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萍
(遼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81)
?
體之精到文之廣深
——評李乃龍《文選文研究》
孫亞萍
(遼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大連116081)
摘要:李乃龍撰著的《文選文研究》是“選學”史中,首部對《文選》文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著作。作者從《文選》文作品本身出發(fā),從“體”和“文”兩個角度進行分析、解讀。就文體分析而言,作者條分縷析,縱橫比較,多有新意。就文章解讀而言,作者出入文史,探幽索隱,啟人心智。
關鍵詞:李乃龍;《文選文研究》;體;文
一路走來,透過時空的發(fā)展,《文選》這部書,不是史書,卻留下了歷史發(fā)展的足跡。從隋唐曹憲產生“文選學”,《文選》研究便貫穿著整個文學史,直到當今。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新的學術意識推動下,文選學研究尤其興盛,迄今更蔚成顯學,成為古代文學研究的前沿和生長點。學者們立足于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的歷史事實,在古代文體的基本內涵、古代文體分類研究、古代文體形態(tài)與文體史研究以及古代文體學學科建設與構建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成果[1]。李乃龍先生撰著的《文選文研究》,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項成果。
《文選文研究》是一部對昭明太子《文選》之文詳加解說的著作。從其書名中就可以得知,它研究的對象有一定的針對性,主要是對《文選》具體文章的深入見解和獨到研究。角度新穎,是其特色,也彌補了歷來研究中的一個缺憾。難得的是,著者在對文章研究的同時,也對相應文體追其源頭究其流變,這是此書另一特色。著者李乃龍在緒文中明言:“《文選》分‘體’和選‘文’,因而本書的研究確定為‘體’和‘文’兩個角度?!w’是由‘文’來表現(xiàn)的,因而‘文’是核心對象?!盵2]2總觀其文,“文”為核心的位置,而“體”則具有歸類和統(tǒng)領的作用,正所謂“論詩文當以文體為先”[3]459。所以相對于“文”研究來說,作者對文體的研究也甚是重視、精細、獨到。力之為之作序,言“其索《文選》文之各體的淵源所自深,而勒其流變之軌跡晰,宛若大禹之治水,分疆畫野,‘彼’‘此’分明?!?力之之說,一語中的。
1文體分析
那么,何為文體呢?古代文體較現(xiàn)代來說,形式更為多樣,內涵也更為豐富,學者對其定義、分析角度也不一致。筆者較贊同郭英德的說法,他是從形態(tài)學角度來定義,認為“文體的基本結構應有體制、語體、體式、體性四個層次構成。體制指文體外在的形狀、面貌、構架,語體指文體的語言系統(tǒng)、語言修辭和語言風格,體式指文體的表現(xiàn)形式,體性指文體的表現(xiàn)對象和審美精神?!盵4]李乃龍在書中對體的分析于無意之中也涵蓋了這四個方面。《文選文研究》主要是對所選每個文體的來源、特征、演變歷程,以合適、巧妙的方法詳細論證,正如李乃龍在緒中所言對文體重在說清楚“從哪來”“有什么”“怎么變”三個問題。具體而言,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分類清晰,辨其源流
本書共20章,以文體名作為各章題目,每一文體之下,分兩大類模式:文體和選文。文體分析在前,緊接著解讀其文。兩大類之下又分各種小類,小類之中又進一步細分再分小類,僅從其目錄中我們便能一目了然作者思路及其安排次序。如第一章《七》體,作者先從七體“起源與文體特征著手”,二是辨其“模式”,三是分析“內容的矛盾性與文學特色的統(tǒng)一性”。其中,第二節(jié)“模式”又進一步細分為“前人論七體模式”“七體模式之一:問疾性”“七體模式之二:招隱型”三個部分。第三節(jié)從兩個部分“七體內容的內在矛盾”和“七體文學特色的統(tǒng)一性”分析,回歸到文學中去,用審美的價值觀分析其文本本身。不管是從整體章節(jié),還是每個具體部分,分類角度合理,思路清晰。
