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明, 經寬蓉
(鎮(zhèn)江高等專科學校 人文與法律學院,江蘇 鎮(zhèn)江 210003)
?
俄羅斯沉渾的絕響
——談屠格涅夫的散文詩
徐曉明, 經寬蓉
(鎮(zhèn)江高等專科學校 人文與法律學院,江蘇 鎮(zhèn)江210003)
摘要:屠格涅夫的散文詩充滿著他的人生經歷中積累的經驗,由經驗升華、思考、總結而成的深邃的哲理性的語言和形象,富有智慧和詩意;他用不同的文筆飽蘸身心的悲情墨汁,寫著自己的悲劇和他人的悲劇,自然的悲劇以及社會的悲劇;他高舉進步的旗幟,藝術地歌頌民主英雄、探求民族出路、追求著祖國光輝未來的理想。
關鍵詞:俄羅斯;屠格涅夫;散文詩
俄國19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既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又是抒情圣手。屠格涅夫的創(chuàng)作除了小說、散文、劇本,還有作于晚年的散文詩,自題為《遲暮吟》。他起先并沒有考慮發(fā)表這些散文詩,只是把它們看成是未來作品的草稿,偶爾會給朋友們朗讀其中的一兩篇。在他臨終前的一天,他向來看望自己的朋友斯塔秀列維奇介紹了這些散文詩,斯塔秀列維奇勸說屠格涅夫把它們交給他在《歐洲通報》雜志發(fā)表。經得同意,這組散文詩中的52首在該刊1882年12月號上發(fā)表了。讓屠格涅夫無論如何沒料到的是,他的散文詩引起讀者濃厚的興趣,得到廣泛的贊賞,不久,就被翻譯成法文和其它歐洲語種流傳[1]。
1生命哲理的告白
屠格涅夫的散文詩,充滿著他的人生經歷中積累的經驗,由經驗升華、思考、總結而成的深邃的哲理性的語言和形象,富有智慧和詩意,既給人警示、聯(lián)想和咀嚼的余味,又有強烈的感染力,如同是流淌在廣袤的俄羅斯原野沉渾的樂曲。
作品《蠢人》[2]9中,一個 “蠢人”因為別人對他不重視,就想了一招,到處尋找有成就的名人以及為大家歡迎的作品和人物,作徹底的否定、猛烈的攻擊和丑化。他嘲笑別人:“你還在相信權威嗎?”他用這個辦法震懾了許多人,他們開始尊其為權威,報紙也來請他主持評論欄。屠格涅夫接著寫道:“可憐的年輕人,他們怎么辦呢?一般來說,是不應當崇拜(權威)的……可是在這里,如果不頂禮膜拜,當心啊,就要被歸入落伍者之列了!蠢人只有在怯懦者中間才得其所哉?!弊x到這里,人們會感到一百多年前詩人觀察到的、諷喻的這種社會現象,似乎正活生生地表現在今天我們的身邊,多么熟悉!令人悲哀!
《麻雀》[2]13描寫了一只拼死相救幼雀的老麻雀――“突然間近旁一株樹上沖下來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石塊似的正好落在狗的嘴鼻前——全身羽毛倒豎,形狀大變,絕望地可憐地尖叫著,兩次向那獵狗露著利牙的張開的大嘴撲過去。它是沖下來救助的,它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它的孩子……可是它的微小的身軀由于恐懼而在顫抖,細小的聲音變得狂暴而嘶啞,它屏息不動,它在作自我犧牲!”欣賞如此精妙傳神的手筆,讀者一定會對動物的母性、進而是人類的本性做出深深的思索。
《鄉(xiāng)村》[2]21動情地描寫俄羅斯美麗的山原、鄉(xiāng)村:在空氣像剛擠出來的牛奶那樣純凈的世界里,善良淳樸的村民寧靜和平地生活著。末了時,詩人飛來一筆,對于大教堂上的十字架和城里人的追求表達了無比的厭棄?!妒澜绲哪┤?一個夢)》[2]89以小孩子的天真純良、直接坦白、敏感熱切作反襯,對成人的虛偽、隔膜、冷淡、無能等進行揭露批判?!镀蜇ぁ穂2]105寫出了貴族與乞丐的雙向的施舍,反映了詩人獨到的思考:人不論財富地位多么懸殊,如果拷問靈魂將得來這樣的答案——“平等與尊重”是對于每一具生命、對于全人類的終極關愛。
詩作的意象來源于詩人自己豐富的生活、深邃的思考、精心的鍛鑄。在這類作品中,詩人屠格涅夫用愛憎分明的感情藝術地向讀者講述著生命的哲理、生活的意義,它們穿越時空,熠熠閃光。
2罹難心靈的呻吟
晚年的屠格涅夫病入膏肓、飽受折磨,他在生命之火即將燃盡時,總結自己坎坷而復雜的歷程。這些作品充滿著深重的憂郁。
表現得極其突出、顯白的《老人》[2]120以“黑暗凄涼的日子來了……”領起一闋生命的挽歌,令人驚悸而悲慟。作品《落難》[2]115以虛擬的主客對話的形式,把小溪歡快悅耳的聲音與發(fā)自體內的如樹枝折斷、殘裂的毀滅聲音作鮮明的對比,概要又形象地描狀了病痛給自己的無情摧殘,突出了落難中自己極端痛苦的感受。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得好:“他雖然只是唱到自己,唱到自己的苦難,但……我們也和他一同感到痛苦。”[3]因為詩人文字的感染力,因為人類生存無法避開的疾病傷害,因為詩人傳達這種傷害的精煉生動的文采。
