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植樹造林,避免盲目開墾,這如今已經作為環(huán)境保護的基本常識而被普通大眾所接受,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和生態(tài)學家李繼侗在推廣上述環(huán)保理念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1897 年出生在江蘇興化的李繼侗,是中國現代植物生態(tài)學的奠基人之一。24 歲時,他便從清華大學考取公費留美。在完成大學學業(yè)后,他又前往美國耶魯大學林學研究院攻讀碩士,并最終于 28 歲時獲得博士學位,成為中國在林學方面獲取美國博士學位的第一人。學有所成以后李繼侗選擇回國發(fā)展,先后任教于金陵大學、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李繼侗就曾率北大師生考察了北方山地、內蒙古草原等地,通過一系列的實地考察,逐步形成了我國環(huán)境保護的基本認識,并提出了真知灼見,其中許多已被視作國策載入憲法,深遠地影響著整個中國的生態(tài)保護事業(yè)的發(fā)展。李繼侗不僅開啟了我國早期植物學和生態(tài)學的發(fā)展,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科學家。
殷宏章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生理學家,中國光合作用研究的先驅。長期從事植物生物化學、光合作用和生長發(fā)育的研究,50年代組建我國第一個光合作用研究室,致力于光合磷酸化、物質轉化、群體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說他是中國植物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然而殷宏章對植物生物產生興趣完全是因為李繼侗的引導,當年在南開求學的殷宏章并沒有選擇攻讀植物學,而是學習了數學和化學,機緣巧合下,他跟隨李繼侗泡在實驗室做實驗,慢慢地他的天賦被發(fā)掘出來。在取得學士學位以后,殷宏章被李繼侗推薦留校做植物學的助教,任教期間除了照顧學生普通實驗以外,就是泡在圖書館翻閱相關書籍,了解近代生物學的命題,后在李繼侗的建議下考取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畢業(yè)后回到南開大學任講師,本想就這樣下去的殷宏章卻在李繼侗“學問要求甚解”的建議下再次深造,考取了公費留學生,最終在植物學領域取得了世界公認的優(yōu)秀成績。其在植物生理學上的發(fā)現“光照改變對光合作用速率的瞬間效應”是光合作用史上重要的一筆,而進行這項實驗的殷宏章卻說:“瞬間效應的發(fā)現,是應歸功于李繼侗先生的?!边@足以說明李繼侗在殷宏章科研道路上的指引作用。
李繼侗另一位得意門生是在中國大力倡導覆蓋免耕及育苗移栽技術的植物生理學家婁成后。婁成后在中小學期間就對自然科學產生了興趣,讀完高中二年級即考取南開大學,次年轉入北平清華大學生物學系學習。婁成后受教于李繼侗門下,選擇植物生理學為他的科學研究方向,并在李繼侗的指引下考取了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植物學博士,后任教于昆明清華大學農業(yè)研究所。婁成后不僅在學術上屢攀高峰,而且更加注重學術和實踐的結合,他算是在中國推行“免耕”的第一人。婁成后的大力宣傳,引起了有關人員的極大重視,“免耕”因此在中國很多地區(qū)得以推廣或部分推廣,極大促進了現代農業(yè)的發(fā)展。
除了殷宏章、婁成后以外,著名的植物學家吳征鎰、王啟無,著名的生物化學家沈同等也都是李繼侗的學生。李繼侗不但在學術上享有盛譽,他的秉公無私,大義凜然的品德以及艱苦樸素、勇挑重擔、嚴謹治學、辛勤耕耘的作風,以及對學生的發(fā)掘和培養(yǎng)都使他贏得了我國生物學界的廣泛愛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