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亞當·斯密職業(yè)教育思想與我國高職教育改革

2016-02-18 03:43:13何楊勇蕭斌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關鍵詞:斯密學徒分工

何楊勇 蕭斌

(1.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市良渚職業(yè)高級中學 浙江 杭州 311113)

亞當·斯密職業(yè)教育思想與我國高職教育改革

何楊勇1蕭斌2

(1.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市良渚職業(yè)高級中學浙江杭州 311113)

亞當·斯密從勞動分工的視角出發(fā),認為職業(yè)教育要針對性強,有用至上,注重職業(yè)差異,開發(fā)天賦,彌補勞動分工不足,最終目的應該是為了社會和他人的福利。他從利用行業(yè)壟斷、學徒期限過長和阻礙勞動力自由流動三個方面,對當時的行會和學徒制進行了批評;他反對教育免費,認為國家和個體都是職業(yè)教育的投資主體,投資重心和費用應根據具體職業(yè)而有所不同。斯密的思想對我國拓展職業(yè)教育視閾,豐富對職業(yè)教育功能的認識,改革無視職業(yè)差別的高職課程設置不無借鑒意義。

亞當·斯密;勞動分工;自利;職業(yè)教育

亞當·斯密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他的經濟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名著《國富論》之中。在《國富論》中,有諸多直接討論教育問題的章節(jié)。斯密是經濟學家,他沒有關于職業(yè)教育的系統(tǒng)理論,也無意于嚴格區(qū)分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但筆者認為,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對當時行會和學徒制一些做法的批評和對教育投資等方面的看法,對于我國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很有啟發(fā)性。

一、勞動分工與職業(yè)教育

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為人所稱道。他認為勞動分工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這一思想對英國職業(yè)教育的后續(xù)發(fā)展影響很大。有的學者認為英國職業(yè)教育之所以成為有別于德國“雙元制”的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與斯密經濟學思想中所贊成的勞動分工的觀點極有淵源。

由于斯密在《國富論》中主要通過對某些特別制造業(yè)(制針)勞動分工的分析,推演出分工在社會一般業(yè)務上的進步作用,使一般人認為,斯密所主張的分工,都是類似于制造業(yè)中的勞動分工,從而導致了職業(yè)的去技能化,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學校職業(yè)教育和理論教育的必要性。這是有悖于事實的。斯密的勞動分工至少有三類:第一類是因客觀條件的不同而進行的自然的、被動的和自發(fā)的分工,如制造業(yè)與農業(yè)、漁業(yè)和林業(yè)的分工。這樣的分工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然地理原因,二是季節(jié)時間原因。第二類是指哲學家、藝術家、律師和醫(yī)生等自由職業(yè)者的工作,由于工作的性質很難進行流水線的勞動分工,勞動依然具有復雜性,依然需要專門的學校教育。第三類是流水作業(yè)的勞動分工,主要指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主動地將某一生產過程(如制針)人為地分解成若干道不同的程序,進行流水作業(yè),即使是從事這類職業(yè)的工人,在斯密看來,也要接受基本的讀寫算、機械與幾何等初步知識和必要的道德教育。無論如何,對亞當·斯密的職業(yè)教育思想是去技能化、去理論化的指責并非完全正確。按照斯密對勞動分工的分析,職業(yè)教育與培訓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如下:

其一,針對性強。針對性強主要指的是流水作業(yè)的勞動分工。斯密舉例說,沒有練習過制針的經驗豐富的鐵匠,一天最多只能制造二三百枚,而且質量不佳,但幾個以制針為業(yè)的青年,每人每天卻能制造二三千枚。這說明了職業(yè)教育要有針對性。鐵匠的專業(yè)活動過于寬泛,缺乏針對性,因而效率不高。按針對性越強效率越高的原則,最終可能只要求勞動者掌握整個工作流程中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和某一部分的程序,達到相當熟練的程度就可以了。斯密說:“制造一枚針或金屬鈕扣可以再劃分成不同的操作,所有這些操作都更簡單,一生惟一的職業(yè)就是從事這種操作的人,其熟練程度常常很高?!?/p>