作者針對每一種文體,又不斷考辨其源流、發(fā)展、演變,把它們的“過去”和“現(xiàn)在”分析透徹,從整體上對其來龍去脈有個通觀的把握,并注重前因后果,發(fā)展演變。例如在第十一章《對問》中,針對該文體的淵源論述,見解不一。李乃龍追溯到殷商時期的甲骨卜辭,由占卜形式“問答”進一步演變?yōu)橹蟮膯柎痼w,作者得出結論“甲骨卜辭是對問體散文的濫觴”[2]203。在考辨文體發(fā)展演變過程時,首先分析最早歷史文獻《尚書》,以具體實例和統(tǒng)計呈現(xiàn)問對句型,緊接著從諸子散文尋找依據(jù),詳細分析了對問體代表作《論語》特點,并與對話體的代表作《孟子》進行比較,概括其發(fā)展演變,到體現(xiàn)“對問體”更為明顯特征的《戰(zhàn)國策》,一步一步“按圖索驥”,自然而然地概括出“問對”這種手法最終演變?yōu)椤皩栿w”?!段倪x》對問體之后是設論體,劉勰和吳訥都傾向于把二者等同,未詳細分析其區(qū)別。李乃龍先生也認為二者極其相似,雖然對問體是其“母體”,但存在著不同。在此,李乃龍先生從“問”的實質、情感傾向、提問角度三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比較,于比較中得出設論體本身的特點,對兩者的異同一目了然。前因后果,淵源流變,詳盡論證,分析之極致。
1.2同一文體之辨析
李乃龍對每一種文體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文獻基礎之上,并且進行細微的比較和詳細考辯,一一品評,考察出一種文體的演變和形成。作者證據(jù)充足,方法得當,可信度自然很高。在第四章《教》體中,從最基本的《說文解字》入手,然后引用《孟子·梁惠王上》《呂氏春秋》《白虎通義》《太平御覽》等文獻材料,證實“教”義,多是“身教”意思。李乃龍又從《尚書·舜典》中尋找例證,贊同李善注引蔡邕《獨斷》對“教”的解釋 “諸侯言曰教”。作者通過對比“教”的意思演變,即從“身教”到“言教”,到劉勰《文心雕龍·詔策》篇集二義之意思,“教”真正發(fā)展成為一種文體。又如在《對問》文體中分別列舉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吳訥《文章辨體·序說》、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三者對“對問”體的解說,并進行縱向比較,指出其中的邏輯演變,分析其異同,并指出三者的不足之處:劉勰未直接稱呼“對問”文體,吳、徐二人混淆“問對”和“對問”。作者也結合自己的理解,言明前者為一手法概念,后者為一文體概念。作者追溯其源頭到先秦時期,認為從甲骨卜辭(人問神對)到《尚書》《論語》《孟子》(人際問對),再到《莊子》(虛構問對),是“對問”主體的三大發(fā)展階段,最后在宋玉手中產生名副其實的問對體。作者從文體學的角度,對先秦文學作品重新整合,“對問體”發(fā)展歷程一目了然。
1.3不同文體之比較
李乃龍不只是介紹單個文體的源流演變發(fā)展狀況,也分析了相似文體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比如,在第四章中,分析“教”與“令”這兩個相似文體的同中之異,從使用者身份、語氣、使用范圍指出其區(qū)別之處。在此,作者舉例說,同一個主體曹操對同一對象崔琰使用這兩個公文時,效果卻截然不同,又舉同一個主體諸葛亮在分別使用“教”和“令”時呈現(xiàn)出不同的內容和含義的事例,同一個人使用不同的文體,表達效果也不同,使讀者一望便知二者的差別,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在第六章《上書》中,指出前人對其認識模糊,對“上書”和“表”始終分析不夠清晰,李乃龍結合前人觀點和選文的具體內容,給以清晰的認定,指出兩者區(qū)別。從送呈對象等級、內容、所持態(tài)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上書是以否定上書對象的行為作為邏輯基礎,以勸阻對象已然行為、消除或然意念為終極目標。這與表類對皇權的臣服承認形成對比”[2]103。在第九章中,在第十七章介紹“銘”體時,根據(jù)前人的觀點,自覺地對銘和箴、碑和銘的區(qū)別進行辨析,有理有據(jù)。
2文章解讀
曹丕《典論·論文》從理論角度把文章本身放到了“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的重要地位,文人除了可以“見意于篇籍”,也可以自然而然“聲名自傳于后”,所以無論從解讀角度、批評角度、傳播角度還是接受角度,文章本身才是根本。李乃龍自覺地把文本放在核心的地位,對重要篇章從多個角度品評、解讀,令人為其治學精神的嚴謹、精密所折服。對于文章的具體分析思路,他自己也概括道:“對于選文,重在說清楚‘是什么’‘為什么’和‘有何好’,三者時相雜處,往往聯(lián)袂而下?!盵2]3具體研究方法表現(xiàn)為這樣幾個方面。
2.1辯證分析前人失誤——以史證文
由于編撰年代較遠,我們早已不能見到《文選》原始底本。后人在傳抄、印刷、注解、收藏等過程中,又出現(xiàn)了很多的人為錯誤。不少中外學者搜集各種國內外版本,力求給以客觀的分析?!氨M信書則不如無書”,李乃龍在信古、釋古的同時,也大膽疑古,追求真和實。他從大量文獻資料出發(f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地對作品及其相關內容進行考訂和分析,大膽懷疑古人,指出前人失誤之處,并詳盡論證,不但知其然,而且探其所以然,力求闡明研究對象的真實面貌。
