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通俗文》的體例與特點

2016-02-16 12:53林源
關鍵詞:中古體例辭書

林源

(浙江師范大學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浙江金華321004)*

?

《通俗文》的體例與特點

林源

(浙江師范大學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浙江金華321004)*

摘要:《通俗文》是我國第一部面向當時通語的規(guī)范語文辭書?!锻ㄋ孜摹肥赵~面向東漢末正在使用的通語,收錄了大量新詞新義,補收了很多《說文》未收的新字,所收為正字,注音采用反切與直音兩種方法,釋義只解釋東漢末最常用的意義,釋義允恰。

關鍵詞:《通俗文》;辭書;中古;亡佚;體例

一、《通俗文》的體例

作為第一部面向當時通語的辭書,東漢服虔的《通俗文》在中國古代辭書史上具有相當?shù)牡匚弧!锻ㄋ孜摹芬栽~為收釋單位,不析字解形?!锻ㄋ孜摹肥且槐菊肿謺?,不收篆體,采用的是當時通行的隸書。所收正字或與《說文》《玉篇》不同,這些正字大多為后代所繼承,屬后起正字,代表文字發(fā)展的方向?!锻ㄋ孜摹凡捎弥币襞c反切兩種注音方法,多采用義訓法解釋詞目,一般不追溯語源,不探尋造詞理據(jù),亦不征引書證。詞條通常包括詞目、注音與釋義三部分。

(一)詞目

1.詞目單位

從《通俗文》佚文來看,其體例近于雅書,以詞為解釋單位,與《說文》等字書將單字作為收錄解釋的對象不同。

( 1)音節(jié)

從音節(jié)看,《通俗文》收詞包括單音節(jié)與雙音節(jié)。

單音節(jié)詞,例如兀、宕、躓、礙、侹、咼等。

雙音節(jié)詞,例如步叉、鋃鐺、笭箵、匱笥、鋪首、攱閣、屠蘇、礓礫、煻煨、粔籹、謇吃、謥詷、縮肭、攊撕、瀸洳等。

( 2)詞性

從佚文看,所收皆為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象聲詞。限于資料,我們今天已無法了解《通俗文》是否曾收錄虛詞。

名詞,例如窯、桔槔、鳺鳩等。

動詞,例如拋、搋、斗、撲、抄掠、媟嬻等。

形容詞,例如煸斕、駮犖、赩黲、萎悴、咼、緩、馶、狡獪等。

象聲詞,例如唧唧、哮嚇等。

( 3)構詞

從構詞看,既有單純詞,也有合成詞。

A.單純詞

連綿詞,例如倱伅、煸斕、漭沆、垅澒、忸怩等。

疊音詞,例如毿毿、唧唧等。

B.合成詞

同義聯(lián)合,例如傘蓋、培塿、炱煤、肬贅、礓礫、錯鏤、抄掠、撩理、摒擋、洮汏、黧黮、懧忄胥等;還有動賓型,如凝渧等。

2.詞目字體

漢隸通行于漢代,楷書至魏晉以后才漸趨成熟。成于漢末的《通俗文》用字不太可能為楷書,而應為隸書。如“谷曰粒,豆曰皀”條,王念孫校曰:“完當作皀,完字隸作皃,與皀相似而誤。”[1]則王氏亦以為其書為隸體。

3.詞目特點

( 1)詞目來源

從佚文看,服虔收錄的是東漢末通行的通語詞匯。這些詞來源不一,既有古語詞,也有方言俗語;既有日常習用的詞語,也有東漢產(chǎn)生的新詞。

A.源自古漢語

從佚文看,《通俗文》雖然重視收錄口語俗詞,但并不避收古語詞,一些詞語見于之前的辭書,其中很多沿用至今。

見于《說文》者,例如霽、[2]573宕、[2]342塺、[2]691埃、[2]691汪、[2]547灑、[2]563滌、[2]563湩、[2]565蓋、[2]42黛、[2]489盪、[2]213遮、[2]74迾、[2]74棱、[2]268柧、[2]268棓、[2]263軋、[2]728蹋[2]82等。

見于《爾雅》者,例如范、[3]40啜、[3]394舫、[3]431.446賄、[3]464簃、[3]639鏤、[3]697霽[3]761等。

B.源自方言

其中一些詞亦見于《方言》,例如搜、[4]16茫、[4]16孿、[4]18荄、[4]21謫、[4]22甕、[4]34繀、[4]38鳩、[4]52錍、[4]57翭、[4]82撈、[4]83匙[4]88等。這些詞雖然源自方言,但早已進入通語,大部分沿用至今。例如蚊,本為楚方言,《說文》:“蜹,秦晉謂之蜹,楚謂之蚊。”[2]669蜹指小蚊,又作蚋。據(jù)《通俗文》“蚋,小蚊曰蚋”可知,蚊在東漢末已成為辭書的解釋用語,從南方方言進入通語,一直沿用至今。