其二,有用至上。斯密的“有用”體現在兩個層面上:一是對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有用。任何職業(yè)人都要接受讀寫算的教育和應用科學等教育,因為這是從事任何職業(yè)都需要的。相反,拉丁語學習可以取消,因為使用并不普遍。兒童必須要接受幾何與機械學的教育,也是因為幾乎所有的職業(yè)都會用到。斯密說:“(幾何和機械學)這些原理是最高尚最有用的科學的必要入門知識?!倍菍曳€(wěn)定發(fā)展有用。斯密指出,對于普通人民(包括職業(yè)人),除了特定職業(yè)相關的教育之外,還要求接受軍事和體育上的教育與訓練。斯密認為,教育和知識可以使上級和下級之間獲得更多的相互尊重,避免迷信和激情導致的精神紊亂。教育和知識是越多越好,對國家發(fā)展好處也越多,“人民受了教育,國家會受益匪淺”。

其三,注重差異。特定制造業(yè)(如制針)操作工人的職業(yè)教育技能訓練的目標,主要偏重于熟練程度和靈活性,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練習即可;勞動分工將復雜的勞動簡單化,操作者只要按照規(guī)則辦事即可,無需有自身的創(chuàng)新,更不用多少理論知識的支持。這就大大縮短了職業(yè)教育所需要的時間和程序,提高了效率。但斯密并非認為所有的職業(yè)都是如此,與可分解成不同程序、形成勞動分工的制造業(yè)相比,精巧的藝術(畫家和雕刻家)、自由職業(yè)(律師和醫(yī)生)、藥劑師等職業(yè)無法進行簡單流水作業(yè)勞動,仍有一定的復雜性,需要更長時間的學習和接受學校教育。同時,他還指出,農業(yè)勞動與制鞋和機械作業(yè)有所不同,制造業(yè)多多少少要經歷學徒和培訓,但農業(yè)是普通勞動,不需要前期的培訓和學習,可以直接通過邊工作邊學習。

其四,開發(fā)天賦。斯密認為,個人的差別主要是由勞動分工所造成的。他說,人們的天賦資質差別不大,之所以會有差異,更多是因為勞動分工的結果。勞動分工“鼓勵了每一個人從事一種專門的職業(yè),并培養(yǎng)和完善他可能具有的從事這一職業(yè)的才能或天賦”。斯密認識到長期從事某一職業(yè)會給個體身心發(fā)展造成不良影響。勞動分工使“一個人把一生消磨在少數的簡單操作上,從而形成幾乎同一的結果,他不會有提升理解力、利用新發(fā)明克服困難的嘗試機會。久而久之,他沒有了勤勞的習慣,變得愚昧無知。他的精神遲鈍,沒有能力領會或參加一切合理的談話,也沒有能力擁有寬宏、優(yōu)雅和溫順的氣質,對于日常生活上的義務,也無法做出合適的判斷。對于寬泛的國家利益,更是無法辨別?!@樣,他獲得了特殊職業(yè)上的熟練技巧,但犧牲了他在智力上、社會上和軍事上的睿智?!泵鎸@樣的情況,斯密認為,在當時的文明社會里,多樣的分工為有閑階級提高領悟力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對象,提升了他們的心智水平,從而使他們的智能變得異常敏銳,異常廣泛。國家要更加重視對普通人民進行教育,使他們避免被激情和迷信所誘惑。要建立制度,培養(yǎng)普通人民的軍事精神和尚武精神,實施宗教教育,避免因為勞動分工而缺乏對是非的判別能力,導致保家衛(wèi)國精神和能力的喪失。