《文選》中,序文中只言所選之文“各以時代相次”,并未涉及每篇文章的具體寫作年代和背景,在李善等人的注本中,也很少系統(tǒng)談到這個問題。了解作品的寫作年代和背景,對我們客觀公正地理解文章有極大的作用。此書中,李乃龍并非只是為分析文章而僅闡釋其內容,在有疑處一般都給予分析,表明自己的見解,盡量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翔實的考辯,以存在的歷史文獻闡明相關內容,以歷史的眼光和角度得出公允的解說。比如第八章《箋》中的繁欽所寫《與魏文帝箋》,李乃龍先生指出題目有失誤之處,他依據(jù)《魏文帝集序》以確定寫作時間,又據(jù)《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指出其寫作之時,曹丕是五官中郎將,所以題目應為《與五官中郎將箋》。同此,又分析陳琳《答東阿王箋》應為《答平原侯箋》或為《答臨淄侯箋》,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箋》也并非魏太子,都是以具體史實以證實文學之誤,客觀地去分析。在第三章《令》文中,著者獨列一節(jié)“關于《宣德皇后令》題目及李善題注的得失”,首先指出題目的不當,“皇后”實際上應為“皇太后”,并指出原因,當時是她的兒子在政,尊她為“皇太后”。所以這篇文章是任昉代宣德皇太后所寫,目的是為勸蕭衍進位梁公而作。接著作者使用文獻資料《南齊書》與李善注做對比,通過對應比較,分別指出李善所引和他所擅加的內容。李善注中“梁王于荊州立蕭穎胄為帝”之后內容,是他自己所加的,但是史實是梁王蕭衍奉立的人是蕭寶融,并非蕭穎胄。所以作者明確得出結論,所加的這句話“實為李善誤記”[2]46-47。李乃龍在分析作品時,始終以一種嚴謹?shù)膽B(tài)度進行客觀考證,充分運用史料和互證的方法得出相應的結論。
2.2注重時代價值——以文證史
普列漢諾夫(《兩篇關于古·朗松〈法國文學史〉一書的評論》)說過:“任何文學作品都是他的時代的表現(xiàn),他的內容和他的形式是由這個時代的趣味、習慣、憧憬決定的,而且愈是大作家,他的作品的性質由他的時代的性質而定的這種關聯(lián)也就愈強烈、愈明顯?!崩钅她埻高^《文選》所選文章,分析它們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學和文體價值之外,也具有一定的史學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真相,這無疑使我們多了一個看文學、觀歷史的角度,可謂治學嚴謹又靈活。
作者在分析石崇《思歸引序》時,首先結合歷史得出此篇是《思歸隱》而非《思歸嘆》的序文,然后緊接著具體分析其序文的內容,勾勒出石崇的耽于享樂的名士形象,并且層層分析得出放縱享樂與正始士人率性放誕的風氣有關系。作者這樣的關聯(lián)分析,使我們對文章的分析和對歷史的認識都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同時,在解說任昉《王文憲集序》中,既依據(jù)歷史又呈現(xiàn)歷史,指出“其史學價值是不能忽視的”。李乃龍又通過對同一文學主體進行縱橫比較,透過作品呈現(xiàn)的具體風俗人情,真實地揭示時代與文人的雙重影響。在第十三章《序》中,介紹《文選》所選兩篇文章顏延年和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時,李乃龍首先從“雅集詩和雅集詩序的源流”談起,縱向回歸,追溯到春秋時期宴集與詩歌的結合、曹魏建安年間的第一個興盛時期、晉代以金谷和蘭亭雅集為代表的第二個高潮期,再到南朝盛行的三月三曲水詩會,通過比較分析,詳盡其發(fā)展、繼承、演變,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在橫向比較中,具體分析顏、融二序,由于帝王的參與,變成了詩人應詔而作,其寫作內容及其側重點都發(fā)生了轉移,遠不及《蘭亭集序》,其價值一般。對此,李乃龍認為,顏、王二序被昭明太子《文選》所收,從所選文的角度證明當時雅集的盛行以及編者對雅集風尚的傾慕之情。
2.3情感和美感相結合