C.當時習用

《通俗文》所收語詞為當日習用之詞,很多可在與之同時或略相先后的《玉篇》《釋名》《廣雅》中找到,其中相當部分沿用至今。

與《玉篇》同者,例如掐、[5]31搜、[5]30搋、[5]31撚、[5]30簏、[5]70箙、[5]70箵、[5]71箭、[5]69筏、[5]71簞[5]70等。

與《釋名》同者,例如刷、[6]237髓、[6]105睫、[6]107脬、[6]117脅、[6]118妍、[6]127摶[6]40等。

與《廣雅》同者,例如轓、[7]239-240舶、[7]304筏、[7]305繀、[7]239帊、[7]233蹋[7]28.72等。

D.新詞新義

《通俗文》收錄了很多不見于前代典籍的新詞,例如叆叇、舶、憊、懇、搋、刎、賭、訣、磣,等等。這些詞雖不見于前代典籍,但在東漢末廣泛使用,其中相當部分流傳至今,成為現(xiàn)代漢語的一部分,例如撈、斥、窟、掏、斒斕(斑斕)、潷、辣、缽、瞪、盞、碾、繖(傘)、溏、韌,等等。

( 2)詞目構成

從詞語的構成來看,《通俗文》所收多為日常生活習見之詞,有很多百科名物詞。例如天文、地理、山水、鬼神、形體、姿容、疾病、情態(tài)、行止、言語、衣帛、首飾、宮室、床帳、工具、工技、舟車、兵器、刑法、財貨、飲食、草木、鳥獸都有收錄。如鶷鹖、鷚、鳺鳩、鷙、、羺、蚑蛷、螕、粔籹、餲、馬蘭、荄、餬等。

(二)注音

《通俗文》同時采用直音與反切兩種方法注音?!锻ㄋ孜摹肥俏覈谝徊坎捎梅辞凶⒁舻霓o書,其時反切草創(chuàng),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很多條目還是采用直音法。這種直音、反切并用的情況在北朝辭書《字統(tǒng)》中也有反映,直至唐代顏師古注《漢書》仍是直音、反切并用。

1.反切注音

《通俗文》采用反切注音的詞很多,例如嫵七府切、娭烏在反、橑來早切、幨昌鹽切、瓹姑縣切、笭郎鼎切、箵桑鼎切、匴先算切、七內(nèi)切、硐逢棟切、直易切、郎各反等。

2.直音注音

《通俗文》采用直音注音的也很多,例如鬴音輔、填音鏤、釒孱音潺、樈音擎等。

(三)釋義

《通俗文》為訓詁類辭書,只解釋詞義,不分析字形,極少采用聲訓,不追溯語源,不探尋造詞理據(jù),亦不征引書證。

從佚文來看,基本為一詞一義,所釋意義為東漢末正在使用的意義,與《說文》解釋本義、《釋名》追溯語源、《玉篇》和《康熙字典》同時收錄古今多個意義的體例都有顯著不同。

1.聲訓

從佚文來看,主要采用義訓法,聲訓不多。采用聲訓的如“手團曰摶”。《同源字典》以團、摶為同源字:“《說文》:‘團,圜也?!兑磺薪?jīng)音義》十一引《字林》:‘團,圓也。’”“《說文》:‘摶,圜也?!俄崟芬墩f文》:‘摶,以手圜之也?!兑磺薪?jīng)音義》九引《通俗文》:‘手團曰摶?!保?]

2.形訓

《通俗文》是一部詞書,不分析字形,不以形說解字義,沒有直接以形釋義的例證。

3.義訓

《通俗文》主要采用義訓法解釋詞義,釋義方式靈活,或以詞釋詞,或以詞組釋詞,亦或以句子釋詞。

( 1)以詞釋詞

以詞釋詞有多種方式:

以復音詞釋連綿詞,例如邱冢謂之壙垠;泥涂謂之垅澒;慚恥謂之忸怩;文章謂之煸斕。

( 2)以詞組釋詞

以詞組釋詞的例子很多,例如傍沾曰湔,橫刃曰刮,積土曰垛。

( 3)以句子釋詞

以句子釋詞的也有一些。例如體不申謂之趜;小兒戲謂之狡獪;市買先入曰殮。

《通俗文》采用一詞一訓,釋義明晰確切。這種釋義體例較之《爾雅》《廣雅》將一組同義詞羅列在一起,用同一個同義詞進行解釋來說更加準確詳明,代表了辭書發(fā)展的方向。

(四)系聯(lián)方式

由于原書已佚,其編排方法今已不得而知。從其收詞頗多百科名物詞、不解說字形來看,疑其同《爾雅》《方言》《釋名》《廣雅》一樣,屬雅書一類,編排系聯(lián)方式為將詞目分為若干大類,按照以類相從的原則來排列。