其五,道德教育。斯密認為,勞動分工的基礎是自利。正如有學者分析的那樣,斯密的自利不同于現代社會的物質利益最大化,斯密的自利是受神圣公正原則所約束的。斯密的勞動分工包含著合作互利的道德訴求。其具體體現:一是斯密認為自利就是互利和他利。斯密指出,得到別人幫助有兩種主要的方式:一依靠他人自利,二依靠他人仁慈,相較而言,自利比仁慈更能如愿以償。他說:“人幾乎總是需要他的同胞幫助,單憑人們的善意,他是無法得到這些幫助。如果他能訴諸他們的自利心,向他們表明,他要求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對他們有好處的,那他就更有可能如愿以償。”二是斯密的自利概念是有道德約束的。斯密的自利有特殊的道德限定。根據斯密《道德情操論》的看法,個體的自利不能為了獲得健康、財富、地位和名聲,而損害肉體和精神上的寧靜和舒適,自利要以自愛、自律、勤勞、誠實、公平、正義感、勇氣、謙遜、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等品質為基礎。因此,相對于百無禁忌的現代社會而言,盎格魯—撒克遜職教模式的基礎對自利有著道德約束,自利的道德要求在盎格魯—撒克遜職教模式中隱而不顯,其實卻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常常被人所忽略。

總之,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是包含多個方面內容、有機聯(lián)系的一個整體,簡單地抓住其中的一個方面,或宣揚勞動分工理論的去技能化,或美化勞動分工的重大作用,或無視勞動分工的內在道德要求,以此作為職業(yè)教育的指導原則,可能并不符合斯密的本意。

二、對行會和學徒制的批評

根據斯密的論述,當時歐洲行會控制的學徒制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學徒期限過長,是對勞動所有權和財產所有權的破壞,是對自由貿易的破壞。具體表現為:

其一,為了少數人的利益。當時歐洲有的行會規(guī)定了在一定時期內所帶的學徒數目,違者罰款,從而使從業(yè)人數少于準備進入行業(yè)的人數。同時還設置了諸如只有在該地區(qū)有師傅資格的人手下當過學徒,才能在該地區(qū)從事這一行業(yè)??刂菩袠I(yè)人員的目的,并非是出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是出于少數個體自身利益的需要。一些行業(yè)通過限制行業(yè)人數和入行條件,“常??梢栽谠S多年里,甚至整個行業(yè)里,使某些商品的市場價格保持在自然價格以上,使其中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維持在自然比率略高的水平之上。”“或許只需要有五六個梳毛工,就能供給一千個紡工和織工的工作所需的毛紗。通過聯(lián)合起來不招收學徒,他們不僅可以對這一職業(yè)實施壟斷,而且還可以使整個毛紡織業(yè)處在附屬于他們從而被他們奴役的地位,從而使他們自己的勞動價格被抬高到大大超出他們工作性質所要求的水平?!?/p>

其二,長時間學徒期限有負面作用。斯密認為,對于機械制造行業(yè)而言,7年的學徒期限過長了。長時間的學徒制不但不能提升學徒技能,反而帶來了諸多的負面效應:一方面,長時間的學徒期限無法保障質量。要保證產品質量,防止欺詐,最好的方法是刻上純度記號,附加檢印,而不是看制作者的學徒期限。另一方面,無助于培養(yǎng)勤勞習慣。根據斯密的看法,一個人只有從勤勞中獲益,得到報酬,才能獲得動力,激勵他繼續(xù)勤勞。長時間的學徒制,讓學徒在很長時間內不能從勞動中獲得報酬和收益,因而會變得厭學和懶惰。再一方面,增加學習成本。即使學徒初期的笨拙會使師傅遭受損失,但是這樣的損失與長時間的學徒工資相比,可能微不足道。一些職業(yè)技能根本無需長時間學習,學徒時間越長,學徒投入成本越高,工資可能越低,損失越大。

其三,限制勞動力自由流動。斯密仔細分析了當時英國關于新來成員取得戶籍的各種法令與措施,有的要求交10英鎊的房租,有的要求購買30英鎊的世襲不動產,有的要求教區(qū)全體成員同意,有的要求雇傭期限滿一年,有的要求頒發(fā)證書,等等。這些法令和措施的初衷是為了便利學徒獲得戶籍,但最終往往淪為教區(qū)原居民迫害外來勞動力的手段,使勞動力無法自由流動。在斯密看來,行會和學徒制規(guī)定了某些工作只有特定成員才能從事,這是對其他個體勞動權的剝奪。而個體勞動權是財產權的基礎,當勞動權受到干擾和破壞時,勞動分工和自由交易就無從談起。斯密曾經說過:“每一個人對他自己勞動的所有權是所有其他財產權的原始基礎,是最神圣和不可侵犯的。”斯密認為,行業(yè)和學徒制的壟斷,不但剝奪了窮人利用自己雙手的正當勞動和技能獲取生存資本,自食其力的權利,而且也妨礙了雇主的利益?!皩τ诠蛡蛩欠窈线m的判斷,肯定應當由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雇主去裁奪。法律制定者假裝擔心他們雇傭了不合適的人,顯然是既無禮而又苛刻的。”