在對文章的解說中,作者多是持客觀的態(tài)度給以合理的分析,但是文學本身又多間雜感性的因素,我們以讀者的身份去品讀的時候,在作品本身的刺激下和閱讀主體對此感知、把握中,自己的思想、情感、情緒會自覺不自覺地隨之跳動起來,接著運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對之重新加工、整合,所以解讀作品的時候無疑有自己的情感因子在里面。即使是在引用歷史以為證據(jù)的時候,李乃龍的解讀也帶有情感因素。比如任昉《宣德皇后令》,作者從文學的視角用較大篇幅剖析歷史背景,在具體介紹《文選》為何選任昉的作品以及他與蕭統(tǒng)的關系時,多是情感的揣測,并非歷史本身,但我們從文學的角度賞析時,心中會大贊如此分析卻如此有理。李乃龍也持批判的情感進行文本的解讀,對《解尚書表》,一面肯定其所作,一面以大量史實證明殷仲文實為政治投機分子,趨炎附勢,虛偽至極,文與實不符,李乃龍把這篇文章概括為殷仲文虛偽陰劣人格的鐵標本[2]79,對這樣的人持不屑和厭惡的態(tài)度。論李陵《答蘇武書》時,作者推翻前人偽托之說,通過論證和對歷史的解讀認為就是李陵所作,并且以理解、同情的態(tài)度指出李陵的無奈投降和內心的孤獨、冤屈,層層分析,可以讀出李乃龍?zhí)胬盍晟暝┮约皩Υ宋牡恼J同。在分析《陳情表》時,李乃龍不由地贊美這是智慧之作,指出它解決了忠、孝這一矛盾,既感動了千古之前的武帝,也感動著現(xiàn)在和以后的人們,是一篇不朽之作。
3結束語
文,多是應用型文體,比如詔、令、表、書、彈事、箋、奏記、銘、碑、墓志等等,所以實用性比較強,這也是《文選》流傳廣泛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科舉考試中雜文( 包含于《文選》所收篇銘論表及詩賦等文體之中) 的出現(xiàn)以及社會上對文才的重視, 對于中央、地方的官吏以及考生來說, 《文選》真的成了實用、速效的傳統(tǒng)詩文模范選集[5],所以出現(xiàn)了“《文選》爛,秀才半”這種現(xiàn)象。研究《文選》文自古以來都是有很大價值的。只是由于《文選》成書時代距今久遠,篇幅較為冗長,用語有時艱澀、拗口,辟字、典故使用較多,當代讀者對很多選文作者背景知之甚少,對大部分文體的來龍去脈又不加關注,很難深入理解《文選》作品。《文選文研究》實有拓荒的意義,有助于當代讀者理解和感情《文選》。
參考文獻:
[1] 張慕華.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J] .文史哲,2013(4):148-158.
[2] 李乃龍.文選文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 張戒.歲寒堂詩話[M]//丁福保.歷代詩話續(xù)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4] 郭英德.中國古代文體形態(tài)學論略[J] .求索,2001(5):101-106.
[5] 景獻力.關于《文選》一書成為科舉教科書的時間問題[J]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3):56-59.
〔責任編輯: 胡菲〕
Subtle style and profound article— Commenting on Study of Wenxuan’s Articles by Li Nai-long
SUN Yap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81, China)
Abstract:The Study of Wenxuan’s Article of Li Nai-long is the first systematic study of Wenxuan’s articles in the history of study of Wenxuan. The author starts from the works itself of Wenxuan’s articles, and gives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style and articles. In terms of analysis on style, the author analyzes thoroughly, compares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and has lots of creative ideas. In terms of interpretation for the articles, the author has a good communication and convers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explores the deep contents, and inspires our mind.
Key words:Li Nai-long; Study of Wenxuan’s Article; style; article
作者簡介:孫亞萍 (1990—),女, 河南商丘人,碩士生,從事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08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8-8148(2016)01-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