二、《通俗文》的特點

同其它辭書相比,《通俗文》的正字、收詞與釋義有其鮮明的特點。

(一)正字

1.重視后起正字

《通俗文》是一本正字字書,所收文字字形大多與《說文》相同。其字形與《說文》不同者近50字,這些后起正字有相當部分取代了《說文》字體沿用至今。例如尩,《說文》作;[2]495黛,《說文》作黱;[2]489蹂,《說文》作禸;[2]739簪,《說文》作兂;[2]405袒,《說文》作膻;[2]171酗,《說文》作。[2]750可見,《通俗文》既重視文字的傳承,保證文字系統(tǒng)整體的穩(wěn)定性,又根據(jù)文字的實際使用情況與文字規(guī)范標準,積極整理規(guī)范文字,為后起字體獲得正字地位提供可能,符合文字發(fā)展的方向。

2.以部首表物類

服虔對于文字規(guī)范及正字標準有其隱括條例,比如《通俗文》更強調(diào)以部首傳達事物類別而不是原料來源。如筏,《通俗文》作,強調(diào)其意義是某種舟船,而不是像筏、那樣強調(diào)其原料為竹木。事實上,很多表舟船的詞都從舟,如船、舫、舸、舶、艦、艇、艨、艟等,都是通過部首表明其意義指某種船,這些字都不是從木或從竹;筏沒有從舟,的確是一個例外,這或許與筆畫過于繁復有關。我們認為,以部首傳達物類比說明原料更加可取,這種造字法更能凸顯字義。又如缽,《通俗文》作盋;盋比缽更能傳達其為盤碗一類盛物器皿的意義,而缽只能說明其原料為金屬。

3.與時俱進,更換聲符

關于聲符的取舍,《通俗文》依據(jù)語音的實際變化加以更換,而非泥古不化。例如瞬,《說文》作瞚,[2]135《通俗文》作眴;齰,《說文》作齰,[2]80《通俗文》作齚;咬,《說文》作齩,[2]80《通俗文》作;鑷,《說文》作籋,[2]195《通俗文》作鑷;糅,《說文》作粈,[2]333《通俗文》作糅;酗,《說文》作,[2]750《通俗文》作酗;睫,《說文》作,[2]130《通俗文》作;瞪,《說文》作眙,[2]133《通俗文》作瞪??梢?,《通俗文》的正字標準是與時俱進的,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加以調(diào)整。

(二)收詞1.重常用詞

從佚文來看,《通俗文》所收語詞很多上承《說文》、下啟《現(xiàn)代漢語詞典》,屬常俗用語。例如:映、峭、汪、垛、灑、瞪、狙、噤、噎、嚼、夸、嗽、訣、掐、攫、捻、捏、摶、撲、皸、脅、企、肪、髓、跌、尿、疙、肬贅、懇、憚、憊、忸怩、矬、嫵媚、瘍、痕、棚、棧、欞、籬、柵、葺、窖、簪、褶、綃、紙、貼、規(guī)、范、床、簾、障、盞、斗、窯、桶、碾、銃、鏨、辮、梭、鉆、熨、刷、鑷、釧、棱、舶、筏、檝(楫)、帆、軒、槍、棓(棒)、的、幟、搋、罰、謫、刎、剔、撈、抬、縋、搜、匄(丐)、庇、撩理、漬、沃、湔、黴(霉)、賄、幺、倱伅(混沌)、媟嬻(褻瀆)、狡獪、賭、舂、刮、磣、潷、腥、臊、辣、酗、醒、粒、孚(孵)、孿、跳、趕、蚍、蝎,等等。這些詞在漢代漢語中仍然相當普通常用,這類詞約占佚文半數(shù),可見《通俗文》對常俗口語詞的重視。

2.補收新詞新義

《通俗文》收錄了大量新詞,例如叆叇、瞪、齆、疙、疣、懇、峭、憊、忸、怩、矬等。有些詞雖然見之于之前的辭書,但《通俗文》收錄了這些詞的新義。這些新詞新義占佚文總數(shù)的40%以上,可見《通俗文》收錄新詞新義之多。

(三)釋義

1.釋義方式靈活

《通俗文》訓釋方式靈活,采用同義詞、詞組、句子等多種方式解釋詞義。例如同義詞,服虔善于利用不同時代層次的同義詞來相互注釋。

( 1)以俗語詞釋文言詞

例如塵土曰塺;灰塵曰埃;雷聲曰磤;舉跟曰企。

( 2)以文言釋俗語詞

( 3)善用詞組句子釋義

《爾雅》《方言》《釋名》《廣雅》等多以詞釋詞?!稜栄拧贰稄V雅》將一組同義詞用一個詞來解釋,釋義比較籠統(tǒng)?!墩f文》釋義義例有同訓、遞訓、互訓,如果不參看上下文,僅看此一詞,往往不明其義?!锻ㄋ孜摹吩谕x詞與詞組解釋不清的情況下,就用句子加以解釋。例如“以水掩塵謂之灑”,“所以理發(fā)謂之刷”,詞義顯豁易懂。這種定義式注釋,更加接近于現(xiàn)代辭書體例。