行會和學徒制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形式。斯密的確反對少數人壓榨多數人的行會和學徒制,反對無益于提升學徒勤勞品質、勞動技能的長時間的學徒期限,反對限制勞動力自由流通的行會和學徒的種種法規(guī)。但這僅僅是對行業(yè)和學徒制的批評,并不能得出斯密反對行會和學徒制的結論。

三、職業(yè)教育該由誰來負擔

斯密關于教育投資的觀點相對零散,筆者將其與現代職業(yè)教育關系較為密切的觀點和分析羅列如下:

其一,職業(yè)教育應由誰投資。在斯密的眼中,教育具有公共屬性,對社會是有利益的,是社會需要重點支持的領域。斯密指出,在自由的社會中,君主(政府)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保家衛(wèi)國;二是維護正義;三是從事公共事業(yè)。他說:“做一些公益性的工作、設立和維護一些公益性的機構,這些工作和機構,可能私人是不愿意出資建立和維護的?!钡侨羰且虼说贸鏊姑苜澩驗槁殬I(yè)教育有益于社會,教育設施和設備費就應由公共收入開支,則是有問題的。因為斯密又說:“可是,這筆費用如果由那些直接受到教育和宗教好處的人支付,或者由自以為有必要接受教育或宗教教育的人自發(fā)地出資支付,也是一樣恰當,說不定還帶有若干好處?!币虼?,既然職業(yè)教育有益于整個社會,同時也有益于個人。斯密的觀點是,既可以是社會重點支持的領域,由社會投資,也可以由獲得利益的人出資。

其二,投資的重心。斯密認為,職業(yè)教育是一種投資。他說:“可以把一個花費許多勞動和時間去接受教育,以便從事一種要求有特殊技巧和技術的職業(yè)的人,與這種昂貴的機器相比較。人們也必然會期待,他所學習的將來要去從事的工作的工資,要超過一般勞動的普通工資,才能補償他所受教育的全部支出,至少還要帶來同等價值的資本所帶來的一般利潤?!?/p>

在斯密的分析框架里,職業(yè)教育的投資至少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類是能夠直接為社會和個人帶來利益的職業(yè)教育。對于許多技術與職業(yè)而言,既能夠增進社會利益,又能使個人獲益。對于這樣的職業(yè),國家只要制定規(guī)則,不多加干涉,個體因為有利可圖,自然會勤加練習。對于這一類職業(yè)教育的投資,應該是由職業(yè)教育直接受益人出資維持為重點,如果還有欠缺,則可由公共投入加以補充。斯密說:“凡是有利于全社會的各種設施……,如果不能全由那些最直接獲得好處的人維持,那么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足的金額就不能不由全社會一般性的收入彌補。”還有一類是雖然對國家有用,而且非常必要,但是對于個體卻沒有什么利益可圖的。對于這類職業(yè)的從事者,不但應由公共收入投資,給予獎勵,甚至應制定職業(yè)等級,加以激勵。對于這一類職業(yè)教育,社會需要重點支持。斯密說:“如果全然沒有公家的教育機構,那么,不是有相當需求的體系或者學科,或者說,按當時情形來說,不是特別必要的、特別有用的或特別流行的體系或學科,根本不會有人教授。”

