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秋
(海珠區(qū)綠翠小學 廣東廣州 510315)
換一個位置 他就是明星
羅海秋
(海珠區(qū)綠翠小學 廣東廣州 510315)
今天,從隔壁的老師口里得知,他的兒子從上海交大放假回來了。他還捎給我這位小學鄰班的班主任一個好消息,我以前任教班里的小鵬這次獲得上海交大外語系直研的信息。也許以前的孩子已經(jīng)把我這位曾經(jīng)的班主任淡忘了,這個其實對我來說不是有什么具體意義的消息,還是不自覺地把我拉回前進路小學從前那個熱熱鬧鬧的六年三班里,那個充斥著濃郁的我和小朋友師生情的小課室內(nèi),一張張熟悉的小臉蛋:小敏﹑小杰﹑小河……對,還有小鵬。就是現(xiàn)在回想起來,自己在教學生涯青蔥的歲月里沒有來得及去記錄,去總結(jié),現(xiàn)在回想雖然依稀,但也應(yīng)該是自己在班級管理中交的一份比較成功的作業(yè),因此,仍然要去努力得去回到那個多事的2000年……
我接手這個班時是四年級,我“看不起”的小班長——他就是小鵬,個子小小,五官很端正,小小年紀老成持重﹑甚至表情也有點木訥。你給他布置任務(wù),他只會聽,點頭,從來沒有什么意見反饋。我也忘記為什么會選上他,好像是因為他的乖巧,還有他的字寫得很工整,是以前班主任推薦的。但我覺得著個小班長不夠醒目,不合心意。
場景一:
一天早上,我踏著鈴聲到班上去看早讀,快到班上,我想,以前這班小鬼很醒目,特別是坐在后面的同學,他們會從課室里探出頭來,看看我來了沒有,一見我,就縮回去,為班上的小干部通風報信,這次我從另外一個樓梯上去,看看他們那個沒有好好早讀,在搗鬼的。我轉(zhuǎn)了回去,繞了個樓梯折回教室的正門。還沒到樓梯口,只聽見里面哄笑聲,吵鬧聲從我的課室里傳出來。我急了,幾步?jīng)_上樓梯,一站到教室門口。天啊,幾個小鬼在教室里跳著﹑笑著,有一個還跑出來對著領(lǐng)讀的小鵬做鬼臉。這個班長小鵬,就哭笑不得的站在講壇前,手里拿著語文書,任由著同學在跑來跑去。我一直站在門口,那些小搗蛋鬼見到我,馬上回到位置,早讀才可以繼續(xù)。放學了,我問小鵬,他無可奈何地,像擠牙膏似的:他們不聽我的。其實我教給他一些方法,也曾在班上注意樹立他的威信,但情況并沒有改變,自己其實想想也很難為他。
場景二:
大隊輔導員要求每周中隊長要把班上的小隊執(zhí)勤登記本上交。周一,大隊輔導員把我拉住,告訴中隊長沒有上交全校的值日本子,因為那周是我們班輪值。我很奇怪,小隊長早就上交給中隊長了,全校的本子那么多,我在課室里也沒有看見那些本子,怎么可能沒有交呢?我連忙跑上課室問小鵬。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我站在他的座位旁邊,看著他默默低著頭,從抽屜里翻出一抽屜的值日本子,他低聲地喃喃自語:還有幾個班還沒交,所以就放著。
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有些孩子雖然很乖,很規(guī)矩,學習又好。但處理事情的能力方面的確比較慢和弱,雖然崗位可以鍛煉人,但這畢竟還要和孩子的性格有關(guān)。這件事后,我和小鵬詳談了一次,他也覺得自己這方面做得不好,同學還欺負他,他也無計可施。我鼓勵他:其實人可以在很多方面鍛煉很成就自己,你不當班干,還可以當課代表,你的語文成績這么好,老師就請你當語文課代表,你就要在學習上給同學們樹一個好榜樣。他用力點點頭。
“孩子的無形生命中存在自信和自卑兩個角色,他們經(jīng)常進行拔河賽,你拉我扯。爭執(zhí)的焦點是:行,還是不行;我完了,還是沒完;大家看得起我,還是看不起我。孩子在順境時,容易得到家長的鼓勵和支持。而孩子面對困難時,家長能患難見知己,挺身而出,幫助孩子度過難關(guān),找回失去的自信,這才是最可貴的。”——鄒弘《賞識你的孩子》