另一篇《明天、明天》[2]68充滿了對人生的探索,那種求索生命本質意義的尖銳能刺透每一位讀者的胸膛――“他”在虛度的時間里寄希望于未來,在未來的墳墓里便再也沒有希望。作品思辨的色彩裹挾著強烈的抒情氣息,感嘆的、詰問的語調把作者對“明天”象征的生命蹤跡的描畫,絢麗濃烈地端上前來。值得注意的是,作家在人稱的選擇上很有講究,主體部分用的是“他”,最后一句用了一個“你”,再明確不過地說明了“他”并非具體的一個人,而僅僅是虛指,是任何一個人,包括正讀著這作品的“你”。使每位讀者在閱讀中受到觸動,激發(fā)思考,得到領悟。作品升華了自己的痛苦,懸疑廣闊的人類的生命價值。在立意上比帶有象征意義的《落難》更豐厚了一層。
人的苦痛災難從哪里來?作家在《老婦》[2]54中擬人化地告訴我們,是無從擺脫的命運。人包括苦難在內的所有一切的感情最終成為什么?作家在《對話》[2]66中以雙峰對白的形式告訴我們,生命的一切終歸虛無?!按笊剿チ?,清澄的碧天在永寂的大地的上空睡去了?!?/p>
詩人對悲劇的抒寫,有《落難》和《明天、明天》般簡短的素描式的,也有鋪展的工筆式的,如《薔薇》和《瑪莎》?!端N薇》[2]39借著那朵投在火焰里化為一炬的薔薇,寫出一顆像薔薇般燃燒著的、另有所屬的心,寫出了“她”與“他”的破碎了的感情以及他們的無愛的家庭?!冬斏穂2]49-50通過馬車夫對妻子的悼念,寫出了一顆浸透了痛苦的、情篤意深的心,寫出他執(zhí)著的愛以及為死神毀滅了的家庭。同是悲劇,各不相同,前者抑郁,令人窒悶,后者悲切,叫人心酸落淚。作家從自然環(huán)境、外表肖像、語言動作探筆進入人物內心,由外而內、層次感極強地刻畫作品中人物的真實情感,雋永無比,耐人尋味。作家用不同的文筆飽蘸身心的悲情墨汁,寫著自己的悲劇和他人的悲劇,自然的悲劇以及社會的悲劇。
我們讀這類悲劇色彩的詩作,宛若聆聽到俄羅斯大地充滿苦難的呻吟,無比沉渾。
3民族理想的頌歌
在屠格涅夫的散文詩中,《門檻(夢)》[4]一詩,占有特殊的地位。這首詩是受到19世紀70年代的政治案件特別是薇拉·扎蘇里奇案件的影響而寫成的。詩中塑造了甘愿承受任何考驗和折磨的俄國女革命家的光輝形象。她曉得,等待著她的是“寒冷、饑餓、憎恨、嘲笑、蔑視、侮辱、監(jiān)獄、疾病,甚至死亡”。她不畏懼“與人世隔絕,完全孤零零一個人”。走向死亡時,她知道,她的功勛將默默無聞,但這也不能阻擋她,因為她既不需要感激,也不需要憐憫。
在此作品中詩人以飽滿的筆調多側面地描畫了在爭取民主自由的斗爭中無私無畏、義無反顧、一往無前的女革命家的精神世界,充滿深情地謳歌了光明高大的“俄羅斯姑娘”的形象。全文嫻熟地運用著象征手法,“俄羅斯姑娘”“聲音”“門檻”“咒罵者”“回答者”和“一座大廈”依次分別象征了當時不懼危難不惜犧牲以身殉志的女革命家們、革命事業(yè)對有志效忠者的考驗、革命生涯的起點、市儈與庸人、同情和崇敬革命者的人民群眾以及革命者所要追求的崇高而偉大的革命事業(yè)。作品用獨幕劇的形式、簡約精彩的描寫,主體突出對比度超強的畫面,整體的象征取向,深重的情理內涵,可以把它看作是屠格涅夫散文詩之完美代表。
在贊美激賞勇于獻身的革命者的同時,詩人以深邃的眼光洞悉俄羅斯最底層的最廣大人民的生活尤其是它們思想的精神的狀況。他們因沙皇政府長期的經濟剝削、政治壓迫、思想毒害而越來越貧困、愚昧。革命推翻專制罪惡腐朽的農奴制,僅憑少數革命者是難以成功的?!陡纱只畹墓と撕桶资秩恕穂2]79-80一篇,簡潔形象有力地道出:革命成功,必須深入群眾,教育、發(fā)動最廣大的勞動人民。只有掀起勞動者革命的狂飆巨瀾,反動勢力才會徹底被消滅;只有勞動者思想上真正地覺悟了,社會革命才能取得徹底的勝利。否則,即使單打獨斗的孤身革命家,目標再明確,品質再高尚,斗爭再堅決,竭盡全力肝腦涂地粉身碎骨,也只能收獲痛苦與悲壯。如此警策,振聾發(fā)聵!這篇作品是詩人對俄羅斯民主革命斗爭失敗的形象剖析和藝術總結。
一生大半時間在國外的屠格涅夫,在他著名的散文詩《俄羅斯語言》[2]97中,氣勢磅礴地表現了作家對祖國、對祖國語言、對俄羅斯人民的未來的熾烈的愛。他寫道:“在困惑不解的日子里,在為我的祖國的命運焦慮不安的日子里,只有你是我唯一的支柱和依靠,偉大的、有力的、真實的、自由的俄羅斯語言??!假如沒有你,看到家鄉(xiāng)發(fā)生的事,怎么能不悲觀失望呢?但是,這樣一種語言不歸于一個偉大的民族所有,是絕對不可以相信的!”
