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張家港市萬紅小學(215600) ?!∏?/p>
“引“”悟”課堂,叩開“享學課堂”之門
——小學數(shù)學享學課堂下如何提升學生的感悟層次與實踐
江蘇張家港市萬紅小學(215600) 常青
“享學課堂”強調不斷提升學生的感悟層次與實踐的過程。通過預測“學情”“目標”“可能”,并做出相關的靈活處理,從而避免無效生成,拓展生成資源,演繹預約精彩,提升生成價值。
小學數(shù)學享學課堂提升感悟層次
傳統(tǒng)教學基本上是教師“一言堂”的模式貫穿其中,對于學生的課堂反應、課堂合作、課堂構建等并沒有太多的關注,或者說即便有關注,也沒有實施有效的方法加以探索。多數(shù)教師都是在長期的教學中采用傳統(tǒng)、刻板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學生只能結合教師的指令開展學習,無法從根本上調動自身的能動性。當下我校開展的“享學課堂”,正是基于這樣的課堂教學背景,提出引導學生不斷感悟、理解數(shù)學知識內涵,全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的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只有善于預測教學的學情,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教師要首先考慮學生的心理以及身體發(fā)展特點,在開展教學之前,可以通過布置前置性作業(yè),引導學生探索新授課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先思考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對之前所學的與新授課相關聯(lián)的內容掌握情況后,再結合當前新授課內容進行課堂設計。
在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我通過“前測”已經(jīng)對學生的情況有所了解,于是決定采用趣味性的課堂導入方法來引發(fā)學生對新授課知識點的興趣:“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想知道他是誰嗎?(用多媒體呈現(xiàn)機器貓的形象)老師有幾個問題想要考考大家,回答得好的小朋友可以和機器貓做好朋友哦?!?/p>
“請聽好題目,并說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訣:
2×72×55×66×37×4”
學生紛紛進行搶答,學習熱情高漲。
對于學情的有效掌握,讓教師避免了課堂的無效生成,通過這樣的情景導入,學生已經(jīng)能很好地溫習了已學的知識點。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結合學生的興趣,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避免了課堂的無效生成。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預設目標,拓展生成資源,不斷為學生的學習和探索構建新穎獨特的教學模式。一個班的學生水平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學習基礎相對扎實一些,有的學生基礎相對欠缺和薄弱一些,教師要善于為每一個層次的學生構建不同的教學目標,以生成有效課堂,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進行有效的學習。
例如,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提問:“請看看自己所寫的數(shù)字有什么規(guī)律?”有學生提出:“我發(fā)現(xiàn)機器貓第一次從0跳到8,第二次跳到了16?!币灿袑W生提出:“我發(fā)現(xiàn)機器貓?zhí)撕脦状味际歉?有關系?!边€有學生提出:“第一次跳的是一個8,第二次跳的是兩個8,第三次跳的是三個8……”隨后我請學生猜一猜這里的乘法口訣有可能是什么。很快學生就將機器貓運動過程中所蘊藏的乘法口訣說了出來。這時,我再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后進行計算:“小朋友們,機器貓初次來到我們學校,我們帶他去參觀學校好嗎?請大家仔細觀察,第一行有幾個人?是幾個8?一個8是多少?怎樣列式?”學生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我追問:“2行有多少人?3行有多少人?請你們自己看看、寫寫,將教材上的算式填寫完整。”
在拓展生成性資源的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反應,開展有效的探索。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就要擁有一桶水,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靈活應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在引導知識全面生成的過程中,教師要為教學預設各種可能性。教學是能動的,也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在變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實時掌握課堂教學的多個動態(tài),從而預設可能的精彩,探索可能的精彩。
例如,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創(chuàng)編口訣。有的學生反應比較快,就編創(chuàng)出“三八二十四”“七八五十六”這樣的口訣。此時再讓全班學生一起齊讀8的乘法口訣,并提出:“誰有更好的口訣記憶方法?”最后我給出題目:秋天來了,果園里長出了又大又圓的蘋果,你們想去摘蘋果嗎?下面就讓我們跟著機器貓去蘋果園,比一比看誰摘的蘋果多。
結合學生的不同水平,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和呈現(xiàn)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學中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包括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學生的質疑、猜想、疑問,教師對此都要靈活處理。課堂的預設并不是指教師完全能預測到課堂會發(fā)生的一切,其實恰恰相反,對于課堂所產(chǎn)生的各種可能,教師無法做到全面有效掌控,因此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結合動手實踐加以完成。
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角色,由主導者變?yōu)橐龑д?,由以教師為中心,變成以學生為中心。
比如,教學六年級上冊“長方體和正方體”之前要求學生預習時,我給學生布置了幾個任務:長方體和正方體由幾個面組成?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不同?每個人動手用紙制作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通過這些任務設置,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預習效果。此外,在課堂上,教師要堅持以問引學,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結合當前“享學課堂”教學的理念和模式,我認為作為教師應當有更多的耐心、信心和恒心,在引導學生參與課堂的過程中,能夠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引導學生在悟的過程中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
[1]孫正,境啟智,悟攻學--談小學數(shù)學情境教學的生成,[J],華夏教師,2015.6.
[2]使蕓苗,重習慣 清思路 悟方法--根據(jù)幾個試題說小學數(shù)學總復習的指導策略,[J],科技致富向導,2011.22.
[3]王壽萍,如何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悟”的能力,[J],新課程:上旬,2015.5.
(責編童夏)
G623.5
A
1007-9068(2016)17-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