我覺得不僅我要給他樹立新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老師不是認為他不行,放棄他,而是發(fā)現(xiàn)他在另一方面更行。我要幫助他拋棄不當班長的失落感,輕裝向另一目標前行。我也請家長配合完成這件重新樹立信心﹑確立新的目標的工作。
“孩子的潛能需要星星之火來點燃。賞識教育的奧妙就是讓孩子覺醒,推掉壓在無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潛能像火山一樣爆發(fā)了,排山蹈海,勢不可擋。所有的學習障礙在孩子巨大的潛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p>
——鄒弘《賞識你的孩子》
場景三:
小鵬學習很努力,到了五年級,他的英語學得特別好。他雖然不是那種參賽型的,但是穩(wěn)打穩(wěn)扎滴水不漏,英語經(jīng)常拿到全班第一,所以他后來改當了英語科代表。我記得有一次,我坐在教室里改作業(yè)(以前小學班主任經(jīng)常這樣做)聽英語老師在評講卷子,老師表揚了小鵬,99分全班最高分。我看了他一眼,他好像沒有聽到老師在表揚他,只見他眉頭緊鎖,手里剛好指著試卷,好像在跟同位慨嘆他那一分為什么失掉,說完,還用力跺了跺腳。他學習認真的勁頭讓我這個當老師的覺得很佩服。到了六年級上學期,因為有推薦生的緣故,學生的學習已經(jīng)非常自主了,他們已經(jīng)能按照老師給的方法,不斷地去建構(gòu)他的“知識樹”,而每一次最早做好單元“知識樹”的,就是這位小鵬。我記得六年級上學期復習期間,全班寫“我最難忘的一件事”這篇作文,我對學生說:認真點啊,可能會考試時出現(xiàn)的作文題。第二天,語文下課后,小鵬湊到我身邊來:“老師,我昨晚寫了兩篇,這篇交給你。你幫我看看究竟哪篇更好!”不是說作文很煩人,讓小學生最痛苦的就是寫作文了,而這樣勤奮的學生我真的還是第一次接觸。
小插曲:
其實,在學校也可以觀察到一個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每逢下課,小鵬都沒有像其他的男孩在走廊里跑來跑去,要不在走廊和同伴聊聊天,更多地還是在課課室里看書,休息。有天在路上,見到小鵬和他媽媽。他媽媽向我詢問他學習的情況,我連聲建議:少看點書,多出去玩玩。他媽媽也笑了:對,對!我們也是這樣要求他的。
在畢業(yè)考試中,小鵬以優(yōu)秀的成績名列全級四個班前3名,順利推薦到廣州市第6中學就讀,高中畢業(yè)后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外語系,現(xiàn)在交大直接保送讀研究生。
后述:
接觸了一屆一屆的學生,在社會上也看到一撥一撥的人。從教育人﹑培養(yǎng)人的觀念去觀察,每一個人都有他最閃光﹑最優(yōu)秀的一面。最關(guān)鍵的,當老師真的要從關(guān)愛生命的高度去看待自己的職責,去觀察﹑了解﹑理解每個學生之間差異和不同特點,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點,幫助孩子設(shè)立適合自己努力奮斗的目標,不斷地鼓勵﹑鼓勵﹑再鼓勵。孩子就會像扯起了遠帆的小船,信心足足地向著自己的目標理想進發(fā)。小鵬,一個普通工人的子女,在自己家長﹑老師悉心栽培﹑自己的奮斗中,相信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