其三,確定教育費用的依據。斯密認為,職業(yè)教育所需的費用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職業(yè)學習的難易程度。當時的歐洲把勞動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能勞動,如機械師、技工和制造業(yè)者;另一類是普通勞動,即農村勞工。斯密認為,兩者工資的差別,并非是因為技能問題,而是教育的投資問題。對于普通勞動,主要依靠經驗。農民就是普通勞動者,農民教育投資的特點是,在其被雇傭到操作簡單業(yè)務期間,已經學會了復雜的勞動。在雇傭期間,無論在什么階段,均能以自身勞動維持自身生活。因為普通勞動不需要特別的教育和培訓,相對而言投資成本較小。熟練勞動者如機械師、技工和制造業(yè)者在教育上花了較大的投資,他們所得的工資要高于普通勞動者,主要是用于補償他們的教育投資。斯密還提到第三類職業(yè),如藝術家和自由職業(yè),認為這些職業(yè)活動比熟練勞動還復雜,相對于熟練勞動,投資成本更高?!熬伤囆g和自由職業(yè)(如畫家、雕刻家、律師、醫(yī)生)的教育更加冗長乏味和費用高昂。”因此,這些職業(yè)人員所得工資也應該更高,事實也是如此。二是投資回報的可能性。斯密認為,因為職業(yè)性質的不同,有的職業(yè)教育的投資與回報比較明確,主要是機械類的、制鞋的;但學法律則不一定,成功率幾乎是1/20。因此,其所得的報酬不但要補償巨額的教育費用,而且還要賠償其余20人的教育費用。所以,那些成功率越低的職業(yè),教育投資的成本越高,也就是教育費用越高。

其四,教師工資由誰支付。如上所述,對于那些對國家有益、對個人卻沒有什么利益可言的職業(yè),應當以公共投資為重點。那么從事這類教育的教師工資是否可以由公家來支付?斯密的回答是否定的。斯密有個觀點,即任何職業(yè),大部分從業(yè)人員的努力程度與迫使他不得不努力的壓力有關。如果人們的職業(yè)收入關系到自己的生存,為了不丟掉職業(yè),他必然會非常努力認真地完成工作。這對于教師職業(yè)同樣如此。他指出,教育費用需要削減,需要讓普通的勞動者也有能力支付,這是對的。但是假如教師的工資全部由公共資金支付,教師到最后會變得不負責任。斯密舉例說,由于牛津大學禁止教師接受學生的謝禮和學費,學生對教師失去了控制和監(jiān)督的可能性,加上教師群體內部相互寬容包庇,“最近許多年來,牛津大學的一部分教授簡直連表面上裝作教師也不屑了?!碑斎?,由學生直接支付教師工資也會產生諸多弊端,在此,斯密向我們展示的一個問題是教師的工資要與他的教學質量掛鉤,迫使教師不得不為提高教學質量努力工作,這也是有其道理的。

四、啟示

第一,要拓寬職業(yè)教育的視閾??梢院唵蔚匕阉姑艿穆殬I(yè)教育思想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針對特定職業(yè)的教育,主要指專業(yè)技能和素質教育。斯密認為,專業(yè)素質和技能的教育也是開發(fā)個人天賦的重要手段;二是對特定專業(yè)之外的職業(yè)教育,一方面包括任何職業(yè)都需要的教育,如讀寫算的教育、幾何學等應用科學的教育;另一方面是為彌補和消除勞動分工負面影響的教育,如國防軍事教育、科學教育、宗教教育等等。我國當前的職業(yè)教育,重視的是針對特定職業(yè)的教育,對于特定專業(yè)之外的職業(yè)教育則重視不夠。在我國高職教育的課程設置中,大學語文、高等數學、哲學等基礎課程因為與特定專業(yè)聯(lián)系不大,被逐一取消或者邊緣化。這無論對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還是對于個人潛力的開發(fā)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第二,要重視職業(yè)教育的公平。行會和學徒制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形式。行業(yè)和學徒制建立的理想目的是為了提高學徒的品質和技能,保障產品的質量。但是如果運用不當,可能會成為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獲取壟斷利潤的工具。這讓我們看到了行業(yè)職業(yè)教育的兩面性:一方面,行業(yè)職業(yè)教育可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提高產品質量,促進經濟發(fā)展;另一方面,如果制度設置不合理,行業(yè)職業(yè)教育很可能淪為少數人謀求私利,剝削弱勢群體的工具。職業(yè)教育當然有培養(yǎng)技能人才、促進經濟發(fā)展的功能,但是也可能因為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成為少數人獲取壟斷利益的工具。特別是在當前,我國主張發(fā)揮行業(yè)作用、實行產教合作的背景下,更要注意政策和制度設置的公平性,避免這類現象的產生。