2.自撰釋詞,文義允愜

《通俗文》的很多解釋都是服虔自己撰寫的。不僅新詞新義的解釋主要出自服虔,即使是那些前代辭書已經(jīng)收錄過的詞語的解釋,《通俗文》也沒有照搬前書,而是重加斟酌,使詞義更加明確,更易理解,故北齊顏之推盛贊《通俗文》“文義允愜”。例如摶,《說文》:“摶,圜也?!薄抖巫ⅰ?“摶,以手圜之也。”[2]607《通俗文》:“手團曰摶。”服虔以動詞“團”來代替形容詞“圜”,并且補上動作主體“手”,使摶的詞義更加確切。再如珰,《釋名》:“穿耳施珠曰珰。”《通俗文》:“耳珠曰珰。”顯然,“耳珠”比“穿耳施珠”更加簡潔。

3.只釋常用義

從佚文看,《通俗文》一個詞只解釋一個意義,且這個意義是東漢末使用頻率最高的那個意義。這個最常用的意義可能是本義,也可能是引申義,還可能是假借義。

( 1)釋本義

例如霽,雨止曰霽。

( 2)釋引申義

例如《說文》:“庇,蔭也?!薄锻ㄋ孜摹?“自蔽曰庇?!薄墩f文》所釋為“庇”的本義,指“草蔭”;《通俗文》所釋為其引申義,指“庇護”。

再如《說文》:“磽,礊石也?!薄按_,礊石也?!薄锻ㄋ孜摹?“物堅硬謂之磽確?!薄墩f文》所釋為“磽”“確”的本義,指“堅硬的石頭”,都是名詞;《通俗文》所釋為引申義,指“東西堅硬”,為形容詞。詞義由實變虛,正是引申的一般途徑。

又如《說文》:“汪,深廣也。池也?!保?]547《通俗文》:“停水曰汪。”《說文》所釋的兩個意義在東漢末已不常用,那時“汪”的意義已與今天相似,指靜止的水。

( 3)釋假借義

例如《說文》:“腥,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保?]175《通俗文》:“魚臭曰腥?!薄靶取北局浮安∝i肉中象星星或米粒似的小息肉”。到東漢末,“腥”的本義已廢棄不同,而是借指“魚腥味”。這兩個詞的詞義之間沒有任何關聯(lián),只是借用了同一個字形而已。

總之,《通俗文》創(chuàng)立了一種全新的面向當代通語的辭書編纂體例,在辭書史上,具有與開創(chuàng)字書傳統(tǒng)的《說文》、開創(chuàng)雅書傳統(tǒng)的《爾雅》、開創(chuàng)方言傳統(tǒng)的《方言》及開創(chuàng)探源傳統(tǒng)的《釋名》相似的地位,是我國第一部較為規(guī)范的語文辭書。

參考文獻:

[1]任大椿.小學鉤沉·通俗文[M].刻本.攸縣:龍氏,1884(光緒十年).

[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郝義行.爾雅義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周祖謨.方言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1993.

[5]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M].北京:中華書局,1987.

[6]王先謙.釋名疏證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7]王念孫.廣雅疏證[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8]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566.

(責任編輯吳波)

Th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ngsuwen

LIN Yuan
(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China)

Abstract:Tongsuwen is the first Standardized dictionary of China that included common Chinese of the time,which,to be specific,collected the words used in late Han Dynasty and many Chinese characters,words or meanings were included,which had not been recorded in Shuowen.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dictionary are standardized ones and two kinds of phonetic notation methods,Tangential and Phonetic,were applied.The dictionary only explained most commonly used meanings of the words in late Han Dynast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is accurate and appropriate.

Key words:Tongsuwen; Dictionary;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Missing; style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中古亡佚辭書整理研究”( 12YJA740048)

作者簡介:林源( 1970-),女,安徽淮南人,浙江師范大學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教授,文學博士。

*收稿日期:2015-04-28

中圖分類號:H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035( 2016) 01-0097-05

猜你喜歡
中古體例辭書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Atelier Ting亭”中古家居體驗空間改造設計
注釋體例
大型辭書疑難字考釋七則
注釋體例
注釋體例
注釋體例
論中古時期佛教類書的編纂
新出文獻與中古文學史的書寫和建構
科舉干祿與語文辭書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