現(xiàn)代化史觀、全球史觀等多元史觀來思考和探究歷史問題。
體會到民族屈辱與中國人民的抗爭精神。通過學習這一課,既要體會對國家命運的關懷,也要形成正確的國際理解意識與面向世界的開放包容心態(tài)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投影儀上打出:“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滄溟一哭休。四萬萬人齊落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題江建霞東鄰巧笑圖詩》
師問:譚嗣同因何而愁?因何而哭?
生答:因為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的失敗而哭。(學生也會有其他不太確定的回答,教師根據情況注意引導。)
師說:1895年的春天,為期近一年的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清政府被迫和日本明治政府簽署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罕見的奇恥大辱震動了國人,中國有識之士的心情或許正像譚嗣同在這首詩中所描繪的那樣:震動、悲痛、憂愁!歷史已經翻過了兩個甲子有余,回望這段歷史,很多人不再有憂愁。我們今天在這里回望這段歷史,不是喚起大家的春愁,更是一起理性地去還原和剖析這段歷史。
教師打出標題:《別樣的春愁——回望甲午中日戰(zhàn)爭》,進入本課。
二、教師打出:第一部分:愁起
師問:“愁”緣何而起?1894年為何會爆發(fā)甲午中日戰(zhàn)爭?
學生眾說紛紜,教師點評。
師說: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時,中日兩個近鄰都曾遭遇過外敵入侵、國門洞開的歷史,中國遭遇了鴉片戰(zhàn)爭,日本遭遇了佩里叩關,在這之后都被迫與西方簽訂了不平等條約,被迫開放通商口岸,只是戲劇的是結局有很大的不同。
教師放出材料:
材料一:戰(zhàn)爭結束了,和平重現(xiàn)了,但中國人沒有弄清這場戰(zhàn)爭的意義,沒有弄清英國人不惜戰(zhàn)爭的根本目的。中國沒有利用這五個新通商口岸引進西方近代以來的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沒有利用五口通商去培養(yǎng)中國市場,培養(yǎng)新興產業(yè),培養(yǎng)新的社會階級和階層。中國上下在戰(zhàn)爭結束后依然渾渾噩噩,繼續(xù)陶醉在中國文明昔日光環(huán)之中?!而f片戰(zhàn)爭:失敗未帶來革命》馬勇
材料二:1853年7月8日和1854年2月11日,美國海軍準將佩里率領艦隊兩次強行駛入江戶灣的賀浦及神奈川。在美國的武力脅迫下,幕府接受了開港要求,于1854年3月在神奈川簽訂了“日美親善條約”?!妒澜鐨v史》近代史編(下卷)164頁,(吳于廑、齊世榮主編)
材料三:在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久里濱,有一座佩里公園。當年由佩里率領的黑船登船的地點,豎立了一座佩里登陸紀念碑,上有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親筆手書:“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佩里上陸紀念碑”。
在佩里公園里,每年都有由民間組織的開國紀念活動,人稱“黑船祭”。在紀念表演活動中,當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態(tài)出現(xiàn)。
盡管當年佩里仗著船堅炮利迫使日本簽訂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但后世的日本人并不視之為仇敵。相反,日本人有感佩里促使日本開放改革,走上富國強兵之路,視之為日本的恩人?!o錄片《大國崛起》片段
師問:從這三則材料中看到了什么?
