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珍
(山東省曹縣侯集回族鎮(zhèn)侯集回民小學)
淺析如何讓小學語文課真正回到“人本”“學本”“生本”
◆張 珍
(山東省曹縣侯集回族鎮(zhèn)侯集回民小學)
在詩詞教學中,不少課堂依然固守模式化的教學經(jīng)驗,從解讀字詞含義到理解詩句大意,再到了解作者情感,最后背誦詩文,文本蘊含的教學價值往往在這樣機械的操作中支離破碎,學生只能在識字、背誦詩詞和說出詩詞大意層次上止步不前。因此,探討如何讓小學語文課真正回到“人本”“學本”“生本”。
“人本” “學本” “生本”
真實有效的學習起點應該是學生從已知向未知進發(fā)的“橋梁”,停步于學生已經(jīng)掌握知識的重復教學或直接進入學生的未知世界均會造成學生學習的乏味和困倦。《漁歌子》是一首學生熟悉的詞作,短短27個字,卻有24個字在寫景,僅“不須歸”三個字在寫人。根據(jù)六年級學生對詞作的掌握情況,蒯老師在初讀教學中只抓住“鱖魚”“箬笠”“蓑衣”這幾個對學生已有經(jīng)驗來說較陌生的詞匯,不拘泥于程式化的初步理解教學,直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品中表達詞人態(tài)度的“不須歸”,繼而對其質疑、探究,不拖泥帶水,直指學生學習核心,使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生有價值的學習。
學生語文學習的歷程應該是有思維味的。新課標要求古詩詞教學要使學生有豐富的情感體驗,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感悟的能力。完成上述目標的關鍵在于促使學生進行學習的主動建構,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維實踐,并將個人的體會和見解充分地表達出來,而不是把教師的“理解”和“感悟”強加于學生。蒯老師的課堂結構清楚,層次分明,緊緊抓住引導學生探究“不須歸”的原因,從表層的詞句意思讀懂“不須歸”,到整合詞句深化“不須歸”,再到知人論世認同“不須歸”,層層遞進,步步為營,由淺入深。在經(jīng)歷扎扎實實思維跋涉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對詞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詩詞學習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學生語文學習的歷程應該是有語文味的?!稘O歌子》的美在于用極簡的語言描繪了充滿意境的畫面。如果學生僅僅從單個的詞語反復推敲,忽視詞語和詞語組合產(chǎn)生的神奇效果,那么無疑,這樣的學習是低效的。蒯老師相信學生、依靠學生、利用學生。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通過語言領悟詩詞中的意境美,引領學生思考感悟詞作描繪的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畫面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通過想象等活動促使學生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操作看似簡單,卻富有實效。學生在學習中不斷與文字相遇,內化了語言,觸摸到了詞作的靈魂。
呂叔湘先生曾說:“在我看來,現(xiàn)在的問題,至少以白話課文而論,不是講得太少,而是講得太多……然而這里面仍然有一個分寸同題,要講得不多不少,要講得切合實際。講得太多,占用的時間太多,一則沒有充分時間讓學生多練習,二則不知不覺造成學生的錯誤認識,以為上語文課是為了學會講語文,不是為了學會用語文?!边@節(jié)課上蒯老師講得少而精,他只把工夫用在“導”字上,做足引導、指導、誘導之功,導方法、導技巧、導規(guī)律。蒯老師的課堂回到“學什么”“怎么學”的“學習課程”領域。學生學習發(fā)生積極的變化,為學生知識、能力、智慧、人格等持續(xù)發(fā)展奠下堅實基礎。由蒯老師的課想開去,讓學生“多學”,經(jīng)歷語文學習的真實過程。
從學生的“被教”到學生的自主學習。現(xiàn)代教學的本質應該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的過程。美國學者愛德加·戴爾提出,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tǒng)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教師必須改變課堂教學中的教師主宰、控制的意識,改變學生依附、順從的地位,把“課堂”轉變?yōu)椤皩W堂”,把“講臺”轉變?yōu)閷W生的“舞臺”,激發(fā)和釋放學生的閱讀理解潛能、發(fā)現(xiàn)探究潛能、表現(xiàn)展示潛能、自我實現(xiàn)潛能。
學生是詩詞鑒賞的主體,教師的任務在于引導學生更好地鑒賞,而非替學生鑒賞。如果一堂古詩詞鑒賞課,教師自己講得投入,學生卻無動于衷,乃至教師越俎代庖地幫學生總結,把最終的理性評論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背熟了應試,這樣的課無疑是失敗的。對于古詩詞鑒賞,教師應具備以下素質:
1.知識儲備要扎實。古詩詞鑒賞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對于詩詞,先不要急著提出自己新鮮的解釋,而應先理解已成定論的解釋,或者是幾種被學界認可的解釋。教師對詩詞主旨、字句意義的解釋應該有所憑據(jù),不能憑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隨意解釋。
2.具備打通詩內詩外各種知識的能力。中國詩歌的題材、主旨、意象往往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蘊。
3.要進入審美情境,對詩歌有自己的共鳴和體悟。道理很簡單,如果教師自己都沒有陶醉于詩中,如何使學生進入審美情境?如果教師自己都沒有被詩詞感動,如何奢望學生能被感動?另外,教師引導鑒賞的語言必須有感染力。
只有把課真正回到“人本”“學本”“生本”上來,才能讓“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讓成長發(fā)生在學生身上,讓發(fā)展發(fā)生在學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