第三,要注重職業(yè)差異。斯密密切注意職業(yè)性質的差別。有的職業(yè)可以有精細的勞動分工,有的職業(yè)卻很難;有的職業(yè)有建立學徒制的必要,有的職業(yè)卻不一定;有的職業(yè)可以以個人投資為重心,有的職業(yè)卻要以公共投資為主。這說明斯密始終堅持職業(yè)教育的時間、制度和方式要因職業(yè)性質而異。盡管斯密時代的一些職業(yè)在當前已經發(fā)生了變化,但根據職業(yè)屬性設計職業(yè)教育的時間、制度和投資方式這一思想還是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在我國的高職教育中,簡單地將所有職業(yè)學習時間定為3年,有的學校甚至規(guī)定所有專業(yè)必須要有1年的校外實踐,這顯然抹煞了職業(yè)之間的屬性差別,并非是一種科學的設置,是需要加以改革和調整的。

[1](英)亞當·斯密.國富論[M].唐日松,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7-8,9,10,559,560-561,80,79,14,558,561,13,39,99,95-96,97,106-112,582,494,79,543,582,563,556,82,544.

[2]Clarke L,Wich C.A European skills framework?——but what are skills?Anglo-Saxon versus German concepts[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6,19(3):255-267.

[3]Wich C.Two Rival Concep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Adam Smith and Friedrich List[J].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998,24(3):367-370.

[4]Sengler J J.The Invisible hand and other matters Adam Smith on Human Capital[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1):32-36.

(責任編輯:王恒)

Adam Smith's Though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hina's Vocationaln Education Reform

HE Yang-Yong1,XIAO Bin2

(1.ZheJiang Economic Trade Polytechecnic,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2.Hangzhou Liangzhu Vocational High School,Hangzhou Zhejiang 311113,China)

According to Adam Smith's division of labour theory,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targeted,practical,and different in professions.It is supposed to develop laborers'talent and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division of labour.The ultimate ai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welfare of others and society;Smith criticized the guilds and apprenticeship at that time from three aspects:monopoly profit,too long period of apprenticeship and restriction of freemobility of labor force.Smith was opposed to free education and believed that the state and the individual both are the investors and the investment should be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professions.Smith's theory can help to extend the fun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call on social justice an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among occupations.

Adam Smith;division of labour;self-interest;vocational education

G720

A

1672-5727(2016)02-0092-05

何楊勇(1977—),男,博士,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高教研究室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

浙江省社科規(guī)劃課題“教育公平視角下的高職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研究”(項目編號:15NDJC289YBM)

猜你喜歡
斯密學徒分工
“分工明確”等十四則
金光現代學徒班感恩教育的實踐
魔術師的學徒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時代郵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亞當·斯密道德理論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題解
傳銷案件查處認定存在部門分工
論《學徒的神仙》的敘事策略
澳大利亞學徒培訓規(guī)模呈下降趨勢
需求、天性與產業(yè)發(fā)展——來自亞當·斯密的啟示
從原始情感到道德基礎:關于亞當·斯密同情理論的思考
库车县| 上犹县| 治多县| 平潭县| 庆云县| 九龙县| 额尔古纳市| 罗平县| 南部县| 隆化县| 南康市| 巴东县| 建水县| 岫岩| 龙海市| 区。| 塔城市| 霞浦县| 集安市| 和林格尔县| 神农架林区| 平利县| 凉山| 航空| 普兰店市| 勃利县| 邳州市| 广西| 镇远县| 闽清县| 元朗区| 云浮市| 舟曲县| 嘉祥县| 定兴县| 天全县| 雷波县| 三原县| 县级市| 原阳县|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