這類進步意義極強的作品中,詩人歌頌民族英雄、探求民族出路、追求著祖國光輝未來的理想,在讀者的耳旁仿佛能夠聽到詩人沉渾的胸膛中愛國之心的怦然跳動。
4結束語
文學史介紹并評價屠格涅夫的散文詩時說:“使散文的語言最大限度地接近詩歌語言的愿望,創(chuàng)造在其中得以顯現所見事物的畫面、對往事的追憶、瞬息即逝的印象和對未來的遐想的抒情日記這一特殊體裁的愿望,提示屠格涅夫選擇這一形式”,“這些作品注定作為這一困難而獨特的體裁的最完美的典范而永垂俄羅斯文學的史冊”[5]。中文的譯作者智量贊譽“屠格涅夫的散文詩是個精品”,它們有“優(yōu)美的文筆,清新的格調,和詩一般的韻味”,這些散文詩,“像是散文和詩熔煉成的合金,結實、厚重,內涵豐富”,“作者往往通過一個細節(jié),表達一種哲理的思考,把具體的感受升華為帶有普遍性的結論“[6]。確實,屠格涅夫的散文詩,題材涉及哲學、心理和社會等各層面,從宇宙、大自然寫到祖國,從友誼、愛情寫到死亡、美。藝術上則廣采他自己熟悉的小說、散文、劇本等體裁的可取可用之處,優(yōu)化組合,融和一體,表現了天才的創(chuàng)造性。
屠格涅夫的散文詩是俄羅斯民族文學空前的絕響,其沉渾的魅力永放光芒。
參考文獻:
[1] 張春蕾,張正欣.外國文化與文學精編[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121.
[2] 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散文詩[M]. 沈念駒,譯.南寧:漓江出版社,2012.
[3] 車爾尼雪夫斯基.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系[M].周揚,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31.
[4] 托托.《門檻》屠格涅夫[EB/OL].(2012-02-11)[2015-12-01].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401055/ .
[5] 德·斯·米爾斯基.俄國文學史[M].劉文飛,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91.
[6] 智量.屠格涅夫散文詩[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3:3-4.
〔責任編輯: 胡菲〕
Russian deep and profound poetic perfection— On Turgenev’s prose poems
XU Xiaoming, JING Kuanrong
(Humanity and Law School, Zhenjiang College, Zhenjiang 212003, China)
Abstract:Turgenev’s prose poems are full of his life experience, profou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images summed up by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full of wisdom and poetic style. He used tragic ink of different styles in writing his own and others’ tragedies, the tragedy of the nature and the tragedy of the society. He held high the banner of progress, extolling democratic heroes, nationalism and searching for the bright future for his motherland.
Key words:Russia; Turgenev; prose poem
作者簡介:徐曉明(1962—),男,江蘇南京人,副教授,主要從事詩歌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 經寬蓉(1983—),女,江蘇鎮(zhèn)江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1
中圖分類號:I1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8148(2016)01-0005-03