生答,教師點評。
師說:清政府在鴉片戰(zhàn)爭后就沒有向西方學習嗎?也不盡然。光陰荏苒,到了19世紀60年代,中日兩國又都遭遇到了一次相似歷史的選擇:1861年之后,中國開始了洋務運動;1868年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
放出以下材料:
材料一:洋務運動開始之后,他們馬上發(fā)展的就是軍事工業(yè)。在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用國家資本發(fā)展軍事工業(yè)速度是非??斓模瑥?861年開始到1867年,江南造船廠就可以制造出和在德國生產的質量差不多的槍炮船,這一點使當時清朝官員感到很自信。
材料二:明治維新時,日本人的目標是脫離亞洲、轉型向西,要在遠東建立一個純粹的西方國家。日本人講,我們不會純粹發(fā)展經濟,更不會利用國家資本來發(fā)展經濟,而是希望發(fā)展一種自由國家形態(tài)。李鴻章說,這種東西只適合小國,只適合你們這種沒有文化根基的國家,中國是個大國,有自己的文明和本質,不可能像你那樣做!——(《重尋近代中國》馬勇)
師問:從上述兩則材料中,同學們看到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點評。
師說:從19世紀60年代-90年代,中國和日本都經歷了一次與西方文明親密接觸的歷程,只不過以洋務運動為代表的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歷程重在“器物”層面、而日本明治維新則是全方位地向西方學習。日本明治維新后在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也開始了對外的侵略擴張,制定了“大陸政策”。(簡要解釋“大陸政策”)
光陰荏苒,時間到了19世紀90年代這個節(jié)點時,中日關系已經越發(fā)微妙。此時夾在二者中間的一個小國——朝鮮內部爆發(fā)了農民起義“東學黨起義”,使得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地區(qū)成為一個“火藥桶”。
教師給學生簡要介紹一下 東學黨起義。
三、教師在屏幕上打出:第二部分:愁燃
師問: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的過程是怎樣的?
教師組織學生在導學案上繪制“1894-1895甲午戰(zhàn)爭大事時間軸”,學生利用多媒體展臺展示自己繪制的時間軸。教師點評后指出幾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
1894年6月日軍出兵朝鮮——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1894年9月15日平壤戰(zhàn)役——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zhàn)——1894年11月旅順大屠殺——1895年2月日軍占領威海衛(wèi)——1895年2月17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1895年3月20日中日正式開始和談——189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
師問:為何曾經在亞洲也是居于前列的北洋水師最終不敵日本海軍,甚至全軍覆沒?
設置合作探究問題:探討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
讓學生分成三組:一組站在日本角度來探討、一組站在中國角度來探討、一組站在歐美強國角度來探討。(人數(shù)較多的班級分為六組,依然為三個角度)
待小組討論完畢,三個小組派代表陳述自己小組所討論的原因結果。(學生們的回答會五花八門或者有依賴課本和教參的傾向,教師予以恰當點評,對有獨到見解、有思考深度的學生予以肯定,對思想還比較幼稚膚淺的學生予以鼓勵和寬慰。)
教師在小結了同學們的討論結果后,在屏幕上打出材料:
材料一:
清日兩國軍力比較:
1.兵役制度:清國軍隊屬于皇家部隊、傭兵體制;日本軍隊屬于效忠天皇的國家軍隊,義務兵役制。
2.艦船噸位:清國海軍的艦船數(shù)量、噸位、艦種超過日本海軍,占優(yōu)勢。
3.艦船動力:開戰(zhàn)前日本進口的海軍戰(zhàn)艦超過清國,蒸汽動力5000馬力以上的戰(zhàn)艦有9艘、清國有6艘,日本占優(yōu)勢。
4.巡航速度:航速16節(jié)以上的戰(zhàn)艦日本10艘、清國2艘,日本占優(yōu)勢。其中日本新購置的“吉野”號堪稱世界上最快的戰(zhàn)艦,此艦原為清國訂購艦,因資金不足而放棄。
5.艦隊指揮官:清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三年私塾學歷,陸軍軍官出身、歷經對太平軍和捻軍陸戰(zhàn)經驗,無海戰(zhàn)經歷。日本聯(lián)合艦隊司令官伊東佑亨東京大學前身畢業(yè)、參加過薩英戰(zhàn)爭和戊辰海戰(zhàn)。1889年曾任海軍大學校長。——摘自《清日戰(zhàn)爭》27-28頁宗澤亞(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材料二:
清日戰(zhàn)爭時我正在清國滿洲旅行,宣戰(zhàn)后的形勢日趨險惡,清國各地人心惶惶。常聞清軍散兵半夜闖入小旅店無錢住宿、強行掠奪,令店內狼藉才棄之而去。清軍敗退后,日軍進入滿洲,軍隊紀律森嚴、工作秩序井然,毫無踞傲不馴之行為,旁觀者一目了然、肅然起敬。——英國著名女性旅行家、游記作家伊絲貝拉手記。
材料三:
“日本是以世界進步為目的地展開戰(zhàn)爭,戰(zhàn)爭不是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而是一場信仰的較量。日本在亞洲國家率先理解文明世界的理念。力圖徹底擺脫獨裁國家制度和野蠻文化。日清戰(zhàn)爭因此成為邁入文明國的行列的起點。1886年日本加入國際紅十字條約組織,1887年加入巴黎宣言。在日清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讓歐美國家相信,日本已經成為代表亞洲崛起的文明國。戰(zhàn)爭中日本雖然有過野蠻的行為,但是西方社會依然接受維新之國為文明國的一員,而守舊的清國仍為尚未開化的野蠻國?!?/p>
——《日清戰(zhàn)爭是文明和野蠻的戰(zhàn)爭》福澤諭吉
引導學生分析上述三則材料,同時也指出三則材料的角度傾向,包括偏頗之處,引導學生理性思考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的深層原因,從現(xiàn)代化史觀、全球史觀的角度來審視甲午之敗。
四、教師在屏幕上打出:第三部分:愁思
打出材料:
材料:“春愁(清) 邱逢甲1896年4月17日
春愁難遣強看山,
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 臺灣?!?/p>
師說:丘逢甲之愁和譚嗣同之愁都是為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而愁,這之后,譚嗣同等人開始了為維新變法而奔走宣傳,丘逢甲則親自領導了臺灣義軍的反割臺斗爭。甲午戰(zhàn)后,中日兩國何去何從?
師說:甲午戰(zhàn)后,世紀末的中國面臨更大的世紀末恐慌,中國的“精英階層”和“草根階層”都在某種角度上受到了更大的觸動、在這之后臺灣反割臺斗爭、維新變法運動、反洋教斗爭、義和團運動等隨之開展。此而日本則因《馬關條約》等的獲利實力進一步增強且信心倍增甲午戰(zhàn)后,軍國主義更加膨脹,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
回望歷史,我們如何理性審視甲午?如何理性看待中日問題?
放出材料:
材料:蔡洋,21歲,南陽人,瓦泥工,2009年來到西安跟著表姑父王超打工。
他18歲從老家南陽來到西安,吊在空中刷了兩年墻,剛剛為漲到200塊一天的工資而感動振奮。他喜歡看抗日劇、上網玩槍戰(zhàn)游戲、有一個上大學的夢、在QQ空間里孤獨地訴說對愛情的渴望。
2012年9月15日15時40分許,被害人李建利駕駛豐田卡羅拉轎車經過環(huán)城西路,被告人尋建奎持磚頭砸該車前風擋玻璃和后視鏡,李建利阻攔并奪下磚頭。被告人蔡洋持U型鎖砸前風擋玻璃時,李建利上前阻攔并用磚頭砸傷蔡洋頭部,蔡洋即用U型鎖猛擊李建利頭部左側四下,致李建利重傷并五級傷殘,被砸車輛維修費7562元 。
砸車事件發(fā)生后,蔡洋似乎并不清楚,他的四下躍起的攻擊對李建利造成了什么傷害。隨后,他的照片和手機號碼都被網友人肉了,他用手機上網看消息,不時喃喃自語“我是愛國,抵制日貨?!?/p>
師問:面對這個年輕人的“愛國舉動”,各位怎么看?
(這個部分容易激發(fā)出學生對時事的興趣,學生們會眾說紛紜,教師引導學生區(qū)分狹隘的民族情緒和真正的愛國主義之間的區(qū)別。)
師說:一個也曾有夢想的年輕人,卻在一種狹隘的民族情緒影響下釀成大錯,希望這樣的悲劇不會重演。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課要點:愁起——愁燃——愁思
結語
兩個甲子過去了,我們回看甲午、也許會依然愁悶、憤怒、震動!我們?yōu)榧孜缬⒘覀兌袆?、為清廷之日趨沒落而憤懣、為中日關系的復雜微妙而揪心,但是我們更應該用一種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包容的心態(tài)去看待甲午、反思甲午!甲午之戰(zhàn)不僅僅是中日兩國軍事實力的較量,更是兩國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不同選擇的結果。
甲午之戰(zhàn)刺激了國人,更在某種程度下加速了國人對現(xiàn)代化之路的探索。走在現(xiàn)代化進程的今天,我們審視甲午之戰(zhàn),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希望這種別樣的春愁,帶給各位的不僅僅是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