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晴
所謂小練筆,就是要求學生在“讀中悟寫”。小練筆與單元習作訓練不同的是,它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而且緊隨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與提高。小練筆訓練是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揣摩文本,以課文內容作為練筆的素材,把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語言形式的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讀寫結合,能使讀與寫相得益彰。
(以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海底世界》為例)
就《海底世界》這篇文章來說,應該引導學生圍繞著“景色奇異、物產豐富”來體會,在體會的基礎上,不斷滲透給學生文章“總——分”式的構段特點,從而為本課的小練筆打下基礎。經過反復考慮,對于小練筆環(huán)節(jié)在初稿中我做了這樣的設計。
【原設計】
1.欣賞到這里,你想對大海說些什么呢?
2.出示:大海,我想對你說——(生自由說)
3.請用上“總——分”的構段特點,具體說說大海怎么(美)?
【反思】
這個練筆點是課后的一道練習題。本想學生們都比較喜歡大海,加之學了《海底世界》這篇課文,了解到了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欣賞了海底優(yōu)美的圖片和視頻,以這個問題作為練筆點他們應該有很多話要說。卻發(fā)現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把這個話題作為練筆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些困難,學生說了開頭之后就沒什么話可說了,或者干脆重復書中內容。
【再設計】
1.欣賞了美麗的海底世界,學習了寫作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現學現用:
寫一寫海底動物發(fā)出的奇特的聲音吧。
2.仿照課文第3自然段先總述再分述的表達方法,發(fā)揮想象,寫一段話。
出示:
海底的小動物們又在竊竊私語了,它們發(fā)出的聲音,有的( ),有的( ),有的( )……
3.交流,評價。
【再反思】
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習作階段目標中指出:“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边@樣設計,符合學段特點,在課堂上學生有話可說。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還將課上悟出的寫作方法在練筆時得到了運用,增強了學生練筆的信心。
(以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次抱母親》為例)
《第一次抱母親》這篇課文字里行間透著母愛的無畏和博大,在課堂上老師讓學生充分朗讀后,引導學生感悟這份真情,并把這份情感遷移至自己的媽媽。
【原設計】
播放感恩父母的短片,把最想對媽媽說的話寫下來??梢詫懗梢皇仔≡姡部梢月撓等粘I钪械囊患∈聛韺?。小練筆題目:《媽媽,我想對你說》
【反思】
本想讓學生情感遷移,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感激之情,但忽略了學生作為閱讀體驗的主體,練筆設計要觸動他們的感性世界,喚醒他們的情感,激活他們的體驗?!皩憽泵撾x了“讀”,忽視了學生情感遷移時的引導,忽視了“讀中悟寫”的原則,這樣,學生會很茫然,不知從何處著手。在本課教學中有細節(jié)描寫的寫法滲透,這完全可以在練筆設計時有所體現,與悟寫有機結合,讓學生“寫”的內容更有實效性。
【再設計】
1.“我”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如此激動、欣慰、幸福,從小到大,母親無數次抱過我們,為我們做過很多平平常常的小事,你們還能一一記住嗎?(播放感恩父母的短片)
2.你的母親為你做過什么?(學生舉例子)母親為我們做過很多,(出示:風雪路上、運動場上、病床前,都有母親的身影)回憶母親陪伴我們成長的一個片段,用上本課剛學過的細節(jié)描寫方法。題目:媽媽,你還記得嗎?
【再反思】
這樣設計的小練筆,注重了引領學生情感遷移,用本節(jié)課上新學到的寫法指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筆,側重放在了讓學生“悟寫”上,讓學生一步步真正“悟”到這份真情,學生課堂練筆才會寫得更加實在。
蘇教版中的“口語交際”,也是訓練學生練筆的好題材。
(以“關于春游的建議”為例)
一提到春游,學生就七嘴八舌說開了,異常的興奮。我覺得讓學生將春游的建議寫下來應該很輕松,于是,課上學生進行討論并交流,教師相機進行了指導。
【原設計】
如果班級準備組織一次春游活動,你想去哪兒?可以安排哪些活動?春游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把你的想法寫在本子上。
【反思】
學生所寫的地方都比較集中,所寫的內容趣味性不夠,這么高興的事單單只是停留在教室講,在紙上寫,不能完全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換種學生喜歡的形式,學生會更感興趣,寫得也會更生動。
【再設計】
如果班級準備組織一次春游活動,你想去哪兒?可以安排哪些活動?春游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現在是網絡時代,請你把對春游的建議整理好后發(fā)到你自己的QQ空間里,同時配上圖片。
課后,老師和其他同學都會去瀏覽,瀏覽之后別忘了在空間里發(fā)表你的看法哦!你認為誰的建議很新穎、很有趣,別忘了為他點贊。
【再反思】
現在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老師在設計練筆時也要更新觀念,跟著學生一起與時俱進,在學生習慣了每次交紙質稿的時候,改變了練筆的形式,學生頓時提高了興趣。其實,小練筆的形式多種多樣,而每一篇文章有多個層面的教學價值,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設計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