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在這種背景下,教師更要注意自己的授課方式,尤其是在課堂導入上。教師只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了解自己班級和每位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課程導入方式,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本文主要介紹了四種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方式,即激趣式導入法、提問式導入法、游戲式導入法、多媒體式導入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導入 方法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毙W語文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開頭承擔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任。相比古板沉寂的課堂,學生更愿意接受充滿激情、靈活多變、富有想象力的課堂,只要課堂開了一個好頭,那么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會高漲,并快速融入課堂教學,這才算是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課。所以,一個良好的開頭,對于語文課堂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可以說,這節(jié)課成功了一半。
一、激趣式導入法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能采取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社會閱歷淺,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此為突破口,采用激趣式導入法。而在激趣式導入法中,音樂是一種有效的方式,悅耳優(yōu)美的音樂能夠幫助學生克服緊張情緒,保持心情愉悅,更容易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但是,教師要盡量選擇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或主題相關(guān)的音樂。這樣,學生在欣賞優(yōu)美的音樂時,也會思考教師選擇這首歌的用意,從而更容易投入課堂教學中。如在教學《春天在哪里》時,教師可以選擇《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曲,它不僅節(jié)奏輕快、優(yōu)美,而且非常貼合主題。
除了聽音樂之外,講故事也是一種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因為故事對小學生的吸引力非常大,不僅能夠幫助他們熟悉故事背景,還能讓他們產(chǎn)生求知欲。如在教學《夸父追日》《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兩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講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講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猜謎語、腦筋急轉(zhuǎn)彎等,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靈活地使用這些導入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二、提問式導入法
中國有一句古語:“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生的學習活動源于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教師的職責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做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以運用提問式導入法,在課堂教學之前設置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討論等方式來解決這些問答,學生能夠回答出這些問題,也就基本了解了課文。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誰能告訴我,一只烏鴉如何在沒有別人幫助的情況下喝到瓶子里只有一半的水?”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教師收獲了諸多答案之后,可以通過一個簡短的總結(jié)開始正文的介紹。
三、游戲式導入法
與愛聽故事一樣,愛玩也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游戲式導入法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游戲了解課文,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扮演各種角色,通過模仿小蝌蚪找媽媽的艱辛歷程,讓學生了解課文的真諦。游戲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通過演講來總結(jié)游戲活動,并引出課文,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四、多媒體式導入法
把多媒體引入課堂,是至今為止教學史上最大的改變,它與信息時代的發(fā)展是分不開的。多媒體教學的開展,解決了很多教學難題,一些抽象的知識,或者教師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知識,都可以借助多媒體的聲音、圖像、視頻、課件等功能來解決。
參考文獻:
[1]龐統(tǒng).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藝術(shù)[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S1).
[2]完麻加.簡議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導入[J].亞太教育,2015,(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