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中第一次感到荒謬是因為什么?最近一次呢?
在課堂中被老師教導(dǎo)要“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但我們這一輩很多大人的作為、對手足同胞的感覺都是與此背離的。最近一次是因為看到有人隨意解釋歷史,比如講一些事實的時候,也要看下對自己有沒有利益再說,這個都是感到很荒謬的。
02 回顧過去,你最希望時間停留在哪個瞬間或階段?
小時候在山谷的那段時間,很快 樂。
03 你有過很迷茫的時期嗎?讓你走出來的契機(jī)是什么?
到臺大外文系讀書時,我立下的志愿是做一個外交官,還要創(chuàng)作我們原住民自己的音標(biāo)。但后來沒辦法在學(xué)校繼續(xù)讀下去,在這個重要的人生階段遇到很多十字路口,那是最迷茫的時期。后來意外成了歌手,算是一個契機(jī),迷茫之后有了新的開始。因為之前沒有想過,也不是當(dāng)歌手的料子,最后卻做了。
04 從1970年代開始歌唱,到近十年才開始發(fā)行專輯、被更多的聽眾所認(rèn)識,堅持下來的動力是什么?
我意識到,歌能鼓舞人,這是讓我堅持下來最重要的力量。雖然經(jīng)歷了一段黯淡和苦痛,但在歌曲里面唱出了自己的理念,也發(fā)現(xiàn)因此能聚集一些朋友在一起,這是歌曲的力量。
05 如果能重新回到20與30歲,你會選擇和現(xiàn)在相似的生活軌跡嗎?
會。何其有幸。就算再隔個幾輩子,都很難遇到這樣的生命軌跡。迷茫過后,感覺雖然生命的經(jīng)歷有點紊亂,但好像是在一種混亂中要整理出點什么。
06 創(chuàng)作時,一般從哪里,用什么樣的方式獲取靈感?
這與人的個性有關(guān)。有一些,是留在心中、印象很深刻的東西,在安靜的時候去挖掘它;另外一些,是聚在一起聊天、喝酒、很high不那么清醒的時候,激蕩出來的一些東西,或者找不到出路,希望在煩擾、迷茫中求解脫時,放聲唱出來。這些都會產(chǎn)生靈感,但一定都源于自己的生活。
07 相比臺灣的年輕人,內(nèi)地年輕人給你怎樣不同的感覺?
在內(nèi)地的一家書店我看到母親和孩子為一本書討論好久,以及注意到內(nèi)地年輕人經(jīng)常相互討論、求得了解。在臺灣已經(jīng)很少看到年輕人這樣公開討論,大多是悶在心里面。
08 你覺得現(xiàn)在年輕人最大的迷思是什么?
傾向于做容易的事情比較多,這是要克服再克服的。年輕的時候我曾去過一個部落,看上去毫無希望,不管白天黑夜,年輕的男人們都是喝醉了酒、七橫八豎地躺在地上。但后來一個年輕的頭目清醒過來,認(rèn)真思考,帶領(lǐng)大家改造部落。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最終他們通過一個扶持一個得以改變了。
09 最近有沒有聽到比較有趣的觀點或事?
剛聽說有一個幼兒園,是先教原住民的語言,然后再學(xué)漢語。這個很有意思。以前年輕人把孩子寄養(yǎng)在阿嬤阿公身邊,以為能教母語,但孩子們講的其實都是學(xué)校的語言,連帶著阿嬤阿公也講漢語,一個母語家庭就這么解構(gòu) 了。
10 有沒有想象過十年后,自己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狀態(tài)?
如果不是剛?cè)ソo最小的兒子提親,不會對這個場景這么有畫面感。十年后,我75歲,肯定是常陪伴在孫兒身邊的一個祖父的形象。我想我還會很硬朗,因為要跟最有體力的一代在一塊,去教他們母語的詩歌、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