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霞
找準切入點化繁為簡
徐紅霞
在考試(尤其是高考)中,既無資料可以查閱,也不可交流討論,更無老師提示,加之時間有限,這些都成為考生解答詩歌鑒賞題的重重障礙。那么該如何突破這道障礙盡快入題呢?筆者根據(jù)多年的經(jīng)驗,結合考生臨考的心理狀態(tài)總結介紹幾種方法。
無論何種類型的詩詞,其主題內(nèi)容應該是確定的,但又分散于作品的字里行間。所以考生可以從中摘尋出一些零散信息加以組合。這些信息處于零散狀態(tài)時,其含義、作用比較模糊,難以理解;但一旦組合起來,這些信息可互為提示、互相映照、互相支持,可以比較清晰地顯示出作品的主題內(nèi)容。試看對歐陽修的 《浣溪沙》的解讀。
浣溪沙
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詞中“逐畫船”“出秋千”“戴花”等詞語所交代的都是關于春游的,將這些零散信息組合起來,可以想象描繪出春游熱鬧的景象,也可借此進一步感受到詞人寄情山水、狂放不羈、樂而忘形的情態(tài),這就基本上把握了該詞的神韻了。
此外,這首詞還有兩處信息值得組合感受?!氨K頻傳”“似尊前”,“盞”“尊”都是酒器,與飲酒有關。結合上述春游樂事,可以進一步想象到詞人興至高處,借酒助興的情形。但再融入另一處信息“人生何處似尊前!”卻又品味出似乎在排除否定游樂、飲酒之外的一切,給人以好酒之徒的感覺。結合詞人的生平經(jīng)歷,可以領會出,這顯然是詞人的激憤之辭!據(jù)此,可以深化對此詞的解讀:縱情山水,以酒助興不過是詞人生活情態(tài)的一面;心有不平,胸懷郁悶則是詞人真實的一面。
綜上所述,我們對該詞的解讀就是通過逐層組合分散信息來完成的。上述解讀過程,基本上是組合信息,帶有猜讀性質(zhì),雖不合閱讀鑒賞的本質(zhì)規(guī)律,但作為一種應考方法,對考場快速理解作品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
作品后面的注解有著豐富的暗示性,所以考生不妨先快速閱讀注解,將其視為解讀作品的突破口。下面看對一首唐詩的解讀。
出塞作
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
暮云空磧時驅(qū)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注】①737年,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戰(zhàn)勝吐蕃,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 ②〔獵天驕〕天驕,漢代時匈奴自稱“天之驕子”,這里借稱唐朝的吐蕃。獵天驕指吐蕃正在進行打獵活動。吐蕃人常常在秋天圍獵伺機入侵中原。 ③〔霍嫖姚〕漢代曾作過嫖姚校尉的霍去病。
前面四句詩寫景、寫人,離開具體背景材料很容易這么理解:以綿綿無絕的白草、漫天燃起的大火、空闊的沙漠烘托“天驕”打獵時縱橫馳騁的颯爽英姿。按這種常規(guī)的思維理解,前面的詩句就是在展示并贊美“天驕”的形象了。但看看注解中“天驕入侵”“戰(zhàn)勝吐蕃”等信息,就可基本領會詩人謳歌贊美的應是唐王朝將士。以對注解的這一理解為前提,就可以明白:前面景物描寫是要渲染緊張的氛圍,“天驕”驅(qū)馬射雕也是襯托唐王朝將士的勇敢、善戰(zhàn)。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背景可以顯示作者的感情態(tài)度,而作者的感情態(tài)度則是作品的的靈魂,也是解答各類題目的依據(jù)。
詩歌意境深廣,富于形象,長于抒情。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講究的是“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古典詩歌中的形象常常是客觀之“象”與主觀之“意”共同構成的意象。因此,就應考來說,積累一定的常見傳統(tǒng)意象,恰到好處地加以運用也是解題的一個突破口。見下面一首詩。
上李邕
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大鵬這一意象出自《逍遙游》,其形體龐大,志存高遠,有著驚世駭俗的理想和志趣,又為自由而不斷搏擊進取。學生對此應該是非常熟悉的。那么,這一“常見”意象就成為解題的一個突破口??忌梢源藶閰⒄?,結合所了解的李白生平經(jīng)歷、處世態(tài)度,就可以清晰地感受該詩所刻畫的詩人形象:胸懷大志,心中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和宏偉的抱負;自信又桀驁,少年銳氣正盛。
類似的傳統(tǒng)意象很多,大多具有比較固定的含義,如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而月則會引發(fā)離愁別緒,思鄉(xiāng)之愁;以折柳表惜別……常見傳統(tǒng)意象因其“常見”“傳統(tǒng)”等特點要求學生必須理解、領會,并且必須達到一定的量。通俗地說,多積累一點,就可能多了一條解題的捷徑。
進入考卷中的許多作品都有景物描寫,而景物的特征、環(huán)境氛圍基調(diào)對于作品的主題內(nèi)容具有很強的暗示意義。所以,抓住景物特征,感受環(huán)境氛圍基調(diào),也是領會作品主題內(nèi)容的切入點。以一首宋詞為例來感受這點。
御街行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作者從視覺、嗅覺、聽覺等角度對秋夜展開描寫,表現(xiàn)了秋夜的蕭瑟、寂靜、凄寒、曠遠,從客觀的角度來說,這些環(huán)境內(nèi)容是秋寒節(jié)候的特征,但又能強烈地暗示詞人孤寒的心境。
就應試而言,這首詞中所寫的景物特征很明顯,組合在一起渲染出的氛圍特征也是很容易感受到的。正因為如此,領會景物特征、把握環(huán)境氛圍基調(diào)所當然地成為解題的突破口。
上述幾種切入方法既可單選一種,又可同時綜合運用,綜合程度愈高,領會也就愈深,準確性也愈高。
★作者單位:湖北孝感市孝南區(qū)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